《易經》認為,看一個人的運勢是貧是富,跟兩個字有關,你可能以為是「吉兇」,其實不然。
如果學習《易經》,只是想了解吉兇,看看自己的運氣好不好,那就真的把《易經》當成算命工具了。
而如果探究《易經》的義理,就知道《易經》價值觀裡,最重要的並非「吉兇」,而是另外兩個字,叫「無咎」。
吉兇是什麼?《易經·繫辭傳》說:「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
吉,就是你得到了一些東西;兇,就是你失去了一些東西。
人生在世,有失有得。得到,就一定伴隨著失去,反之亦然。所以得與失,對一個人來講再正常不過了,就像陰晴、晝夜一樣,是一定會來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被一時的得失所困擾?
無咎就不一樣了。孔子曾說過「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夫子用功的方向就是「無咎」。
《繫辭傳》也說:「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意思是,人要能慎始慎終,以無咎為關鍵,這就是「易之道」。
所以,凡事不問吉兇,而問怎樣做到「無咎」,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比如乾卦九三爻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學《易經》都知道,「三多兇,五多功」,乾卦從初爻「潛龍勿用」、二爻「見龍在田」,來到了第三爻,處在一個中間階段,人生越往上走,位置越高,越要謹慎小心,「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能這樣持續警醒自己,就沒有太大的問題,還會繼續往上走,直到五爻的「飛龍在天」,成為人生贏家。
我們也不要誤解了無咎,認為是一點錯誤都不犯,這是不可能的,再謹慎小心的人也做不到。
再說了,謹慎過了頭,凡事畏首畏尾,那就什麼都不用幹了。
所以《繫辭傳》說,「無咎者,善補過者也」。
無咎的內涵,就是注意讓自己不犯錯誤,犯了錯誤及時改正,《易經》的「復卦」探討的正是這個主題。
我們學《易經》,一定要看淡吉兇,吉兇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天道有陰陽,人生就有得失,都是正常現象,不必患得患失。
而在無咎方面用功,就等於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未來是貧是富,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延伸閱讀:《易經》:做人不是努力就可以,記住兩大天規,人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