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你的未來是貧是富,就看能不能守住這兩個字

2020-12-13 史小狐

《易經》認為,看一個人的運勢是貧是富,跟兩個字有關,你可能以為是「吉兇」,其實不然。

如果學習《易經》,只是想了解吉兇,看看自己的運氣好不好,那就真的把《易經》當成算命工具了。

而如果探究《易經》的義理,就知道《易經》價值觀裡,最重要的並非「吉兇」,而是另外兩個字,叫「無咎」。

吉兇是什麼?《易經·繫辭傳》說:「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

吉,就是你得到了一些東西;兇,就是你失去了一些東西。

人生在世,有失有得。得到,就一定伴隨著失去,反之亦然。所以得與失,對一個人來講再正常不過了,就像陰晴、晝夜一樣,是一定會來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被一時的得失所困擾?

無咎就不一樣了。孔子曾說過「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夫子用功的方向就是「無咎」。

《繫辭傳》也說:「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意思是,人要能慎始慎終,以無咎為關鍵,這就是「易之道」。

所以,凡事不問吉兇,而問怎樣做到「無咎」,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比如乾卦九三爻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學《易經》都知道,「三多兇,五多功」,乾卦從初爻「潛龍勿用」、二爻「見龍在田」,來到了第三爻,處在一個中間階段,人生越往上走,位置越高,越要謹慎小心,「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能這樣持續警醒自己,就沒有太大的問題,還會繼續往上走,直到五爻的「飛龍在天」,成為人生贏家。

我們也不要誤解了無咎,認為是一點錯誤都不犯,這是不可能的,再謹慎小心的人也做不到。

再說了,謹慎過了頭,凡事畏首畏尾,那就什麼都不用幹了。

所以《繫辭傳》說,「無咎者,善補過者也」

無咎的內涵,就是注意讓自己不犯錯誤,犯了錯誤及時改正,《易經》的「復卦」探討的正是這個主題。

我們學《易經》,一定要看淡吉兇,吉兇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天道有陰陽,人生就有得失,都是正常現象,不必患得患失。

而在無咎方面用功,就等於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未來是貧是富,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延伸閱讀:《易經》:做人不是努力就可以,記住兩大天規,人生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是福是禍,就看你能不能守住這三點
    《易經》的智慧告訴我們,究竟是福還是禍,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否謹守本分,也就是守分。一、守住你的位,不做出位之事確保你安守本分,不要做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情,否則災難將會來臨。孔子說的是所謂的守本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說,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子路之間一件事。
  • 易經忠告:人窮莫入眾,人在落魄時,要守住自己腳,不串三家門
    易經忠告:人窮莫入眾,人在落魄時,要守住自己腳,不串三家門第一:遠親的家門。老百姓常常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家境貧寒時,即使居住在鬧市也無人問津;家境富裕時,哪怕是住在深山裡,也會有遠親上門拜訪。
  • 《易經》:窮不過九,富不過六、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易經中涉及的學問和知識有很多,其中有三個關於財富的成語,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卻不知道它們是出自於易經,當你理解其含義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受益一生。,但是從歷史的長河中看,能當上「三朝元老」的人物都是少之又少。
  • 易經智慧:能守住這3樣東西,都是「狠人」,別以為是老實!
    我們通過《易經》總結了這些規律,並且可以通過觀察這三點來區分它們!堅持這三件事的人就是「殘酷的人」。1,守住自己的嘴《易經》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這是為了讓我們閉緊嘴巴。這意味著:明智的人少說話,不耐煩的人多說話,並且經常多說話。
  • 從「貪字得個貧」到「見利而不苟得」
    廣東有句俗語,叫做貪字得個貧。貪字得個貧是是什麼意思?我理解的意思是,貪心不止最終得到的是貧窮。有意思的是貪和貧這兩個字長得很像,下面都是貝,貝就是寶貝,就是錢,就是貨幣。貪字貝上面是個今 ,把今時今日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了,就是貪。貪並不是什麼大錯,當今世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每一個主體都在爭取和主張自身利益,從這種意義上講,世上哪有不貪的人。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
    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來的事。」 朱子解讀:樂,音洛。好,去聲。諂,卑屈也。驕,矜肆也。常人溺於貧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無諂無驕,則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貧富之外也。凡曰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也。樂則心廣體胖而忘其貧,好禮則安處善,樂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
  • 易經: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
    易經: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說《易經》想必大家定不會陌生,它是中華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廣大細微,包羅萬象,被世人稱之為是大道之源。《易經》的智慧需要我們思考,中國人到何時都不能忘了《易經》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於《易經》有著「封建迷信」的刻板印象,但是殊不知,易經的博大精深,豈止是國學範疇,它的包羅萬象,放眼全世界,能與之相媲美的,也是寥寥無幾。
  • 易經忠告:人在發財前需要先失去,身上這兩種東西不能留,有道理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將來富人會越來越富,窮人只會越來越窮,當然,這是我們暫時不能否認的,但我個人整個世界都是在變化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的,所以,只要你準備好了,就可以在未來獲得一大筆財富。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情並不總是遇到失敗,而是在失敗後變得沮喪並失去進取心。逃避和撤退是我們一無所獲的原因。
  • 「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是何意?古人的良言字字在理!
    如果你想不出活著的意義,有一個意義就擺在你的眼前:為家人而活,為家庭而活。在世時,為家人謀福祉,離世後,把自己的福澤遺留給後代,這是每個人都想的事。然而如何讓家庭振興起來呢?不出錯也算有小成功,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一條訓誡:「窮不走水,富不涉淫」(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教會我們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 易經預知:「豪」「富」「窮」這三種人生狀態,看完讓人受益不淺
    從年代這方面看來,即便勢力範圍再強勁的大家族,也逃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厄運,能晉升為「三朝元老」的人可以說是人精。因此 不要看有一些大家族依靠一個皇帝建功立業,快速起勢,如果新皇登基,也只能「告老還鄉」了!喪失了官銜,也就代表著喪失了權力,即使以前的大家族勢力範圍多非常大,大家族也會快速衰敗。過去的那一些置業,也會被新權勢慢慢替代,這也是早晚的事。
  • 「未來的你,貧富早有定數」:看這5點就知道了
    「未來的你,貧富早有定數」:看這5點就知道了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乍一聽,好像很消極,其實只不過在不能改變的殘酷現實面前的自我安慰。這句話出自於《論語》中子夏與司馬牛的對話。四海之內,都會是你的兄弟。1個君子,有何必擔心沒有兄弟呢?」從這一對話裡能夠 看得出,子夏是在安慰憂傷的司馬牛,而不是子夏消極信命。1個人的命運自始至終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即便有定數,也不是天註定的,而是人定。老祖宗認為,未來的你,貧富早有定數,看自己以下5點就知道了。
  • 貧和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貧和富的名言1.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呂坤)3.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6.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7.最大的貧窮是不被需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
  • 靈籤佔卜:憑你直覺,你認為誰的處境最危險?測你未來生活是貧是富?
    靈籤佔卜:憑你直覺,你認為誰的處境最危險?測你未來生活是貧是富? ,只要你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不要讓自己太難,你會非常滿意。你的性格果斷並且做事有魄力,不拘於眼前的勝利,不管你受到了多大的榮耀你都不會自負,你不安於眼前,越來越努力,而且你眼光獨特,你善於利用身邊的人際關係來幫助你的事業,因此你的人緣也不錯,可以通過朋友發大財,你經商頭腦很棒,是個職場上的佼佼者,這樣的你註定一生衣食無憂,是個大富大貴之人。
  • 《易經》智慧: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或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有人年少成名,卻泯然眾人。有人屢試不中,卻大器晚成。那些大器晚成的人,身上一般都有4個特點,《易經》中早有介紹,來看看你有嗎?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相同,命運和機遇也是大相逕庭。哪怕是時運不濟,不能大展拳腳,做一番事業。但是只要堅持這4個品質,相信終有時來運轉,否極泰來之日。
  •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1段子既然能流傳,說明它擊中了我們的心坎。這也解釋了我們的文化語境中為什麼對「站著說話不腰疼」持批評態度。耕牛是農民重要的生產資料,甚至是「固定資產」,如果捐出去了,你讓他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去?2孔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馬斯洛不也說人的需求存在五個層次嘛。人的基本的需求滿足後,才可以談更高的追求。富貴無驕態,不嘚瑟,不橫著膀子走,在現在一些有修養的富人來說,也不算啥難事。
  • 論語|學而 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其實就像我們現在的很多小孩子學唐詩,讀完了之後,就把這首詩背得朗朗上口,當然這也很好,但是我們看後面所講的就會明白:學完之後,還要學到這其中的含義。「其斯之謂與」,意思是否正是老師現在的意思呢?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說:「子貢啊,現在開始可以和你一起來談論一下《詩經》了。」
  • 「小貧」和「小富」有什麼區別?
    01「小富」有退路,「小貧」沒有出路!就在幾天前,我表弟辭職了!而我,失業了!我表弟是他家的獨生子,守衛著一家擁有千萬資產的加工廠。他應該算是「混的不好,就要滾回老家繼承家產」富二代!即使不是這樣,他也是典型的「小富」第二代,很多人一生中可能永遠也達不到這一點!事實上他確實回家繼承了家族財產。不是因為混料不好,而是因為疫情過後,二阿姨(他的母親)覺得外面的世界不安全,所以她應該呆在家裡,把加工廠做大做強!好吧,我承認,我有點酸!
  •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貧」和「富」,都不影響行「聖人之道」,「聖人之道」是大道,不是某類人的專利,無論窮人還是富人,一律平等,沒有哪類人有優先權。「貧」和「富」,在任何現實社會中都會存在的,而且關係到每一個人,特別在財富分配不公的社會,這問題就更加突出。但這裡相應的理解,不能光局限在財富上,例如學識上也有「貧富」問題,權力、權利分配上同樣有類似的問題。
  • 「人是貧是富,實際上早有定數」關鍵看這2個特質,有一個就偷笑
    有的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的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的人說「一輩子伏首拜陽明」陽明心學的宗師王陽明曾說過:「人是貧是富,實際上早有定數」關鍵看這2個特質如果有的話或者可以逆天改命。王陽明心學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一個人一輩子的修為事實上修的也是自身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累的也是自身的內心。內心平靜,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
  • 《易經》:窮不過九、富不過六、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你知道,實際上,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許多經典語錄都來自《易經》,它可以用簡短的詞概括深刻的知識,但是人們經常使用它們,但不知道其來源。就像成千上萬的讀者中有成千上萬的《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在閱讀《易經》時的感受總是會有所不同。易經中涉及很多知識,其中,有三個成語是關於財富的,你可能聽過它們,但你不知道它們來自《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