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相思千萬縷,悠悠別緒一心間。
經年漸遠,塵心無涯,這滾滾紅塵,總有一份情是你難以割捨的,總有一人掏空了你畢生的掛念。
時光如一指流沙,散盡了世間的幾多情愁。
北宋詞人秦觀曾雲「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短短14字,安慰了世間多少飽受相思之苦的有情人。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是七夕詩詞中司空見慣的主題,而秦觀的這首詞是其中的巔峰之作,其影響力相當於蘇軾的《水調歌頭》之於中秋。
那麼為什麼秦觀的這首詞能夠在眾多的七夕詩詞中脫穎而出,為後人廣為傳頌呢?除了名人效應,我覺得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這首詞無一生僻字,通俗易懂,又婉轉含蓄,通篇沒有一字廢話,每句都是經典,還誕生了兩個成語。
第二,詞人從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延伸到了塵世所有凡人的愛情,而且他並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基於自身的情感經歷。
雖然關於他所思念的對象一直有爭議,有人說是他的妻子,也有人說是與他相好的藝妓,甚至有人說是他求而不得的師母王朝雲,但不管是誰,他在詞中所抒發的那種真摯永恆的情意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詞的上半闋描寫的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
輕盈的雲彩在空中幻化出各種精妙的圖案,飛馳的流星仿佛在傳遞著兩人的離愁別恨。
又是一年七夕,他們在夜裡悄無聲息地渡過銀河,相逢了。
他們這一年一度,秋風白露中的相逢,勝過世間多少情愛。
開頭「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這八字,既點明了節令,突出了秋天夜空的明淨廣闊,又為牛郎織女的重逢渲染了氣氛。
而「金風玉露」,原本出自李商隱的「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這一句不僅寫出了獨屬於七夕佳節的美麗風光,同時也是以「金風玉露」來突出兩人愛情的純潔。
上半闋寥寥數語,便勾勒了一幅綺麗又浪漫的鵲橋相會圖景,美得令人心醉。
接著下半闋畫面一轉,寫的是牛郎織女難捨難分的場景。
前三句運用了兩個比喻,將牛郎和織女才相見又分離的場面描寫得如在目前,令人心碎。
兩人之間的繾綣情意,就像天河的水綿綿不斷;可是他們相會的時間卻那樣短暫,如夢幻般倏然而逝。
他們重新踏上了鵲橋,卻連回頭的勇氣都沒有。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這兩句既是比喻又是對比,兩人相會時越是柔情似水,在分別時就越能感受到「佳期如夢」的痛苦。
最後詞人筆鋒一轉,發出了震撼人心的誓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只要兩人真心相愛,那麼又何必一定要朝朝暮暮,時刻相伴呢?
有情的兩人,即使相隔天涯,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這兩句是全詞情感的高潮,使整首詞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所謂「畫龍點睛」莫過於此。
整首詞融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揭示了愛情的真諦,其中14字,安慰了多少世間有情人。
是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塵世中有一種陪伴,不是在身邊,而是在心間。
就像顧城所說的,「你在我身邊也好,在天邊也罷,只要想到這個世界的角落還有那麼一個你,就覺得整個世界也變得溫柔安定了。」
#七夕#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