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2020-12-25 冀連梅藥師

昨天推送了這篇(兒童退燒,我為什麼推薦首選「對乙醯氨基酚」?後,我看到留言區有媽媽問:文中說對乙醯氨基酚孩子的用量是每公斤體重10毫克-15毫克,可藥瓶上面的用量是按毫升寫的,也不知道1毫升懸混液對應多少mg的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怎麼換算呢?

下面,我手把手教一下。

市面上,兒童常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有兩種規格:

一種是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剛好我手上有一瓶,拍照演示給大家看一下,藥瓶上框出來的這兩處標示了濃度,上面直接寫了每毫升含對乙醯氨基酚100毫克,下面寫了【規格】15ml:1.5克,轉換一下是15毫升含對乙醯氨基酚1500毫克,也是每毫升含100毫克。

一種是對乙醯氨基酚口服混懸液。藥瓶上寫了【規格】100毫升:3.2克,換算一下是100毫升含對乙醯氨基酚3200毫克,即每毫升含32毫克。在昨天文章的留言區,還有媽媽問:藥店裡的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沒寫1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服用,1歲以上才有推薦劑量,那麼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怎麼計算劑量?

這是個好問題。對乙醯氨基酚在美國叫Tylenol,在澳洲叫Panadol,在英國叫Calpol,各國都有3月齡~1歲以下兒童的推薦劑量,國內沒寫不代表這個藥1歲以下兒童不能用,只是說明國內需要更新這個藥的藥品說明書。

在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的說明書更新之前,該如何給3月齡~1歲的寶寶換算餵藥劑量呢?

建議按照寶寶體重計算。

舉個例子,假設寶寶體重8公斤,那麼按照每次每公斤體重服用10毫克~15毫克對乙醯氨基酚計算,則是80毫克~120毫克。

前文已經知道每毫升的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含對乙醯氨基酚100毫克,那麼80毫克-120毫克換算成毫升就是0.8毫升~1.2毫升,即一次餵藥的常規劑量是0.8毫升,當常規劑量的對乙醯氨基酚退燒效果不好時,可以增加到最大劑量,即一次餵服1.2毫升。

最後,給大家留一道思考題:請再看一下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劑量表(上圖),對照表上第二列給出的體重(公斤)和第三列給出的一次用量(毫升),你能換算出這個用量表是按照每公斤體重服用多少毫克對乙醯氨基酚計算的嗎?是常規劑量?還是最大劑量?

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知道下次按照藥瓶上的劑量表餵藥效果不好時,應該怎麼做了。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昨天推送了這篇(兒童退燒,我為什麼推薦首選「對乙醯氨基酚」?)後,我看到留言區有媽媽問:文中說對乙醯氨基酚孩子的用量是每公斤體重10毫克-15毫克,可藥瓶上面的用量是按毫升寫的,也不知道1毫升懸混液對應多少mg的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怎麼換算呢?
  • 「下」手把手教你使用文獻管理軟體 Mendeley
    中管理文獻」「如何在 Mendeley 中做筆記」「如何在 Mendeley 中建立科研組」 文獻  勾選「Organize my files」並設置新增文獻被歸檔至的文件夾3.  勾選「Sort files into subfolders」來設置按作者/發布期刊/年份/標題自動分類的子文件夾4.
  • 孩子吃了退燒藥不管用,到底該怎麼辦?
    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我們請來了兒科醫生,結合臨床上媽媽們常碰到的實際情況,說說吃了退燒藥沒有用該怎麼辦。吃了退燒藥沒用,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下面我把大家常說的「沒用」,拆解成三個具體的點,一一給大家支招。
  • 乾貨|元角分換算要咋教?搞懂「小數」就好啦!
    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在微博發起求助:元角分要咋教?一年級的娃還沒學過小數……已崩潰!說是元角分問題,實際上還是關於「小數」的應用!想要打敗「小數」這隻小怪獸,當然要先好好認識它一下啦!該怎麼告訴娃啥是小數呢?我們用「錢幣」來和娃解釋吧~在開始介紹之前,爸爸媽媽可以先帶娃去超市溜一圈~小數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我們在超市裡見到的價格標籤上面,數字裡總帶著一個小圓點,這就是小數啦!
  • 千萬別輕易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拿,不要哭!」玩具搭不來?「你再自己試試!」和小朋友鬧矛盾?「你想清楚了,不玩就回家」東西亂扔?二話不說跟在孩子身後收拾在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自己解決、處理時,常常得到孩子不理會、做不到、反抗的結果,很多家長都會奇怪,為什麼不行呢?為什麼不自己做呢?為什麼做不到就哭呢?
  • 教師節說「教」「師」
    「」是由「子」、「爻」所組成的形聲字,「子」表示「培育小孩學習的內容」的意思,「爻」表示「事物的現象、規律、原因」的意思,  會合「子」、「爻」的意思,「」的意思是:培育小孩學習事物的現象、規律、原因的內容。
  • 孩子發燒最怕出現這 3 種情況!3 步教你輕鬆應對
    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我們請來了兒科醫生莊睿丹,結合臨床上媽媽們常碰到的實際情況,說說吃了退燒藥沒有用該怎麼辦。吃了退燒藥沒用,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下面我把大家常說的「沒用」,拆解成三個具體的點,一一給大家支招。
  • 手把手教你如何讓孩子成為「優等生」
    」、「了解身體」、「疏導能量」、「集中注意力」、「提升專注力」這 5 個方面設置活動,幫助小讀者提升專注力,效果非常顯著!」、「聯想能力」、「實踐經驗」、「語言表達」、「情緒」這 5 個方面設置活動,幫助小讀者增強記憶力,讓孩子學會如何運用他的想像力、聯想能力、言語表達、實踐經驗和情緒來更輕鬆地記憶。
  • 世界肥胖日:停止「體重歧視」
    10 月 11 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聯合會(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簡稱 WOF)提出「End Weight Stigma」的主題,旨在提高對「體重恥辱感」的流行程度
  • 手把手教你寫「學八股」
    現在孩子們(包括我自己)被逼得都得寫SCI,畢業、評職稱、報獎、戴帽子,哪個少得了它?
  • 「爸媽必修課」訓練孩子自覺性從「照鏡子」開始
    其中有一道問答題:「你每天早上睜眼之後,到晚上睡覺之前,你有沒有主動去跟10個陌生人打交道?」「信任」能縮短人與人的距離這個調查背後透露出一個重要元素——信任。信任大家都不會去做越軌的事情,你才會很放心地跟初次見面的人打招呼、道早安。
  • 「融合教育」在臺灣:是「融」或「不容」?
    星期天專欄」你從小到大的學習歷程中是否有過這樣的印象呢?班上總有 1、2 個讓大家覺得「有點怪怪」的同學,他們或者會在某些課程跑去其他教室上課,或者體育課時,只能在旁邊看著大家打球、遊泳。平常他們雖然與大家一起待在教室裡面,你卻總覺得好似有一道隱形的牆難以突破?──這正是臺灣以「融合教育」為名、卻是以「整合教育」為實的教育現況。什麼是「融合」教育?
  • 「成功的孩子」太多,請作為家長的你,多培養「好孩子」
    給我支支招啊」「5歲就會彈鋼琴?我也給女兒報個班」「學藝術多好,你看XX家的小X,多厲害」「別人家孩子那麼厲害,你怎麼就不能和他一樣?!」……2019年12月,『The Atlantic 大西洋月刊』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停止培養「成功的孩子」,請你培養「好孩子」』,作者是Adam Grant和Allison Sweet Grant。
  • 寶寶可以喝「開奶茶」或「七星茶」嗎?
    作者:寶寶知道 阿喵圈裡有不少媽媽問:「可以給孩子和七星茶嗎?」現在分享給大家!什麼是「開奶茶」和「七星茶」?「開奶茶」與「七星茶」是家傳戶曉的嬰幼兒涼茶,常用於小兒受驚夜啼、痰熱積滯、乳食內積的情況。
  • 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太多家長把孩子的「善良」當「懦弱」
    給我支支招啊」「5歲就會彈鋼琴?我也給女兒報個班」「學藝術多好,你看XX家的小X,多厲害」「別人家孩子那麼厲害,你怎麼就不能和他一樣?!」……2019年12月,『The Atlantic 大西洋月刊』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停止培養「成功的孩子」,請你培養「好孩子」』,作者是Adam Grant和Allison Sweet Grant。
  • 像「花書」一樣排版:Ian Goodfellow「親授」的高級LaTex教程
    他的推特寫到,「Yoshua、Aaron(本書另外兩位作者)和我發布了《深度學習》一書的 LaTex 模板。如果你想要和我們遵循一樣的數學符號約定,或者你想做文章中插入一個符號說明頁,這個項目會對你有所幫助。」
  • 分分鐘做出「條形圖賽跑」- 手把手教程
    3分鐘 手把手教會你做出這種「條形圖賽跑」(Bar chart race)視頻寫過近2W收藏的回答,裡面提了4種方法分析了各自的優缺點。你只要花三分鐘讀一下就能學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568141/answer/1083407779什麼?
  • 帶娃出行像「搬家」?5 招教你輕鬆應對
    很多寶爸寶媽平時工作忙,陪孩子的時間少,好不容易可以趁周末、小長假出門「溜娃」,可是想想,除了帶娃還要搬很多東西,內心就要掙扎很久。還別說,帶娃出行真的是個大考驗!出門前按照「吃喝拉撒用」的邏輯想一遍,總覺得寶寶日常用的都是必需品。
  • 「教養心理」學如何教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到底我該怎樣教小孩?」我很樂意在下文回答這個指控,但在此之前,我希望指出提問者背後的常見現象:他/她非並真實的相信自己的育兒抉擇,往往只是一再找尋某個專家給予的教養意見,作為能跟隨的指標,並幻想也深信自己有個完美的計劃書。但事實上,他們忽略了小孩的欲望,最終,這些感覺付出了很多的父母,其實被孩子視為:「我爸媽一點都不懂我!」
  • 到底該給孩子「補」點啥?
    是不是套路咱不去掰扯了,可媽媽們想把天底下一切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的這份心讓人感動,不過感動歸感動,咱孩子真的需要「補」點啥嗎?我對她說:「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來說,母乳可以滿足孩子的全部營養需求,不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那位媽媽半信半疑地看著我,我又補充道:「連水都不需要額外餵呢,而且這個口服液裡面糖分含量比較高,對孩子沒什麼好處。」 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了半天,也不知道最後她聽沒聽進去。後來老媽跟我說:「你知道麼,你那勁頭特像推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