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輔食對很多年輕的爸媽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了,我們在餵寶寶的過程中經常選用很多輔食,這些輔食中有米粉、也有果泥、蔬菜泥、肉泥。
但對於果泥這種輔食,很多家長在認識上還有很大的誤區:
常見誤區1:甜的就是好的?
我們做父母的,在給孩子選擇輔食的時候,總是會自己先嘗一嘗。有些廠家會在果泥中加入白糖增加果泥的甜度,成年人在吃到這種果泥時,由於對甜產生的好感會讓人產生一種對果泥盲目的認可。事實上,並不是越甜的果泥就越好,好的果泥的配料表裡是不會出現「糖」的,遇到了甜度很高的果泥家長要格外謹慎。
常見誤區2:果汁可以代替果泥,果汁的營養更豐富?
有很多新手父母自己有喝果汁的習慣,便覺得果汁的營養豐富,再加上餵寶寶喝果汁沒有咀嚼和下咽的門檻,操作上方便很多,於是就給寶寶喝了大量的果汁。殊不知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熱量和糖份,喝多了會讓寶寶提早面對蛀牙、肥胖等問題,甚至對清水產生排斥,只喝甜味果汁。
常見誤區3:自己製作的果泥最新鮮、最安全?
我們鼓勵有條件的媽媽們自己動手,依照自己寶寶的營養情況研究如何自製果泥。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製作,自製果泥不但要選擇當季的、合適的水果,還要去研究哪些水果搭配才能適應寶寶的口味且避免寶寶出現腸胃不適應的狀況。
當下的食品環境並不透明,水果的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家庭製作的用料和工序也難以標準化,所以,對大多數父母,我們還是建議直接購買。
常見誤區4: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希望寶寶快快成長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家長一旦給寶寶增加輔食以後,就會希望孩子越吃越多。這個階段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是很柔弱的,家長應該參照寶寶進食的情況酌量增加或減少,切不可隨意更改輔食的量和濃度。
常見誤區5:果泥可以單獨作為輔食?
果泥最佳的食用時間應該在兩餐之間,選擇的果泥口味不要太重,以免造成寶寶對果泥的依賴。
常見誤區6:寶寶吃完果泥後不漱口。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吃完果泥後,忽略了寶寶的口腔清潔工作。正確的做法是寶寶每次吃完果泥後都要及時用清水漱口。
常見誤區7:我們一直自己給孩子做果泥,現在要長途旅行,用保溫杯或飯盒盛裝可以麼?
嬰兒輔食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安全性,放在保溫杯或飯盒裡的果泥幾小時後就會滋生大量細菌,寶寶可能會產生難以下咽、乾嘔等症狀。所以,選擇袋裝的成品輔食才是最靠譜的方法。
怎樣選擇優質果泥呢?可以遵守以下「四不原則」:
1不含防腐劑
2不含色素
3不額外添加糖和鹽
4不含任何看不懂的成分
今天我們就向大家推薦以下幾款適合嘴刁的寶寶的袋裝果泥:
來自歐洲昂貴的有機樹莓,手工採摘保證每一毫果肉不被磕碰,從採摘到生產到運輸,全程加倍呵護。
與蜜桃酸爽搭配十分解渴,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讓寶寶每一口都吃的更營養。
2.椰香盛夏莓果泥
在遙遠的印度洋,有個接近赤道的熱帶島國,叫做斯裡蘭卡,那裡年平均氣溫20度,從那裡採摘的椰子奶味更濃,富含維他命B、蛋白質、鋅、鐵。
將椰肉、椰青打在一起,留存了椰子油中的月桂酸與椰子水中的微量元素。
椰子自身的脂肪富含月桂酸,這是一種母乳中獨有的營養素,它可以讓母乳更容易消化,增加寶寶的抵抗力。
黑莓在歐洲是一種相當昂貴的水果,每年的採摘時間只有兩個月,只能靠手工採摘,保鮮時間也特別短暫,單吃略酸,與甜甜的草莓和椰子混合,味道剛剛好。
不少媽媽都表示,嘴刁的寶寶終於有了愛吃的果泥。
3.椰香熱帶鮮果泥
菠蘿永遠是夏天我們能找到的最美好的水果,它清熱解暑,特有的菠蘿蛋白酶更能增加寶寶的腸胃蠕動,幫助寶寶消化。
跟香蕉與椰子混合在一起口感細膩潤滑,即使對乳製品豆類過敏和有乳糖不耐受的寶寶也可以食用。
4.西梅蘋果泥
如果寶寶便秘,那就一定要選擇這款果泥。
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西梅富含膳食纖維,是緩解寶寶便秘的理想水果。
蘋果的加入平衡了西梅的酸澀,讓寶寶更容易接受。
5.草莓香蕉蘋果泥
西班牙南部Almonte地區,有溫暖的氣候、沙地土壤、大西洋的微風和完美的日照,為草莓創造了絕佳的生長環境,那裡出產的草莓味味道濃鬱、顆粒飽滿,讓寶寶一吃就停不下來。
用草莓跟香蕉和蘋果搭配,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老少皆宜,用人見人愛來形容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