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皮胡死了!不會管理情緒的父母,對幼兒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2020-10-17 心理諮詢師雪草

引子

小皮胡死了。

就在前一天,她剛剛過完兩歲生日。

小皮胡把安眠藥當糖果吃,吃了好多片後,困得趴在地板上沉沉睡去。

小皮胡吃了安眠藥,趴在地板上沉沉睡去。床上躺著服藥自殺的媽媽

當小皮胡的父親匆匆趕來時,家裡濃煙滾滾,看不清地板上的小皮胡,只瞧得見小皮胡的媽媽躺在床上,滿臉傷痕。

床旁邊的鏡子上,是媽媽用口紅寫的遺言:「當初我不聽家人勸阻非要和你在一起,我得到了什麼?你不是說除非我死了你才會回來嗎?現在我走了。」

前一晚,因為爸爸在小皮胡的生日派對上遲到,媽媽很不高興,和爸爸大吵一架。爸爸情急中動了手,滿身傷痕的媽媽萬念俱灰,服安眠藥自殺。

而爸爸竟毫無察覺,依然按計劃早早趕飛機去外地出差。

小皮胡清早醒來時,媽媽已經死去。

印度電影《皮胡》,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講述了兩歲的小皮胡在媽媽自殺、爸爸出差,無人監管的情況下獨自在家的經歷。

影片自始至終令人揪心不已。最後,在父親的哀嚎聲中,劇情結束,給觀眾留下無盡嘆息。

劇情梗概

小皮胡不知道媽媽已經死去,幾次試圖叫醒媽媽,卻只將媽媽手裡的藥瓶搖到地上,安眠藥片灑得到處都是。

她想出門去玩,可是夠不著門把手;她發現水龍頭在流水,吃力地搬個小凳子踩上去想關水,卻因夠不著而放棄。地上放著接線插座,爸爸用過的電熨鬥也忘了關,家裡危機四伏,小皮胡卻渾然不覺。

媽媽死了,手裡的藥瓶掉下來,藥片灑了一地

小皮胡被電熨鬥燙了,哭著找媽媽,媽媽一動不動;小皮胡餓了,趴到媽媽身上想吃奶,但是解不開媽媽衣服,急得大哭,媽媽還是一動不動。

小皮胡找到一張餅,用微波爐加熱,又不會控制時間,眼睜睜看著餅烤焦;她打開燃氣灶,把另一張餅放上去,但又不會關火,餅子被燒得焦黑。

燃氣灶將餅子燒得焦黑,小皮胡試圖用嘴吹滅火苗

她把自己關進冰箱找吃的,差點出不來。好不容易掙扎著推開冰箱門,冰箱頂上的瓶瓶罐罐掉下來,摔得滿地玻璃茬。

最後,小皮胡找到了生日派對上剩下的蛋糕,自己吃了幾口,又跑去給媽媽喂,可是媽媽一動不動。

小皮胡吃生日蛋糕,給自己抹了一臉果醬

小皮胡累了,趴在媽媽身上睡著了。

小皮胡睡醒了,自己用媽媽的口紅塗腳趾甲,自己坐在沙發上開心地看電視,還拿著洋娃娃去陽臺上玩。如果不是好心的鄰居提醒,她差點從陽臺的欄杆上翻下高高的樓層。

小皮胡在家裡玩氣球,不小心碰翻了帶電的電熨鬥,電熨鬥的高溫將熨衣板上的布料燒得噝噝作響,冒起了青煙……

小皮胡又餓了,她拿起媽媽的藥片,邊吃邊問:「媽媽,我可以吃嗎?」「我能多吃點嗎?」

小皮胡邊吃藥片邊問媽媽可不可以,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吃了好多藥片之後,小皮胡困了,趴在地板上合上了雙眼。

電熨鬥的煙冒得越來越兇,廚房的水溢出來,浸泡著地面的插座,又順勢流出房間門,流向樓道。鄰居們在門外大聲嚷嚷著,可惜小皮胡看不到,也聽不到了。

爸爸打過幾次電話,剛開始是咒媽媽去死,後來又試圖解釋,再後來又道歉。當聽小皮胡說「媽媽還在睡」時,爸爸才感覺不對,立即往家中趕,但是已經太遲了……

爸爸媽媽愛小皮胡嗎?

對幼兒來說,沒有比遇上不負責任的父母更不幸的事了。

小皮胡趴在媽媽身邊,不知道家裡已危機四伏

媽媽愛皮胡嗎?

她給皮胡辦生日派對,又因為爸爸參加派對遲到而生氣,看樣子是愛的。

可是當她服藥自殺時,卻一點兒也沒想到年幼的女兒還需要照顧,甚至有過帶著皮胡一起去死的念頭。雖然因為不忍而放棄,但皮胡依然因為誤吃了媽媽剩下的藥片而送命。

爸爸愛皮胡嗎?

爸爸在電話裡咒罵媽媽,但一聽是皮胡在接聽電話,聲音一下子就溫柔起來。當最後一次和皮胡通話,預感到家裡要出事時,他為了不讓皮胡掛斷電話,一方面焦急地催促計程車司機趕緊去機場,一方面又柔聲細語地給皮胡講故事。看樣子也是愛的。

小皮胡試圖翻越陽臺的欄杆。如果不是好心的鄰居阻止,恐怕就從高高的樓上摔下去了

可他卻缺席皮胡的生日派對,又因媽媽提意見而對媽媽大打出手。第二天一早,還餘怒未息,自顧自出門,居然沒發現妻子已經服藥身亡。

男人愛孩子,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善待孩子的媽媽。可惜小皮胡的爸爸不但沒做到,還逼得媽媽服藥自殺。

更糟糕的是,他忘了拔電熨鬥的插頭,水龍頭也沒關嚴,導致家裡因電起火。影片最後,只有媽媽死在床上的鏡頭,卻沒有小皮胡趴在地板上的鏡頭,估計是已被煙火薰染得慘不忍睹。

寂寞的小皮胡一個人在家裡玩

爸爸媽媽似乎都很愛皮胡,情緒來時卻只顧自己宣洩。一個負氣自殺,一個憤而離家,都以為對方會照顧孩子,沒想到卻因為他們的自私和不負責任,讓幼小的孩子陪著屍體過了一天。

面對煙霧瀰漫、汙水橫流、一片狼藉的屋子,親眼目睹妻女死去的慘狀,爸爸的腸子應該都悔青了吧?媽媽如果有在天之靈,會不會也懊悔得捶胸頓足呢?

都是情緒惹的禍

爸爸沒趕上小皮胡的生日派對,心裡一定很愧疚。假如媽媽允許爸爸解釋,相信爸爸的解釋,並原諒爸爸,允許爸爸以後彌補,估計事態不會惡化到動手打鬥的地步。

怎麼也叫不醒媽媽,小皮胡很著急

但是媽媽心裡窩著火,她懷疑爸爸和女同事曖昧,並因此耽擱了給女兒過生日。她疑神疑鬼,說話自然口不擇言,以致遭到爸爸暴打。被打後的媽媽羞怒交加,一氣之下尋了短見。

假如爸爸錯過生日派對,能真誠向妻女認錯,而不是找藉口為自己辯解,估計妻子一個巴掌也拍不響。被妻子懷疑和其他女人曖昧,這事也可以慢慢解釋,難道大打出手就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可是爸爸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暴怒中打了媽媽。第二天還餘怒未息,在電話裡罵罵咧咧,咒妻子去死。

倒是小皮胡,可愛得讓人心疼。叫不醒媽媽,她就自己玩,自己學著照顧自己。手機掉床底下取不出來,她竟然能想到利用手裡的棍子將手機撥出來。

手機掉床底下了,爸爸還在講話,小皮胡試圖去拿手機,可是夠不著

不會控制情緒的媽媽死了,連帶著可愛的小皮胡也跟她走了。爸爸因為自己的不冷靜,失去了妻子和可愛的女兒。好端端的家庭,因為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衝突,就這麼毀了,怎不讓人扼腕嘆息?

假如時光能倒流,小皮胡的爸爸和媽媽,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換一種方式處理家庭矛盾呢?

相關焦點

  • 幼兒情緒管理,用心的父母這樣做~
    瑞丁幼兒園一直注重家長的學習每周的線上講座是家長們獲取優質育兒知識的便捷途徑在觀看過:《幼兒情緒管理的藝術蘋果班跳跳媽媽:今天聽了《幼兒情緒管理的藝術》專題講座,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談幾點感觸:1、不僅孩子需要情緒管理,家長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情緒失控做出傷害孩子身心健康的事情
  • 萌娃哭鬧,90後父母淡定圍觀:新時代硬核父母如何管理幼兒情緒?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首先,幼兒亂發脾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父母的影響有的家長本身脾氣就很暴躁在明確孩子亂發脾氣背後的原因之後,家長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既能夠保證不傷害孩子的感情,又能堅持好原則,不過分溺愛,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 「爸爸媽媽放過我吧」控制不好情緒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特別是當父母的人群,總有憋不住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的時候。 可是父母們知道嗎?長期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胡玉平日處理工作問題都比較沉著冷靜,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溫和又冷靜的人。但是跟他熟悉後才知道,雖然胡玉在工作時脾氣很好,但是在教育自己兒子時卻經常會「變身」。
  • 警惕父母消極情緒對幼兒的影響
    幼兒時期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父母對幼兒的情緒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需要重視父母的消極情緒對幼兒的不利影響。幼兒時期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期剛出生的嬰兒因為餓而哭,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情緒表達。其實,任何一種基本情緒都有它的原始形式,嬰兒時期他們已經是一個情緒的個體了。
  • 父母「吵架」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當父母產生矛盾時,他們便會無所顧及孩子的感受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情況嚴重者便會提出離婚。 可是孩子卻不這樣認為,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在兒童時期都是缺乏安全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當父母吵架,孩子容易出現恐懼心理,他們會表現暴躁、悲傷等情緒。
  • 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很多父母也不清楚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看到孩子摔倒,明明心裡擔心,但是還是非常生氣,罵孩子不好好走路。其實這都是父母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憤怒的情緒解決父母的擔心,這樣看來其實是很不健康的。情緒是作為父母必修的一課,要是一生不斷學習改正的重要內容,不僅有益於家庭和睦,還能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 實用的幼兒情緒管理方法
    如何傳達自己的想法又不會傷害到孩子呢?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孩子6歲前如果無法了解、認識和學習掌控自身的情緒,就會導致負面情緒不斷,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屢試不爽的七種兒童情緒管理方法,應該從以下做起。1.認知法學會識別自身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 父母的壞情緒對孩子「殺傷力」有多大?危害大到家長都無法承受
    說實話,不懂得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的父母,確實談不上稱職。可以說,對於孩子而言,情緒暴躁、且不懂得控制的父母,就是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災難。父母的壞情緒,對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傷害?父母不會控制情緒,就會導致他們長期在擔憂,緊張的氛圍中成長,久而久之,可能就會出現病態心理,比如說抑鬱、變態等等。l 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也有很大機率會使什麼樣,就像家暴會「遺傳」一樣,壞情緒也同樣如此。
  • 父母情緒波動大,無意間傷害孩子,了解「情緒管理」有效避免
    如果父母本身對於情緒的控制不夠好的話,那麼就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個身心發展。周末,小吳一覺睡到了九點多還沒有起床,他的母親著急的過來,把被子一掀開,然後生切的說到:「都已經九點了,你還想要睡到幾點?是不是我不叫你的話,你就打算睡一天?」被母親吵醒的小吳非常的不開心,就吵到:「為什麼不能睡覺?
  • 童心抗疫丨如何教會幼兒情緒管理
    「童心抗疫」 本期關注:幼兒情緒管理能力培養認識情緒管理11994年,培養社會情緒能力3父母對兒童的態度會影響兒童情緒能力的發展:父母對兒童如果持支持、鼓勵的態度,兒童的情緒理解能力及情緒調節控制能力更強。
  • 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壞情緒?一看就會
    在寶寶的日常成長中,新手父母要面臨一些挑戰:壓力、憤怒、沮喪和怨恨。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怎麼總是無理要求?大寶對二寶為何各種挑釁?其實,這些經歷自然喚起了難以處理的強烈感情。但重要的是調整和管理這些情緒,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 父母學會情緒管理,給孩子成長環境增加甜蜜!
    許多父母在和寶寶互動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總是帶著自己的負面情緒在裡面,這是很多父母的一個通病。而父母呢,常會說愛孩子,為孩子好,然後用父母的身份去壓迫孩子,讓孩子什麼都聽你們的。一旦我們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固執的堅持,或者是犯了小錯的時候,我們父母就會威脅,我們通常會說,帶著負面情緒的教育是最沒有用的教育,當父母在大聲說話的時候,孩子會將自己的內心鎖起來,因為孩子想要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有些小孩會用手捂著耳朵逃走,有的孩子就會用大哭來保護自己,有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怯懦,被父母吼叫傷害的孩子,內心是充滿恐懼的,甚至會瑟瑟發抖。
  • 媽媽,你的情緒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近日,阿雪巴供述,父母被勒索多年,自己12年沒回家。造成這種破壞關係行為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過度關愛」。作為一個母親,它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母親的情感對孩子更重要。母親的性格和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 不懂得情緒管理的父母,有多可怕
    有網友評論:這個家長做事太極端,會給他女兒身心的傷害大大的超過了治療狗狗的費用。病狗也是一條生命啊。在女兒面前連個情緒都控制不了,怎麼混的。他也會得病也會老啊。。。父母這樣不聽別人建議,在公共場合肆意妄為不注意禮儀,會在孩子心裡烙上不可揮去壞的影響。有網友就說:「如此聽不進別人建議,一點小事就拉不住情緒開關的父母,教出的孩子會好嗎?」有網友就說:「如此聽不進別人建議,一點小事就拉不住情緒開關的父母,教出的孩子會好嗎?」
  • 「巨嬰」型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文|魏健01 人的一生,本質上是在邁向生命的原點童年對人的影響有多大?榮格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人的一生看似是走向遙遠的終點,本質上卻是邁向生命的原點。很多人,一生不過是在不斷地重複童年。
  •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經常亂發脾氣的孩子,多半會有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1、模仿父母的表達方式 對於幼兒來說,父母的行為是最直觀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採取正確的表達方式,經常用暴躁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時常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情緒不穩定的一面。
  • 父母的大吼大罵,對孩子有多大傷害?
    其實我們都知道,大吼大罵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父母的情緒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父母的批評和吼叫使孩子陷入自我厭棄情緒,覺得自己好笨,每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陰影中父母越吼,反而讓孩子對學習更加的厭惡,所以我們對孩子需要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引導孩子。
  • 情緒管理與幸福婚姻:所有的傷害都是有原因的
    我們無法控制對方的情緒,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可以管理情緒,讓彼此及時從情緒中出來,回歸到親密關係中。所以,管理情緒的能力很重要,一對夫妻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會在婚姻中吃很多的苦,甚至是很深的傷害。如何管理情緒呢?我們先了解情緒本身。
  • 父母情緒穩定,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真有那麼大的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篇文章故事很戳人——同樣是面臨離婚的境況,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情緒管理方法,影響著孩子有不同的人生軌道。以下為正文。父母情緒穩定,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這些年,許多教育界以及育兒界的人,一直在關注這個話題。
  • 幼兒的負性情緒理解及其調適
    一、理解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用自己的心理去感受世界和理解世界。當孩子出現負性情緒時,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理解的第一層含義是分析孩子負性情緒的來由,一般情況下,幼兒的負性情緒越小的孩子越簡單、越直接,如餓了、渴了、想睡了等。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的負性情緒開始出現了一些社會化的要素,如要求得不到滿足的宣洩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