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農村人充飢的洋芋囷囷,今日成了甘肅人餐桌上的地方美食

2021-01-08 金城視窗

洋芋囷囷,是缺糧年代甘肅山區的一種常備食物。一般都是冬季吃的多,因為冬天天冷,做一次可以吃幾天;洋芋在成熟後放一段時間麵粉飽和度更高,吃起來更容易飽腹。它是在物品匱乏年代,為了填飽肚子,將產量高的洋芋和包穀面混合增加飽腹感,填飽肚子的充飢食物,從它的名字「囷囷」就能看出來。如今洋芋囷囷已經變成隴菜餐廳或是粗糧餐桌上的地方美食。

洋芋囷囷配麻菜

甘肅處於黃土高原,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小麥、包穀是大面積種植,山區適合種植洋芋、蕎麥等一些雜糧農作物。所以甘肅有許多的地方小吃,例如:洋芋攪團、洋芋餅子、包穀面糝飯、包穀麵疙瘩、蕎粉等等,說起來甘肅人的各種雜糧小吃真是玲琅滿目,只是洋芋這一種菜就能做一桌不重樣的美食。

洋芋囷囷類似于洋芋擦擦,在洋芋擦擦代表西北特色小吃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老百姓看了之後就會說,我們囷囷、糝飯也可以上「舌尖上的中國」啊,它的粗糧屬性更適合現代人。當然這只是一種開玩笑的說法,下面我們就來說下洋芋囷囷的具體做法。

用比較粗的擦子擦出粗洋芋條

按照一家3口的量:

首先準備2個比較大的洋芋、多半碗包穀面、少半碗小麥麵粉、一截大蔥(個人覺得小蔥炒出來的味道沒有大蔥的香);

將洋芋洗乾淨後去皮,用擦子擦粗絲的一端把洋芋擦成粗絲,擦好的洋芋絲裡面倒入包穀面、小麥麵粉,用手或筷子攪拌均勻,洋芋絲上沾裹上一層厚厚的麵粉後,放入蒸鍋中,蒸15分鐘左右,出鍋晾涼就可吃。

若要更加鮮香,就要熱鍋起油(稍微放一點豬油味道會更好),大蔥蔥花下鍋後加入放涼的洋芋囷囷,大火炒的金黃,撒少許鹽花出鍋。

上蒸鍋蒸熟

這種製作原材料普通常見,製作流程簡單易上手,它是將洋芋擦成粗條或切成稍粗的絲,再拌以乾麵粉、包穀面。這種做法在過去的年代很常見,拌榆錢包穀面蒸食的,野菜、苜蓿均可。南方人的茼蒿拌麵加調料蒸菜也是這種類似的流程。

倒植物油炒洋芋囷囷

炒後的洋芋囷囷色澤金黃,熱氣帶出來夾雜著蔥花和洋芋特有的香氣,讓人口津生液。泛著淡淡的油光,除了鹽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調味品,洋芋和包穀面的清香洋溢開來,吃上一口柔軟鮮美。

炒好出鍋的洋芋囷囷

喜歡有嚼勁的飯菜,洋芋囷囷的洋芋絲一定要粗一些;喜歡口味重的,洋芋囷囷下鍋回炒的時候多放些植物油,炒出來口感才好。

現在在一些隴菜餐廳,洋芋囷囷變得更高端化,比如加入炒菜或肉臊子,裝盤更加精緻化,但總覺得沒有原汁原味的老味道好。天冷的時候,炒一盤洋芋囷囷,配甘肅當地的麻菜,既有洋芋和面的焦香,又有麻菜的爽脆,是舌尖上另一種美味和享受。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洋芋攪團:土豆的這種吃法,不愛吃土豆的人也能食指大動
    大家好,我是甘肅記憶小編,通過影像文字記錄分享最樸實的甘肅農村生活。民以食為天,對於一些民間小吃,那就不只是果腹的食物,更多的是濃濃鄉愁的牽連。小編日常看電視也大都是關注《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一類的美食紀錄片。一是了解一下祖國大江南北的鄉土美食風情,二來確實是這些紀錄片內容誘人,製作精良,也可以模仿學習一下大師的作品,提高自己剪視頻的審美。
  • 臨洮美食——洋芋攪團,你不知道的美食
    洋芋攪團是甘肅隴東南比較有名氣的小吃,主要分布於隴中臨洮、隴南武都和平涼華亭。洋芋攪團臨洮縣隸屬於甘肅定西市,定西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審定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馬鈴薯也就是洋芋。臨洮也是洋芋的主產區之一。獨特的氣候造就了臨洮洋芋的精良品質,好的洋芋才能做出好的洋芋攪團。洋芋攪團風味獨特,口感滑潤、清香,是美食養生的理想之選。洋芋攪團是精選本地精品洋芋,煮熟後剝皮放入專用的醬窩(音譯一種專門為打洋芋攪團準備的木槽)裡用木錘砸,砸成洋芋泥。一般要做好洋芋攪團需要砸特別長時間。打好的攪團柔韌勁道,不粘醬窩。
  • 給湖北人一個籠屜,可以蒸下整個世界,來看看甘肅人4種蒸菜
    俗話說:「給湖北人一個籠屜,可以蒸下整個世界」,這話一點不假,蒸肉、蒸魚、蒸蔬菜,在湖北人的蒸菜美食中,是「無料不蒸」。蒸菜講究食材的原形、原味、原汁等,更好地保留了食材的原滋原味,尤以「沔陽三蒸」是家常餐桌的主打菜,菜鮮軟嫩、原味、清淡,更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而甘肅人日常飲食比較粗狂一點,「拉麵早上吃、擼串遍地是、鍋盔像鍋蓋」,喜歡大碗喝酒,喝到盡興時還要猜兩拳,酒量不行猜拳上贏回來。
  • 我發現了一個秘密:管土豆叫洋芋的地兒都好吃哭了
    先炒洋芋,根據個人喜好折耳根、火腿腸、泡菜蘿蔔、胡椒、蔥花、芹菜等混合炒勻,用鏟子一直剁直到洋芋成泥。 再打個雞蛋攤成薄薄的蛋皮,將炒洋芋包起來就成了!
  • 甘肅美食千千萬,這6種美食被稱之為飯桌必備,你們吃過哪幾種?
    對於地地道道的甘肅人來說蒸面那是百吃不膩的,我記得小時候上小學冬天書包裡背的除了書以外還有兩個饅頭,去學校烤著吃,再來點方便麵調料那是美滋滋,題外話就不多說了,在街上蒸面基本都是人們都愛吃的早餐了,我上初中那會根本排不上隊,去晚了好吃的攤位就買沒了,我一般都是早自習的時候去買,一碗蒸面加根麻花再來杯豆漿就吃得飽飽的
  • 甘肅各地美食特色,你是否都吃過。
    在鍋內涼水中加以少量洋芋條或洋芋塊,待這些洋芋條或洋芋塊煮熟後,將切好的旗花面下入沸騰的開水鍋中,煮熟時調入漿水,再調入油炸蔥花即成。然後盛入碗內,再調油潑辣子、蒜泥、鹹菜等調味品。吃時酸辣可口,並有消暑去膩,解酒開胃之功能。 白銀大肉麵
  • 找句話誇誇咱們「爭香鬥豔」甘肅美食,坐等有才華的你!
    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有沒有你奮鬥的地方?甘肅·蘭州誇誇我的蘭州美食!甘肅·隴南誇誇我的隴南美食!隴南洋芋餈粑隴上「小江南」的人氣小吃作為隴南名氣小吃——洋芋攪團,從形象上就如同這裡的山水,在厚實形象之上平添幾分婉轉。
  • 麗江人吃洋芋的一百種理由!
    洋芋在麗江,就如同武漢人的熱乾麵、成都人的火鍋、西安人的肉夾饃一樣的存在。 在雲貴川三省,把「洋芋」叫成「土豆」的,一律會被貼上「外地人」的標籤。
  • 「要想吃好飯,洋芋砸攪團」,甘肅隴南的攪團什麼魔力
    說到家鄉的美食小吃,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題,眼神中帶著懷念的溫暖,嘴裡含著口水,家鄉的美食小吃,是故鄉的記憶,也是每個人童年的記憶。被稱為「隴上江南」的甘肅省隴南市因東接陝西,南通四川,因此上飲食習慣集三省之特色,所以隴南的小吃種類繁多,口味豐富。
  • 農業農村部公布,會澤洋芋這次真出名了!
    該縣馬鈴薯帶貧效果明顯,全縣2018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2974戶340345人,種植馬鈴薯的有74379戶272276人,馬鈴薯為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曲靖日報 記者尹志華),餐桌上,是洋芋烹飪的菜餚。
  • 太白名吃洋芋餈粑
    洋芋,即馬鈴薯。民間又稱土豆。餈粑,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洋芋餈粑,用馬鈴薯蒸熟捶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這種用馬鈴薯做成的美食,都市人不多見,但在太白縣的小吃城隨處可見、隨處可吃,且不說街上賣的,你隨便走到咀頭鎮那個村子,只要提出吃洋芋餈粑,厚道的山裡人就會熱情地為你打上一盆讓你吃個夠。
  • 甘肅有哪些美食?細數最全的甘肅美食之舌尖上的甘肅
    先來說我們的蘭州牛肉麵,蘭州牛肉麵是甘肅最具有知名度的美食沒有之一,也是很多人到蘭州一定會吃的東西,如果你哪一天到了蘭州,不吃蘭州牛肉麵就真的是白來一趟,蘭州牛肉麵一般選用的是高筋麵粉,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比較高,製作出來的麵食營養價值高,而且保鮮期長一些,口感也比較好。
  • 舌尖上的景泰——特色美食盤點
    景泰傳統地方美食主要有五佛豆腐、五佛大碗魚、大米糝飯、麻腐包子、紅水千層餅等。1五佛豆腐五佛豆腐以用料講究、研磨勻細、味美鮮嫩而聞名於世。當地人選擇上好的黃豆,先將其磨成豆瓣,除去豆衣,剩下滿眼金黃的豆瓣來。
  • 曾經被海邊人嫌棄的一種螺類,現在身價倍增,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曾經被海邊人嫌棄的一種螺類,現在身價倍增,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提到螺類的話,大家都是不陌生的,比如說像田螺,海螺這些,大家都是非常喜歡吃的,尤其是像田螺是夜市攤上的一道熱門菜,可以說去吃夜市的時候,它是一道必點菜,雖然沒有多少肉,但是味道相當不錯。
  • 冬天的「洋芋菜」冬天的「洋芋菜」_蘭州新聞網
    兒子從小長到現在20多歲,無洋芋不成飯,專吃洋芋菜。其實,我本是吃洋芋長大的「洋芋客」呢。家鄉在山村,群山連綿,丘陵起伏,土地貧瘠。童年時,家庭貧困,一年四季不是包穀麵疙瘩,就是饊飯,永遠的洋芋菜。家裡有一畝自留地,每年種植著洋芋。秋天時挖了洋芋放進地窖,冬天慢慢享用。這樣,整個冬天乃至第二年春夏天長了芽,又接續吃上新洋芋。
  • 午休丨冬天的「洋芋菜」
    火焰中傳出洋芋的香味兒,兄弟姊妹們就爭搶著取出洋芋,一人一半分著吃。每個人的嘴巴、鼻子被燒焦的洋芋染黑。寒冷的屋子裡,嘰嘰喳喳,充滿歡樂而滿足的嬉笑聲。小小的土屋內,昏暗的燈光下,媽媽忙碌著豐盛的晚餐——洋芋疙瘩或饊飯洋芋菜。曾有那麼一兩次,懷著喜悅,我提上一兜洋芋,跟著爸爸去放生產隊的羊。
  • 家鄉的味道,不過是一碗洋芋攪團
    家鄉的味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永遠的誘惑,然而,在這偏遠一隅的秀麗隴南,那一縷酸辣清爽的氣味正是來自於你記憶深處的味道——洋芋攪團。一顆平常無奇的小土豆,到底承載了多少人的鄉愁,流轉了多少年月的時光……隴南坐落在甘肅的南部,由於這裡的土質呈鹼性,非常適合土豆的種植和生長,所以一顆小小的土豆便成了世世代代武都人最喜愛的食物。
  • 冬天的「洋芋菜」
    每個人的嘴巴、鼻子被燒焦的洋芋染黑。寒冷的屋子裡,嘰嘰喳喳,充滿歡樂而滿足的嬉笑聲。小小的土屋內,昏暗的燈光下,媽媽忙碌著豐盛的晚餐——洋芋疙瘩或饊飯洋芋菜。  曾有那麼一兩次,懷著喜悅,我提上一兜洋芋,跟著爸爸去放生產隊的羊。在山窪避風處土坎邊,爸爸用小鏟掏挖一個小窯般的灶坑,周圍壘疊上層層胡墼,就近撿拾些柴草在爐灶膛裡熊熊燃燒。一會兒,一堆柴草燒完,爐膛和土塊被炙烤得燙燙的。
  • 在農村經常吃的「地下蘋果」,經濟實惠好味道,多吃還能養胃
    因為在咱們所有人的大腦當中,對美妙滋味的記憶是最為深刻的了,在好多的吃貨們看來似乎還是一個「硬道理」來著。在農村地方有一種深埋地下的野果,是除了番薯之外,另一個讓大家接受的果實,名字叫「洋芋」不知道你們大家吃過沒有?
  • 西安市藍田縣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藍田縣地處陝西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是西安市轄縣,東南以秦嶺為界,與洛南縣、商州市、柞水縣相接,西以庫峪河為界,與長安區、灞橋區毗鄰,北以驪山為界,與臨潼區、渭南市接壤,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藍田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