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人吃洋芋的一百種理由!

2020-12-20 騰訊網

如果說沒有一隻動物能活著離開廣東

那麼在麗江

沒有一顆土豆能完整的離開

在麗江

寧可居無定所,不可食無洋芋

在吃洋芋這方面上

麗江人都是沒有感情的殺手

洋芋在麗江的地位

土豆在雲南統稱為「洋芋」,外地人頭一次聽「洋芋」這個詞,都會誤以為是某種類似芋頭的食物。

洋芋在麗江,就如同武漢人的熱乾麵、成都人的火鍋、西安人的肉夾饃一樣的存在。

在雲貴川三省,把「洋芋」叫成「土豆」的,一律會被貼上「外地人」的標籤。

洋芋在麗江人心中的分量,可不是簡簡單單一句「愛吃」就解釋得清楚的。在麗江吃洋芋,其實已經是一種情懷。

畢竟在麗江100米就會有一個炸洋芋小推車,這些小攤攤,靠著麗江人的喜愛,可以營業10年之久!更是有無數小店,靠賣洋芋起家,現在已經是歷經了10幾年的老字號了~

在麗江,千萬不能小看街頭的炸洋芋攤主,一手炸洋芋能賣十幾年不是誰都能堅持下來的。並且你可能不知道人家光靠賣炸洋芋,日積月累已經賣出了幾套房子的錢。

所以小編嘔心瀝血,給你們整理了麗江吃洋芋的大盤點!

洋芋大盤點

雖然都叫炸洋芋

但外觀和口感都有不同

有切成大塊頭的

炸的外焦裡嫩的

再拿醬料一拌

或者就穿成串給你撒上一點辣椒麵

都簡直是人間美味呀

還有切成波浪條狀

炸的時候要控制好火候

這種炸洋芋要脆脆的才好吃

5元一碗炸洋芋配上折耳根、香菜、花生碎、

嘖嘖嘖

本來對摺耳根(魚腥草)望而卻步的同學

現在吃炸洋芋還主動要求多加點折耳根

這可能就是炸洋芋該死的魅力吧!

現在炸洋芋的配菜可多了

金針菇、肥腸、五花肉、牛肉、韭菜、魷魚、花菜…

只要你喜歡的統統都可以配進去!

可能洋芋是個「渣男」吧

啥菜都能配~它從來不挑

還有黃金小洋芋球

有的是把一個個小洋芋炸成球

還有的是將洋芋泥捏成球裹上麵粉炸

放上蘸料、一口一個

別有一番滋味

沒錯!!!麗江人連大洋芋也不放過

一大桶洋芋炸成一桶論個賣

讓你一個個豪爽吃

戳起一坨大洋芋,先蘸辣醬

然後, 讓洋芋在花生碎上翻滾

最後,蘸上辣椒麵

花生碎和酥脆的洋芋簡直是完美結合!

在麗江普通的烤洋芋是這樣的

就是在燒烤攤上烤的那種

但高級版本的烤洋芋是這樣的

吃洋芋的最高境界,無需太多花裡胡哨

回歸本質,烤一烤

撒一撮辣椒麵,滿足!

麗江人愛吃的洋芋泥並非普通的土豆泥

而是令人聞風喪膽的

老奶(nāi)洋芋

將煮熟或蒸熟的土豆剝皮後

研成泥狀

再加上配菜進行翻炒

簡單方便又美味,簡直就是下飯神器~

說起以洋芋為食材做成的美食

怎麼能少了洋芋粑粑呢

就是所謂的「土豆餅」

(請注意這裡是一聲來,跟著小編念「bā~」)

洋芋粑粑的種類也有很多

街邊小攤最常見的

就是洋芋切絲直接炸成的粑粑

外表金黃酥脆,內裡軟糯

再撒上幹辣椒粉

不是小編吹一次吃三四個完全沒壓力

酸菜洋芋湯

你說它是個湯也好

是道菜也罷

總之就是超!下!飯!

爽口的酸菜加上

極容易入味的洋芋

小編只想說「來大碗的米飯!」

切成條狀的洋芋

與檸檬、香茅草、小米辣、折耳根

碰撞出了奇妙的滋味

經過泡製後

洋芋吸收了檸檬的酸

小米辣的辣

香茅草的清新

再配上折耳根獨特的味道

吃一口,真的欲罷不能

除了炒洋芋片之類的家常菜之外

麗江人還喜歡

將洋芋切成薄片油炸

在油鍋裡走一遭之後

洋芋片變得金黃酥脆

一口咬下去

還能聽到咔嚓聲

所有麗江人共同的童年記憶

就是子弟土豆片

一次一包~好吃到飛起

額~就是漲價的有點快

當洋芋與麵食相碰撞

又有了別樣的滋味

它就是麻辣洋芋包

皮薄餡足

一口咬下去

勁道的麵皮與麻辣的土豆

在口中碰撞

小編只能說,真的很好吃

講真,論吃洋芋

麗江人就沒輸過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光就是放學後買一袋炸洋芋

邊走邊吃,吃完也差不多就到家了

長大後

跟好朋友在洋芋攤前一人一個洋芋就可以蹲著聊一下午

後來才發現,在洋芋身上寄託和見證了太多回憶!

#今日話題#

「你是洋芋殺手嗎?」

來源:掌上麗江

相關焦點

  • 外婆:炸洋芋
    我對食物的眷戀從小就有,對垃圾食品即痴迷又厭惡,炸洋芋一直在我「不可割捨的垃圾食品」名單頂端,直到離家去到麗江,負責做飯的大掌柜不愛油炸食品,天天督促我認真吃蔬菜,跟隨我二十來年的青春痘就這樣悄悄地走了,潮紅也消退下去,在傳說中紫外線能殺死非典病毒的2416海拔,我白嫩了起來。
  • 廣東人,有一百種方式吃煲
    醜砂鍋的主角是提前備好的帶筋牛肉與內軟外酥的炸肉丸,配角則是定西的洋芋與粉條,都是當地土產。「砂鍋裡煮著洋芋蛋,炕上睡著尕老漢。」熱騰騰的砂鍋子,懶洋洋的蘭州人,砂鍋店裡還是老蘭州冬日粗糲的風物詩。和北方的乾冷不同,南方的冬天溼冷刺骨。雖然秋冬雞鴨魚肉皆肥,但砂鍋菜依然要運用綿裡藏針的本事:金衢的湯瓶雞重在火攻。
  • 雲南人,都是些沒得感情的洋芋殺手
    土豆=洋芋,也可能≈子弟雲南人吃的洋芋,可以繞地球10圈走在雲南任何一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這裡有一家炸洋芋,那裡有一家醬香洋芋,拐角竟然還有一家乳腐洋芋......扳指計算下來一個街道最少兩家炸洋芋店,把雲南叫做洋芋大省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 冬天的「洋芋菜」冬天的「洋芋菜」_蘭州新聞網
    兒子從小長到現在20多歲,無洋芋不成飯,專吃洋芋菜。其實,我本是吃洋芋長大的「洋芋客」呢。家鄉在山村,群山連綿,丘陵起伏,土地貧瘠。童年時,家庭貧困,一年四季不是包穀麵疙瘩,就是饊飯,永遠的洋芋菜。家裡有一畝自留地,每年種植著洋芋。秋天時挖了洋芋放進地窖,冬天慢慢享用。這樣,整個冬天乃至第二年春夏天長了芽,又接續吃上新洋芋。
  • 冬天的「洋芋菜」
    兒子從小長到現在20多歲,無洋芋不成飯,專吃洋芋菜。其實,我本是吃洋芋長大的「洋芋客」呢。  家鄉在山村,群山連綿,丘陵起伏,土地貧瘠。童年時,家庭貧困,一年四季不是包穀麵疙瘩,就是饊飯,永遠的洋芋菜。家裡有一畝自留地,每年種植著洋芋。
  • 雲南洋芋的20種吃法,隔著屏幕流口水!
    在雲南的大街小巷,總是少不了洋芋的身影,作為雲南出了名的小吃,來雲南旅遊的人,想必很少有人沒吃過洋芋。洋芋的學名叫做馬鈴薯,生活中常常被稱作土豆,它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並稱為世界五大作物。中國是產洋芋的大國,洋芋在雲南的產量也不容小覷。有一句話說:洋芋之於雲南人,就像愛情至於人類。可見雲南人對洋芋愛得有多麼深沉,而關于洋芋的吃法,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雲南人做不到。
  • 青海人的洋芋,這樣吃才舒坦
    一大鍋的洋芋一起炸,不停地攪拌,直到炸好起鍋,味道香香脆脆,再拌上秘制辣椒,怎麼吃都吃不夠!對於我們青海人來說這些土豆、蘿蔔、白菜、粉條等等難登大雅之堂的這些樸素蔬菜做成熬飯之後是色香味俱全,而且爽口又健康。
  • 金黃的洋芋攪團,外地人吃一次就成了懷念
    作者:唐虹在隴南,各縣對洋芋的吃法不一樣,西和人用洋芋粉做成粉條,武都人用洋芋砸洋芋攪團,這兩樣東西都是我愛吃的。而成縣吃洋芋的方法主要是下鍋或加上包包菜、豆腐和西和的粉條,炒成一種大雜燴的菜。1995年以後,開始有一家武都人在成縣小吃街上砸洋芋攪團賣,大家新奇,都去吃,站在攤位前,看那家男人將煮熟的洋芋剝皮後放在木槽裡砸成洋芋攪團,取出來放在一個大盆裡,再由坐在攤位前的女人給大家分盛在碗裡,舀上酸菜。等的人多,砸洋芋攪團的男人心急,攪團砸得不夠細,吃起來粗粗的,沒有粘粘的柔韌感,甚至於裡面還有沒砸化的小洋芋疙瘩,一粒一粒的。
  • 「花心洋芋」!來自雲南高山的七彩土豆,非轉基因,粉糯味濃
    別急,今天小編就帶你去見識一下雲來自於南麗江的七彩土豆。 生長在麗江高原地區的七彩紅心土豆,靠著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優勢,其澱粉、微量元素、維生素含量比普通土豆高的多。
  • 昆明人,一群莫得感情的洋芋殺手!
    洋芋在昆明,就如同武漢人的熱乾麵、成都人的火鍋、西安人的肉夾饃一樣的存在。 在雲貴川三省,把「洋芋」叫成「土豆」的,一律會被貼上「外地人」的標籤。
  • 農業農村部公布,會澤洋芋這次真出名了!
    該縣馬鈴薯帶貧效果明顯,全縣2018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2974戶340345人,種植馬鈴薯的有74379戶272276人,馬鈴薯為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曲靖日報 記者尹志華)在會澤馬鈴薯的發展史上,不得不提及駕車鄉的「奇彩土豆」,奇彩土豆原名小烏洋芋,建國前就在縣城內種植,因其種系的退化產量較低不被人重視。
  • 一份烤洋芋勾起的記憶
    他望著一旁的父親母親,心裡在想「他們始終都感覺不到累,一直能這樣幹,好想回家吃洋芋菜」。到中午的時候土豆早已被種植完,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回到家中,母親開始張羅起午飯,孩子跑到母親身邊喊著要吃洋芋菜,母親撫摸著孩子,充滿笑意地讓孩子稍加等待,在中午的炊煙與孩子的笑聲中,熱氣騰騰的洋芋菜出鍋了,陽光也被香氣騰騰的洋芋菜吸引過來,斜斜的照進了他們的院子,把這種幸福無限放大。
  • 豐都社壇鎮:村民種洋芋 政府給補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2日11時訊(通訊員 李達元)「當初買洋芋種時,政府給價格補貼每公斤2.4元,給化肥補貼每畝100元,減少了農戶各自的投入。」昨(11)日,重慶市豐都縣社壇鎮平安村村民舒發林告訴筆者。眼下正是冬洋芋成熟時節,舒發林正在自家地裡採挖洋芋。
  • 昔日農村人充飢的洋芋囷囷,今日成了甘肅人餐桌上的地方美食
    洋芋囷囷,是缺糧年代甘肅山區的一種常備食物。一般都是冬季吃的多,因為冬天天冷,做一次可以吃幾天;洋芋在成熟後放一段時間麵粉飽和度更高,吃起來更容易飽腹。它是在物品匱乏年代,為了填飽肚子,將產量高的洋芋和包穀面混合增加飽腹感,填飽肚子的充飢食物,從它的名字「囷囷」就能看出來。
  • 午休丨冬天的「洋芋菜」
    兒子從小長到現在 20 多歲,無洋芋不成飯,專吃洋芋菜。其實,我本是吃洋芋長大的 " 洋芋客 " 呢。家鄉在山村,群山連綿,丘陵起伏,土地貧瘠。童年時,家庭貧困,一年四季不是包穀麵疙瘩,就是饊飯,永遠的洋芋菜。家裡有一畝自留地,每年種植著洋芋。秋天時挖了洋芋放進地窖,冬天慢慢享用。
  • 酒價漲四倍 麗江待客不「溫柔」
    記者注意到,「拉市海茶馬古道遊」成為網友指出的第一個宰客點:「牆上貼了起碼四五種價位的線路,貴的有六七百元一次。最後發現,其實路線都是一樣的,選個一百多元的足夠了。」此外,「拉市海中間的烤魚店」也被網友稱之為宰客點,其理由是:「吃魚是要另外收錢的,20塊一條。
  • 「要想吃好飯,洋芋砸攪團」,甘肅隴南的攪團什麼魔力
    老徐是在廣西桂林讀的大學,開學的時候是父親陪著我去的,學校的周邊的飲食對於老徐陌生極了,有桂林米粉,有柳州的螺螄粉,還有別的小吃,因為不知道味道如何,和父親的桂林的幾天裡一直沒有陪著父親去吃,等父親離開桂林以後,我逐漸愛上了那裡的桂林米粉和螺螄粉,沒有陪父親去試吃也成為老徐多年以來的遺憾,不知道這種遺憾何時能夠彌補上,或許還有機會,也或許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 千年古鎮雲南,風景絕佳,素有「麗江最後的淨土」之稱
    許多人第一次來雲南麗江的時候都會選擇來一趟,那一次提到麗江,想必大家一定會去的景點莫過於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實際上麗江古城是由三個古城組成的。古城中的一座,是茶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您知道是哪一個嗎這是千年的束河古鎮,距麗江古城約7公裡。
  • 「小涼山」寒門學子搬出大山 背洋芋翻大山讀書成歷史
    小涼山學校供圖中新網麗江9月13日電 (繆超)「如今,學校就在隔壁,兒子腳享福!」放學時,沙永林接到9歲的兒子,父子倆從小涼山學校步行幾分鐘就回到了僅一街之隔的幸福家園小區。「背著洋芋,翻越大山去讀書」,曾是寧蒗深山學子的真實寫照。沙永林是寧蒗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曾經住在戰河鄉大坪村,那是一塊處在橫斷山脈某處山頂上的一縷平地,「我的小學在另一座山上,上學放學都要走3個小時的山路,肚子餓了就吃口書包裡的冷洋芋,再接著走。」
  • 洋芋在重慶的這些銷魂吃法,你都吃過沒?
    酸辣土豆絲、可樂餅、薯條、土豆燒雞、土豆焢飯、番茄燜土豆……不管它是主角,還是烘託其他食材的配角,只要有它,盤中的每一款食物都能讓人慾罷不能!但土豆在不同的地方卻有當地的專屬吃法,在重慶,它可以做成這些銷魂的美食,不知道你都吃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