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為什麼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睡前嘿嘿嘿

2020-12-16 湖北經視

歡迎收看【睡前嘿嘿嘿】

明天就是高考了,

親愛的同學們,

一定要不遺餘力,

因為這是你們人生中最後一次用腦,

畢竟以後主要就看臉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

如果高考不努力,

以後別人壁咚的牆就是你砌的!

以後別人秀恩愛的稿子就是你寫的!

小哥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記得還在讀小學的時候,

有一次老師讓大家說出自己的理想。

有的同學表示喜歡考清華,

有人喜歡考北大,

而我不一樣,

我說我喜歡烤麵筋……

我記得當時風很大,

吹亂了老師的頭髮。

就像老師不理解我喜歡烤麵筋一樣,

我也搞不清楚你說上課就上課,

學習就學習唄,

怎麼還考試啊?!

說好的人和人之間基本的信任呢?

沒有!都沒有!

不光沒有信任,

我的考試還沒有成績。

因為每一場考試對我而言都是一次悲劇。

要考試了,別人在複習,我卻在預習。

所以,

每次當監考老師說,

請把和考試無關的東西放到講臺上,

我就很想把自己放到講臺上。

理所當然地被拒絕後,

我只好硬著頭皮考。

還好那時我視力比較好

考試時我的眼神:

(←_←)(→_→)(←_←)(→_→)

老師來了:(↓_↓)

每考一次相當於我當了醫生,

反正出來第一句就是:

我盡力了!

然而,盡力不代表好的成績。

由此考試得了零分,

我大聲嚷嚷:「老天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同桌冷冷的回答:「你做錯了所有的題。」

我低頭一看,

題目是:早餐不能吃什麼?

我寫的答案是:午餐、晚餐和宵夜。

本想借考試鹹魚翻身的,沒想到粘鍋!

悲劇啊

所幸當時的我就已經顏值爆表了,

每次老師發放考試成績排名表時,

我總對我那同桌說,

這種東西,你醜你前面,我帥我隨意。

雖然考試成績可以拉開我們的距離,

但是永遠改變不了我比你長得好看的事實!

事實證明,

考試時左顧右盼對視力確實有影響。

讀了初中後,

我發現有人考試靠實力,

有人考試靠視力,

而眼睛近視的我只能靠想像力了。

考語文時,總覺得自己是英國人;

考英語時,又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考數學時就更不得了了,

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外星人!

事後,老師總結說:考試首先要想想出題者的意圖。

我看了看題目,

覺得出題老師可能跟我有仇:

他想我死!

然而想死哪有這麼容易,還沒參加高考呢。話說高考前一天晚上,我媽非常神秘地跟我說:兒子,我已經找好關係了,你放心考去吧,後臺很硬的,你只需要走下過場就行……」我:嗯,我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發揮好的,對了,你找的誰?」 我媽:觀音菩薩……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其實我本可以不參加高考的。因為那年,北大給了我們學校一個保送的名額。但當時我並沒有選擇去北大。一方面我不太喜歡北京的飲食;另一方面,被保送的那個人不是我,而是我的同桌。

其實,以前我的同桌跟我一樣也是個學渣,可她卻喜歡上了作為班草的我。當時的我可不是個隨便的人,我對她說,要想跟我談戀愛,必須考年級前三名。於是我的學渣同桌拼命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末考試時她考了個全班第三。

然而,她後來一直沒有跟我表白,理由是談戀愛影響學習。最終,她在學霸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直到被保送北大!

在此,

小哥由衷的希望各位考生能金榜題名,

祝大家

↓↓

來源:湖北經視/編輯:中北路小哥/主編:餘佳

相關焦點

  • 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相信對於每一位高三學子來說,能夠考上名校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一些學習非常好的尖子生來說,他們的目標可能有些高,他們想要報考的學校甚至是清華北大,那麼為什麼學習好的學生都喜歡報考清華北大呢?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呢?
  • 一個人要有多努力才能考上清華北大?
    01考上985、211大學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夢想,而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985、211大學,更是所有人心中的「夢中情人」!但是幻想之所以是幻想,就是因為現實中能考上985、211大學的就已經是少數,而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更是極少數,稱之為人中龍鳳都不為過。很多人只是想過自己考上清華北大的場景,但是從來都沒有想過為此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 考上清華、北大,有何了不起
    每年的高考季,經常在各種媒體上重要版面看到有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當地的領導包上紅包登門慶祝,學生父母大擺筵席四處炫耀,有的騎上高頭大馬模仿古代狀元到處顯擺。這種封建愚昧落後的習俗看多了,心中非常反感和厭惡,耿直的脾氣竄上心頭來,不一吐為快怎麼行呢,以我一名70年代普通中專生的見解談談考上清華、北大為什麼沒什麼了不起的原因? 1、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 當年的「高考瘋子」拒絕北大,10次終考上清華,現在過得如何
    當年的「高考瘋子」拒絕北大,10次終考上清華,現在過得如何?還記得大家在小的時候經常被問到的那個問題嗎——"你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小小年紀的小朋友一個個天真可愛說著自己的理想,這其中"我要考清華"、"我要考北大"的答案非常之多。只是真的到長大後,許多人因為理想有所改變,或是囿於自身條件,都會選擇其他的一些出路,但是還是有一些人,選擇"一根筋"地堅持自己最初的理想。還記得當年的那位"高考瘋子"吳善柳嗎?他曾經為了考上清華經歷了10次高考,甚至拒絕過北大的錄取。
  • 為什麼人們都以考上清華、北大為榮?請看2019年清華、北大錄取線
    大家好,我叫巖大叔,一個專注教育領域的工作者,每天分享關於教育領域有趣好玩的事情,有任何關於教育領域的問題,也可以隨時私聊我。考清華和北大,對子女來說又多麼不容易。以上數據因為每個省份使用的試卷不一樣,而且每個省份的總分不一樣,所以沒有辦法比較,只能作為參考。
  • 全民都在炒「清華北大」正常嗎?沒考上清華北大就感覺沒考上大學
    這些考上清北的學生,平時在學校不受到關注,一旦被清北錄取就受到萬千寵愛。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感受到,好像只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才叫考上了大學,至於其他的學校,關注的人就非常至少。感覺整個中國就兩種大學:一種大學叫「清華北大」,一種大學叫「其他大學」。
  • 為什麼家境貧寒的學生很難考上清華北大?背後的真相太殘酷
    為什麼家境貧寒的學生很難考上清華北大?背後的真相太殘酷每年的高考成績公布後,只要細心留意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省份的高考狀元都出自富裕的家庭,出自貧困家庭的高考狀元寥寥無幾。所以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好的兩所高校,每年成功考上的學生中,很少有家境特別貧寒的學生。那麼為什麼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就很難在高考中考出高分,很難考上清華北大呢?背後的真相很扎心。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總是備受關注,為什麼上大學後卻默默無聞了?
    文|教育方向標經常聽人說,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可能是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候,因為從那之後,可能再也無法獲得任何人的關注。顯然,這句話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無一不是優秀聰明的人,這些學生會利用在大學時期學到的知識繼續發光發熱,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飽滿,並非默默無聞。可是,既然這些優等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上了大學就銷聲匿跡,默默無聞」的感覺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國內的頂尖學生,能力可以說不相上下,差距並不會很大,可是,為什麼在大學畢業後他們之間的差距會很大呢?首先,學生的成績和畢業後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比如說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很好,不一定畢業進入了社會就會混得很好,這是沒有直接聯繫的,就比如說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雖然成績可能是班裡的第一,但是,不一定除了社會就能很好的生存,畢竟走向工作崗位不僅僅需要個人能力,還需要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只是智商高不懂得和別人怎麼去交流和合作,依然不能很好的生存,相反,可能這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怎麼好
  • 那些從清華北大退學,又考回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怎麼樣了?
    常書傑應該屬於智商極高的那類「學神」,據他同屆同學說,他當年在學校最好的火箭班,常年穩坐第一的寶座。高三的時候,他偶爾也會玩玩遊戲,不過這不影響他當年考上北大。以他的能力,可能去個一般985還能勉強過關,然而北大沒那麼好糊弄,所以他才會被北大退學。這才有了兩奪理科狀元的經歷。
  • 梁思成子女均未考上清華建築系,都遺憾的去了北大,北大:我委屈
    梁思成子女均未考上清華建築系,都遺憾的去了北大,北大:我委屈林徽因和梁思成除了是才子才女,他們也都是中國的建築大師,對於建築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當時梁思成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教授,而林徽因也是清華大學的老師!在人們的印象中,父母都有這麼高的學歷,這麼厲害的成就,他們的孩子也肯定不會簡單!
  • 考上清華北大獎勵1000萬好不好?復讀生考上清北獎勵100萬就是坑
    考上清華北大獎勵1000萬好不好?記得當年我數學競賽取得區裡的第一名,得了10元的獎金,我高興得要飛起來。 對於高考狀元獎勵就更多了。如果考到縣裡第一名,就有可能得到1萬元的獎金,那時的萬元戶是爆發戶呢。
  • 普通人能上清華北大嗎?上清華北大的同學都有哪些共同點
    想要考入清華北大到底難不難,回答是相當之難。清華北大每年在全國各省市的招生計劃普遍在150-250名之間,除了少數提前批、國家專項計劃、自強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等名額以外,考生至少要排名在全省前200名才有希望進入清華北大學習,而一個省每年高考報名人數幾乎都高達30萬-60萬人。這樣看來,清華北大每年的錄取率是非常小的,說萬裡挑一也不為過。
  • 考上清華北大獎勵50萬 升學率把教育徹底逼瘋
    湖北某市高中的一位副校長向記者透露,該校幾 乎每個班都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學校裡不會為北大清華升學率而發愁,「我們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局限在考上北大清華,香港的大學和國外的名校都是我們的目標。」  受訪的縣級高中教師介紹,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縣,大部分高中學生來自農村,家長沒有經濟實力讓孩子去香港或國外讀大學,認為北大清華才是學生應該去追求的最頂尖高校。
  • 北京的孩子更容易考上清華北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傳說「北京人400分就能上清華」,作為北京人的我只想說:「瞎扯!」即使本地人會享有一定程度的照顧分,但最多也就講個十幾分,而清華每年的錄取分數都在650分以上吧,怎麼會因為是北京戶口就降200多分呢?
  • 他當年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絕,如今成就並肩袁隆平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學生考進清華北大的門檻,已經降低很多了,在過去年代,想要考進清華北大,不僅分數要夠,還要看身份。在我國眾多中科院的院士中,有一位院士,當年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因特殊身份,被清華北大拒絕,他是誰呢?
  • 不是人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華、985
    有人硬是不信:「憑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考上北大、清華、985,而我的孩子就不行呢?」請面對現實,不要做槓精好不好?再說北大清華錄取率:2020年陝西23萬考生,北大清華錄取234人,比例為0.1%。你覺得你家孩子是最棒的,最好的,最優秀的,和別人家的孩子是一樣的,這只是你自己的感覺,而事實上真的是一樣的嗎?
  • 2020高考,海澱區479人考上清華北大
    每年高考後,每個省份都喜歡和北京比,「看他們考北大、清華多容易。」「應該全國一套試卷,公平面對。」「這其實很公平,大家要看一看都是什麼學生!」因為就是海澱區的「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統計表」。一個區,北京大學錄取了247人,清華大學錄取了232人,兩所高校合計錄取人數為479名。
  • 為什麼學霸能考上清華北大?看看他們的筆記,你就知道區別了
    毫無懸念的是,高考後學霸大部分都會考上清華北大,差一點也能上重點大學,而其他學生只能讀普通本科或者是大專院校。可能有人會想,同樣是一個班學習的,為什麼學霸就能考上清華北大?想要知道原因,看看他們的筆記,你就知道區別在哪了。而且,在小編看來,學好這幾點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普通人不用去羨慕學霸了,說不準自己也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沒有付出哪有成功?
  • 智商一般學習刻苦的學生,有沒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答案比較現實
    「如果一名學生的智商一般,但是他是一名學習非常刻苦的學生,請問他有沒有可能考上清華或者北大呢?」有人問。如果是智商一般但學習非常刻苦的人考上普通的985或者211大學,再加上這位考生參加高考的時候運氣不錯的話,我覺得這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