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眾號|格十三(GSSW13)
苟晶這個名字最近被很多人知道了,她在1997年和1998年連續兩次高考被其他人冒名頂替,替她上了大學。
我們都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努力奮鬥可以改變命運,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在有些地方,改變命運除了拼自己的爹,還得躲過別人的爹。
苟晶就屬於既拼不了自己的爹,也沒躲過別人的爹。97年頂替她上大學的人正是班主任邱印林的女兒。
在2002年邱老師寫信給苟晶道了歉,以為沒事了。但最近這件事在網上曝光後,邱老師又坐不住了。他拿了點錢去了苟晶父母家想私了,苟晶媽媽不接受,邱老師撂下狠話:「你是不是還有個孫女快要中考了?」
怎麼,能在高考錄取中呼風喚雨的邱老師,看樣子也能在中考錄取裡頤指氣使?
後來邱老師又帶了三名壯漢去杭州找苟晶,讓她刪帖。
邱老師什麼人物,什麼來頭,到底是人民教師還是黑社會啊?
詭異的是苟晶不但兩次高考分數低得離奇,而且莫名接到了沒填過志願的中專的錄取通知書,這所中專的學生非常「趕巧」地都來自「幾個地區」,看來這有可能是一所「高考被頂替倒黴蛋集中營」吧......
更可怕的是,1997年她被人頂替後,檔案已在大學裡,就算再參加高考也不可能考上了,而邱老師心知肚明卻還是眼睜睜看著她白讀一年。
你以為這些已經非常驚悚了吧?
但還有比這更嚇人的——比如這類「高道德標準人士」的言論:
甚至連苟晶的親戚也對她說:「幹嘛把事情鬧這麼大?我們還要不要在這裡混了?」
越是小地方,越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苟且懦弱的人民有時並不需要什么正義,只需要「混下去」,除非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也沒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邏輯和心態,可能是我格局不夠。
苟晶現在的生活(或者說物質生活)是過得不錯的,但能說出「如果當年沒有被頂替,你能保證自己的生活一定會比現在好嗎」這種話的人,我看他們大概是欠一場被頂替的人生。
別人去頂替你上學,頂替你工作,頂替你結婚生子,你也一樣能活下去,說不定比現在活得還好呢,你願意試試嗎?
人是需要底線和節操的,踏碎底線之後還談什麼「以德報怨」,說這話的都是蛇鼠一窩。
苟晶如果上了大學說不定真沒現在過得這麼殷實,因為她可能會讀研,讀博,晚入社會五六年,物質生活可能沒現在好,那麼她的「被頂替」竟是應該被感恩戴德的?
有人還恨不得再灌一碗雞湯:「得饒人處且饒人嘛,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嗯??選擇你妹。
如果她自己做了選擇,你可以這麼說。
但當她被別人操控而沒有選擇的權利時,你便不能這麼說。
這些事不關己站在道德高地上慷慨陳詞的人,大概也應該會希望陳春秀感謝山東教育廳吧。
陳春秀,也是山東人,也是高考被頂替。
事件調查來調查去,竟然說是頂替者已去世的舅媽找中介幹的,推得一乾二淨,死無對證。
被頂替16年後,山東教育廳對陳春秀說:我們正積極和學校協調,幫助你實現願望。
哦,是不是應該感激涕零,擦著眼淚說謝謝?感謝山東教育廳,感謝您還我一個大學夢?
陳春秀父親說:就打聽我是個農民,慫人,才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要是有能力,他們也不敢!
那麼聽「高道德標準人士」一句勸,以德報怨,什麼能力不能力的,頂替的人不搞歧視,一視同仁,比你有能力的人他們也頂替了,公正公平。
按照這些「高道德標準人士」的邏輯,人民大概還應該感謝「仝卓」們。
仝卓自曝通過「某些手段」獲得應屆生資格,順利考取中央戲劇學院。他這麼主動一吆喝,把繼父、教育局、招生辦等「參與者」共12人全部拉下馬,是不是為人民立了大功,我們應該感謝他?
接二連三的徇私舞弊被曝出,大家的關注重點都是「誰幹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以後怎麼杜絕」,而有些人卻只一口一個以德報怨式雞湯,「現在不是挺好的嗎」,真令人震驚......
有人披露,山東有170多所高校,光2018-2019這兩年裡初步調查就發現了242人高考入學是被冒名頂替的。
也有人說:山東高考頂替肯定不是全國最多的……
果然,最近江蘇出現了一封實名舉報信,舉報正在擔任公職的一對夫妻當年都是冒用他人學籍考入大學。
光江蘇省灌南縣一個小地方,就有至少上千人頂替,其中不少人是地方職能機構主要負責人。
大家會感到震驚吧,細思極恐吧。
考上大學的人,自然就不會關注這些事;那麼以後凡是沒考上的,是不是都得心裡打鼓了:我到底是真的沒考上,還是被別人頂替了?
高考,中國目前公認的最公平公正的選拔制度,沒有之一。
從出題到考試再到閱卷全程高隱蔽性,但這些頂替事件也提醒了我們:前面再嚴絲合縫,最後的錄取過程還是有縫的。
有縫的地方就有蒼蠅。
苟晶說,這是一雙看不見的手扭轉了她的命運。
沒錯,能看見的是班主任,看不見的是班主任背後千絲萬縷的關係,能在紀律嚴明的高考招生工作中伸出黑手,豈會只是一兩個無足輕重的小老師操縱一切?
這事引起全民憤怒是因為它讓我們感到無力,如果任何阿貓阿狗只要能攀附上權貴,都能操控高考甚至操控其他人的命運,那一個家庭十幾年的努力還值得嗎。
高道德標準人士說話從來都很輕鬆活潑,「成功的路有很多,又不只有讀大學這一條」。
呵呵,成功的路確實很多,但還是那句話,我可以自己選擇走哪條路,成功失敗都是自己的事,但在我無法選擇甚至被人下了套的情況下失去了一條路,你跟我談什麼成功之路啊?
有大學可以上,你會選擇落榜這條路嗎?
你們真那麼高尚大方,你們別參加高考,把路讓給別人,騰出點名額來,也省得那些走關係有後臺的人絞盡腦汁去頂替了,你說好不好?
高考是什麼?對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高考是他們半生努力的方向,甚至是一生的執念。
比如我們這代人,20歲以前我們自己幾乎都在為高考而拼命讀書,20歲到50歲努力工作賺錢養孩子培養他好好學習也是為了高考。
所以,大部分人,整整半輩子,為了兩場高考一直不鬆懈。
中國人對高考的執念,太深了,尤其是很多小地方的人、貧困家庭、偏遠地區家庭,完全依賴高考獲得上升通路,它幾乎就是很多人的信仰。
高考頂替是犯罪,這種事如果治不了,真的寒了人心。只要動真格的,想治就一定能治——1. 嚴查嚴懲,揪出背後鏈條,從上到下一個不漏;2. 設立普及公開查檔案平臺,就算考不上大學,也不要讓自己的檔案被別人使用;3. 每一個頂替者和相關參與者依律獲罪,外緣相關的也要記入徵信系統黑名單。
這難嗎?一點都不難,但如果連這都治不了,那以後乾脆考試都改搖號得了,大家也不用那麼拼,讓孩子多享受點童年的快樂,最後憑運氣上大學。也讓那些拼爹或靠關係上大學的同學以後不用再頂替誰了。
至於搖不上的人,就只怪自己運氣不好,也不用猜忌我是不是被誰頂替了。說真的,我寧願真的落榜,也不想被一個垃圾人頂替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