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國貨茶飲品牌的崛起,讓很多年輕人趨之若鶩。以喜茶、奈雪為代表的茶飲品牌,引領了一波新潮風。
4月1日愚人節當天,羅永浩在抖音直播,一共賣出了10萬件奈雪8折心意卡,銷售額近千萬。3月29日,奈雪和尾牙合作,3秒賣光了7.1萬份7.3折套餐券。
這兩次直播導入的線上門店,正是奈雪在天貓的旗艦店。沒想到吧,茶飲品牌也在天貓開店了。3月中旬,喜茶也在天貓開了旗艦店,還獲得了新一輪融資,估值超過160億。
面對疫情的衝擊,喜茶和奈雪正在做衝刺,那效果如何呢?
茶飲線上化
其實,在疫情的衝擊下,1月底到2月初期間,有65%的茶飲門店停業,堅持一直營業的只有9%。奈雪和喜茶的門店,也在疫情嚴重期間暫停營業。
門店停業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壓力,因為門店的租金和人工費用是硬性投入,食材的損耗也帶來了壓力。原本準備在2020年繼續擴張和下沉的喜茶和奈雪,計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在這段時間,喜茶和奈雪在全國92%的門店恢復營業,一些已經裝修好的門店開始試營業,營業額也逐漸恢復到7成。
線下遇冷,茶飲品牌們只能考慮線上化。公眾號、小程序都是激活用戶的有效手段,除此以外,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也為門店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外賣單。喜茶和奈雪還開啟了限時「免費配送」的服務,將配送範圍擴大到十幾公裡。
目前,點單小程序和第三方外賣平臺已經是顧客最常使用的渠道。奈雪的點單小程序訂單佔到總體的四成,外賣平臺的訂單較疫情前更是增長127%。喜茶線上化更快,喜茶GO小程序超過總訂單量的80%,以往以門店為主的經營方式,現在提升為線上+線下的全方位體驗。
不過,因為產品屬性,茶飲在線上還有一定的局限。有的品牌不做外賣,怕影響口感,因為經過外賣的顛簸容易丟失最佳口感。因為,像奈雪和喜茶的天貓旗艦店,更多是在於品牌化,且用戶願意為這些品牌的多元化產品買單。
奈雪目前正在通過包裝茶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滲透率,疫情期間奈雪的小程序商城上架了很多休閒零食點心,訪問量比之前增長89%。
線下忙擴張
奈雪和喜茶,從一開始的經營理念和定位,就是不是單單賣一杯茶飲這麼簡單,而是有讓顧客拍照、交談等附加功能,這是跟益禾堂、古茗等輕茶飲之間最大的不同。
裝飾精緻的門店,賣的是和星巴克一樣的第三空間概念,所以喜茶和奈雪每開一家門店的成本都很高昂,門店選址一般都在大型商場和CBD。喜茶和奈雪對原材料和茶底的把控也很嚴格,茶底有不過夜的要求。
2019,喜茶的增速是2018年的一倍多,喜茶和奈雪如今有資本驅動,相信擴張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喜茶目前的心思,是把希望寄托在小門店身上。2019年6月,喜茶在深圳開了一家面積不超過20平方的小店,不拘泥於裝修設計,而是注重功能。喜茶的想法不是成為街飲店,而是針對白領的下午茶場景。目前,喜茶有109家GO店,喜茶GO用戶超過25000萬。
喜茶還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子品牌,叫做喜小茶飲料工廠,目前第一家店位於深圳,產品價格約為11~16元,是喜茶同類產品售價的一半,主打產品和喜茶的芝士水果茶進行差異化布局。對於喜小茶,喜茶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
奈雪也在進行子品牌的探索,在產品同質化難以打破的時候,奈雪選擇和頭部直播大咖合作,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
在茶飲這個賽道裡,喜茶和奈雪的縣沙河和品牌化擴展還不明朗,還需要通過探索去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