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喜茶們撕掉網紅標籤

2020-12-16 虎嗅APP

虎嗅註:2019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關於消費升級與下沉市場的討論愈發熱烈。拉動內需不僅被宏觀層面寄予厚望,成為年度課題,而且關乎宏大敘事下個體命運的走向。鑑於此,虎嗅擬在歲末年初推出一系列文章,回顧總結2019年大消費賽道的熱點與趨勢,本文為第四篇。

出品 | 虎嗅大商業組

作者 | 房煜,虎嗅主筆

題圖 | 奈雪官方圖

2019年即將過去,問一個問題,成為網紅,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你想到的是李佳琦、李子柒,這些現象級的個人IP網紅,當然是令人羨慕的。但是,當一家門店被稱為網紅時,就未必了。

三年前,以奈雪の茶、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開始崛起,它們的門店開始出現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裡。它們的產品開始出現在你我的朋友圈裡。那時候新茶飲確實像極了網紅。在朋友圈裡,有人會曬排隊買茶的照片。而評論區往往會有人問:好喝嗎?

比較一下,海底撈天天有人排隊,大家認為是海底撈服務好的標誌。排隊時候送幾盤瓜子,給一副撲克牌,消費者就感動了。但是新茶飲排隊,則被質疑是僱人排隊,為此喜茶的創始人聶雲宸還出來闢謠,不過依舊說服不了大眾。

差別在哪裡?對於海底撈這樣的品牌,消費者幾乎是仰視的心態。即使是沒有親自去排隊的圍觀者,也覺得排隊的人沒毛病。但是對於新茶飲,排隊者、圍觀者別說平視品牌,恐怕更多是在俯視:內心其實大多是一種「對賭」心態,我要看看,你究竟有什麼稀奇?

由此可見,當一種業態被貼上網紅標籤時,真未必是件好事——

第一,網紅一詞暗示,這可能是曇花一現的現象;

第二,網紅意味著今天的紅火,存在這泡沫成分;

第三,最重要的是,網紅的「身份」,無法獲得消費者真正的尊重。

那麼三年過去了,今天的新茶飲店,還是「網紅」嗎?

時至今日,有時還會有人在門口排隊,但大家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拍照了也未必會再拿出來曬朋友圈。從商業角度看,新茶飲的投資方則認為,目前新茶飲整個市場參與者越來越多,且頭部企業發育尚好。更重要的是它真正帶來了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並從前端的產品端逐步影響到了供應鏈的改變以及整個產業生態。

2019年深圳奈雪夢工廠開業,人們依舊在門外排起了長隊

而根據奈雪方面提供給虎嗅的數字,中國茶飲市場的規模大約是4000億元,而咖啡市場的總規模在2019年將接近2000億元。也就是說,2019年底,中國茶飲的市場規模將是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從消費人群看,90後、女性消費者、一二線城市則是新茶飲的消費主力。

2019年即將過去,我們希望能夠與各位一起更新一個認知:新茶飲經過這幾年的演變,正在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細分品類,也是消費升級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碩果」。而這個新賽道的成長邏輯,理應對未來的新消費品牌,具有普遍借鑑意義。

天圖投資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對虎嗅表示,新茶飲能夠成為一個新賽道和細分市場,現在的新茶飲品牌,第一是能夠實現年輕人生活全場景的覆蓋,而且「從供應鏈、產品、企業管理幾個層面出現了全方位的升級。簡言之,新茶飲是一個「新物種」,確實出現了「整體性的創新」。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則對虎嗅表示,新茶飲是年輕人接觸中國茶的一個窗口。

是時候為新茶飲撕下網紅標籤了。

第三空間的回歸

12月25日,這一天是聖誕節,中午的北京朝陽大悅城還未到達其最熱鬧的時點。我看到,奈雪朝陽大悅城店的門口正有人在拍照,拍照之後才是推門進店、點單等動作。此時的訂單,自提外帶的要佔多數。

奈雪朝陽大悅城店是一家複式結構雙層獨棟的門店,而在北京西單大悅城,奈雪的門店則「力壓」星巴克,位於三層中庭(星巴克原來在二層)。乘坐飛天梯直達六樓的消費者很容易「隔空」看到奈雪。現在,以奈雪為代表的這種新茶飲店,已經成為購物中心商圈裡的常客和標配,它們常常能拿到「客流節點」的位置(比如上下樓電梯的拐角處),並開出面積大約在數百平米,體驗寬敞舒適的門店。

說得直白一點,他們在購物中心的待遇,相當於過去星巴克的待遇。新茶飲與星巴克這類代表「第三空間」的咖啡館的競爭,一直是心照不宣的。但是仔細觀察新茶飲店的客流特徵,又有兩點不同。

第一,你會在星巴克拍照嗎?

我們這裡指的不是星巴克上海的那家旗艦店,或者是北京前門大街的那家體驗店,而是一間普通的星巴克門店。

當以奈雪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開始嶄露頭角時,很多女生來到這裡幹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拍照打卡」,而且幾乎每一家門店都可以承擔這一功能。

可以設想,如果有人在一家普通的星巴克咖啡店舉起手機自拍,旁人或許會覺得,這人好「自戀」啊,或者沒見過世面吧。

第二,什麼時間是星巴克門店的外賣尖峰時段?

根據我有限的觀察,星巴克的外賣高峰,基本上是和用餐時間一致的,特別是早上和中午,而這個規律,也符合瑞幸的門店。

而在奈雪朝陽大悅城這家門店,中午時分倒並不是特別忙碌。下午三點開始,多家外賣小哥開始聚集在打包處。櫃檯內的工作節奏明顯緊張起來。

聖誕節當天下午三點的奈雪門店,店內很多外賣騎手在等待取餐

有趣的是,同一時間,奈雪這家門店的座位開始緊張起來,店內的分貝開始上升,大多是結伴而來的年輕女性,嘰嘰喳喳說笑個不停。與星巴克不同的是,很少有人會獨自刷手機,或者正襟危坐的對著電腦改PPT。

正像一位朋友說的,去星巴克,很多時候我只是為了躲開老闆,換個地方辦公而已。而在茶飲店,我才覺得真正在享受「下午茶」。「下午茶」這個詞,似乎真的讓新茶飲找到了生存空間。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感受?核心點在於,過去星巴克過於貼近歐美的濃鬱的商務氛圍,讓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重疊了:

首先我們還是普及一下第三空間這一概念,「第三空間」概念的直接來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列菲弗爾(H. Lefebvre)。對於人生,列菲弗爾有一個精彩的比喻:人生在世,恰如「蜘蛛」結網,「蜘蛛網」就是這個複雜、流動的創造性空間的隱喻。隨後美國社會學家歐登伯格(Ray Oldenburg)直觀性提出第三空間的概念,他稱家庭居住空間為第一空間,職場為第二空間,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公共空間為第三空間。將在寬鬆、便利的環境中可以自由地釋放自我定於為第三空間主要特徵。

但是隨著90後、00後大量進入職場,一個特別顯著的變化是,即使在第二空間(辦公室)內,也有輕鬆化娛樂化的現象。谷歌員工能夠帶帳篷那不算什麼,現在北京的網際網路公司辦公室裡沙發、咖啡一應俱全,數一數光是養了貓的公司就有多少?而貓這種寵物,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屬於「第一空間」(家庭)嗎?

這種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的重疊,其實意味著真正的第三空間也就是有休閒功能的公共空間,在一二線市場仍舊供給不足。咖啡館的商務洽談傾向難以扭轉。所以現在百貨不景氣了,購物中心卻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逛購物中心。而奈雪這種主打空間差異化體驗的新茶飲,才能脫穎而出。

截止2019年,目前奈雪公司已經在全國50個城市開出了427家門店,其中奈雪的茶323家,其他品牌包括臺蓋和梨山等。在北京、深圳以及廈門等地,奈雪開出了「Bla Bla Bar」奈雪酒屋;並在深圳建了一座奈雪夢工廠。

北京的奈雪酒屋

其實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一條主線,那就是緊緊圍繞新一代本土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做文章,不怕他們不喜歡。

中國人一直有喝茶的習慣,比喝咖啡的歷史更加久遠。但是奇怪的是,在網絡語言的層面,一說到喝茶,大家就會覺得是傳統,而喝咖啡就會覺得洋氣。

因此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認為:新茶飲的出現,核心是要突破兩件事,第一是讓年輕人喝茶。第二則是讓大家習慣把喝茶當做一種新的社交生活方式。

這裡所說的生活方式,與中式茶館的幽靜、私密不同,更加強調OPEN的互動和社交,以及娛樂感和設計美感。

可能有人會用茶顏悅色這樣的街邊店舉例,這一類處於第二梯隊的新茶飲,沒有什麼「第三空間」的體驗,不也同樣火起來了嗎?

確實,除了空間體驗,茶飲本身產品基因的進化,也是新茶飲能夠獨立存活的原因,即使來不及到店,自飲、外賣的用戶也大有人在。

茶的回歸與跨界

在中商產業研究院的一份關於茶飲市場的分析報告中,把茶飲市場分為了三個階段,即粉末時代(1990-1995)——街頭時代(1995-2016)——中式新茶飲時代(2016-至今)。現在,所謂粉末時代早已過去(以粉末衝調),但是有趣的是,新茶飲的崛起,首先是茶飲市場自身的升級,奈雪喜茶的出現,並未導致街邊奶茶店的消失,而是各自有各自的戰場。

如果要理解什麼是消費分級,整個茶飲市場是最好的樣本。

第一梯隊顯然是奈雪、喜茶這樣以一二線城市為主戰場、選址購物中心為主、門店規模較大成本較高、直營經營,一杯茶售價會超過20元的新茶飲店。第二梯隊則是區域品牌,一杯價格在20元以下、選址更為靈活的區域品牌。比如長沙的茶顏悅色。

第三梯隊則是蜜雪冰城這種以廣泛加盟、門店數以千計的小店模式。門檻較低,但發展很快。

彭心也指出,新茶飲的發展實際上是在「去中間層」,一方面是強調品質和體驗的高端路線,另一方面則是更加強調方便快捷和性價比的街邊路線。兩者之間在價格帶上開始出現明顯的區隔,20元以上,或者10元上下,目前是井水不犯河水。

而在這些品牌之外,則是更為廣闊的茶葉消費市場。零售品牌比較有名的有小罐茶、八馬茶葉等。嚴格來說,今天的新茶飲與傳統茶葉市場是一個有交集、但並非從屬關係的新品類。根據彭心的介紹,在新茶飲市場,銷售TOP前5的產品都是水果茶。

這與講究儀式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茶道,已經有很大差異。

也可以說,新茶飲發展到今天,其實是從兩個已知的市場中切分、進化,並導出新的增量市場。第一是前文提到的咖啡館市場,切的是體驗感。第二,則是整個茶葉消費的市場,升級改變的是口感。

彭心在接受虎嗅採訪時表示,從茶葉的消耗量來看,新茶飲的茶葉消耗量只有整個市場的10%,大頭還是在傳統茶葉市場。但是和有著幾千年規模的茶飲市場相比,新茶飲市場的發展也不過才5、6年時間,就有如此規模,殊為不易。

和傳統消費茶葉的市場相比,新茶飲在產品、體驗、品牌營銷方面都有許多不同。

體驗前文已經講過,我們先從產品層面來看,最明顯的變化是奶蓋茶和水果茶的崛起。

現在看一下奈雪的茶單,水果茶是主打產品。這使得新茶飲從誕生之初,就有別於以品嘗原葉茶為主的傳統茶。也就是說,傳統茶道中,原葉即口感。而新茶飲,則需要通過標準化的流程工藝,將茶與水果的味道進行混合重塑。

而從消費者視角來看,特別是年輕女性,很多人會把水果當做健康、養顏的元素。水果甚至可能成為她們選擇的第一考慮,今天下午我想吃草莓,所以會選擇一款有草莓的水果茶。

除此之外,茶和軟歐包的搭配,也是一種創新。我們可以想像傳統茶道喝茶時能吃什麼?可能也是傳統的中式糕點。新茶飲則靈活得多,你喝一杯茶吃個漢堡包或者羊肉串也沒有什麼不可。新茶飲這種百搭的特性,不僅拓寬了客群,也延伸了場景,以及創新的想像力。

在品牌營銷方面,新茶飲其實借鑑了很多快消品公司的品牌玩法,廣泛的跨界與年輕人喜歡的潮流品牌或者IP聯動。說到底,這也是客群決定的。

現在,和奈雪跨界合作過的品牌可以拉出一長串的名字,王者榮耀、騰訊PUPU、畢卡索畫展、亞朵,旺旺。甚至還有喵星人。7月30日,奈雪的茶推出「CUPSEUM杯子美術館」,通過杯身展覽藝術作品,並與藝術家Pepe shimada合作帶來貓咪為主角的首展「Being a cat」,以此定製了六款手繪貓咪茶飲杯。

新茶飲賽道從創業之初,就是年輕女性消費者為主,女性會自帶傳播與社交屬性。目前,從奈雪的消費者看,雖然男性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女性仍舊是最大的主力人群。目前男女比例為4:6。

天圖投資是新茶飲賽道的下重注者,他們不僅投資了奈雪的茶,還投資了茶顏悅色。潘攀也指出,從平時的觀察就可以看出,目前新茶飲的滲透率明顯提高,拿著杯子四處走的年輕人隨處可見。「需求是不需要過多討論的。」潘攀說,現在新茶飲是供給端的升級。

當然潘攀也強調,新茶飲不是傳統茶飲的對立面。奈雪同樣有冷泡茶,而且銷售不錯。「我覺得冷泡茶很直男。如果和一群女生聊天,可能會喝水果茶。如果是一群男生,大家可能就拿個冷泡茶,沒有卡路裡,然後其實比熱水泡出來茶還好喝,很多70後很喜歡。」數據顯示,冷泡茶剛剛在奈雪上市的時候,銷售佔比不到1%,現在漲到了10%以上。

真有護城河嗎?

新茶飲剛剛開始冒頭,就趕上了經濟周期的波動,在2020年,這會對新茶飲發展形成幹擾嗎?

潘攀認為不會。他對虎嗅表示:新茶飲能夠崛起,就是滿足了年輕人這種嚮往美好生活的小確幸的生活方式。而即使經濟大環境出現周期性的波動,因為口紅效應的原因,新茶飲仍舊可以被看好,產品的創新和體驗的提升是新茶飲的競爭力所在。

另一方面潘攀也看到,2019年也是新茶飲的分化之年。在2017年和2018年,整個賽道都有不錯的增長,具體到各個品牌,只是增長的幅度不同。但是在2019年,頭部品牌仍舊保持了增長速度,但是中部和尾部的品牌則出現了分化,有的品牌還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關店現象。

同時,作為頭部品牌,奈雪和喜茶也受到了更為嚴苛的市場監管,而市場監管部門對於這樣一個新業態,究竟應該適用何種標準,也在摸索。而消費者對於新茶飲的認知,仍在市場教育階段。

奈雪曾經碰到的一個「無糖」風波。11月12日,福州消委會比較試驗40款奶茶結果顯示,小確茶、奈雪の茶、益禾堂等14款無糖奶茶,糖含量超過建議攝入量25克。對於此次公布的比較試驗結果,奈雪の茶官方微博@奈雪的茶Nayuki 16號回應稱:「『不加糖』指的是產品製作中不另外加糖」。

彭心談及此事時有些無奈,「我們的標籤上非常謹慎地寫著『不額外加糖』。」

從某種程度上說,新茶飲是一種全新的產品形態,特別是水果原料的廣泛使用,使得它的產品形態乃至質量監控體系,需要專門一套新的評價體系,而不是直接套用已有的標準。但是這也從另一個層面意味著,新茶飲企業自身面臨著諸多的質量管控點,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我問彭心,新茶飲的原料和製作工藝搞得比較複雜,是否是必須的,是否有可能進行一些簡化?

彭心想了想回答說:複雜即門檻。正因為複雜,所以別人無法輕易模仿;正因為複雜,所以奈雪要堅持做直營體系。

潘攀則認為,奈雪們未必需要像街邊店那樣去做「低配的門店」,但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應該是行業永恆的主題。不管是調整菜單,還是優化門店體驗,提升門店效率,都是行業共識。

彭心也承認,目前奈雪的門店在人效方面,還有提升空間。目前比較耗費人力的環節,仍舊是「後廚」,和餐飲業一樣。筆者在奈雪朝陽大悅城門店看到,下午三點時分,在前臺櫃檯大約是6名員工,通常是至少需要兩人接待到店用戶下單,另有四人現制茶飲、打包、提醒取餐並分配外賣,十分忙碌。當然,這6人的角色並不固定。

某種程度上,新茶飲的挑戰與中國中餐的標準化挑戰無異。「但是,標準化又不能夠以犧牲品質為前提。」彭心說。這正是難度所在,出路自然也是通過數位化的手段,提高人效優化流程。

由於做水果茶,如今奈雪的前臺看起來十分「小資情調」。但是從後臺看,奈雪可以說是一家重資產的水果供應鏈公司,從成本構成來看,食材成本佔到總成本的四成。這使得奈雪近年來不斷向產業鏈上遊去延伸,來降本增效。彭心認為,上遊的掌控力也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潘攀則認為,這個行業不存在絕對的護城河。如果非要說什麼是護城河,那就是持續創新的能力。表面上,這是一個月推出至少一款新品的節奏,其背後除了產品能力,也包括組織能力、營銷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的持續進步。

儘管有難度,由於新茶飲的背後,是一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的變遷,前景依舊可期。彭心去日本時,會受到日本壽司文化的啟發,來看今天新茶飲的發展。「第一階段靠產品溝通,第二階段靠場景溝通,第三階段,一定是既要有產品又要有場景,而且有文化內涵的這溝通。而這種文化的溝通,其實核心的承載者,就是門店的那些夥伴們。」

2020年,奈雪也會在美國紐約、距離中央公園20分鐘車程的商圈開出門店,探索國際市場。

潘攀指出,茶、咖啡、啤酒本身都是世界範圍通用性的飲品,有很強的搭配組合能力。所以一旦產品打磨成型,也很容易走向國際市場。「它們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同時會讓人有一定程度的上癮。」

不過,咖啡產業發展至今,能在中國市場有今天的規模,一方面得益於咖啡文化的普及。另一方面在消費心理層面,也得益於幾個「基本款」的普及,比如摩卡、拿鐵。對於一個不太懂咖啡的人,也有怎麼選都不會錯的選項,這也是一個品類成熟的標準之一。

當新茶飲的產品線越來越複雜的時候,什麼才是中國新茶飲的基本款呢?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喝什麼,在奈雪,他往往會點霸氣橙子。」彭心很快給出了答案。

相關焦點

  • 喜茶、奈雪的茶頻曝衛生問題 網紅茶還能紅多久?
    驅動中國 2019年6月13日消息 排隊3小時就為了買一杯茶?有的人樂此不疲,有的人嗤之以鼻。雖然存在爭議,但依然沒能阻擋一眾網紅茶品牌的崛起。在經歷了爆紅之後,不少網紅茶又被曝出存在各種衛生問題。就在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奈雪的茶卓悅匯店「徒手操作,未佩戴口罩」。對此,奈雪的茶發布聲明稱,會虛心接受監管部門和媒體的意見並及時改進。並表示,根據2018年11月施行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規定,餐飲員工可以在手部消毒後,不帶手套操作。徒手配製茶飲屬合規情況。
  • 撕掉「茶顏悅色、喜茶、奈雪」等網紅的茶飲品牌,它們還能堅持多久?
    茶顏悅色極力打造的「中茶西做」新式飲品,加上從中國傳統文化提取出來精華的設計,比如富有格調的店面設計、典雅國風的logo設計……趕上了這兩年的國潮流行文化,不想火都難啊~ 「靈感製造」:喜茶 喜茶,是奶茶界的「網紅代表」了,
  • 奈雪的茶、喜茶的上市第一股誘惑 食安拷問VS網紅長虹
    公開資料顯示,奈雪的茶由彭心、趙林夫婦創建於2015年,隸屬於深圳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末,奈雪的茶已在全國已開出230餘家門店,覆蓋35個城市。產品以20歲-35歲年輕女性為主客群,打造了「茶飲+軟歐包」的形式。不止奈雪,另一網紅大咖喜茶近來行情也不差。
  • 同為網紅餐飲 為何僅喜茶、蛙來噠等少數品牌撕掉「壽命短」的標籤
    網紅餐飲最初的定義,僅用於形容人氣旺盛的餐飲品牌,近年興起的網紅餐飲,帶著網際網路營銷的思維,逐步打破了傳統餐飲行業穩步發展的定律,如今被貼上了「炒作上位」「壽命短」的標籤。如果網紅餐飲品牌僅僅靠炒作博得眼球,又能走多遠?
  • 營銷數據對決:喜茶VS奈雪の茶
    「網紅飲品」、「創新」、「跨界合作」是網民提及喜茶品牌時的首要印象。但兩家品牌在口碑上同樣存在著問題,奈雪被用戶提及到較多的衛生問題,而喜茶也有著查封等負面的品牌輿論危機(據報導也是衛生相關的問題)。同時通過口碑我們還發現,奈雪擁有著「好看」、「格調」、「洋氣」等提及率較高的詞彙,可見在用戶口碑中,這是一個非常小資的品牌。而喜茶則出現了較多跨界營銷相關的詞彙,可見其在營銷上是沒少下功夫,並且收穫的較高的用戶互動聲量。除此外,用戶對喜茶的產品感興趣之外,還特別關注它的融資情況和運營玩法,堪稱營銷界被研究的網紅品牌,難怪有那麼多文章分析喜茶的品牌了。
  • 深圳網紅店搶灘上海:喜茶、太二酸菜魚、奈雪の茶等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的餐飲網紅店都是從上海發跡,進而走向全國的。然而,這種局面正在被逐漸打破……   1 、繼喜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鮑師傅之後,雪の初茶、太二等紛紛搶灘上海   「人廣雙雄」喜茶、鮑師傅,排隊長得驚動全國人民,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 怎樣撕掉網紅店「壽命短」的標籤?輕餐國際給你支招!
    所以,這股「網紅風」也正在福田商圈正悄然盛行開來。但能存留多久?還未可知!據了解,與COCOPark比鄰的皇庭廣場,陸續煥新了蛙小俠、沾師傅、奈雪の茶、gaga鮮語等年輕人喜愛的網紅餐飲品牌;怡景中心城則引進了蛙來噠、一芳、喜茶等品牌。可為什麼同為網紅餐飲,只有喜茶、蛙來噠等少數品牌能撕掉「壽命短」的標籤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產品本身嗎?
  • 奈雪的茶不再好喝,網紅飲品下一站在哪?
    作為網紅飲品代表奈雪的茶,在前不久爆出了創始人退出董事名單的消息。這是因為網紅高光消失了嗎?還是因為有何別的隱患?未來網紅飲品們又將走向何方呢?投資方撤出、董事換人只是常規工商變更?沒那麼簡單上周,新式茶飲"奈雪的茶"公司發生一件微妙的事情。
  • 最好喝的3種網紅奶茶,口碑不輸喜茶奈雪,價格卻便宜到沒脾氣!
    尤其是喜茶、奈雪的茶、coco都可這幾個牌子尤為跑火。以喜茶和奈雪的茶為例,他們的平均單價基本都在25元左右,一杯奶茶的價格已經堪比一杯星巴克了,即便是便宜的coco也要15元左右,奶茶也是公認的高利潤行業。每當喜茶、奈雪開張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年輕人去排隊,這麼高的價格可以買好幾杯其他品牌的奶茶了,難道他們不香嗎?還是因為價格貴的就格外有檔次有面子?
  • 喜茶、奈雪の茶為什麼終有一撕?
    喜茶和奈雪の茶,可謂是目前在奶茶界最火的兩大品牌。他們同樣來自廣東,又同樣在上海打響名號,前後腳獲得大額融資,成為行業翹楚。「和諧」相處這麼多年,為什麼他們還是撕了起來? DT君從各個角度研究發現,ta們的正面衝突,可能真的不可避免。
  • 測評| 喜茶、樂樂茶、奈雪的茶三大網紅歐包大測評~
    最近呢,貓姐就去了線下的網紅店來了一波歐包測評,今天就來給泥萌分享一哈~  好吃的歐包千千萬,但吃不到一切都白搭。所以這次呢,為了方便各位寶寶們進行購買,貓姐特意在眾多歐包店中,選了時下最火的三家網紅店——喜茶,樂樂茶,奈雪的茶。(網紅店的標配是不是名字必須帶「茶」)
  • 當BIGEVE遇上奈雪的茶,深扒網紅品牌聯名背後的底層邏輯
    淘寶第一網紅張大奕的自主美妝品牌BIGEVE就是一個新銳品牌中的有力競爭者。其作為一個網生品牌,並沒有受流量所局限,而是不斷突破自身邊界,將目光聚焦在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上來,創造了亮眼的銷售成果。其與網紅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推出了「E起喝護美好生活」的聯名產品,不僅以高顏值與實用性兼具的特點引發了Z世代消費者圈層的熱議和「剁手」,也進一步豐富了品牌形象,實現了品牌升級。
  • 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這一連串聯名,我真的很可以!
    喜茶×太平鳥 一個是刷爆抖音、朋友圈的網紅奶茶、一個是95後關注的國產服裝品牌,這兩位網紅竟然合作出聯名款了! 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名字好好聽~~它的奶茶和軟歐包真的和名字一樣,外表賞心悅目、口感綿潤柔滑。
  • 喜茶、奈雪們「破圈」,零售化能成正道嗎?!
    No.1喜茶、奈雪們"破圈":賣零食、搞跨界奈雪。喜茶。而奈雪的老對手「喜茶」同樣不甘示弱。在「喜茶食驗室」中有推過月餅、喜茶小方餅乾、喜茶混堅果等,目前也在賣粽子、爆米花等。而且最近,喜茶在其官方抖音帳號上發布了其開賣醬香餅的視頻。目前也是在做多維的嘗試。其實我們在看到奈雪、喜茶在大力拓展門店的同時,背後更是在模式上也在進行不斷調整。
  • 「抄襲」風波後……奈雪的茶把研發窗口開在了喜茶總部對面
    「奈雪的茶與喜茶之間對壘意味非常濃了」,業內人士評價。此做法讓人不禁聯想起兩家品牌創始人在朋友圈嗆聲「產品抄襲」事件。如果說瑞幸咖啡的撤訴是達到了營銷目的放手了,那奈雪的茶把「研發窗口」開在喜茶總部的斜對面則是新茶飲競爭持續升級的信號。
  • 競爭激烈 喜茶追趕奈雪の茶要在京醞釀「麵包」門店
    競爭激烈 喜茶追趕奈雪の茶要在京醞釀「麵包」門店來源:聯商網2019-03-18 09:31眾多茶飲品牌湧現,品牌競爭焦灼,這一領域的先入局者喜茶開始在產品品類上做加法,以抗衡諸多新入局的網紅茶飲。近日,北京喜茶門店上線吐司等麵包產品,而「茶飲+歐式麵包」的做法正是如「奈雪の茶」等新晉下午茶網紅的標配。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整個茶飲市場呈現同質化競爭的現象,預計今年秋季前後將出現洗牌期,喜茶延伸產品線也是在增強市場競爭力,不過,對於搭載大量下午茶點的布局,喜茶的動作顯得略遲了。
  • 奈雪向上,喜茶向下?
    文|時趣喜茶和奈雪是新茶飲行業的重要頭部品牌,且均發跡於廣東。2011年喜茶在江門發明的奶蓋茶正式打開了新茶飲行業的市場,2015年奈雪成立並將新茶飲搭配軟歐包,俘獲了不少年輕白領。但如今,喜茶和奈雪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似乎也意味著二者對於新茶飲未來的判斷及思路的不同。
  • 鹿角巷、喜茶、一點點、奈雪、coco奶茶配方熱銷?恐怕沒那麼簡單
    「天天排隊去買的喜茶,竟然網上有賣號稱同款的企業配方?」市民雷女士日前發現,不少電商平臺上有賣家公然出售企業奶茶配方的全套資料,包括鹿角巷、喜茶、一點點、奈雪、coco等當下時興的網紅奶茶,「總共17個品牌的配方,全套下來不到50元,還能享受1對1指導,這是真的嗎?」
  • 星巴克/喜茶/奈雪……爆紅徐州人朋友圈的粽子,我們一頓吃個遍!
    原標題:星巴克/喜茶/奈雪/李子柒/灰豆…爆紅徐州人朋友圈的粽子,我們一頓吃個遍!,星巴克、灰豆、喜茶、奈雪、五芳齋、李子柒…利星行奔馳食尚美食之旅第三站,幾乎把粽子界網紅都集齊了。沒想到灰豆家的粽子打敗了一眾網紅品牌,拔得頭籌!五花肉融化在糯米間【五花肉粽子】清香十足,豆沙滿溢的【蜜棗紅豆】徐州人的灰豆粽子,讓多少徐州吃貨們整整一個端午月多了盼頭!
  • 喜茶和奈雪的擴張之路,線上跟網紅合作,線下開小門店
    原本準備在2020年繼續擴張和下沉的喜茶和奈雪,計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在這段時間,喜茶和奈雪在全國92%的門店恢復營業,一些已經裝修好的門店開始試營業,營業額也逐漸恢復到7成。線下遇冷,茶飲品牌們只能考慮線上化。公眾號、小程序都是激活用戶的有效手段,除此以外,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也為門店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外賣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