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潯,一根湖絲織出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2020-12-12 吳人少白

一根湖絲織出了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一隻湖筆寫出了

「九裡三閣老,十裡兩尚書」;

一段運河孕育了

「小橋流水枕人家夢江南」;

一座小鎮承載了

「浙商夫儒的歷程和繁華」

「南潯」——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不禁讓人身未動心已至,如果說西塘象個小家碧玉,很親近沒有距離感,烏鎮則是個大家閨秀,大方而且精緻,而南潯就像留洋歸來的十三姨,中西合璧,大氣、優雅中帶點叛逆。

遇見南潯,倒讓我想起一位同為浙江的江南女子——林徽因,她不像陸小曼那樣熾熱激烈的愛,卻多了些對人生的睿智,她溫婉嫻雅,看似無力卻有著自己明確的堅守,保守卻內心追求著新文化的洗禮,更顯出珍貴和純真來。如今伊人雖然已去,南潯也只留下一座古鎮,她所承載的歲月的沉澱,卻引無數後人折腰。

江南流水似絲綢,拱橋座座渡扁舟;

亭臺樓閣倒有影,淑女搖琴醉清風。

綠映燈紅酒旗風,煙波悠然鳥啼鳴;

細雨連綿巷深靜,油傘水珠滴答聲。

短短幾句詩,卻道出了江南古鎮的獨特的韻味和情懷,讓人讚嘆,吟詩作對的人總是多愁善感的人,亦是情意敏感的人,常常羨慕古人,竟有如此豐富的情感,一片落花可以感傷多日,一溪流水可以撫琴半晌……

江南水鄉自古就是文人的感懷之地,小橋流水人家也成了文人墨客筆下美妙的畫卷。

坐一葉扁舟,懶散的躺在船尾,聽著艄公的搖櫓聲,河道兩旁的古宅新柳在眼前慢慢退去,仿佛已穿越時空,耳邊似乎想起婉婉的絲竹之聲,夢裡的江南水鄉踏面而來。而在南潯,那絲竹聲中,琵琶與吉他在靈空對話,輕柔婉約的旋律緩緩流洩,穿過髮絲、飄過耳際、令人微醉。水巷的悠遠告別於思念的倒影上,夢裡江南,一段微波的夢境,在絲竹的叮嚀中漸漸沉澱......

走在一條古巷,踏在歷經歲月洗禮的青石板,手指輕輕的划過粉牆,又是恍然如夢,仿佛置身於百年前,耳邊響起吆喝聲,女子們在河邊的石板上洗著衣服,長袍大褂的男人們閒步走過,我也似乎變成他們中的一員,呼吸著百年前生活的氣息,點點細雨落在石板地上,也似落在心坎上,演奏著百年前的繁華。

白牆黑瓦,承載著悠長的時光;烏篷輕舟,微微蕩漾,訴說著舊日情懷;站在一扇窗前看著,看著明媚陽光,徐徐微風,飲一壺甘醇潯酒,痴痴沉醉……」

這就是南潯,悠悠江南色,溫柔似水的地方。

南潯,在我的心裡,有著簡樸的模樣:一條河從百間樓到小蓮莊,拐不了幾個彎,就串起了南潯的前世今生……

南潯,在我的心裡,有著低調的睿智,兩岸高巍的馬頭牆內,蘊含了寬廣的胸懷和容忍的胸襟,從灰牆黛瓦,到紅牆羅馬柱,譜寫了南潯的融合致遠……

夢中,南潯很美。它是那麼靜靜的,柔柔的,如雨巷中撐傘慢行的年輕女子; 它是早起茶館裡繚繞的輕煙,是黃昏後書場中悠揚的儂儂軟語;它是總也走不到頭的長巷,是過不完的青石板橋。。。

一襲煙雨水色,使得江南水鄉即使歷經千古歲月,依然輕盈飄緲、婀娜多姿,留給人心三分滋潤、七分夢幻,成為東方生活美學的心靈夢鄉。

南潯古鎮為湖州首個國家5A級景區,南潯頔塘故道、南潯鎮歷史文化街區為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位於江浙交界,北靠太湖,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和旅遊地。明萬曆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繅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

1金秋十月,邂逅南潯這秋風響,蟹腳癢,我小吃貨的胃也痒痒的

金秋十月,又到了螃蟹開捕的季節,「秋風響,蟹腳癢」,從寒露到立冬,是太湖蟹大量上市季節。古人詩曰「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民間也有「農曆九月吃雌蟹,農曆十月吃雄蟹」習俗以及賞菊、吃蟹、喝黃酒的飲食文化。

而南潯古鎮的十月,憑門票就可以領取新鮮大灶蒸製的太湖蟹。

南潯因蠶桑業發家,桑果是當地的特色水果也叫桑椹,桑葚子,家家節日用來浸泡或釀造桑葚美酒。農家自釀的桑葚酒微甜而不澀。以當地特有的潯桑紅桑葚酒為主要特色。

南潯桑果,又名桑葚,是水果中的極品,具有滋補、養身及補血之功效。不但可以改善女性手腳冰冷毛病,更有補血、強身、益肝、補腎、明目等功效。

2斜陽村色百間樓南潯最美的夜景在這裡

散若珍珠的古鎮在遍布江南,有人說:遊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而凡到南潯,不看百間樓,則枉遊南潯。百間樓位於南潯古鎮東百間樓河兩岸。百間樓河東起東吊橋,北至柵樁橋。百間樓沿河蜿蜒而建,長約400米。

「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斜依花窗的女子,凝望著斜陽的餘暉斑駁在粉牆黛瓦,霞光映照著波光粼粼的青暗水面,倒影著天光的水墨暈染,天青色煙雨,又是在期盼著何人的歸期呢。

百間樓位於南潯古鎮東百間樓河兩岸。百間樓河東起東 百間樓(77張) 吊橋,北至柵樁橋。百間樓沿河蜿蜒而建,長約400米,為明代萬曆(1573-1620)禮部尚書,南潯人董份所建。百間樓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又架長板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

3潯溪泛舟一串耀眼的珍珠項鍊

南潯就像一個尚未開發的處子,幽靜淡然。入住辦理完畢,遍步行至東大街東段的碼頭,這裡有手搖的烏篷船,乘坐搖船,沿著河道先跟南潯來一個初識的相會,走馬觀花有時候倒也能品味到不可捉摸的美,不過你大可不必擔心漏掉什麼景點,南潯古鎮的景點很集中,全部在河道的兩旁。穿過廊橋,便有可以租用。

沿著寬闊的河道,一路古宅綠蔭,一路廊橋紅燈,河道兩岸依然演繹著數百年來的人情世故,更迭了一代又一代的南潯人。

兩岸的粉牆黛瓦高聳巍然,看似樸實,卻隱隱約約透顯著曾經的繁華,忍不住讓人立刻進去一探究竟。

4浙商故居中西合璧的建築瑰寶

南潯自古以來便是湖州的經濟文化重鎮,自兩宋時期便以盛產優質生絲聞名,明清時期成為典型的江南絲綢市鎮,出產的輯裡絲成為皇家織造的指定原料。近代,以上海開埠為契機,南潯較早地受歐美文化的影響,絲商迅速崛起,湧現了劉鏞、顧乾麟、龐元濟、張靜江、金城等一批重要歷史人物,俗稱南潯:「」四牛八象七十二黃金狗「」。古鎮內傳統民居清麗典雅、別致內蘊,大宅園林在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大膽而巧妙地滲透和融合西方建築風格,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築藝術。

小蓮莊

小蓮莊位於南潯鎮西南萬古橋西,為晚清南潯俗稱「四象」之首富劉鏞所 小蓮莊(58張) 築的私家花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佔地27畝,因慕元末湖州籍大書畫家趙孟所建蓮花莊之名,故稱小蓮莊。小蓮莊與嘉業藏書樓毗鄰,園外為鷓鴣溪。小蓮莊原本的入口,青紅磚交錯的樓門很有特色。

園林以荷花池為中心,依地形設山理水,形成內外兩園。內園是一座園中園,處於外園的東南角,以山為主體。仿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之意,鑿池栽芰,疊石成山。山道彎彎,半山蒼松,半山紅楓,楓林松徑,山路迴轉,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園與外園以粉牆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內外園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園以荷池為中心,池廣約十畝,沿池點綴亭臺樓閣,步移景異,頗具匠心。八月荷開的時候,定是荷香沁脾,酌一杯潯酒,憑欄觀荷,也是一快事。

紫藤

劉氏家廟

劉氏家廟,與園林長廊一牆之隔。家廟始建於1888年,於1897年落成,為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

嘉業藏書樓

嘉業堂藏書樓位於南潯鎮鷓鴣溪畔,東面緊鄰劉家的私人園林小蓮 嘉業堂藏書樓(14張) 莊。嘉業堂藏書樓為中西合璧園林式布局,口字型迴廊式廳堂建築,所有木窗都鏤空雕刻著篆字「嘉業堂藏書樓」字樣,樓外是大片花園、池塘、假山。1949年以後,嘉業堂藏書樓已經成為浙江圖書館的一部分。

穿過一片古樹名木保護群,便是嘉業堂藏書樓,主人劉承幹是小蓮莊的主人劉鏞的孫子,於1920至1924年建造了嘉業藏書樓,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

嘉業堂藏書樓似一後花園,四面環水,通過一座小橋進入,裡面寧靜幽香,一座小荷池裡,涼亭一座,握一本古書,暢遊字裡行間,妙哉妙哉。

張石銘舊宅

張石銘舊宅,又名懿德堂。前臨古潯溪,坐西朝東,佔地面積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式各式樓房150間。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樓群的經典建築。

據說懿德堂極盡奢華。五落五進,僅現存樓房就有240餘間。磚雕門樓、鏤花門扇、掛落、簷口、雀替、梁坊等等都裝飾精美,極盡功力,木雕、磚雕、石雕眾多,可說是把中國傳統建築、雕刻藝術發揮到極致。北側還有一座院落,稱為「芭焦廳」因兩側廊廡窗欞嵌石刻芭蕉葉,形態逼真,色澤鮮綠,故稱之。據說,在張宅中每一扇鏤花的門窗均可買萬元,可見這座宅子價值連城。

張家的後宅的馬頭牆內也有一座西洋式樓,大廳鋪設的地磚都是從法國購置的,那豪華的法式舞廳即使在今日看來也不落伍。後園兩個紅磚雕飾的門頭是法國土魯斯式的古典傳統花紋,可見當年主人的品味不俗。西洋樓掩映在高聳的馬頭牆內,足見主人的低調和睿智。

劉氏梯號

劉氏梯號為面西的西式建築,人稱「紅房子」,主人劉安,號梯青,劉氏梯號(32張) 廳名為崇德堂,故又稱劉氏梯號。

劉氏悌號是南潯「四象」之首富劉鏞的三子劉安泩的居處,也是南潯最大的歐式建築。劉安泩號梯青,故稱之為劉氏悌號。是南潯別其他古鎮的地方,中西合璧的融合,代表了古宅的主人和那一時代的少部分人,精神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機融合。

進入大門,前面是典型的江南舊建築的風格,高高的馬頭牆之後竟是紅磚砌成的歐式風格,廳內西洋裝飾惟妙惟肖,讓人一步之遙,竟有時光穿越之感。

5南潯難尋這裡是一個淘氣的副標題

水上婚禮

南潯有水鄉婚禮的表演,遊客也可以自己體驗,只需要提前預定好新人裝,換好裝後在小蓮莊碼頭坐上了烏蓬船,在喜慶的禮樂中坐船前往廣場,在這一片細水長流中,青磚白瓦閃過,還真有點古代娶親的風貌。

古鎮旗袍秀

古鎮在廣場定點會有古鎮旗袍秀,話說身穿旗袍真是有穿越的感覺,隨處也可以身穿旗袍的普通遊客。

風情演出

越劇表演

湖筆製作體驗

刻板印刷體驗

6潯味南潯這裡是一個淘氣的副標題

雙交面

南潯雙交面為江南古鎮的一個特色小吃。在南潯泰安橋堍,近年來頗負盛名的交頭面,有滷汁、牛肉、素絲、雪菜等十餘種,尤以雙交面(又叫酥肉爆魚面)為上品。

臭豆腐

據說民間有個說法叫「臭南潯,辣烏鎮」,就是因為南潯街頭的「臭豆腐」。 沿著河邊逛南潯古鎮,就會看到很多「臭豆腐」路邊攤。

潯蹄

「潯蹄」採用南潯民間傳統工藝燒制而成,原為南潯人過年過節最喜歡的主打菜之一,色澤紅潤、口感軟糯、味道鹹鮮、香而不膩!曾經在《十二道鋒味》裡上過鏡的,正是南潯鼎鼎有名的「潯蹄」!蹄髈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加速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還有美容的作用呢!

桔紅糕

(蘇式)南潯特產,用江南的糯米製成,是傳統的冬季時令產 桔紅糕 品,其特點:顆粒均勻,甜軟柔糯。

運河鱸魚

繡花錦菜

關於西施和繡花錦菜的傳說,當年西施路過南潯,不願侍奉吳王,洗盡粉黛後,以致於河水的顏色漸漸地變成了乳白色。一位菜農用西施洗過胭脂的河水澆灌,青菜的樣子一夜間就變了:顏色更綠了,葉子變軟了,上面的花紋像是一幅幅繡出來的畫,清炒後竟然滿屋香氣,口感鮮嫩糯軟,這便是南潯「繡花錦」菜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南潯古鎮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指的是動物嗎?
    走進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在位於浙江省、江蘇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風景秀麗、充滿江南風情的小鎮,叫南潯古鎮。在南潯古鎮,素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說法,指的是什麼呢? 說起來話長。這事兒啊,得從南宋時期說起。
  • 湖州南潯有個「四象八牛」的故事,走進「四象」之首園林小蓮莊
    大約在明萬曆至清康熙年間(十六至十八世紀)湖州南潯輯裡村的生絲就已經行銷全國,自上海在十九世紀中開埠以來,當地所產生絲以其「白、勻、細、圓、韌」的特點贏得海外市場。英國駐上海領事在1848年的海關報告提到湖州府是中國產絲最多的地區,而其中南潯鎮居於首位。南潯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巨額財富,以至有民諺雲「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在這樣的背景下,也造就了一批豪紳巨賈,富可敵國的有錢人,為世人矚目。
  • 圖說南潯之南潯四象
    南潯四象南潯四象,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為代表的南潯富商,清光緒年間,出現在湖州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
  • 江南巨富,南潯四象之張家——張石銘舊宅
    走進南潯古鎮景區正門,河對岸的高牆大院就是張石銘舊宅,也是來南潯必刷的景點之一。一起來看看這高牆大院內的「西洋鏡」!「張石銘舊宅」是江南巨富,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之孫張均衡所建。先來捋一捋人物關係,從南潯四象八牛說起,所謂四象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為代表的南潯富商,清光緒年間,出現在湖州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萬以上不過百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二十萬以上不達五十萬者則譬之曰『狗』。所謂『象』、『牛』、『狗』,皆以其身軀之大小,象徵絲商財產之巨細也。」
  • 水晶晶的南潯古鎮,四象傳奇,水鄉風情
    西塘、周莊、同裡、甪直、烏鎮和南潯,並稱江南六大古鎮,每個古鎮各有特色,其中南潯古鎮我去過兩次。南潯古鎮,地處浙江省湖州市,以蠶絲聞名,建築格局中西合璧,典型的江南人文古鎮,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之稱,2005年列入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南潯「四象八牛」富可敵國,鼎盛時買地修豪宅,如今清淨悠然
    在清朝光緒年間,在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將南潯富商稱為「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黃金狗」,而人們又是用動物形體的大小來衡量一個家庭的財產,一百萬兩以上的稱為狗,五百萬兩以上的家產稱為牛,
  • 堅匏別墅|南潯首富在西湖邊的百年莊園
    說起南潯劉家,那可是四象(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代表南潯富商,財產達千萬兩白銀以上者稱之曰「象」,達五百萬兩以上者稱之曰「牛」,達一百萬兩以上者稱之曰「狗」。)之首,從劉錦藻父親劉鏞那輩開始,就涉足絲綢、鹽務、典當、房產等諸多行業,坐擁2000多萬兩家產。
  • 南潯金氏舊居承德堂內景
    金家為南潯「八牛」之一,家族先輩金桐(1820--1887)字竹庭,人稱『小金三』。鹹豐年間,開設協隆絲棧和金嘉紀絲行,與洋人貿易,成為「四象八牛」之一,完成了由『小金三』到 『小金山』的轉變。在南潯西大街舊址重建載德堂,後買下董份東大街舊居『大宗伯笫』,改建成承德堂。
  • 南潯四象有多少錢?張石銘故居一塊玻璃一兩黃金,一套家具4億
    在江南提起南潯四象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知道他很有錢,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錢。雖然這些人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潮流中,但是有關他們的遺蹟和傳說仍在,這眾多的遺蹟中張石銘故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張石銘故居是由南潯四象之首張頌賢之孫張均衡所建,所謂的四象指的是當地非常有錢的四個家族,並用大象的體積來比喻他們的財力。據說他們掌握的財富有六七千萬兩白銀,而當時的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不足八千萬兩。張石銘能夠建造出江南第一私家豪宅,他的財力自然不容小覷。
  • 這個園林投資1.1億,帶你揭秘南潯「四象」的私家園林
    南潯宜園即將重現!據了解,宜園復建工程佔地面積為24038平方米,總投資額達1.1億元。宜園是南潯「四象」之一龐家的私家園林,為南潯五園之一,是中國近代園林代表作之一,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被焚毀。據介紹,修復後的宜園將串連起南潯古鎮內近80%的文保單位和古鎮區歷史地段,塑造古鎮北部文化休閒旅遊功能區的新形象,全面體現遺產展示與旅遊功能的雙重價值,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名片。
  • 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巨富之鎮,號稱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在南潯
    南潯古鎮河穿鎮而過,粉牆黛瓦,水波倒影,古老的拱橋,整齊的駁岸,綠柳迎風,街河映襯。此時的水面如同明鏡一般,湛藍的天、潔白的雲,一串串的紅燈籠及古老的房屋映射在水面。忽然,遊來一隻小船,霎時間水面呈現出斑斕的色彩。
  • 南潯古鎮的「四象」有多少財富?看看百年前的「紅房子」就知道了
    這就是南潯給人最深刻的印象。然而南潯並非是與西塘烏鎮類似的古鎮,若把西塘比作小家碧玉,把烏鎮比作大家閨秀,那麼南潯則是留洋歸來的海歸,優雅而大氣,透露著中西方的文化氣質。紅房子坐落在南潯古鎮的這座中西合璧豪宅,到底是傳聞中的時髦西洋風還是儒雅的土豪風呢?
  • 南潯的中西合璧「博物館」
    NO.1 小蓮莊:私家花園,別具一格 小蓮莊,又稱「劉園」,是晚清 南潯 「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注意哦,此劉墉非彼劉墉,這裡也是 南潯 五 大名 園之一。劉家三代人花了40多年建成的小蓮莊,佔地有27畝,是整個 南潯 最大的私家莊園,由家廟、義莊和園林組成,可見非常闊氣啊。
  • 南潯古鎮,天下難尋;但南潯,不難尋!
    江南好,最憶是南潯!」短短幾句話,就介紹了南潯這個好地方!江南明清沿河民居群遺韻——百間樓江南私家園林巨構——小蓮莊小蓮莊是晚清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它可是歷經數年,1885年開始,直到1924年才全部完工,位於鷓鴣溪畔,粉牆黛瓦,蓮池曲橋,奇峰怪石,讓人品味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意境。
  • 南潯首富花40年打造的豪宅,中西風合璧,帶有奢華園林
    以生絲著稱於世的南潯,在晚清時期就出現了大量的富商,民間也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之稱。在南潯有一座豪宅,生性落落大方,中西風合璧,富麗堂皇,他是南潯最富有的人——劉鏞的小蓮莊。位於古鎮西南的小蓮莊,走了很久,途中河川潺潺,古橋臥波,草木生香,望著沿途的絲綢店,不禁想起劉鏞的發家史。
  • 今天起,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走進南潯!
    今天起,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走進南潯! 從今天起,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節目,將帶著大家跟著書本走進南潯
  • 南潯:西風吹進封火牆
    田三月南潯是個富庶之地,這個江南小鎮鼎盛時,背景卻是整個國家的風雨飄搖。與《紅樓夢》中相類似,南潯也有四大家族,不同的是,南潯的四大家庭政治上的顯赫是託了清廷腐敗之福,賣官鬻爵成風,南潯的有錢人都會捐個官,封妻蔭子。但家境之殷實則相同,民諺有雲,「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這讓人想起紅樓夢中「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等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