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在一家創業公司當開發,團隊只有4個人,工資都不高,年前一起和老闆商量,說能不能每人加薪500,老闆安撫了一下,說現在經濟情況不好,賺了錢就給大家加薪。
結果,朋友出去轉了一圈,找了個工資多4000的工作,立馬就跳槽了。
剩下3個人不幹了,紛紛出去找工作,也找到了比之前多4000的工作,準備離職。
老闆一下子慌了,連忙答應加薪,每人漲4000,但只有一個人願意留下來,其餘2個人都走了。
沒辦法,老闆只能再請兩個新人回來,估計價格也不低。
我朋友和我說起這事時,一臉幸災樂禍:
「原本花500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要花上4000,活該。」
寧可1萬月薪請新人,也不肯給5年老員工加薪,這是不少公司都存在的問題。
拒絕給老員工加薪時,估計老闆們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賺到了,殊不知這樣只是給公司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1
老闆也有苦衷?
他們給出了3個理由
老員工被壓榨、新員工拿高薪的故事,在生活中絕不少見。
有個朋友一畢業就加入之前的公司,兢兢業業做了3年,月薪5500,收到一家公司的offer,月薪1萬。
他覺得自己在公司做得還不錯,所以跑去和老闆談,說只要漲薪到8000,他就願意留下來。
誰知道老闆一口回絕了,還在話中有意無意地暗示,隨便走,他隨時能找到合適的新人。
他非常失望,接受了新公司的offer,後來才知道,前公司請了新人填補他的空缺,月薪1.2萬。
他就想不明白了,怎麼老闆願意花1.2萬找個新人,就不肯給自己月薪5500的加點工資?
有老闆曾經向記者哭訴,這不怪我,我也是有苦衷的!
1、不敢開先例,怕老員工們跟風
老闆不怕給你一個人加薪,但害怕給一群人加薪,如果大家都跑來加薪,自己又要多掏一筆錢,心裡也不捨得。
既然這樣,還不如先給你畫畫大餅,把你安撫下來再說。
2、鯰魚效應
有些老闆覺得,公司老員工太多,大家都沒了幹勁,所以需要新員工的加入,激發老員工的創造力和拼搏力。
這就像往生性安靜的沙丁魚裡面加入鯰魚一樣,讓大家多點活力。
3、物價漲了,高工資才能招到新人
有些老闆會解釋,新人高工資,也是無奈,因為現在物價不比幾年前了,要高工資才能招到新人,所以才會比老員工的工資高。
2
不加工資就算了,
怎麼你還有理了?
以上幾條原因,站在老闆的角度,看起來很有道理,但細細一想,全部經不起推敲。
老實說,會說出這些理由的老闆,可以說是目光短淺,或者說,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趕走老員工,請一個新員工,成本到底有多高?
《財富》雜誌算了一筆人力成本帳:
「一個員工跳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離職人員工資的93%到200%;
一個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需要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
此外,企業招新員工所花費的招聘費,相當於一個員工4個月工資;
即便如此,企業招聘一個新員工,依然存在超過40%的失敗率。」
簡單來說,老員工離職,需要重新招人,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找到的人不僅工資高,還不一定合適!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乾脆給老員工加點工資,然後讓他安心工作,這不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嗎?
你說怕老員工集體要求加薪,公司受不了。但你想想,不加薪,員工就離開,在新公司拿到高額薪水,回頭和留守的員工聊一聊,你猜會發生什麼事?
留守的老員工們會覺得,原先那個誰誰誰,能力不比我強,跳槽就拿到了翻倍工資,那我還留在這裡幹嘛?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就不是一個人離職,而是大部分人離職了,公司還要不要開了?
有個資深HR說得好:核心員工的離職,不亞於一場人事地震。
二、老員工活力不夠,真的只是因為懈怠了?
不少老闆發現公司活力不夠了,立馬下判斷是老員工懈怠了,於是想招新人來刺激一下老員工。
問題是,這是老員工懈怠了,還是公司的制度、氛圍出了問題?
一朋友開公司,剛開始員工幹勁很足,後來慢慢懈怠下來,公司業績也在下滑:
他沒有立刻把責任推到員工身上,而是開始思考,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此,他一個個找來員工,與之深入交談,再在日常工作中仔細觀察,最後發現幾點原因:
一是公司結構不合理,員工之間分工不夠明確,溝通成本很高,之前還能靠熱情撐著,現在大家撐不下去了;
二是創業時許下的獎勵沒有發到位,員工心裡有意見;
三是所從事的行業有起伏,員工覺得不安心。
找到了原因,他連忙對症下藥:修改公司架構,明晰人員權責;補發獎勵;定期給員工交流行業消息,給員工打氣...
這樣下來,員工的士氣慢慢恢復,公司也慢慢振作起來。
可以看出,員工們士氣低落,和「新」、「老」並無多大關係,公司架構不合理、工作內容僵化,也有很大一部分責任。
如果制度的問題不解決,哪怕再招入多少新員工,恐怕也是於事無補,反而會進一步打擊老員工的士氣。
三、新員工一定比老員工好?
這個問題,讓馬雲來回答最合適,因為他曾在這上面狠狠摔過一跤。
創立阿里兩年後,馬雲曾在一次演講中告訴「18羅漢」,別想著靠資歷任高職!
「你們只能做個連長、排長,團級以上幹部得另請高明。」
他不僅這麼說,也這麼做了。2006年前後,一大批國際級人才被引進阿里巴巴。
衛哲、吳偉倫、曾鳴、謝文、崔仁輔、黃若、武衛等...但這些人除了曾鳴外,現在早已離開阿里。
2014年阿里在美國上市,當年的18羅漢有7位被寫進合伙人名單。
馬雲後來在演講中回憶:真沒想到,10年以後,我們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他小瞧了自己,也小瞧了當年和自己一起成長起來的老員工。
2014年阿里在美上市,馬雲和18羅漢合影
恕我坦白,寧願花高薪請新員工,也不願給老員工加工資的老闆,不是蠢就是壞。
所謂壞,就是有些老闆就愛裝傻充楞,他知道員工做得很出色,公司給到的工資確實配不上他的能力,但既然員工不提,他也樂得裝沒看到。
一旦員工提了,他就開始哭窮,最後勉為其難加一點,能把人哄住就得了。
所謂蠢,就是有些老闆,把員工只當做一枚棋子,總覺得中國那麼多人,要找到人幹活再容易不過,老員工想加工資就是造反,要走就走,另外再招人就算了。
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什麼?老員工走了,業務沒人管,只能花大價錢重新招人,新人價格貴不說,還需要磨合,一時半會也不能上手,業務也耽誤了。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試錯成本、磨合成本...這些加起來,難道還比不上給老員工加幾千塊工資嗎?
目光短淺至此,不是蠢又是什麼?
3
離開不是為了錢,
而是咽不下這口氣!
我曾和不少有過跳槽經歷的朋友聊過,他們都在原公司待了很長時間,其中有一個甚至待了5年。
他們說起跳槽的事情,都對原公司一肚子火:
「我不是在乎這一千幾百塊錢,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其實,老員工心裡也是有一桿秤的,不是說新員工拿著高工資,他們就一定會不開心。
如果新來的員工,學歷高能力強資源多,能夠一手撐起一個團隊,業績一流,那麼即便賺得比老員工再多,恐怕大家也沒話可說,誰讓別人有本事?
不僅不會說閒話,老員工們沒準還會趕緊過去抱大腿,跟著有能力的人才有肉吃!
再說,如果自己也沒什麼能力,每天混日子,哪裡好意思嫉妒別人拿高工資?
問題是,如果新來的員工才剛畢業,學歷比你低,崗位比你低,什麼都不懂,需要你手把手教他,工資卻比你高,你心裡會是什麼滋味?
你在公司待了那麼長時間,每天勤懇工作,從不偷懶,下班後也在想辦法提升自己,結果到頭來,自己想加個幾百塊都被老闆拒絕,那些新人一進公司就拿著遠高於自己的工資。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憑什麼?」
隨手搜一下,不少網友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意想吉祥:三線城市,當時已在崗位工作三年多,得知自己拿著二千八的工資教拿四千工資的學弟做工作時候,說真的,那一刻我也覺得自己不是被辜負了,而是被侮辱了!
__cc31114__:親身經歷 ,新人什麼都不會,我作為老人工作幾年,工資比新人少一半,新人工作1年了還是業務都不會,續籤合同的時候幾個跟我一起的老員工直接就說辭職了,領導才把我們的工資調到跟新人一樣,就福利好一點,主要是新人業務能力太低,平時基本就靠老員工做事,幾個新人就兩個能做事的,完全離不開老員工。
文仲7:感同身受!曾經在一公司,拿5500,幹多少事呢,不細說,離職以後,公司招了4個人(一個管理者)才勉強把事情做了。
正如網友說的,這已經不僅僅是公平與否的問題,這更是對老員工的侮辱了!老員工,就活該被欺負嗎?
幾千年前,孔子就說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錢固然重要,但老員工更看重的,是錢背後的那份尊重、認同。
《羅輯思維》中,老羅就說:
「理想和現實利益之間的關係,就是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理想,我們互相尊重。如果你想把我的理想,納入到你的理想體系中來,可以!請用利益來說話,用利益的方式尊重他人!」
4
中國老闆最缺的一課:
如何好好對待員工?
前段時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讓人覺得啼笑皆非:
23歲的李先生是重慶一家商務公司的員工,作為區域經理,他每個月工資加提成約6000元。
做了一年,李先生的業績從來沒有低於前三,但收入一直上不去,他和幾個同事一起和老闆提加薪,老闆不同意,於是他一氣之下辭職了。
後來他才知道,因為老闆沒有同意加薪,公司相繼有四五個人辭職了,公司只能再招人,給出的待遇比原來多出1000多。
新人雖然工資高,工作卻幹不利索,業績也不夠高,老闆又開始聯繫離職的老員工,希望他們再回來工作。
這樣一來一回地折騰,時間、金錢成本付出了,幹活的還是原來那幫人...
你說,這又何苦呢?
中國的老闆,最應該學習的,就是如何好好對待員工。
要知道,拋開資本、機遇等因素,能做成事情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只有人才能把事情做出來。
不好好對待自己的員工,還指望事情能夠自動完成嗎?
作者慧超就說:
「一位優秀的HR必須具備的素質,就是應該至少每半年,就會同各部門的老大,列出一張漲薪員工的名單出來,然後呈報老闆,並說服老闆籤批。」
這是對老員工的彌補,讓他們可以安心留下,為員工付出。
如果你的老闆沒有這樣的高覺悟,我也可以給你一點建議:
1、多去市場看看自己的價格。
有時候老闆壓你的薪水,完全就是靠著信息優勢,這時候「貨比三家」就很重要。
多去招聘網站上看看,自己這個經驗、崗位的人都是誰在招,能給出多少薪水;或者多認識幾個獵頭,有空和他們聊聊;或者多打聽打聽同行的收入。
這樣再和自己的薪水、工作量做一番比較,就很容易知道自己的真實價格,不會再任由老闆擺布了。
2、保持隨時辭職的能力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想走的時候隨時有底氣就可以走。
在這個社會,硬實力就是底氣。
3、白紙黑字的待遇最重要
不要相信任何人畫的大餅,畫出來的餅是不能充飢的,如果對方給你什麼承諾,想說服你留下來,那必須白紙黑字確定下來。
如果對方說「把蛋糕做大了才有得分」,那理都不要理,轉身走人吧,如此沒誠意,憑什麼要替他賣命?
要記住,青春很寶貴、生命很寶貴,千萬不要把短暫且寶貴的職業生涯,留給一個不值得的公司。
也在這裡奉勸各位老闆,人才,才是一個公司最大的資本——
張小龍帶隊做出了微信,讓騰訊拿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船票」;
姚曉光做出的《王者榮耀》,讓騰訊營收一路攀升,馬化騰成為首富;
更不用說阿里的「18羅漢」,蔡崇信、彭蕾等人,頂起了阿里集團的半邊天。
張小龍、姚曉光、18羅漢...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才有了今天的騰訊和阿里。
萬科鬱亮說得更直接:人才,是萬科的唯一資本。
各位老闆,你們懂了嗎?
【出售二手拆機噴頭】狀態好,包上機,有質量問題可以無條件退貨。 誠信商家,淘寶交易,無風險
【噴印行業招聘】內外貿業務員、技術工程師、美工、客服、技師、學徒
噴頭堵漏神器 噴頭側漏萬能膠水使用方法
UV列印頭刮墨神器 柔性設計 安全方便
數碼印花分色神器【秋風分色軟體】
從智能化看全印展,原來印刷還可以這樣玩
發力工業噴墨列印 理光收購工業印刷製造商 LAC 公司
美國噴墨列印頭製造商Memjet宣布與上海聯強及遼寧正宏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愛普生工業級數碼印花機Monna Lisa(蒙娜麗莎)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關於色彩管理中的黑色參與
從全印展看「後色彩管理時代」
HP Latex R2000剛性乳膠印表機籤下首臺中國用戶 全球裝機量已經超過120臺
惠普如何調整其乳膠油墨添加白色, 並擴大到印刷剛性材料。
環保風暴下,噴印行業如何整改
吾特胡總為您介紹噴墨印表機最新流行趨勢
惠普大幅面列印核心技術
Kao Collins推出Kao Collins Xbar桑巴噴頭列印模塊
年產1300萬臺噴墨印表機項目落戶湖南岳陽
柯尼卡美能達推出UV LED噴墨寬幅印表機AccurioWide 160
精工阿爾法噴頭的六頭噴繪機
FUJIFILM Dimatix 的Samba Mini 4300列印杆系統
附著力:裝飾用UV油墨的最大挑戰之一
購買uv印表機前需要了解的10個關於列印頭問題
比肩弱溶劑效果的水性戶外墨水
花王公司的無VOC的環保型水基噴墨列印墨水LUNAJET
富士新型卷對卷UV固化印表機Fujifilm Acuity Ultra
用數碼印花改善室內裝飾的五種方法
如何測試印表機噴頭材料兼容性
理光G5噴頭的八大優點和使用要求說明
教你如何清洗理光G5噴頭、理光G5S噴頭
理光RICOH GH2220噴頭視頻全解析
理光G5s噴頭介紹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達官網:http://www.ipackj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