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課型、新教法,溫儒敏教授贈給老師的「禮物」都在這了!

2021-02-19 現代中小學生報


中國教育改革勢頭猛烈,一線老師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更好地培養學生?今年九月,新版部編語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有了新教材,老師們要怎樣利用它?新教材出現了許多變化,比如一年級教材的「語文園地」裡出現「和大人一起讀」的新欄目,七年級教材出現了自讀課型。根據新教材,老師們可以打造出怎樣的語文課堂?新教材的新課型有什麼新的教法,能助老師們給同學們提供更有效、更優質的課堂?

就在廣州市語文老師們積極思考的時候,新版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廣州語文教育工作室主持人溫儒敏教授於2016年10月17日來到了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走進了一年級和七年級的語文課堂了解新教材的使用情況。和藹可親的溫教授已經給中國的語文老師設計了新教材、新課型,這一次,他專門給廣州市語文老師帶來了一份重量級禮物——新課型的新教法。

不一樣的課堂:「原生態」和網絡直播

本次研討會上,溫教授聆聽了華僑外國語學校的老師上的兩節課,並進行了點評。

這兩節課可不同於一般的展示課,就和現在流行健康食品一個道理,它們都是「原生態」課堂,原汁原味地反映出廣州市語文老師對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情況。華僑外國語學校語文科組多位老師同時備課,一切準備工作均按照日常備課流程開展,直到當天上午才抽籤決定上課老師。

課堂內容是「原生態」的,傳播方式卻充分體現了現代科技的力量。這次研討會運用了網際網路直播語文課堂,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與全國語文老師分享。溫儒敏教授還回答了老師們在網上提出的問題。

打頭陣的是梁琳琳老師,她上的是小學一年級新欄目《和大人一起讀》的《小鳥念書》一課。

課堂在同學們整齊的朗讀聲中開始。同學們朝氣勃勃的聲音讓在研討會會場觀看課堂直播的老師們會心一笑。


分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不陌生,但是每組都有一個「陪讀老師」的課堂你見過嗎?在梁老師的課堂上,一年級的同學分成幾組,每組還有一個老師陪著讀書,就像欄目名寫的那樣——「和大人一起讀」。同學們和老師們一起指讀、泛讀,享受讀書的樂趣。


瞧,討論時十分熱烈、積極發言的同學,在「陪讀老師」念書的時候,卻都認真地聽著,課堂紀律滿分。


新教材建議老師們採取「1+X」的辦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梁老師在講述《小鳥念書》一課後,向同學們推薦以動物學說話、動物學本領為主題的書——《不會唱歌的小鳥》、《鴨子騎車記》……回家後,同學們就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讀這些書了。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書,梁琳琳老師介紹了書的構造。梁老師先介紹書的封面,然後指著封底提問這是什麼,同學們紛紛發言說這應該是書的背面。梁老師笑著糾正這是書的封底。

「書就像一座房子,封面是書的前門,封底是書的後門。讀書時,打開前門,感受書裡的世界,讀完後要合上後門。」梁琳琳老師形象地介紹了書的構造。同學們聽了,對書的理解就更加深了。


執教七年級《荷葉•母親》一課的是黎硯老師。課上華僑外國語七年級的同學通過自讀《荷葉•母親》,發現了許多美句,體會到了文章的情感和閱讀的樂趣。

黎老師在上課伊始就讓同學們先朗讀、默讀文章,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或者讀到有所感悟的地方,做好旁批。

同學們現場分享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的文章情感、手法特徵。

然後同學們一起討論,將《荷葉•母親》與《金色花》進行對比,暢談自己喜歡的篇目。


對這些想法和收穫,老師一一進行板書。


除了現場呈現的兩堂課,華僑外國語的文曉妍老師和張蓉老師還分享了華僑外國語語文科組教讀課型課例、名著閱讀課例和綜合活動課例上的探索和趣聞。

溫教授金句評課,啟示老師們探索新課型的新教法

觀摩課例、聽取老師報告後,溫教授對兩節課做了精彩點評。新課型的課怎麼上才好?有此疑問的老師可以從溫教授的點評中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來數一數溫教授的現場金句,看看溫教授贈予每位語文老師哪些建議吧!


溫儒敏教授


在點評《小鳥念書》這節課時,溫教授指出「和大人一起讀」這個新欄目,意在方便幼小銜接。同學們在幼兒園時開始閱讀繪本,在升上一年級時進行「和大人一起讀」,對語文課產生了興趣。

溫教授指出在這節「原生態」的課堂上,有一處課堂自然生成的細節:梁老師及時糾正同學們把封底稱呼為背面的錯誤。溫教授指出這是值得老師們學習的。

另外,梁老師引導孩子們認識一本書的構造,堅持板書,溫教授也十分讚賞。溫教授說:「板書不可替代,請老師們切記勿濫用多媒體。」


針對《小鳥念書》的課堂,溫教授談到設置「和大人一起讀」欄目設定的前提是預設一年級新教材的適用對象為基本上不認字的小學新生,在這種情況下讓大人與孩子一起閱讀,促進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將閱讀變成習慣。希望老師進一步思考是否有必要將「和大人一起讀」課堂化,避免擴大該欄目的功能。如果孩子們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可以適當增加閱讀量。他還特別指出,注意不要給孩子們設置太多的問題,「不要一概要求『不動筆墨不看書』」,看書後摘抄好句等做法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文章。讓孩子自由地讀,「連滾帶爬」地閱讀,減輕孩子的負擔,以免有損孩子的閱讀興趣。

針對七年級的課堂,溫教授強調以往上精讀課文的好經驗要繼承,但是自讀課應該讓學生自己讀、多讀,注意傳授跳讀、略讀、群讀和猜讀等方法,不要把自讀課上成精讀課。他特別指出,自讀課不等於只讀一篇課文,限於篇幅,教材一課只能提供一篇或兩篇文章,但不等於自讀就只讀一篇課文。老師要注意要在自讀課堂上給同學們「加量」,建議老師們嘗試「1+X」的做法,每講一篇課文,就加上五篇類似的或者完全不同的文章,不需要布置太多問題,就讓學生讀完,因為「只有多讀才能拯救我們的語文」,大量閱讀後語文水平才能得到切實的提高。通過目標管理的方式鼓勵學生多讀,老師進行點撥即可。山東淮坊小學韓興娥老師提倡的「海量閱讀」就很值得學習。

另外,溫教授還指出除了注重朗讀,老師們還需要注重讓學生默讀,提供一個安靜的課堂環境。高考改革後語文考卷增加了5%的題量,閱讀量隨之增加,所以還要注意加強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面。

溫教授送給語文教師拯救語文的「禮物」——新教材、新課型、新教法——各位老師都收好了嗎?據小報君觀察,與會老師都滿載而歸了。相信之後廣州會湧現出許多優秀的新課型課例,小報君會繼續密切關注新教材、新課型在廣州的研究和實踐情況。

(文 李永雅 梁絲 圖 李永雅)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臨澧一中組織專題教師培訓活動
    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臨澧一中組織專題教師培訓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湖南站    2020-08-31 大 中 小
  • 株洲市十八中:核心素養下新高考、新教材、新教法深度解讀
    1月7日,數學組針對「核心素養下的新教材新教法解讀」舉行了一場專題講座,由吳雲才主講。吳雲才從新高考立德樹人的要求出發,以新教材為立足點,深度解讀了新高考形勢下數學老師應深刻理解「立德樹人」的思想。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數學思維的培養。同時以案例的形式解讀了新教法下數學概念教學的建模過程。
  • 新版語文課本總主編溫儒敏談教學重點:讓語文課回到讀書
    這是全國「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新教材有哪些變化?究竟「新」在哪裡?近日,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接受了新華網獨家專訪,詳細解讀了新教材的特色,並提出使用的建議。溫儒敏是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原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
  • 非常時期好讀書,謹記於漪老師、溫儒敏教授苦口婆心的「勸學」!
    在此之前,於漪老師、溫儒敏教授就在苦口婆心勸我們讀書呢。而我們中的部分人,還有牴觸情緒,「笑」於老師老矣、背時,「罵」溫教授心狠一一要讓15%的考生做不完語文考卷。其實,於老師、溫教授是當今語文學界的泰鬥人物一一於老師是語文教學的實踐家,溫教授是語文教材設計的理論家。他們關於學語文要讀書,要從源頭上解決活水來的根本問題,這才是語文之本呢!
  • ——人教社歷史編輯室主任李卿為您解讀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本期的主講專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編輯室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卿老師,她的講座主題是:統編高中歷史「新」在何處?——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全國使用新教材的省份累計達到21個。如何使用新教材?高考中歷史學科的指向又是什麼?在本次直播中,李卿老師將為您解答。
  • 今秋新學期我國15個省市的高中將啟用新教材。教師如何擔當新課改新教材的新使命……
    但這些即將成為過去,因為從新學期開始,迎接她的是新課程新教材。「教材變了,如果還用傳統課堂授課的『舊船票』肯定登不上新課改的『新船』了。」新高考、新教材,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帶來的線上教學等多項變化交替疊加,讓她第一次覺得教學會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下學期要用新教材,和之前的教材相比,會有哪些變化?普通老師如何提高對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能力?」李新說,這是暑假以來老師們和她聊天時的核心話題。
  • 全國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語文統編教材專治不讀書
    溫儒敏。  在江蘇書展「全國統編教材與語文學科素養」講座上,該教材叢書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從統編教材使用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思考與建議。在溫儒敏看來,置身網絡時代,語文教學比以往更為困難,從手機網遊「王者榮耀」到短視頻應用「抖音」「快手」,學生所受誘惑「五光十色」,不勝枚舉,很多人進入高中後閱讀量驟減,大學階段讀書更少。
  • 海安市高中生物「新課程 新教材 新教法」研討活動在曲塘中學舉行
    為了加強我市新課程、新教材的教研工作,提高教學質量,11月20日,海安市高中生物「新課程 新教材 新教法」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活動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生物研訓員俞建老師主持,全市高一生物教師及40歲以下的生物教師共40人參加了活動。
  • 溫儒敏:在2019年中語會換屆會議上的講話
    使用新教材,採用新教法,這是時代要求,大家對語文教學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進教學。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語文教學說得一無是處,那並不符合事實,別把語文老師弄得「灰頭土臉」。其實我們就是那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尊重歷史,有所繼承,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 張家界市教科院在慈利三中開展普通高中新教材匯報暨培訓會議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5日訊(通訊員 龔星銘)12月4日,張家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在慈利縣第三中學開展普通高中新教材匯報暨培訓會議,進一步加強高中新教材使用和管理,提升新教材使用效益,著力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水平。
  • 溫儒敏:刷視頻玩遊戲還是讀書,這是一個問題
    最近,《人民教育》總編輯餘慧娟專訪了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榮譽所長溫儒敏先生,請他就這一問題提出觀點和建議,來一睹為快吧。閱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來隨著智能電子產品的普及,青少年的課餘時間迅速被短視頻、遊戲和社交平臺所佔領,學生寒暑假不想讀書、不願讀書、讀不進書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 @中小學語文老師 怎樣教好古詩文?北大教授給出三大「絕招」
    11月9日,由《課堂內外》雜誌社主辦的《小學語文中的詩教——語文新教材使用的幾個建議》專題講座在人民小學舉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向現場來自重慶市各區縣的500多位老師分享了自己的「絕招」。「絕招」一:古詩文教學少朗讀多吟誦「中小學校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應該少一些朗讀,多一些吟誦。」
  • 北大教授談教材增減名家文章:魯迅部分作品太深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對包括魯迅多篇文章在內的名篇進行了調整,這引起一些讀者的質疑。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執行主編溫儒敏近日解釋說,這是課程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適應現在中學生的需要。溫儒敏說,「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其實是2004年出版的,已經用了5年,不是某些報導所說的新學年又有新變動。根據新課程標準,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
  • 我區舉行高一歷史新教材培訓
    ,12月3日,全區高一歷史新教材培訓暨廣州市名教師工作室聯合研修活動在廣東仲元中學舉行。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黃牧航教授、廣東仲元中學陳那日老師分別承擔《中外歷史綱要》研討課。黃牧航教授以「鼎盛」與「危機」兩個詞切入,引導學生探討清朝前中期鼎盛與危機並存的原因。利用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及《盛世滋生圖》實物圖片來探討清朝前中期康乾盛世的真實面貌,與教材內容形成呼應,便於學生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 海安市初中語文「新課程 新教材 新教法」研討活動成功舉行
    12月28日,海安市鄉村初中語文骨幹教師培育站的30名學員及全市初中學校各年級語文備課組長相約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參加市初中語文「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暨鄉村骨幹教師培育站研修活動。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市教師發展中心初中語文研訓員於德甫,市教師發展中心師培部研訓員周義萍,培育站導師、城南實驗中學校務委員陳樹梅參加了本次研修活動。
  • 北大溫儒敏要教師搭應試教育的船做素質教育的事,老師:天方夜譚
    北大教授溫儒敏5月10日在《溫儒敏談讀書》中提到,應該教育在相當長時間內很難有根本改變,作為老師應該在承認應該教育這一現實的基本上,儘量去應對,既讓學生考得好,同時又不把他們的腦子搞死,希望老師們搭上應該教育這條船,多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
  • 《新解新教材》1-6年級上冊教學資源包大放送!錯過後悔一年
    《新解新教材》介紹明確指出每篇課文的語文要素、從不同的角度落實語文要素、體現語文要素螺旋上升的特點。《新解新教材》是一本與其它書都不同的參考書,從以往參考書側重於「字、詞、句、段、篇、中心思想、寫作手法」等「課文內容解讀」轉變為側重於「語文要素」等「語文教學解讀」,解決了新教材「教什麼」以及「怎麼教」的問題。
  • 著名文學史家溫儒敏教授到中國海洋大學作演講
    2011年11月26日下午,應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徐妍教授邀請,北京大學中文系原主任、現任山東大學一級教授、著名文學史家溫儒敏教授來到海大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為師生做精彩演講。  溫儒敏教授的演講題目是:文學史的功能和可能。
  • 新教材主編回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闞楓)針對輿論中「魯迅文章在語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言論,新編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28日回應稱「沒那回事」。他表示,新教材中,魯迅作品依然保留了一定比重,不存在「大撤退」的情況。
  • 新課改首日:選修花樣多 老師壓力大學生很興奮
    「上課互動多了,今天第一堂語文課老師讓我們談了人生觀,並通過做遊戲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理想。」昨日我省新課改進入了實質性操作環節,記者在成都樹德中學、列五中學、華西中學等高中採訪時了解到,對於高一學生來說,新課改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學習興趣,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也是他們興奮的主要原因。老師們則表示,雖然壓力較大,但大家還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