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陶瓷貿易之路

2020-12-23 光明網

  臨安水邱氏墓燻爐(杭州市臨安區博物館藏)

  原標題:越人陶瓷貿易之路

  當中原的青銅文化如火如荼之時,面對銅料欠缺的窘境,務實的越人另闢蹊徑,開創了瓷器生產的新紀元。唐宋時,瓷器不僅是浙江重要的經濟產業,更是主要的貿易產品。本期我們依照歷史發展的時間軸,按地區來談一談務實越人開闢的貿易道路——「越地寶藏」的陶瓷之路。

  嘉興

  造型奇特的人首陶瓶是嘉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出土於嘉興,是屬於距今約6000至5100年的崧澤文化。崧澤文化為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間承上啟下的階段,為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這個文化時期雖然名氣不如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那麼響亮,但卻是長江中下遊、太湖流域的重要文化階段。這個陶瓶呈葫蘆形。而葫蘆衍生人類與拯救人類的神話傳說,是中國神話中影響最為深遠,涉及民族最多,文化積澱歷史最長,流布面積最廣的一個。在遠古先民看來,葫蘆象徵著子嗣繁衍、昌盛,繼世綿長於千秋萬世,隱含著母系社會的影像,陶瓶的造型也就有了更深的寓意。這要比秘魯莫切文化晚期的人物肖像陶壺早數千年。

  紹興

  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各行各業的面貌都煥然一新,古老越地的陶瓷業也是如此。進入東漢,過去的原始瓷悄然退出歷史的帷幕,一種面貌全新的青瓷在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的窯場誕生了。上虞出土的大量越窯青瓷罐,證明了浙江在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出土的標本,數據達到或超過了現代瓷器的標準。

  寧波

  雞首壺在三國至隋唐時期的墓葬中大量出現,展覽展出的雞首壺出土於餘姚。雞為陽性,有禳災除兇之意。漢人應劭《風俗通義》雲,雞可以「御死闢惡」;又司報時,名「午時雞」、「司夜雞」,有驅百鬼、祛百病、闢邪惡的厭勝功能。雞首壺雖然比較常見,但將雞首壺壺鋬做成黃鼬形較為罕見,黃鼬俗名黃鼠狼,是雞的天敵,將兩者組合在一起,正是構思者的巧思,妙趣橫生。

  杭州

  蕭山博物館收藏著一對西晉青瓷俑。武士頭戴尖頂翻蓋帽,有明顯的北方胡人帽的風格,身穿斜襟交領寬袖大袍,卻是典型的漢人服裝樣式;右手持環首刀,左手持盾;鼻梁高聳,嘴巴上有卷翹的鬍鬚;從五官上看,有胡人的特徵。應當是西晉時漢胡文化融合的寫照。仕女俑頭挽造型優美、錯落有致的裝飾狀髮髻,並用陰線刻出髮際。臥蠶眉,珠狀目,高隆鼻。身著斜襟交領長袍,袍長及地,覆蓋雙腳。右手握扇,左手懷抱一個小寶寶,寶寶頭挽雙髻,手中還拿著一個瓜稜形的玩具。耳部和帽沿處有對稱小孔,應是為了防止焙燒時炸裂而做的出氣孔。可見當時越窯技術水平已達到一定高度。臨安水丘氏墓更是出土了一件唐代青瓷褐彩雲紋燻爐,堪稱晚唐越窯青瓷工藝的巔峰之作。

  溫州

  北宋甌窯青瓷褐彩植物紋注子是目前甌窯唯一一件國寶級文物,也是溫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花紋之間印有「七何」二字,可能是製作工匠的名字。1983年,它在溫州西山亞熱帶植物研究所工地的一座土坑墓中出土,這裡也是西山窯址群的所在,分布著唐宋時期甌窯的代表性窯址群。

  唐以前,人們用杓將樽裡的酒舀到杯裡飲用。唐代後期,注子逐漸取代樽杓,成為最主要的盛酒和斟酒器,相當於我們熟知的酒壺。「注子」之名,唐代至宋元時期多用,明以後則改稱執壺。這種造型的注子,年代被大致判定為五代至北宋年間。整個器型瘦長清秀,頗具古波斯銀器的造型特徵。甌窯的褐彩形態經歷了從早期的點彩到南朝的長條狀,從唐代的圓斑狀再到五代至兩宋時期的寫實形式的演變,可以說是循序漸進、一脈相承。這件褐彩注子也成為研究甌窯褐彩演變發展的重要器物。

  麗水

  說到浙江的瓷器貿易,怎麼能不提到龍泉窯?龍泉窯是直接繼承越窯制瓷傳統發展起來的龐大窯系,窯場分布於浙江南部山區,以龍泉縣為中心。北宋晚期越窯衰落時,龍泉窯迅速興起並形成較大規模。南宋至元代是它的極盛期,在外銷瓷中佔有很大的比重。青田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收藏的兩件青瓷瓶都出自青田的一個元代窖藏,一隻葫蘆瓶,一隻「大吉」淨瓶,不僅寓意福氣滿滿,而且還都是豆青釉,釉層滋潤透亮,韓國新安海域元代沉船出水的龍泉窯青瓷裡也有類似的。

  前年,江蘇太倉樊涇村元代遺址發現了一處外銷瓷倉儲地,遺址出土的瓷器中,90%為龍泉窯青瓷;為此,去年年底,浙博舉辦過《大元·倉——太倉樊村涇遺址出土文物展》。不僅如此,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國的古代碼頭及城市遺址中也曾出土過大量的龍泉窯青瓷。世人對龍泉窯青瓷的尚好,由此可見一斑。

  南方瓷器,不同於北方的厚重胎體和較強的玻璃質感,一般是胎質堅硬細膩,釉色晶瑩純淨,一如浙江的青銅器生產一樣,細緻入微又古樸端莊,類冰似玉,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越窯和龍泉窯是浙江更是中國瓷業發展史上的兩座高峰。直到今天,現代龍泉青瓷都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現代工藝大師的作品也將龍泉青瓷帶入了一個新境界。這些陶瓷精品,每一件都是獨特的藝術珍品,飽含著越地匠人務實創新的精神內涵。

[責任編輯:龐聰]

相關焦點

  • 古畫裡的中國陶瓷、絲綢、茶葉貿易狀況
    這些被稱為「外銷瓷」或「貿易瓷」的陶瓷產品成為中國古代海外貿易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明末清初,這些外銷的瓷器在產量、規模、品種、出口範圍和製造技術上不斷取得發展,對世界各國尤其是近代以來的西方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中國專家在斯裡蘭卡進行古代海上陶瓷貿易調研考察
    新華社科倫坡6月30日電(記者唐璐朱瑞卿)中國藝術研究院專家小組29日結束了在斯裡蘭卡的古代海上陶瓷貿易調研和考察,此次考察旨在為進一步理解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狀況找到更多相關歷史證據。中國藝術研究院專家小組此次考察以科倫坡為起點,先後造訪賈夫納、亭可馬裡、阿努拉達普勒、康提等8座城市,調研了10餘座博物館,考察了4個古代重要港口和遺址,並以古代中國陶瓷貿易為中心,對陶瓷年代、窯口、類別、貿易的方式、路線等信息進行了收集整理。
  • 國博新展亮相,294件文物講述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
    2020年9月4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浮槎萬裡——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 展覽以中國古代海上貿易瓷器為主體,通過制度、生產、運輸、行銷、影響等幾部分內容,向觀眾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的我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的繁榮盛景,揭示了自古以來中國與世界基於海洋貿易不斷深化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以及在全球陶瓷貿易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等歷史事實
  • 碗姐應邀拜訪盧森堡駐華大使俞博生,加強陶瓷文化貿易交流合作
    日前,中國瓷文化代言人碗姐應邀拜訪盧森堡大公國駐華大使俞博生博士,這位「70後」的盧森堡駐華大使長相帥氣、待人親切,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熱情。也許是受陶瓷產業曾經是盧森堡的第一產業影響,俞博生博士與碗姐在陶瓷文化交流合作、陶瓷產品定製、陶瓷文化產品貿易等方面溝通的非常愉快。
  • 採用陶瓷吸盤的全自動石英舟上下料機-越飛陶瓷
    1.2基本組成 ●擴散石英舟裝卸片機D6000其關鍵部件就是:陶瓷材質的真空吸盤、具有潔淨,耐用、精度高的特點,除此以外加上可靠精密的石英舟和高精度的花籃承載,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花籃是自動進出花籃系統,一進一出確保生產有序進行。
  • 「青金之路」開拓亞洲西段古代貿易
    「青金之路」開拓亞洲西段古代貿易 2017年03月20日 07:4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昌玉 字號 內容摘要:早王朝前期(約公元前2900—前2750年
  • 2020義大利博洛尼亞陶瓷衛浴展取消後,2021建材貿易靠跨境電商
    2020-10-30 14:38 原定於11月舉行的2020義大利博洛尼亞CERSAIE陶瓷衛浴展,早前確認取消,這是自1983年第一屆舉辦起,博洛尼亞CERSAIE陶瓷衛浴展在過去近四十年內,第一次因為疫情停辦,雖然舉辦方曾經希望以延期爭取正常舉行
  • 從雷場禁區到開放前沿——廣西沿邊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從雷場禁區到開放前沿——廣西沿邊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 有了江西炊之源陶瓷炒鍋配合 你的減肥之路更加健康
    江西炊之源陶瓷炒鍋科普課堂今天繼續為大家聊聊減肥,畢竟這個話題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而減肥之路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我們持之以恆,並且一定要健康的瘦下來。    小編近日在刷抖音時,看到一個體重370斤的大胖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通過鍛鍊和健康飲食的方式,竟然成功的瘦到了160斤!
  • 我國陶瓷,14世紀走向世界,已成為代表土耳其文化特色的產品
    疫情前,我們來到土耳其卡帕多西亞著名的陶瓷之鄉-阿瓦諾斯小鎮,小鎮位于格雷梅國家公園的北邊,小鎮中心有一條土耳其最長的內陸河紅河流經,河水清澈含有豐富鐵質,河兩岸土壤非常適合製作陶器,紅褐色黏土以及山上白色黏土,被稱為陶瓷製作取之不盡的原材料。
  • 日本人研究中國古陶瓷:多元背景 百花齊放
    《東洋陶磁》(東洋陶瓷),年刊,日本東洋陶瓷學會主編,創於1973年,現已出版到第三十幾期,學術性很強。《貿易陶磁研究》(貿易陶瓷研究),年刊,三上次男等創辦於1981年,現已出版到第三十幾期。貿易陶瓷,也即我們常說的外銷陶瓷,是日本陶瓷學者關心的重點項目之一。
  • 2020年陶瓷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陶瓷行業發展調研與...
    陶瓷製品生產在中國歷史悠久,經過長期的發展,製造工藝得到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陶瓷製品結構的合理調整,迎合了國內外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並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同時,我國陶瓷產品出口貿易總額正在全力提升。
  • 在ATU遇見更好的自己,逆襲之路越走越寬
    從中職到美國高校,改變只因為做了一個決定:選擇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ATU本科國際課程班。事實上,許多初中畢業的孩子準備申請ATU班時家長都有一些擔心:這個美國學校是正規的嘛?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考上這個學校呢?孩子在美國的學習生活能適應嗎?畢業之後還能繼續深造嗎?孩子會留在美國還是中國呢?
  • 兩宋之時,陶瓷如何代替絲綢成為了對外貿易商品的第一?
    陸地貿易時主要是使用駝隊,運輸的商品大小數量甚至種類都有較大的限制,而通過海船一艘船一次可以運送的300噸商品,大大提高了運輸的效率。以往用駱駝不方便運輸的易碎瓷器,用海船運輸就方便多了。由於種種原因宋朝時,中國的絲綢貿易開始走下坡路,讓出了出口商品中老大的地位,陶瓷就成了宋朝對外出口的主項,可以說海上絲綢之路名不副實,更應該成為海上陶瓷之路才對。
  • 陶瓷概念股有哪些?陶瓷股票有哪些?
    陶瓷業面臨的困境目前,我國陶瓷產業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陶瓷產品出口貿易摩擦增多;中小陶瓷企業盈利水平下降;中國陶瓷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檔產品;陶瓷產能增長迅速等。  因此,為技術創新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撐,提高產品創意水平、技術創新水平轉變,提高陶瓷產業核心競爭力,將中低端生產布局向外拓展;促進行業整合減少惡性競爭,加大資金投入,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只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為未來陶瓷產業減少阻礙,方能給投資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進而促進陶瓷消費升級,帶動陶瓷產業經濟穩中向好增長,實現利潤可持續收支。
  • 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
    概述一年一度的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將在廣西第二僑鄉北流的北流國際陶瓷貿易城永久性舉辦。首屆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已於2011年10月24日開幕。第二屆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將於2012年4月18日至20日在北流市舉行。
  • 八閩千姿:「中國陶瓷重鎮」延續千年陶瓷文化
    中新網晉江3月29日電 題:「中國陶瓷重鎮」延續千年陶瓷文化  中新網記者 孫虹  早在一千多年前,福建晉江磁灶出產的陶瓷就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今天,伴隨建陶行業多輪洗牌,有著「中國陶瓷重鎮」之稱的磁灶重煥新生:數以萬計的磁灶人外出經營建材生意,磁灶陶瓷又大量銷往海內外。
  • 直播:第七屆中國陶瓷行業新銳榜頒獎典禮——致辭環節
    2010年,中國陶瓷行業在機遇與困難中前進,而2011年則是中國陶瓷行業非同尋常,十分關鍵的一年,噴墨列印、陶瓷薄板、全拋釉勢頭強勁,讓人期待,房地產調控、節能減排等政策將深刻影響行業的發展。再加上對華瓷磚反傾銷,行業將面臨新的洗牌。
  • 陶瓷是怎樣「煉成」透明陶瓷的?
    引言:大家平時所見的陶瓷材料通常是不透明的,想要讓一塊不透明的陶瓷「變」透明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下文小編將就相關內容為大家做一個小小的科普。透明陶瓷是指採用陶瓷工藝製備的具有一定透光性的多晶材料,又稱為光學陶瓷。與玻璃或樹脂類光學材料相比,透明陶瓷具有更強、更硬、更耐腐蝕、更耐高溫等特性,可應用於極端惡劣的工況。
  • 中國大米國際貿易的未來之路
    2002年中國加入WTO後,大米進口採取關稅配額的管理辦法,國營貿易配額和非國營貿易配額各佔50%,由於在我國大米是一個產需基本平衡的糧食品種,因此實際上中國的大米進口表現為非國營貿易項下的品種調劑,每年實際的進口需求在30-40萬噸左右,共佔配額總量的5%-6%。非國營貿易項下的進口由擁有進出口權的企業自行經營,即採取放開經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