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互撕大戲:蘇泊爾被指專利侵權

2020-12-18 和訊網

「雙十一」的餘溫還未消散,數以億計的包裹正奔馳在祖國各地,這幾天商家們都在拼命促銷和發貨,忙得不亦樂乎,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卻忙著和競爭對手互撕。蘇泊爾就是其中之一。就在11月9日,浙江省高院發布消息稱,接到蘇泊爾訴訟後,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已要求德國康巴赫品牌立即停止可能影響蘇泊爾公司商譽的不當宣傳行為。

看起來蘇泊爾穩坐釣魚臺什麼事都沒有,可事情卻沒這麼簡單,因為據康巴赫官方微博消息顯示,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樣也收到了康巴赫訴蘇泊爾侵權的訴訟材料,並已正式立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切還得從羊城晚報頭版的一條廣告說起。

就在上個月底,羊城晚報頭版突然出現一篇感謝信:」蘇白爾:感謝你,要不是你的模仿,無人知曉蜂窩不粘鍋原創發明者是我」。報紙一出立即引起各界媒體以及消費者的高度關注。這場維權之戰火藥味十足,引發全民熱議,內容都直指蘇泊爾侵犯了康巴赫蜂窩不粘鍋技術的專利權,侵害了康巴赫的合法權益。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蜂窩不粘鍋大家都比較熟悉,不過大部分人應該不知道,蜂窩不粘鍋這個專利是誰的。2012 年,德國品牌康巴赫進入中國,並將蜂窩不粘專利技術引進。(專利號:ZL 2013 10089292.6),利用蜂窩結構支撐食物實現物理不粘,隔離化學不粘層。

圖片來源:網絡

市面上傳統的不粘鍋鍋底應用的材質是特氟龍塗層,是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的頭號致癌危險品。由於該塗層的厚度僅為兩毫米左右,在受到硬物刮蹭時極易脫落,並且進行高溫加熱時,劇毒化學元素會析出、而誤食化學塗層將會嚴重危害健康,嚴重時還會引發癌症等疾病。對此,康巴赫於今年推出的康巴赫雙面蜂紋不鏽鋼蜂窩不粘鍋,基材依然採用316L 不鏽鋼,蜂窩紋理全面覆蓋,壓鑄一體成型,解決不粘鍋塗層的脫落問題,實現了食材隔離塗層物理不粘。

而今年蘇泊爾天貓旗艦店上架的晶盾系列炒鍋,從其產品介紹和外觀上來看,同樣是蜂窩不粘鍋技術,與康巴赫的炒鍋較為相似。這讓大家有些懵了,究竟誰是李逵誰誰李鬼呢?

此前,康巴赫在廣東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康巴赫蜂窩不粘鍋於今年4月份上市,隨後蘇泊爾於今年7月份上市了新產品蜂窩系列炒鍋。康巴赫稱,蘇泊爾的侵權行為已造成其損失百億元。對此,蘇泊爾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了侵權行為,不過目前還並沒有看到蘇泊爾方面對於否認侵權有詳盡的解釋或者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蘇泊爾的蜂窩不粘鍋,有消費者在網絡上發布了這樣的帖子:

圖片來源:網絡

康巴赫訴蘇泊爾侵害發明專利糾紛一案的被告中除蘇泊爾外,還包含了三家廚具供應商及兩家電商平臺,其中一家電商平臺為天貓。目前案件並沒有最新的進展所以不便過多評論,但鑑於蘇泊爾在鍋具市場中的份額,日後此事結果的出爐,必將會給其帶來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蘇泊爾「蜂窩不粘鍋」被指專利侵權,德國康巴赫稱損失近百億
    ▲康巴赫稱,杭州市中院已對蘇泊爾專利侵權糾紛正式立案。微博截圖康巴赫發廣告直指蘇泊爾侵權10月21日,《羊城晚報》刊登了一版德國康巴赫品牌的整版廣告,掃描廣告所附二維碼便可跳轉其官方網站。據浙江省高院發布消息稱,康巴赫中國官網有一則聲明,指控蘇泊爾公司「盜用、山寨」其專利技術,侵犯其專利權。
  • 蘇泊爾「蜂窩不粘鍋」被指專利侵權 德國康巴赫稱損失近百億
    微博截圖康巴赫發廣告直指蘇泊爾侵權10月21日,《羊城晚報》刊登了一版德國康巴赫品牌的整版廣告,掃描廣告所附二維碼便可跳轉其官方網站。據浙江省高院發布消息稱,康巴赫中國官網有一則聲明,指控蘇泊爾公司「盜用、山寨」其專利技術,侵犯其專利權。
  • 專利被侵權?康巴赫怒懟蘇泊爾 索賠百億為哪般
    「感謝信」刊登兩天後,德國康巴赫昨日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正式起訴涉嫌專利侵權者,對涉嫌專利侵權者給康巴赫造成的百億損失,將提出巨額索賠。而在發布會開始之前,蘇泊爾通過法律手段要求康巴赫停止本次維權新聞發布會。出人意料的是,康巴赫新聞發布會不但如期進行,其公司創始人周和平更在會上直言,蘇泊爾的行為是一種心虛的表現。
  • 蘇泊爾遭遇康巴赫碰瓷?專利維權不應成企業炒作工具!
    而涉嫌侵害浙江巴赫專利技術的則是國內炊具龍頭企業蘇泊爾。康巴赫方面表示,蘇泊爾侵權對康巴赫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高達百億元,康巴赫已正式宣布對蘇泊爾提起訴訟,提出巨額索賠,並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康巴赫方面表示,這款專利的核心在於"蝕刻"的工藝,在鍋壁內蝕刻出凹凸的精細紋理,是解決不粘鍋塗層脫落的突破口。
  • 蘇泊爾被德國康巴赫起訴索賠:使用蜂窩不粘專利技術涉嫌嚴重侵權
    中國網財經10月24日訊(記者 鄭穎)德國鍋具品牌康巴赫(以下簡稱「康巴赫」)10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蘇泊爾今年新上市的某款產品使用了康巴赫蜂窩不粘專利技術,涉嫌嚴重侵權。康巴赫相關人士表示,蘇泊爾上述侵權對康巴赫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百億元人民幣,康巴赫已正式宣布對蘇泊爾提起訴訟,提出巨額索賠,並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此前的10月21日,《羊城晚報》刊登了一個落款為康巴赫的整版廣告。廣告的內容是:蘇白爾,感謝你,要不是你的模仿,無人知曉蜂窩不粘鍋原創發明者是我。
  • 康巴赫訴蘇泊爾專利已正式立案 維權大戰正式開啟
    據康巴赫介紹,蘇泊爾涉嫌專利侵權的「蜂窩不粘鍋」市場很大,中國4億家庭,近一半使用傳統不粘鍋,蜂窩不粘鍋光替代2億家庭家中的傳統不粘鍋,產生的產值就是數百億。有蘇泊爾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早在德國康巴赫發出侵權聲明時,蘇泊爾便關注到了,並立即通知法務部門草擬回復文件。
  • 獨家|康巴赫訴蘇泊爾侵害專利一案已正式立案,維權大戰正式開啟
    據康巴赫介紹,蘇泊爾涉嫌專利侵權的「蜂窩不粘鍋」市場很大,中國4億家庭,近一半使用傳統不粘鍋,蜂窩不粘鍋光替代2億家庭家中的傳統不粘鍋,產生的產值就是數百億。有蘇泊爾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早在德國康巴赫發出侵權聲明時,蘇泊爾便關注到了,並立即通知法務部門草擬回復文件。
  • 是侵權還是碰瓷?德國康巴赫高舉維權大旗宣戰蘇泊爾
    就在這略顯悶熱的環境下,德國鍋具品牌康巴赫(KBH)(以下簡稱「德國康巴赫」)在廣州香格裡拉酒店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提起對國際知名炊具品牌涉嫌侵權的訴訟,直指國際知名炊具品牌今年新上市的某款產品涉嫌嚴重侵權使用德國康巴赫蜂窩不粘專利技術。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現場了解,上述國際知名炊具品牌正是蘇泊爾。
  • 蘇泊爾被德國康巴赫起訴索賠:蜂窩不粘技術涉嫌侵權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蘇泊爾被德國康巴赫起訴索賠:使用蜂窩不粘專利技術涉嫌嚴重侵權 中國網財經10月24日訊(記者 鄭穎)德國鍋具品牌康巴赫(以下簡稱「康巴赫」)10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蘇泊爾今年新上市的某款產品使用了康巴赫蜂窩不粘專利技術
  • 維權、訴訟、直播翻車 雙十一大戰前「不粘鍋」品類硝煙瀰漫
    而除了不粘鍋品牌商家踩坑網紅營銷外,一場不粘鍋維權大戰也在雙十一之前打響,廚具品牌康巴赫以旗下不粘鍋專利侵權為由,將蘇泊爾(002032,SZ)告上法庭。據了解,該事件主要聚焦專利號為ZL201310089292.6的發明專利,其專利名稱為「一種不鏽鋼或複合鋼的不粘鍋的製造方法」。康巴赫相關人士此前在發布會上表示,蘇泊爾上述侵權對康巴赫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百億元人民幣,康巴赫已正式宣布對蘇泊爾提起訴訟,提出巨額索賠,並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 話企|格力美的「互撕」,大戲遠未落幕
    一份處罰公告,兩家家電巨頭,三份鄭重聲明,一場互掐大戲。過去幾天格力與美的兩大家電巨頭輪番登場,各自澄清自己的失誤又暗暗指責對方破壞公平競爭秩序。爭議源自一個招標項目的處罰決定,招標方因格力電器在招標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而取消其中標資格,並作出相應處罰;而被處罰者格力又因質疑對手惡意誹謗而將矛頭對準美的。
  • 愛仕達:蘇泊爾敗訴壓力鍋專利案 愛仕達反敗為勝
    在浙江省高院17日對賽博愛仕達專利侵權案的終審判決中,愛仕達反敗為勝,法院駁回了賽博旗下的蘇泊爾品牌對它的侵權訴請。產業專家表示,炊具和小家電企業去年普遍出現利潤下滑,成為兩家企業「爭鬥」愈發頻繁的刺激因素。愛仕達是集炊具、廚房小家電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成立於1993年。
  • 「蜂窩不粘鍋」大戰蘇泊爾勝了:向康巴赫索賠1500萬獲賠300萬
    蘇泊爾和康巴赫之間圍繞「蜂窩不粘鍋」的維權互訴,始於2019年,廚具網紅品牌康巴赫起訴行業龍頭蘇泊爾的「蜂窩不粘鍋」專利侵權並索賠百億元,但被法院駁回。與此同時,蘇泊爾起訴康巴赫商業詆毀,直至現在一審判決。
  • 「蜂窩不粘鍋」大戰:蘇泊爾起訴康巴赫商業詆毀索賠1500萬獲賠300萬
    蘇泊爾和康巴赫之間圍繞「蜂窩不粘鍋」的維權互訴,始於2019年,廚具網紅品牌康巴赫起訴行業龍頭蘇泊爾的「蜂窩不粘鍋」專利侵權並索賠百億元,但被法院駁回。與此同時,蘇泊爾起訴康巴赫商業詆毀,直至現在一審判決。
  • 專利被侵權 原創發明者德國康巴赫 索蘇泊爾賠百億損失
    在10月21日出版的羊城晚報上,一則寫著「感謝你,要不是你的模仿,無人知曉蜂窩不粘鍋原創發明者是我」的感謝信引發輿論熱議,消息的發布者、德國鍋具品牌康巴赫用反語,將矛頭直指知名廚房家電品牌涉嫌專利侵權者,控訴其專利侵權。「感謝信」刊登兩天後,德國康巴赫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正式起訴涉嫌專利侵權者,對涉嫌專利侵權者給康巴赫造成的百億損失,將提出巨額索賠。
  • 與前任「互撕」?當心法律風險
    這種「互撕」行為雖然能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極可能觸碰法律紅線,落入侵權範疇。  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了多起涉及「前任」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法院在審理中發現,很多案件中,原、被告本是戀人關係,分手後,一方將另一方的個人信息如姓名、樣貌甚至身體隱私部位的照片發布到微博上,用侮辱性語言描述對方,影響對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 與前任網上「互撕」?法官提醒:可能觸碰法律紅線
    與前任「互撕」?當心法律風險  在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古人分手時,常常以詩銘志,如「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原本是夫妻、情侶的雙方,分手後卻會在網絡上開啟罵戰。這種「互撕」行為雖然能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極可能觸碰法律紅線,落入侵權範疇。
  • 離婚官司好好打 何必人前互撕噹噹響
    每經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李國慶和俞渝的離婚大戲,上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公開在輿論場上互撕,相當於脫光了給人看,連夫妻那點事的隱私都不要了,這樣的離婚實在可悲。雖然圍觀者看得很過癮,但對當事人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說,未免過於殘忍。再怎麼說也是一起生活了23年的夫妻,還有孩子,還是知名的企業家,怎麼能臉都不要了呢?
  • 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是怎樣的?
    一、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最基礎的一個原則,要求將被控侵權方案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進行對比,若被控物或方法侵權成立,那麼其將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技術特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害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範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
  • 李國慶與俞渝互撕具有時代色彩
    李國慶與俞渝夫妻反目之後,圍繞財產,圍繞噹噹的控制權,上演多幕精彩大戲。李國慶與俞渝的互撕,不管你喜歡看,還是不喜歡看,這背景都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或者,你認為很精彩,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或者,你認為很無奈,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