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追球》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追球團榮當中國綠髮會大師
芒果TV自製綜藝《小小的追球》在昆明收官,以大會為內容進行錄製,成功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檔保存蘭花植物,並在滇池採集生物樣本進行水質檢測。 關注生態環境多樣性,追球團榮獲中國綠髮會宣傳大使 追球團在雲南昆明收官,四人兵分兩路完成任務。
-
從啟動治滇到精準治滇 細數滇池治理歷程及轉變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流域治理是一項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作為國家重點治理「三河三湖」的難點,滇池治理一直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雲南都對滇池治理作了重要指示。滇池自身的脆弱性與敏感性加大了滇池治理的難度。滇池治理難:如何實現流域治理和經濟發展雙贏?
-
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試金石」來推動。「十三五」期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認真謀劃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取得新突破,實現了「一湖清水還復來」。
-
《人民日報》點讚馬鞍山!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
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綠色發展實踐案例寫入中國港口發展報告
原標題: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綠色發展實踐案例寫入中國港口發展報告 在近日結束的「強港論壇·中國港口高
-
120人打卡滇池鬥南溼地 探索生物多樣性
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消息,22日下午,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初二年級120位同學及家長來到滇池鬥南溼地,開展了一場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的自然觀察與生物多樣性研學活動。活動中,全體同學和家長通過自然導師的講解,結合繪製的「鬥南溼地地圖」,了解了日常生活產生的汙水與滇池保護治理之間的聯繫。學生和家長們根據「鬥南溼地自然觀察卡」的提示,在溼地中仔細尋找,找到觀察卡上的鳥類並做好標記,完成「鬥南溼地任務卡」。據了解,湖濱生態帶是湖泊在陸地上的最後一道生態保護屏障。
-
給世界提供一個鮮活的「中國樣本」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2日考察北京大學時所指出的,我們對馬克思的最好紀念,就是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一任務不僅應該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者的任務,也應該是世界馬克思主義學者共同的追求。
-
挽救一條魚:瀕危物種滇池金線䰾「沉浮」啟示錄
負責生態缸布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介紹:「海菜花、金線䰾和無齒蚌分別代表的是滇池土著植物、魚類和螺蚌,這個微縮版生態系統,是今後滇池水域有望達到的理想狀態。」她接著說:「滇池保護治理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窗口期,也迎來了科技創新的機遇期。從工程治理為主逐漸轉向,越來越多本土物種將回歸、重現,滇池生物多樣性更豐富,形成立體平衡的生態系統。」
-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強調 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2015年1月22日《人民日報》) 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
雲南59.7萬株中山杉勾勒26平方公裡水葫蘆「滇池森林」
,一道保護滇池的綠色屏障正在形成。作為滇池環湖生態建設和內源汙染治理的重要環節,中山杉落戶滇池湖濱可謂是適合的樹種找到了適合的地方,今年下半年,昆明將啟動中山杉二期種植工作。未來五年,昆明將力爭滇池總體水質達到Ⅳ類,確保環湖公路面湖一側溼地和生態林帶達到63平方公裡,勾勒出秀美的「滇池森林」。
-
官渡:六甲街道海華社區揭牌 社區治理開啟新篇章
揭牌後的海華社區將圍繞「海清河晏,廉韻生華」為主題,圍繞官渡區「一核多維,共建共享」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工作思路,以黨建為引領,多措並舉打造環滇黨建長廊,建設綠色社區惠民生,打造獨具特色的活力型城市社區,合奏社區治理新樂章。揭牌儀式上,伴隨著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參會人員肅然敬禮。
-
一場城市論壇,起底成都國際化社區治理的「中國樣本」
因此,2019年10月24日,《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2018-2035年)》正式發布,這也是全國首個市級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這次,成都的社區發展治理規劃落腳「以人為本」,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社區營造也成為整個成都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
尾水治理 淡水養殖綠色發展之路怎麼走?
尾水治理 淡水養殖綠色發展之路怎麼走?(餘建文攝) 「牽手」景觀打造,堅持綠色發展 目前,我市各區縣(市)正在積極引入相關技術,借鑑外地成功經驗,探索破解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難題。今年夏天,海曙區兩家企業完成養殖尾水治理。在養殖周期的各個階段,區漁業與農機站和第三方檢測人員會對各排水口進行採樣,定期對尾水的主要指標進行檢測。
-
昆明官渡區拆除藍色莊園 全力推進滇池保護治理工作
為深入推進滇池保護治理工作,10日昆明市官渡區六甲街道辦事處組織福保社區、城管中隊、動遷公司及相關中介單位共計50餘人,對藍色莊園開展拆除工作。當天共拆除面積752.56平方米,後續工作將陸續展開。
-
昆明官渡區持續推進滇池治理保護
拆除工作現場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根據官渡區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指揮部對藍色莊園、福保文化城、福保造紙廠整體拆除的工作要求,10月10日,官渡區六甲街道組織福保社區、城管中隊、動遷公司及相關中介單位的工作人員等共計
-
《人民日報》刊文介紹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經驗
通過回鄉創業的賈偉,觀眾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實土壤和重要意義;通過江豚保護人蔣憶的講述,大家知道了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緊迫現狀;「零垃圾生活」倡導者湯蓓佳,分享了「一周只產生一小盒垃圾」的竅門;山東蘭陵縣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帶領村民把落後村治理成「最美休閒鄉村」;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朱錦,研究出無甲醛生物基木材膠黏劑;留學歸來的李鴻怡,則出人意料地跟著父親養殖蟑螂處理廚餘垃圾
-
校園圈丨聽說這所學校的師生個個都是「滇池衛士」~
2019年1月19日,在「春城志願行·滇池明珠清」昆明「滇池衛士」志願服務活動啟動暨「市民河長」聘任儀式上,昆明市官渡區尚品書院學校被聘任為金汁河河段的「市民河長」,開啟「滇池衛士」三年志願服務。在過去的一年,學校在金汁河巡河20次,滇池環境保護主題活動5次,進一步增強全民參與河湖保護治理熱情,積極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推動金汁河保護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用志願者的熱忱與努力為COP15的圓滿舉辦添光加彩。
-
官渡區六甲街道:黨建「一顆子」激起治理「千層漪」
投下黨建引領發展「一顆子」,激起社會治理「千層漪」。隨著城市化步伐不斷地堅定向前,官渡區六甲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城鎮化後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經驗,推動各項事業振興構築嶄新格局。強化「會展+」品牌,依託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王府井滇池小鎮等載體,六甲街道聚集周邊要素資源,梳理區域空間肌理,促進會展產業進一步融入全國發展大格局。
-
圍海造田--滇池之殤
「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這是乾隆年間昆明名士孫髯翁在登上了滇池邊的大觀樓時所寫下的長聯。的確,昆明人對於滇池有著特殊的情感,幾千年來,靜靜的滇池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昆明人,然而在今天滇池卻成為了昆明人心中不能夠言述的痛楚。這一切的改變源於四十多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填海造田。這就是五百裡滇池,昆明人把滇池叫海。一條天然的海埂把它分為內海和外海。
-
倡導綠色生態理念 昆明晉寧啟動「中國天然氧吧」主題採訪活動
12月10日,昆明市晉寧區啟動「中國天然氧吧」主題採訪活動,多家媒體記者走進晉寧,了解展示晉寧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資源。據介紹,11月24日,2020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布會暨第二屆產業發展大會在紅河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