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之傷

2020-12-12 鳳凰網讀書

王佩

近年來,人們對於翻譯作品的質量往往不甚滿意。那些內行人看不懂、外行人不明白的譯文讓人不由懷疑是電腦軟體所為。在交流中,經常有書友開出「翻譯有風險,購買須謹慎」的書單,讓大家防備那些劣質譯本。

翻譯做不好,直接的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外文沒看懂,二是中文不紮實。

按理說,翻譯首先應該讀懂原文,但是有些人抱著一本《英漢大詞典》就倉促上陣了。前幾天,我在書店買了一本《跨文化:齊澤克讀本》,發現硬譯痕跡明顯。裡面不顧約定俗成的譯名,把百思買(BESTBUY)翻譯成「最佳購買」,把「鮑德裡亞」翻譯成「博德裡亞德」。原文引用《新約全書》的篇目,譯者竟然一概不知,並且也懶得去查。把《哥林多書》(又譯做《格林多書》)翻譯成《哥林斯人》,還好沒翻譯為「哥斯拉」。這就是典型的不懂原文。

中文表達功力不夠,也不適合做翻譯。我買過一本《肖洛霍夫傳》,被裡面的句子折磨得頭大如鬥。翻開第一頁,就看到這一句:「商人肖洛霍夫的離開了丈夫的妻子來找納扎洛娃。 」我承認這是漢語,但不是正常人說的那種漢語。著名翻譯家錢春綺說過一段至理名言:「搞翻譯的,中文底子這一點很要緊,而現在的主要問題,恰恰是中文底子不夠。現在的人呢,文言文不讀了,白話文他也好不到哪兒去。 」

翻譯質量下降背後的主因是人才缺失。儘管這些年從國外引進的書籍越來越多,但是願意譯書的高水平譯者卻越來越少。搞翻譯不賺錢,這已經是出版界公開的秘密。資深譯者翟象俊說:如今翻譯稿費太低,一本書要翻譯三五年,才能拿到2萬元;扣除所得稅,月收入還不到1000元,付出與回報太不相符。據我了解,按照現行的翻譯稿費標準,一般來說千字60元,翻譯一本13萬字的中篇小說,稿費也就8000元左右。但譯者嫌稿費少也就罷了,書商還一肚子怨言:假設一本書定價22元,起印1萬冊,碼洋(印數乘以定價)也就22萬元,譯者相當於拿了3.6%的版稅,而文字原創作者的稿費不過7%。這樣看,翻譯已經拿了不少了。譯者對書商說:你這是詭辯,因為你給的是固定稿費,而不是版稅,銷售多寡跟我沒關係。事實上,除了像翻譯村上春樹的林少華那樣著名的翻譯家,很少有譯者能跟書商和出版社籤訂版稅合約。

既然翻譯難賺錢,如果能帶來附加效益也好。但事實上,翻譯帶來的好處有限。在中國學術評價系統裡,翻譯和教材都處在邊緣地帶,對於晉升職稱沒有太大幫助。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名教授和教師不願親自做翻譯,有譯書的機會也交給研究生們去做。

在國內的譯者隊伍中,除了靠翻譯吃飯的人之外,還有一些憑興趣愛好搞翻譯的人。但是客觀地說,這部分譯書不為稻粱謀的人,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翻譯是創造性的工作,單憑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我知道有一個商人,粗通俄語,喜歡葉甫圖申科的詩作,就去俄羅斯見了詩人本人,獲得他的授權,翻譯了一本詩選。看著滿紙押韻的順口溜,我懷疑這哥們譯的不是詩歌,而是俄羅斯二人轉。

翻譯是苦差事,也是良心活。把翻譯質量提升上去,最根本的還需要靠市場來解決。在美國,名譯者拿到的版稅比名作者還要多,一些經典作品可以一譯再譯,佳作頻出。我們相信,隨著圖書市場的日漸成熟,翻譯之傷終將癒合。(作者為知名文化評論人士)

相關焦點

  • 成績之傷,傷了誰?
    成績之傷,傷了誰?我們不得不承認,成績這個東西天生自帶「招傷」屬性,就算我們再宣揚它那「自我檢驗」的高大上內涵,也抹殺不了它背後深藏著的關於「競爭」的事實。成績就是競爭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個直觀印象。成績之「傷」,到底能傷了誰?
  • 膝為矢所傷 當網絡流行語翻譯成文言文
    比如「土豪我們做朋友」被翻譯成「富賈,可為吾友乎」,「膝蓋中了一箭」被翻譯作「膝為矢所傷」,而何棄療」被譯為「汝何如停療」。如果說前面這些翻譯還追求的是準確性,那麼把「女漢子」譯為「安能辨我是雄雌」就純粹是為傳神了。除了翻譯網絡流行語外一些英文歌曲也被網友用文言文翻譯了一通。
  • 翻譯之我見
    我所要講的題目是《翻譯之我見——從翻譯約翰生作品系列說起》。假定大家要先知道約翰生是誰和為何要翻譯他的作品?這裡有必要先作個簡要自我回答。  約翰生(有人譯詹森,生於1709,死於1784,終年75歲)是英國十八世紀傑出大文人,睿智作家,文壇領袖。
  • 深圳難道不如蘇州 誠品之傷 傷及要害
    眾多誠品愛好者表示,誠品敗走深圳與其經營得善與不善並無多大關係,也與突發的疫情沒有本質聯繫,重點在於:它是否會再次讓人想起深圳是文化沙漠的說法,誠品之傷,傷及要害,恐怕並非純粹商業那麼簡單。 1998年首度發表了《森林裡的秘密》和《微笑的魚》,之後陸續完成《向左走· 向右走》、《月亮忘記了》、《地下鐵》等經典佳作。
  • 怕傷自尊?韓國隊主教練提醒翻譯:別翻譯中國隊是弱隊
    本屆賽事,中國U23男足被分到了死亡之組C組,同組對手有韓國、伊朗和烏茲別克斯坦。中國隊的首場比賽將在1月9日進行,對手是韓國隊。1月8日下午,C組4支球隊的主教練帶著各自翻譯聯合出席了賽前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出現了有趣了一幕。一位韓國記者問金鶴範:「明天的對手中國隊是C組最弱的球隊,韓國隊都做了哪些準備?」
  • 朝陽醫院再現暴力傷醫事件:文明之恥,社會之傷!
    1月20日下午1:55左右,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共有三名醫護人員被砍傷,另有一位患者受傷,其中一名陶姓醫生受傷嚴重,後腦勺胳膊多處被砍傷。目前傷人者已被警方控制。距離民航總醫院殺醫案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嚴重的暴力傷醫事件再次出現,既傷害了醫務人員的感情,也令社會各界深感憂慮。
  • 胡一刀背鍋,令狐衝情傷——論翻譯的重要性
    想必小昭太讓國際友人驚豔和傾倒這樣一來,倒讓一旁的翻譯小美女尷尬了,搞得她基本無事可做,我不禁想起了小昭。當年張教主和波斯總壇來的人直接嘮嗑,她也許只有坐在一邊嗑瓜子。但黃幫主離開了郭大俠,也一樣無法和蒙古人溝通,怪不得總是和金輪法王不對付,一言不合就開練;而黃太急、多耳滾之流離開了洪勝海老先生,更是無法和袁承志大俠愉快的溝通,不知他是武林盟主兼刺客,倒以為他是跑堂跟班的小廝。另外一位翻譯官錢通四更是重要,洋兵離了他基本寸步難行,就算手持火槍推著巨炮,都只有被袁承志和他的女盆友夏青青各種花式吊打的份。
  • 翻譯活動和翻譯理論之起源(上)
    編者按:最近的兩會,美女翻譯姐姐又紅了一把,小編羨慕之餘,內心不免好奇,翻譯是怎麼起源的呢?小編有顆好學的心,這不,找來了翻譯家曹明倫老師的專著《翻譯之道:理論與實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讀了讀,似乎有所領悟,書裡的內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要明確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的關係,首先應明確翻譯活動和翻譯理論之起源。人類的任何社會實踐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都必將隨之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理論,而理論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翻譯理論自不例外。
  • 翻譯之美:那些信雅達的中英翻譯。
    翻譯一直講究信雅達,好的翻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意譯,而是翻譯家的再創作。今天就列舉幾個經典的中英翻譯,給大家品味。1、不愛紅妝,愛武裝。翻譯成:Powder the face,face the powder .
  • 《月圓之夜》小女巫反傷法介紹 女巫反傷法玩法分享
    導 讀 月圓之夜遊戲裡,反傷法是很多小夥伴一開始都很難想到的特殊流派,但是由於其可行性超過了純火法,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大批小夥伴的鐘愛。
  • 翻譯精神與五四運動——試論翻譯之於五四運動的意義
    (葉水夫,1994:247) 如果聚焦五四運動前後的翻譯,我們可以發現以下事實:一是翻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二是眾多學者做起了翻譯工作;三是刊物刊載的很多是翻譯作品;四是西方的各種重要思潮通過翻譯湧入了中國。就文學而言,梁啓超的「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之思想受到了普遍認同。
  • Google翻譯之歌
    感謝活科技的投遞Google翻譯工具可以用來做什麼?當然翻譯啦,還可以怎樣。那就要看看你的創意了。臺灣網友Wiwi發揮其音樂才能,打造出一首《Google翻譯之歌》,配合了打字的MV,十分有趣!
  • 《哪吒之魔童降世》「去你的鳥命」咋翻譯?隨便拿出一條,就能笑上...
    《哪吒之魔童降世》「去你的鳥命」咋翻譯?隨便拿出一條,就能笑上一天 暑期檔國產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是票房黑馬,不僅完勝科幻巨製《上海堡壘》,還遠遠超越了《烈火英雄》。作為一部國產動漫,這部電影已經獲得了42億票房。出品方最初預計的理想票房是8—10億。
  • 霹靂悲情錄之——殢無傷與妖應封光
    殢無傷殢無傷劍術超凡,一口墨劍終年滲血,出招之時周圍空間出現終末之境,與其冷漠的性格相呼應,讓人覺得生寒,絕冷,也是殢無傷一大特色。在時雨崖下待時數百年,因素還真敲響希音之琴而自萬劫中甦醒。吳儂軟語,嬌容妖冶無雙,但性格極端。為了封印天之厲,必須集齊先天五氣,天佛原鄉派使者促使太易之氣與殢無傷人的墨劍融合,這也意味著化成人形的妖應封光與殢無傷註定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
  • 《黃帝內經》寒傷形,熱傷氣之正解
    《陰陽應象大論》原文如下「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其實是和後面的熱傷氣相對應,寒為陰邪,傷人陰津,熱為陽邪,傷人陽氣,這就是所謂的同氣相求,形為陰,寒為陰,故寒傷形;氣為陽,熱為陽,故熱傷氣。
  • 翻譯是「世界之眼」
    翻譯是「世界之眼」  翻譯是人類社會歷史最悠久的活動之一,幾乎與語言同時誕生。從原始部落的親眷交往,文藝復興時期古代典籍的發掘和傳播,直至今天世界各國之間在文學、藝術、哲學、科學技術、政治、經濟上的頻繁交流與往來,以及維護世界的穩定與持久和平方面,翻譯都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翻譯境界之異曲同工
    這與在美國流行的反重力瑜伽有異曲同工之妙。練習反重力瑜伽也需使用吊床,人們把自己包裹在吊床中,身體倒掛完成各種瑜伽動作,據說這樣更易得到精神上的安寧。最後說一下「異曲同工之妙」的翻譯,中華成語詞典翻譯成play the same tune on different instruments,但在本文語境中,應該變通翻譯。這裡強調的是採用不同的健身方法,「反重力瑜伽」和「空中小睡」,達到相同的安神的效果。很多網友翻譯的時候注意到了這一點,使用了similar一詞。譯題三:家庭作業「電子化」便捷還是超前?
  • 義大利華人翻譯需承擔社會責任
    3月23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翻譯」的責任至高無上,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交流,在特定的場合承擔的將是社會責任。為此,當一個人真正擔當起「翻譯」職責時,首先須考慮是否了解這份責任所涉及的知識範疇,切不可不懂裝懂,為了所謂的一點「翻譯費」而傷及他人或幹出貽笑大方的事情。  評論文章摘錄如下: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不同族裔各自有著鮮明特色的母語,其特點不同民族有著自身的解讀。語言在不同民族的交際過程中,不僅反映文化的差異和個性,而且對文化交際有著本質的、不可替代的影響。
  • 漢英翻譯技巧之隱喻的翻譯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關注一個漢譯英的技巧:隱喻的翻譯。作為一種修辭法,隱喻指的是在語言中用一種事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行為或特點。隱喻通常包含主體(比喻對象)、喻體(比喻用語)和喻義(主體和喻體間的相似之處)。隱喻的使用常常會使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形象,而如何精準翻譯隱喻的內涵則是英漢互譯中的難點。
  • 大國之道?5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4-1.5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朋友之交二、《論語》1.4節讀經群各家長的翻譯,原文如下: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論語》1.5節讀經群各家長的翻譯,原文如下: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