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為什麼不想學習?不想做的事情,誰也拿不出幹勁

2020-08-27 鋒遠育兒

為了能夠讓孩子多學點習,家長們不知道使用了多少辦法!比如監督孩子寫作業、掐斷網絡、給孩子報補習班等等。剛開始雖然起點作用,但一段時間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那孩子們為什麼不想學習呢?


對於這個問題,曾經指導過1300多名孩子學習的補習班老師坪田信貴,在《所謂學習好,就是方法好》這本書裡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孩子們之所以不想學習,主要是因為「對於不想做的事情,如何拿出幹勁?」

坪田信貴認為,在日本真正喜歡學習的人最多不過一成,剩下的九成,大概都是「雖然不想學,但不得不學」,所以變成了「不想學,所以不學」。並且他認為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不是人的性格和能力,而是日本的教育制度以及人們對學習的錯誤認識。

那什麼樣的教育制度導致了孩子不想學習呢?在坪田信貴看來,日本教育極端地一概而論化,明顯欠缺合理性。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有無數「吃力的事情」組成的制度。


比如新學習的漢字,有的孩子寫一遍就能記住,有的孩子即使寫十遍也記不住。擅長記漢字的孩子,只記得不斷寫同一個漢字的無聊感;而不擅長的孩子,留在心中的只有痛苦的記憶。

這種無視個體的差異的教育,只採用同一種方法,最後所有孩子記住的,只有壓迫感。

不管這種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漢字的寫法,還是利用數量使孩子們養成學習習慣,在坪田信貴看來,這都是很失敗的教育。因為,孩子們都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要求做這些作業的。


雖然寫字的數量與記憶和培養習慣之間存在著聯繫,但是在不斷重複的痛苦中,孩子們真的很難真正的記住知識。不斷加深的「真是討厭啊」的心情,帶來的結果僅僅只有「對學習的抗拒」。對於不想做的事情,如何讓他們拿出幹勁?

對「長時間學習很了不起」的錯誤認知,也是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在很多父母的觀念裡,「我家的孩子學習沒耐力,一天學不到兩個小時……」是孩子學習不好的最大原因。而只有那些長時間坐在桌子前,能持續學習三四個小時的孩子才是了不起。

比如做一項工作,如果我們在上面過於花費時間和精力,以至於超過規定時間的話,往往會失去他人的信賴。上個廁所一個小時,打個電話兩個小時,雖然別人不說你,但是時間長了就會受到抱怨。


世間萬物也都有「達成目標的時間越短就越了不起」的鐵律,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講究效率。然而,為什麼到了孩子學習這塊,卻被認為在學習上用的時間越長就越了不起呢?

在坪田信貴看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家長把「學習」這事本身變成了一個目的,它的價值被賦予「長時間學習」這件事上。認為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就越了不起。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長時間學習消磨的不僅有精力,還有更多的「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不想學習?坪田信貴給出的答案雖然依據的是日本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對我們教育孩子仍然有很大的啟發。因為我的教育制度與對孩子學習的認知和他們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有時候甚至比他們更為嚴格。


然而在我看來,孩子不想學習還有來自家長的兩個原因。不管是家長對孩子學習的忽視,還是家長給孩子施加的壓力,都會讓孩子有種不想學習的願望。

家長的忽視是孩子不願意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很多家長都把精力放在了事業上,卻忽視了孩子的學習。

學習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學習的時候得不到家長的激勵和陪伴,遇到了困難就會有不知所措和迴避的現象。時間長了困難越攢越多,那孩子就越來越不願意去學習了。


家長的壓力,也是孩子不想學習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給他們報這樣或那樣的培訓班,以至把孩子玩耍的時間都排滿了課程。在這樣高強度的學習環境中,孩子能不對學習產生討厭嗎?

再加上家長們對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或者成績不理想,都會遭到家長的責怪和批評。所以在學習上孩子們不僅遭受著「煎熬」還受著層層壓力。在這種環境下,孩子能會喜歡學習嗎?

總之,大部分孩子都是不願意學習的。之所以不願意學習是因為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對長時間學習的錯誤認知,以及家長對孩子學習的忽視和給孩子施加的壓力。


雖然學習是家長的事情,但歸根結底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對於不想做的事情,如何拿出幹勁?所以只有從內心裡調動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孩子才能真正喜歡上學習。

相關焦點

  • 有沒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很頹,不想上班,什麼事情都不想做?
    今天周五上班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個消息說:你有沒有一段時間很頹廢,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我想了想,在某個階段確實是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的。第一個領導來的時候,帶著我們朝著我們的方向努力了一年,依舊還是賠錢,所以大家工資都沒有漲,但是也學習到了不少東西,雖然不掙錢,但是要去談各種事情,去講課,還是有所提高的。結果老闆一看不掙錢,和我們領導說,你們和另外一個部門合併吧,我的上級領導一看,這樣合併了,也沒有必要了,就給我們說,我要走了,你們好好思考一下!
  •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做小生意,也不想拿死工資?
    有一部分人寧願做小生意,也不想拿死工資是這部分人對生活的一種選擇吧,也許是他們喜歡,也許做小生意已是他們的最佳選擇,我們尊重並支持他們的選擇。,也不想拿死工資呢,很大程度上,是個人的選擇不同。每個人出生以來,走過的路不一樣,在心裡最重要的事情和人也不一樣,面臨的選擇目標也不一樣,有人是父母,有人是爺爺奶奶,是陪家裡人賺少一些,還是離開家裡人去賺更多的錢,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這方面只要是自己覺得重要就好,沒有對錯之分。
  • 讓你不愛學習、不想工作
    學生討厭學習,成人不想工作,歸其原因是——「厭學情緒」的產生。家長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什麼都不用想、也不用做,就一門心思學習,咋還學不明白?其實問題可能也恰恰出於此。做為70年代出生的人,也做為高中孩子的家長,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同時也參與自己孩子的成長,相對比感覺兩種成長經歷截然不同。
  • 00後怎麼了,誰不想在學校官網上做作業?很感人
    正在寫入:邵菲編輯:劉穎定稿:蘇子許多學生認為他們不想做作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與現實妥協,把作業直接寫在他們的手上。有這樣一個孩子,因為不想做作業,做了一件大事。中國的最小值是「00後」黑客,因為他們不想做作業,他們入侵了學校的官方網站他出生於2001在北京在2001,大二的時候他對計算機非常感興趣,於是他開始嘗試自己編寫一些小程序,很快,他的編程就在一個小氣候下完成了。因為孩子們不想做作業,他們侵入了學校的官方網站。
  • 現在的年輕人 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而我自己, 也在執行這個採訪計劃的過程中漸漸走出了職場,用一年時間,摸索出了一條屬於我自己的「不上班」之路。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曾有無數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做這個採訪計劃?」每一次,我給出的答案都很簡單:「因為我就是一個不想上班,卻不知道不上班可以做什麼的人,我相信和我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
  • 為什麼越是父母不想讓做的事情,孩子越要去做?
    每次看到她躺在床上一直刷手機的樣子,小編心中就會感到氣憤,覺得她不知進取、不求上進。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對她說:「你別一回家就刷手機行嗎?整天拿著手機聊天有什麼用?你就不能看點書嗎?」女朋友聽到我說的話後,臉色馬上沉下來,反駁道:「你怎麼就知道拿手機聊天沒用?我這是在群裡和客戶溝通呢你知道嗎!」
  • 「不想做」就「不做」,不要跟自己較勁了
    但也因此她常常會把自己逼得很緊,本身她的工作性質和環境競爭性就比較強,她又是個性格要強的人,所以她會拼命努力,每天加班到晚上九、十點之後她還會給自己安排各種學習。以前我跟其他人一樣,認為她是無堅不摧的,什麼都難不倒她。但通過這幾次的聊天,我了解到,她近期總是失眠,很多時候想各種事情,凌晨2、3點才能睡著,到了早上5、6點又會突然驚醒,而且躺下來的時候,經常感覺心悸、不舒服。
  • 為什麼大家不想看到韓紅拿《我是歌手》冠軍?
    韓紅奪冠       這篇文章寫在決賽前,因為不想用最後的結果來說事,但是無論韓紅最終拿到怎樣的名次,進入決賽的選手中在她身上的爭議最多。在唱歌上極高的造詣配搭的「大姐大」性格,這樣一個「人格分裂」的感覺讓一些觀眾發出這樣的感慨:「韓紅的確唱得無與倫比,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不想讓她拿冠軍。」
  • 為什麼現在部分女性不想生孩子?
    不想生,也不敢生,一方面是經濟的壓力,現在養個孩子太費錢,更費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估計是怕生孩子的痛苦以及帶孩子的煩瑣吧!大家都認為是個女人都會生孩子,但是他們不知道對每個女人來說,十月懷胎太難熬,生產時要命的疼痛無助太讓人恐懼,以及哺乳期孩子的日夜不停的哭鬧太讓人煩躁絕望!生了孩子,媽媽要去出去賺錢養家,回家要做家務帶孩子,忒艱難了,讓許多女人望而卻步了。
  • 敞開心鼓起勇氣去做,每當我面對不想面對的事情
    思前想後,對事情結果的不確定性,導致把事情想得太悲觀,自己嚇唬自己。把事情可能發生的小概率不好的結果放大到以為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阻礙自己去做的動力。第二、家庭影響父母的教育,可能父母本身也是很謹慎小心的人,他們的子女多半也會效仿父母,或者父母的囑咐擔心,讓子女更加擔心面對某件事情的結果,而徘徊不敢做。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得去上學,我們家的孩子每次一到上學時間就開始哭呢?每天為了送孩子上學,都得和他鬥智鬥勇!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吧!寶寶為什麼不想上學呢?父母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的世界,就能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了。原因一:不習慣學校的作息沒上學前,孩子待在家裡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要玩、要吃、看電視或休息,都可以照著自己的時間表去做,做父母的通常都比較順著孩子。
  • 中考倒計時,我不想學習,但我想考100分
    其實你的畫外音是--我有點不想學習了!但我告訴你不要放棄,因為你還沒有足夠努力,為什麼努力,我前面說了很多狠話,今天我也試著講道理來說說,我今天保證不罵人。當年因為我這個同學覺得學習太苦,不願意繼續學習,家裡又覺得有資本無所謂,就算了,所以混完了一段時間後就上了技校。可是誰知道,突然家裡的生意不行了,又沒有學歷有沒有技術,最後只能在街裡給超市送貨,從大家手機裡面的照片看,我這位同學已經比我們很多人顯得老的多了。《親愛的安德烈》裡面有一段龍應臺給安德烈的信中有段話。
  • 我不想讓孩子們留下遺憾
    鋼琴旁的一副拐杖格外扎眼,原來,姚老師因小兒麻痺症導致殘疾,因為身體原因,高考時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最終留在湘西學習財會專業。畢業之後,姚彥暉義無反顧選擇了從教,「我不想讓孩子們留下遺憾,讓他們出去讀好大學。」姚老師兌現了他的承諾,他帶的學生紛紛考出了大山。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等院校等有姚老師的學生。
  • 怎麼罵醒一個不想學習的孩子?
    言歸正傳,很多家長都很苦惱孩子不愛學習,就想著玩。玩完遊戲玩玩具,玩完玩具就追劇,但是對自己的學業卻一點不及玩的上心。除去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性,大部分的同學不愛學習,更多的是沒有足夠的外界推動力。在學校裡,有一種大家都在認真學習的氛圍。而在家中,孩子所思所想都是:為什么爸媽不用看書學習我就得坐冷板凳,我也想跟她們一樣看電視吃瓜子喝茶啊!爸媽沒有在工作,那我也不用學習了!
  • 【教育資訊】當孩子說我不想學習時,請這樣回答
    總不想學習,是許多孩子的通病。幾乎每個家長都在為此頭痛不已並長期與之鬥爭。可每次問起孩子不想學習的理由,總是五花八門,搞得家長們不知如何應對,不知如何說才能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針對孩子們五花八門的不想學習的理由,分析孩子們諸多理由背後真正的隱含詞,並告訴家長們該如何與孩子們溝通。
  • 想得通的事情就想,想不通就不想
    不論是怎樣的人,他都會陷入一種胡思亂想的境地之中,畢竟在生活之中,誰都會去幻想某一件事情如果發生了怎麼辦?但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明白,想的問題必須要對自己的生活有著積極意義的事情,而並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上,任何人有可能因為某一件事兒開始去胡思亂想,對於想不通的問題苦苦糾纏。
  • 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因為什麼事情?
    若是有些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因為錢,回農村老家過年,既耽誤掙錢,又增加一筆很大的生活開支。出門在外的農村百姓掙個錢非常不容易,每天幹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掙個辛苦錢,照顧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省吃儉用的存點錢,過年回家一趟就是一筆很大的生活費用。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了?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執著於鐵飯碗了呢? ——要不要工作、做多少工作、做多長時間的工作。 先不說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這些職業,大多技能門檻不高,隨時都會被他人取代。 而且作為自由職業者,社會保障往往不足,沒有五險一金,更沒有工傷險,出了事只能自己承擔。
  • 《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別人怎麼苦口婆心都沒用
    但這些對我來說,我覺得也應該是正常的,因為不管是誰遇到了困難,或是自己承受不了的事,再大一點,或者是家庭的變故原因。都有可能使自己墮落,更何況是一個初中生呢!在葬禮上,那個15歲的男孩哭得像是整個世界都塌了,這個15歲的男孩就是女主人公的弟弟叫楊錦天,是女主人公楊昭家領養的弟弟,也正是因為楊錦天初中時家裡出了事,他之後再沒有認真學習過了。
  • 孩子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不想上學…無法跟孩子溝通怎麼辦?
    ,不想刷牙,不想吃飯,不想上學,到回家不想寫作業,不想睡覺,家長几乎每天都在孩子的各種挑戰中度過,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沒法跟孩子溝通……好父母,除了愛還需要智慧。我關心他學習、早戀這些問題不就是為了孩子好麼?記住,孩子並不會這麼認為。愛孩子,還要懂得正確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父母要學會用語言或者行動幫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氛圍。比如回家之後,不要馬上問:作業寫完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