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外名師點評我省高考文綜試卷:緊密聯繫實際,知識與能力並重

2020-12-17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政治】知識與能力並重,情懷與素養同行

【點評名師】李瓊,鄭州外國語學校政治教研組長、高三政治備課組長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政治試題,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引領,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倡導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加強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等品質的考查和引導,注重能力和素養考查並重,彰顯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素質教育導向作用。

一、2020年高考政治試題總體評價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政治試題緊緊圍繞高中政治學科主幹知識,以時政熱點為背景材料,創設新情境,提出新問題。以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立意,考查學生運用基本知識、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1.試卷題型結構穩定,難度適中。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政治試題依然保持了12道選擇題、3道主觀題的設置。其中,選擇題部分:經濟4道、政治3道、文化2道、哲學3道;主觀題部分:38題考查經濟學,39題考查政治生活,40題以哲學和文化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查。試題緊扣考試大綱,風格穩健,難度適中,沒有出現偏、難、怪的現象。主觀題中的「進博會」、「村民自治」、「中醫藥與抗疫」等素材都是學生熟悉的話題,試卷於學生有一定親和度,利於學生心態平穩,正常發揮。

2.試卷內容注重主幹知識,重視關鍵能力,突出對思維品質和學科素養的考查。

選擇題:經濟部分考查了企業經營、財政作用、人民幣國際化、生產要素等;政治部分考查了政府、人大和監察部門、國際關係等;文化部分考查了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標準、文化多樣性等;哲學部分考查了聯繫觀、價值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等。

主觀題:38題考查了消費對生產的影響。39題考查村民自治機制的創新及其意義。40題以中醫藥在抗疫過程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為材料背景考查認識論中「認識的發展」以及文化方面的「弘揚中醫藥文化對堅定文化自信的作用」。試題考查側重主幹知識,強調基礎,重視解題能力與思維品質。

二、充分發揮政治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

1.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激發強國之志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來,愛國精神就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脈之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繁榮發展而不懈奮鬥。文科綜合全國Ⅰ卷第12題以企業「跨界」生產抗疫物資為材料背景,體現了企業經營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和濃厚的家國情懷。

2.引導學生加強品德修養,強化價值引領

立德為先,修身為本。教育不僅要傳播知識、傳播真理,更要塑造學生的品德修養、價值追求和精神品格。

3.引導學生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文科綜合全國I卷第40題第(2)問,以中醫藥為抗疫做貢獻為素材,引導學生認識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價值和魅力,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4.引導學生聚焦生態保護,踐行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文科綜合全國Ⅰ卷第23題講述廣西某山村建設觀鳥基地,積極引導村民「愛鳥、護鳥」的事跡,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5.引導學生關注全球抗疫,感受大國擔當

文科綜合全國Ⅰ卷第40題,以「中醫藥走出國門助力全球抗疫」為材料背景,引導學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感受大國擔當。

2020年高考政治試題緊密銜接高中政治課程標準及教學要求,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及認知實際,充分體現立德樹人鮮明導向,落實高考評價體系要求,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促進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切實發揮了高考正向指揮棒的作用,再次給我們今後的政治教學明晰了方向:重視基礎,強化能力;關注時政,拓寬視野;培育情懷,提升素養。要充分發揮政治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歷史】突出立德樹人,落地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發展

【點評名師】林聰,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歷史備課組長

■突出立德樹人,蘊含熱點焦點

今年的全國Ⅰ卷文科綜合歷史試題繼續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育人價值。第27題探討族規、家訓,說明持家立業、報效國家的道德價值,第33題以法國思想家蒙田的「完全的紳士」為史料凸出「完整的人」應該體魄強健、知識淵博,以及愛國、關心公益等。

今年的高考題以歷史的眼光投射對當下的關切,引導學生以史為鑑,發揮歷史學科的經世價值。比如,第32題通過對比古代雅典和羅馬的司法制度,指向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現實要求。第35題通過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貿易區框架下的「負面清單」規定,指向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的關係問題。第41題則通過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德關係,呼應中國在「多極化」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以及中歐關係的發展。

■試題難度平穩,利於學生發揮

整套試卷在考點分布、試卷結構、題目類型等方面保持穩定,落實了教育部考試中心「穩字當頭」的精神。當學生拿到試卷後,心理不會有太多的波瀾,可以平穩地進入試題,並在作答過程中漸入佳境。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試題「簡單」,今年的試卷延續了以往的命題特色,充分使用新史料、創設新情境,強調考查學生對歷史背景、主幹知識的理解。比如第25題以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步輦圖》為史料,引導學生挖掘繪畫風格與歷史的關係。比如第28題以晚清《格致彙編》雜誌中「互相問答」欄目的數據統計,考查學生將陌生史料與時代背景相聯繫的能力。

■考察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發展

歷史學科高考早已從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而在新一輪課改的大背景下,素養立意已經越來越突出。學習歷史不是為了記住枯燥的年份、乾癟的史實,而是要把握歷史脈絡、時代背景以及歷史事件之間的互動與影響,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僅舉一例加以說明。比如第29題,以20世紀20年代中國度量衡的混亂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將任何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去把握,並給出符合歷史事實的解釋的能力,進而落地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

新課改大背景下,歷史不再是「背多分」,歷史也不應為「背多分」,古今中外豐富的歷史資源,皆應服務於學生的發展——人格的發展、思維的發展、素質的發展。史學本為人學,學生亦為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兩者相得益彰應是未來歷史教育的目標。

【文綜之地理】從身邊的地理現象出發,強化知識的遷移能力

【點評名師】夏林義,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2020年全國Ⅰ卷的地理試題較2019年有較大變化。自然地理佔比大於人文地理;非常注重對文本信息的解讀;試題注重科學的人地協調觀,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關注美麗中國的生態建設;體現了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材料的選取和設問角度都貼近時代、貼近生活,很有探究性。試卷整體價值觀導向好,區分度較高,實現了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立足學科特點,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考察主幹知識為基礎,強化知識的遷移能力

地理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幹知識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思考與之相關的地理知識,拓寬視野,充分發揮知識遷移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不同知識模塊深入考查,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最終才能得到答案。試題本身求新求變,靈活性較強。今年考題中就考察了氣候對城市規劃的影響、農業區位的選擇,地貌的形成等主幹知識。

■注重關鍵能力考查,提升人才的選拔的區分功能

2020年高考全國Ⅰ捲地理學科試題注重信息的解讀與獲取,要求學生掌握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快速、準確地從試題材料中將關鍵地理信息提取出來,提煉、整合後建立地理信息之間的聯繫,從而全面地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徵、過程與聯繫。如陝西省延安市對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區治溝造地,通過示意圖向考生展示我國黃土高原生態治理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運用內外力作用的原理結合材料「玄武巖的巖漿流動性好,噴出冷凝後,形成平坦的地形單元」,從玄武巖地貌的差異化侵蝕形成的不同地貌,強調地理事物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難度較大。    

 

■從身邊的地理現象出發,落實立德樹人,助力素質教育

地理試題通過精心選擇體現時代精神、地域特色的素材,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等德育目標滲透到試題中。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我國東北平原的某城市某居住區的建築布局規劃;運用農業區位去探究順坡壟利用光照的優勢發展農業;以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背景設計試題,引導學生形成綠色生產生活理念,並從自身做起,自覺為美麗中國建設做貢獻。利用大型挖泥船將海底巖石攪碎,並將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島,體現了我國強大的基建能力;將農業生產中的勞動智慧與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相結合,在學生心中播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種子。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體現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提供豐富的探究活動案例,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開闊地理視野、豐富地理視角,使高考地理試題成為助力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農業活動、植被分布、小區規劃都體現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類生產活動、社會現象等,都蘊含著地理的原理。將身邊的地理引入試題,是培養學生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學生對地理學應用價值的認知。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一格

相關焦點

  • 鄭外名師楊子點評高考英語:試題穩中有變 契合評價體系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試題難度適中,命題類型穩定。」7月9日,大河網記者採訪到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英語備課組長楊子,請她談談對於今年考卷的看法,她認為試題內容和選材與高考評價體系所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高度契合,突出了核心價值導向、學科素養要求,落實考生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的考查。
  • 鄭外名師曾維舉點評高考理綜化學:立足基礎 穩中求變 變中求新...
    試題突出對主幹知識和化學學習能力的考查,切實做到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發揮化學學科育人功能,尤其是與新冠病毒防治相結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命題思想,同時考查了考生接受、吸收、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考查了基礎知識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 2020高考試卷劃重點!鄭外名師全科點評
    點評人: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張志全本套試卷以「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植根於立德樹人、把握時代精神、適應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緊密契合新課程標準,全面考查學生的信息處理、審美鑑賞、語言表達等關鍵能力。整套試卷特色鮮明。
  • 2020高考試卷劃重點!鄭外名師全科點評
    緊密聯繫社會實際,設計真實的問題情境,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把握了穩定與創新,對引導中學數學教學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整體保持穩定1.所考查的題型是近幾年高考考過的、學生平時見過的類型,沒有學生感覺很不熟系的題目。
  • 分析今年高考十套試卷後,鄭外語文名師發現河南高考語文試卷有這個...
    【語文】穩字當頭,變化細微點評名師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張志全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採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Ⅰ卷),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5套卷之一。【數學】設置問題情境,密切聯繫實際點評名師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數學備課組長王正在王正看來,2020年高考數學試題很好地體現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體現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導向作用
  • ...名師鄭麗峰點評高考理綜化學:比去年難度略有降低 主觀題穩中有變
    對於今年的試題,鄭麗峰認為充分體現了高考試題「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特點,選擇題的第7題,結合新冠疫情,考查了幾種常見消毒劑的化學知識;第8題考查了具有抗疫能力的我國中醫藥材提煉出來的有機物的相關性質,讓人體會到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 鄭外名師點評河南高考數學試卷:整體穩中有變 突出核心素養
    在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數學備課組長王正看來,今年我省高考數學試卷緊密聯繫社會實際,設計真實的問題情境,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把握了穩定與創新,對引導中學數學教學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一起來看看王正老師的詳細點評吧!
  • 名師點評福建高考試卷:部分試題選材有創新
    根據課改要求,部分試題在內容、選材及設問上進行探索和創新  福州新聞網訊 我省高考8日順利結束。作為「舊高考」的最後一年,本次試卷相對於明年實行的新課改高考是否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明年高考有怎樣的啟發?我省今後高考又將出現怎樣的趨勢?
  • 鄭外名師點評我省高考英語試卷:試題穩中有變,契合評價體系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點評名師】楊子,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英語備課組長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試題題目難度適中,命題類型穩定,試題內容和選材與高考評價體系所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高度契合,突出了核心價值導向,學科素養要求,落實考生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的考查。
  • 長郡梅溪湖中學名師點評地理試卷: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長郡梅溪湖中學名師點評地理試卷: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突出考查關鍵能力點評人:長郡梅溪湖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陳憲 今年全國I卷文綜地理科試題延續了往年命題風格,嚴格依據考試大綱,聚焦學科主幹內容與核心素養,突出關鍵能力的考查。
  • 長沙九位名師點評2017年高考試卷
    2017年高考昨日全部考完,長沙九科名師點評高考試卷——   題型創新,注重考察綜合素養 今年是湖南高考第二年恢復使用全國卷,許多家長、老師最關心的是,今年的高考試卷考題設置如何,難度係數怎樣?昨日下午,高考全部考完,試卷和答案也隨後公布,本報第一時間邀請長沙9位名師,點評9科高考試卷。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團點評 河南高考九科試卷評析全在這裡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今年的河南高考卷有何特點?有啥啟發?7月7日、8日,大河網特邀河南省實驗中學的名師團,為河南考生送上精彩的試卷評析。快來一睹為快!、河南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張定勇▲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張定勇點評河南高考作文:回歸經典文化,貼近現實生活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崔礦山▲名師崔礦山點評河南高考作文:植根文化彰思辨 觀照當下顯實用
  • 新東方名師點評2019高考文綜北京卷:穩中求新 關注民生
    2019年高考文綜考試已經結束,在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今年文綜有哪些特色?來看北京新東方學校名師分析。2019年高考文綜考試結束後,網易教育第一時間邀請了北京新東方學校3位名師——地理名師貢亞鵬、歷史名師徐秀晨、政治名師崔立龍解析理綜試題。今年文綜題目亮點頗多,我們來聽聽名師們是怎麼分析的。■名師解析網易教育:各位網友大家好!
  • ...名師點評高考文綜歷史:試題難度較為平穩 重在對學科核心素養的...
    6月8日,在上午的文綜考試結束後,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高三年級備課組長劉向鋒對今年的文綜歷史做出點評。 今年高考歷史試題實現了歷史性和現實性的有機結合。試卷既呈現了原汁原味的歷史知識,體現了歷史學科所獨有的真實性、過去性、廣博性的特點,又充分凸顯了歷史學科在培育新時代公民所必備的民主意識、愛國主義、全球視野等公民素養方面的獨特價值。
  • 今年高考題有何特點?湖南名校名師解讀各科試卷
    今年高考題有何特點? 難不難? 聽聽名師點評 湖南名校名師解讀各科試卷 為今後備考支招 記者 徐行 攝 6月8日下午,高考結束後,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我省多所名校的名師點評今年各科考試試卷。一張試卷、一道試題可能反映出了整個高考命題的趨勢變化,也將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指引方向。這份點評和解讀來之不易,因為所有名師都是在拿到試卷後自己先認真做完一遍,結合答題感受和教學經驗來完成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們給今年高考試卷打多少分?
  • 名校名師點評合肥三模試卷|政治:重視知識整合,關注時政熱點,規範...
    連續多年,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工大附中等省內名校都組織教科研人員對高考模擬試卷及高考試卷進行點評分析,給廣大師生及家長提供科學準確的備考建議。臨近高考,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教科研人員又撰寫了合肥三模試卷分析及備考建議,收到業界好評。經省內教育專家評審後,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客戶端刊發了這組名校名師點評合肥三模試卷的學術文章。□合肥工大附中 王麗 陳明友王麗:合肥工大附中高三文綜、政治備課組長,合肥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
  • 2020河南高考全科試卷評析來了!看鄭外名師團的「點評套餐」
    總體上,2020年高考化學試題情景來源於生產、生活、社會及科研實際,將與化學學科聯繫緊密的環保、材料等交叉學科作為試題背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展、關注新科技,把所學知識跟實際生產、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學以致用,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發揮學科育人功能,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素養中「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這一較高的價值追求。
  • 權威專家點評2007年江蘇高考物理化學試卷
    我省高考已經進入閱卷階段,物理、化學成為今年高考考生關注的熱點,昨天本報再次約請和專訪了權威學科專家請他們點評試卷,期望對廣大讀者有所啟發。  物理 緊扣大綱、創新命題  昨天,專家們指出,細讀今年的物理卷,其特色可用「穩定」、「新穎」、「過渡」三個詞加以概括。
  • 鄭外名師點評高考歷史試題:時代底色,歷史情懷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6月8日上午,高考大項文理綜考試結束,今年的試題情況如何,考生對考題的適應性如何?大河網記者連線採訪到鄭州外國語學校歷史教研組長辛西娟,為考生和家長送上第一時間歷史題目解析。鄭州外國語學校歷史教研組長辛西娟辛西娟表示,2019年全國文綜新課標1卷歷史試題以穩為主,穩中求變,無論是主觀題的問題設計還是選擇題選項的設置均以考試大綱為基本依據,對考試內容和要求進行了優化與整合,避免「偏、難、怪、深」,找準關鍵能力,注重知識整合,創設新情景,關注歷史與現實的契合,較好地實現了「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
  • 宣城名師點評2017中考試卷:思想品德歷史物理化學
    上期我們推出了2017中考語文、數學、英語試卷的名師點評。本期我們繼續邀請了宣城市十二中學的老師,對思想品德、歷史、物理和化學四科試卷進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