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望江女孩事件,眾說紛紜,焦點就在警察施救是否存在不力問題。
事件發生後,網絡上指責處警警察施救不力之聲鵲起,當地公安部門對涉事警察作了停職處理,成立調查組對有關問題進行調查。
在此期間,有官媒對此事件進行了評論,一是中央政法委的評論,一是央視支持人郭志堅的評論。
中央政法委的評論首先指出沒有成功挽救女孩的救援就是失敗的救援,同時表示在調查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不能妄加評論。
央視主持人郭志堅對該事件的評論是「挽救一個人生命不能以另一個生命為前提」,並評論說警察也是人,生命同樣寶貴。
近日,一個關於望江女孩投水事件完整版的視頻流出,視頻中,女孩投水之後,一個路人大聲問警察下不下去救人,看到警察沒有回應,路人跑向水邊並脫掉衣服,跳進水裡開展施救。
在此過程中,現場一名警察拿出橘紅色救生衣跑到水邊,其中一名警察脫掉衣服跳進水裡進行施救。
救生衣從何而來呢?在路人跳進水裡進行施救之後,接著跳進水裡的究竟是警察還是應訊趕來的其他救援人員(特警、消防人員)?這些可能需要等待調查組的調查結果。
在這個救援過程中,救生衣的出現,是一個關鍵節點!為什麼這樣說呢?
假如救生衣是處警民警帶來的,那麼一開始他們為什麼不穿上救生衣做好救援準備呢?為什麼等到女孩投水後才急急忙忙拿出來?
即便民警不會遊泳,提前穿好救生衣對自己也是一種必要的防護措施。
所以,橘紅色救生衣從何而來可能是該事件調查結果的關鍵因素。
望江女孩事件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很大。
客觀冷靜地看待這個事件,有幾點感受:
第一點,就像郭志堅評論的那樣,假如拋開職業身份不談,警察也是人,生命同樣寶貴,挽救一個人不能以另一個生命為前提。
第二點,像這種突發的救援任務,確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經過特殊訓練和培訓,救援機會稍縱即逝。
第三點,因為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出現各種議論也很正常,至於說道德綁架,那也是個別人的認為。網絡時代,誰也不能把別人的嘴捂住。
真相最終會大白,讓子彈再飛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