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自己就從一位瑜伽老師成功轉行新媒體運營,所以就有很多親朋好友諮詢說自己也想轉行新媒體運營,但0經驗,可以嗎?其實,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我職業跨度這麼大貌似0經驗又成功轉行的這個結果,並沒有看到中間我付出的準備工作。
那麼這次就對這個問題統一地先回答一下,不可以。
就算可以也不建議。
原因如下:
1. 任何崗位都需要基礎技能,新媒體運營也是,而且它所需的技能也並不是什麼都不會的人直接就可以上手的。
2. 零經驗輕鬆面試過的企業大多數「有坑」,想必很多人都有所體驗。。。
3. 好的公司都偏好老手。好的企業當然都會招能力夠硬的人,不僅能幫他們提高辦公效率,而且會花費更少的財力與精力去培養。
那麼0經驗就沒有機會入行或轉行新媒體運營嗎?並不見得。零經驗不代表永遠的零經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總是可以做些什麼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自己就通過3個月的時間,從一位瑜伽老師成功轉行新媒體運營,還面試10家拿到8家平均6K的offer(坐標西安),像我這個之前把精力都放在瑜伽上的女人都可以成功轉行,你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也會有人好奇於轉行跨度如此如此之大的我,是認真的嗎,那我就這一部分大概說下自己的經歷吧。
雖然我是一個工科女,但是大學期間,基本上全部的精力與金錢都放在喜愛的瑜伽上了,也為了上了教練班的培訓經常翹課。。就是想單純地當一位瑜伽老師,畢業之際也沒做什麼規劃,也覺得自己年輕,為了自己喜愛的事物可以全職做瑜伽老師。
就這樣幹了兩年,不是說這個職業不好,我還是喜愛它的,只是本來自己就體弱,當老師後的習練量要比之前大很多,自己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了,經常感覺體力不支,去醫院醫生就讓我多吃補品,不要勞累過度。
再加上目前這個行業沒有五險一金,也不敢請病假事假,嚮往著在寫字樓工作的白領們,自己就有些動搖了。
同時大學很多的同學都已經在網際網路這個行業過著起碼不用為生活發愁有盼頭的工作了,自己也羨慕著網際網路行業的高端新穎與迭代,想進入這個行業,機緣巧合下關注到了新媒體運營這個職業,了解後覺得各方面都和我的胃口。
但是,對於連「菜鳥」都算不上我的我,真的可以進入這個門檻嗎?
儘管有存疑,我決定積極地在各平臺搜索技能幹貨,期間精讀《運營之光》等熟悉網際網路運營方法論、在半撇私塾學習新媒體營銷框架、營運傳播與文案寫作等。
也精心做了超過30個案例分析,其中包括微博「中國錦鯉」、新世相「逃離北上廣」、拼多多優惠券 等。
也運營自己的自媒體公眾號,通過零成本,在兩周內將粉絲數量從0增長到2000,那段時間平均每天鑽研3個小時,在不熟悉的知識面前,也總是將自己從不自信的迷茫中拯救,做得多了自然就會好了。
那麼關於0經驗如何轉行新媒體運營,我概括出四個準備工作:
準備一:評估自己真的適合新媒體運營嗎
準備二:完善基礎技能
準備三:實踐運營公眾號
準備四:找一家適合自己的公司
對於0經驗的我們要想入這一行,我們首先要了解清楚自己適合運營嗎,謀定而後動,只有在充分了解後做的決定才相對靠譜,我們才會在這個方向上走得更加長遠。
如何看自己適不適合?
關於這個部分其實網上會有很多的測評,不過我建議大家還是帶有主見地去思考。
我認為如果你對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內容暫且不說喜歡(當然喜歡是最好的),起碼不排斥,並對某一些內容是擅長或很感興趣的。或是有信心自己培養好這些能力,從自身的認知來看是OK了。
我開始就是在網上先查詢相關的信息,先了解了新媒體運營的概念:
什麼是運營:運營是為了獲得用戶增長、做好用戶維繫,提升收入所需要使用的一切手段,說白了就是此產品與用戶的橋梁。【附上運營形象圖:產品與用戶的橋梁】
新媒體就是區別於報紙等傳統媒體的新型媒體,常見的如公眾號、微博、微信、知乎、豆瓣、抖音等。
因此新媒體運營就是通過這些新興的媒體來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潛在用戶,並維繫好他們,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購買。
既然要提到獲得更多的潛在用戶並要維繫好他們,那麼具體都是要做什麼工作才能將這些落實好呢?
我為大家概況一下運營的工作的流程框架:
拉新:我們要在新媒體渠道定期生產優質的內容、策劃有吸引力的活動來讓更多的用戶知道我們產品。
促活:看見內容沒有用,還需要把閱讀文章/參與活動的用戶變成潛在客戶,需要設置引流點,比如策劃一些福利活動,來獲取潛在用戶的聯繫方式。
留存:當我們獲取到用戶微信,或者讓用戶註冊了我們的帳號以後,可能很快就忘記了,因此還需要定期的內容或活動,把用戶留下。
收益:我們要想辦法從用戶身上賺到錢,比如可以策劃免費的公開課、直播課等。
需要注意的是,新媒體運營是一個營銷崗位,是幫助企業賺錢的,因此工作內容內容涉及到了前端的獲客、引流,購買轉化等銷售工作,也包括了運營服務等售後等工作,才能提升滿意度和復購率。
這是作為一個新媒體運營人工作要思考的方向,不過當時的自己對於這個崗位所需技能的認知還是比較模糊的,通過持續的輸入與查詢,我將其所需的能力歸納為如下圖:
最終我的自我評估
當時我先自己做了一個評估,認為自己的網感不錯,加上溝通能力較強,也覺得像文案以及數據分析等能力也是可以努力慢慢培養的,自己也不反感。也有詢問親近的朋友也覺得這個職務綜合起來我蠻適合的。
建議:
你還可以將這些信息給到熟悉你的人,讓他們看看你的性格和能力與這個崗位相不相符,給自己以參考。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市面上,對於這個崗位側重的工作內容與要求不一致,有些內容會更加細緻,但我們要先培養其全局的認知,萬變不離其宗。
上面通過介紹新媒體運營的崗位情況來讓大家自行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新媒體運營的,當我們確定要入行後,就要武裝好自己了。
在這裡我將從兩個方向為大家介紹,一個是思維的準備,再就是實操的技能了。
首先應該有意識的培養運營底層的思維方式,我當時是我通過課程與書籍總結到做運營必須有用戶思維、產品思維、社交思維、復盤思維。
推薦: 這裡推薦大家精讀《運營之光》、《從0到1》、《引爆點》。
此外,我還整理了網際網路思維的精品課程與乾貨文章,當時也是助我一臂之力啊
此外,我當時還有一個轉行交流群,每天都有小夥伴分享運營幹貨,而且很多是很及時的乾貨哦。
如果大家需要加群或者獲取福利的存檔,可以對話我或在評論區留言哦。
自己掌握技能這個部分,我能提供方法論,因為要靠自己去理解、多模仿多練習,沒有捷徑。
文案寫作
文案能力是作為新媒體er最最基礎的技能了,好的文案可以快速讓用戶知曉你的價值定位以及誠心,增加好感度,比如光棍節的文案:
這就讓孤獨奮鬥單身狗們感覺極度地被理解啊~
對於下筆極其困難的我來說,當時的我又是如何培養的呢?
1.培養語感 ——先看故事型、敘事性的文章,用心看,過程中思考作者是如何讓整個故事更加豐滿,生動。是在哪處吸引到自己的,不論是情節,還是哪怕一個用詞的細節。
2.鍛鍊邏輯——看看商業型的文案,看看他們的套路,是如何一環扣一環,讓讀者感受不到推銷的違和感的,這裡拆文章是很高效的方法,拆解的點包括:文案總體目的、開頭、每一部分的主題與目的、轉行路徑如何搭建、結尾。
推薦的公眾號:腰線
3.多寫多練——這一部分也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記得當時我試著先寫自己的故事,發現都。。。交代不清楚,真的很沮喪,但也是強迫自己去寫的,也將看過的商業文自己試著書寫,也有把我的尬文讓朋友幫忙點評,才一步一步好起來的。
對於文案,建議大家日常保持敏銳的態度,多記錄,多歸納整理。平日的廣告、段子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靈感。
就比如大家要是看奇葩說,比如對於一個辯題,思考你先會如何回答,花時間整理下來,再去看那裡厲害的選手是如何俘獲觀眾的,分析他們是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是邏輯?煽情?搞笑段子渲染?還是互相的組合,我們將有用的元素吸收。
關於當時學習文案寫作,以及營銷策劃的課程乾貨,我也整理出來,同樣有需要可以給我說。
工具整理
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新媒體運營的相關工具,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設計能力需要一定的審美,也是積累來的。
當時只要自己什麼都不想幹了就去一些圖庫網站、以及作圖網站(創客貼等)去看別人優秀的設計,遇到好的就歸納為自己的素材。
也會在閒了自己去修圖(自己的、朋友的),培養自己作圖的能力。
通過看消化乾貨與自己習練,在逐漸掌握上述基礎技能後(用時40天),就一定要將所學運用出來,一是為了鞏固所學,更重要的是為了打破沒有工作經驗的壁壘。在這裡我選擇了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原因有以下:
沒有任何門檻,誰都可以註冊,不需要任何啟動資金,還可以嘗試創業。
公眾號市場廣且功能相對完備。
這個過程會提高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鍛鍊思維。
那麼運營前期我們運營自己的公眾號是在運營什麼呢?
說白了就是通過優質的內容或福利給自己的公眾號引流,同時要想方設法地留下這些用戶。結合運營數據分析不斷地優化內容和細節效果。
運營公眾號的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1.定位清晰,要考慮到我的公號的目標用戶是哪些人,他們的痛點是什麼,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什麼問題。
以我為例,定位就是想幫助想入行新媒體運營但苦於沒有經驗的人群提供乾貨。
2.風格統一,這裡的風格包括頭像、文章排版顏色與排版最好統一,以及每一篇文章的封面圖,試想一下,若訂閱的公眾號之前都是大氣簡約的風格,忽然換成了生動活潑的圖二,你是不是也覺得 蠻奇怪的。
3.平臺活躍,想要0成本快速漲粉,就一條,去各個平臺活躍!有行動力,才會有收穫,可以在知乎、小紅書、豆瓣、頭條、甚至是網易雲音樂發布自己的內容做引流。但要注意,要選擇正確的平臺,就比如在網易雲音樂分享穿搭就不合適了。
4.設計好引流福利,我們的確要輸出優質的內容讓讀者信賴,不過在文章或末尾巧妙加入吸引人的引流福利,用戶才會願意關注。比如關注xxx公眾號,免費獲取10本豆瓣好評8.0+運營電子書。
5.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用戶關注公眾號後,就要做好維繫,不光是回複評論,也要持續輸出優質內容讓他們相信你,要不然他們很可能領完福利就走掉了。可以初期轉載優質文章,剛開始自己就是轉載了8篇文章,並要求自己持續輸入爭取每天都有推文,也能提高寫作能力。
同時當時自己也有在這裡學習,裡面有很多免費的課程,大大提高我們的效率與競爭力,感興趣的夥伴可以看看哦。
而且這部分我自己也在自己總結了更多乾貨,感興趣的夥伴可以對話我哦。
準備四、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
有了自己運用的項目,我們最終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求職,有些人覺得只要是這個職務能成功轉行就行,不過還是需要思考自己適合的公司。
為什麼要找適合自己的公司呢,這就像找對象一樣,三觀相符、適合自己才不會累。
那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公司呢?
1.篩選行業,我認為這裡要看自己想從事的行業,網際網路、教育、健身等領域。做自己相對感興趣並想紮根想的行業,才會投入更大的熱情。
2.公司類型,要看自己想得到的是什麼,大公司穩定相對有歸屬感,雖然會將自己分內的事情幹得精,不過很容易成為螺絲釘,不方便接觸別的崗位內容。創業公司不太穩定相對比較辛苦,不過接觸的面很廣,提升迅速。
拿我自己來說,我轉行前一年覺得野蠻生長很重要,就選擇了創業公司,我也是想從事瑜伽健身這個領域的,當然期間在面試過程也是有對比多家創業公司的,看他們的願景、價值觀自己欣不欣賞。
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剛開始有興趣的公司可以調研這家公司的基本信息,成立的時間、融資歷史、司法風險、經營風險等。這些在天眼查/企查查都可以查到。
簡歷+面試
有關簡歷和面試就不展開細講了,這方面更全的乾貨大家可以看下面的文章哈
有關簡歷👉 新媒體運營如何寫簡歷
以及面試👉 新媒體運營面試有哪些問題
以上就是我為轉行新媒體運營梳理的內容,總結如下:
1. 0經驗沒關係,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
2. 我們要在充分了解這個崗位的情況下做決定
3. 準備技能階段中,多練習是關鍵,也要注重思維的培養
4. 將所學運用,學會分析與復盤
5. 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 沉澱技能:我們前期還是靜下心來將80%的精力投入在提高技能上,而不是放在獲得啟發與方法論上。
2. 持續輸入: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向前推進的,因此要做好終身學習者的準備。
最後我跟大家說,其實入行的朋友們最重要的是沒有氛圍,沒有環境,沒有動力。
其實我自己在轉行之前,有個很實用的群(上文有提及到),裡面有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鼓勵,有專業的老師解惑,每天也有最新資訊的推送。讓我在轉行路上充實又不那麼孤獨。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告訴我。祝所有想要轉行新媒體運營的各位,拿offer拿到手軟,在這個崗位上熱情、幸福的工作!
碼字不易,可以的話幫忙獻歌花唄,當作對我的鼓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