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好,不是靠打!深圳父母:你得這麼來,才好使

2020-07-27 張在怪珈

現如今有些零零後已經開始進入大學生活,而一零後則開啟了成績「吃雞」的生涯,不少寶爸寶媽們都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畢竟福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可以也有不少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瓶頸,成績一直低迷,那麼,對於孩子成績不好的現象,寶爸寶媽們還是痛下來心來打孩子。可是這樣很有可能會引發孩子出現這些症狀。

孩子成績不好,不是靠打!深圳父母:你得這麼來,才好使

首先成績不好,就打孩子,可能引發孩子說謊行為。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成績不好就打一頓。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難」。為了逃避挨打,孩子成績不好就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其次成績不好,就打孩子,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期末考試沒考好,如果是平時成績就不好的孩子,他們內心往往比較脆弱、自卑。這個時候,父母、老師一個責備的眼神、一句譏諷的話,都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不要說一頓打。如果是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他們本身就已經很沮喪和自責了,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得到父母的鼓勵而是一頓打,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這樣的狀況,孩子的成績不僅不會變好,還會間接傷害到孩子。對此我建議各位家長到生活教育平臺上看看請個。孩子哪門功課吃力就補哪門。

孩子成績不好,不是靠打!深圳父母:你得這麼來,才好使

另外成績不好,就打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對學習的抗拒心理。如何正確對待孩子成績孩子期末成績不好,在發放成績單的時候,在同伴中已經受到了無形的壓力。如果回家還被父母打一頓,只會讓孩子更加厭煩學習,更沒自信,並且會變得暴躁不安,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

孩子成績不好,不是靠打!深圳父母:你得這麼來,才好使

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界限,他們就可能會做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決定;而成績不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考試的時候狀態不好,考試的題目偏難,這種情況,我們要對孩子表示理解;有可能是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對老師講的重點不明白……學習方法不當,使學習進入了一個誤區。這種情況,我們要應儘快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但是當務之急,是要安慰因為期末考沒有考好而沮喪的孩子。讓他們重燃對學習的熱愛。

孩子成績不好,不是靠打!深圳父母:你得這麼來,才好使

最後,想告訴大家: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這次期末考沒有考好,正好是一個讓我們幫助孩子重視學習,梳理學習的好機會!也是我們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勇敢學習的好機會!

相關焦點

  • 孩子情商智商的提升,靠的不是吼和叫,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最重要
    孩子不打不成才,是咱們中國一句著名的老話。咱們不能完全否定這句話,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句話出現的年代是個什麼時代背景,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只能說這句話不太適合現在的時代發展。其實相比較&34;父母的以身作則更加重要。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讓我明白做父母不是生來就會的
    前幾天看了那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八個家庭,八個故事,八種不同的教育,看到最後,還是我父母的這種教育方法,讓人看了心裡會舒服。八個故事,讓我明白,當你沒做好準備的時候,不要輕易選擇去當父母,不要在自己絕望的時候,去做決定。第一個家庭,孩子很怯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 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
    人生,沒有特定的軌跡,沒有誰能保證怎樣的活法才是滿分。於大人而言,金錢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於孩子而言,成績不是決定一生成敗的關鍵。不必抱怨孩子成績太差,其實,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01、成績,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孩子並非家長的複印件,而是獨立的生命。高學歷的父母可能養出學渣孩子,不識字的父母可能培育出狀元。每個人,天賦各異,對於同一樣東西,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百點不通。
  • 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
    得100分的有六個人,老師把他們的名字耀武揚威地寫進了光榮榜,可惜沒有我兒子的名字。晚上出去跑步的時候我說:「你們考試了?」「哎呀!一個小小的測試,隨便測了一下。」兒子嬉皮笑臉,想要矇混過關。昨天在我爸那裡和鄰居們聊天,他們說,成績好的孩子都是上輩子欠他們的,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是這輩子過來報恩的。這是哪門子邏輯?成績好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吧?不用怎麼操心就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讓父母滿臉榮光,那不是報恩嗎?他們又說,成績好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好,父母會在他們身上投資更多的錢財與精力,等到他們學成了,他們也就遠走高飛了。
  • 孩子成績不好,很可能真不是孩子的問題,父母試試這樣做吧
    仔細回想你的家庭,又對你的孩子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我在二十多年班主任生涯裡,培養過幾十個小班長,但唯有一個叫劉雨墨的孩子讓我至今難忘。這個小姑娘在一年級新生報導的時候,就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穿著打扮樸素整潔,眨著一雙大眼睛,脆生生地衝著我問好。
  •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不是孩子智商不夠高,而是父母的啟蒙方法不對
    現在真的是得數學者得天下的時代,一直以來數學在理科中佔據重要作用,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和計算能力,而這是離不開家長的啟蒙教育。作為父母我們也會為了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想盡辦法,有的會在家一對一傳授知識,有的會為孩子報數學補習班,還有的尋求老師的幫助,但是這些方法真的可以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嗎?
  • 你只知道孩子成績不好,但未必知道作為父母做錯了什麼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願你做個讓孩子「省心」的家長,作為父母,也該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不是一邊嫌棄自己的孩子,另一邊又給孩子學習上帶來困擾。2. 想想自己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快樂成長跟剛才那位不走心的媽媽比起來,下面這位媽媽卻恰恰相反。
  • 豆瓣8.1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給千萬父母的啟示
    ——海明威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到底該怎麼做呢,這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不以學習成績的好壞定成敗 故事中的眼鏡仔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做了全職太太的媽媽把他的生活照顧得很好,但在成績面前,這對母子就不再是母子,一旦成績不如她意,就會狂亂地施加暴力。 「老師,我兒子如果不乖,或題目寫錯,你就用力打他,孩子有錯,就是要教育,我不是那種小孩子被打就反應過度的媽媽。」
  • 教育不止靠老師,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當面一問才知道,雖然這位母親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但她卻讓自己的孩子在小學之前就把四則運算做得滾瓜爛熟。僅此一點又有幾個大學畢業的父母能夠做到呢?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們父母在有意無意地培養出來的。就像上海人說上海話吃上海菜,四川人說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仿佛生來就會不需要培養,而事實並非如此,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以至於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質教育。
  • 到了晚年你就明白了,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大學教授:到了晚年你就明白了,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讀書,當然有些人只是成績不好,可也不能否定他們的價值,尤其是當父母年老時,父母會發現成績好的孩子會忽視自己的感受,而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 焦慮的父母,緊張的關係:你還認為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不努力?
    這個社會的競爭壓力大,生活壓力大,造成更多父母的焦慮,我們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可現實它允許嗎?你包容他成績落後,包容他事事的不完美,最後工作找不到,錢掙不到,那個時候你覺得他不會怪你嗎?那時候你覺得他會快樂嗎?那時候你覺得他不會產生心理問題嗎?「我也希望孩子開心快樂,無憂無慮,但是社會形勢不允許啊!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我怎麼可能不焦慮?!」
  •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打罵孩子,而是學會控制情緒
    小時候,我沒有上過幼兒園,父母也沒有早教的想法,所以我在上小學之前一直都是純散養的。在現在孩子眼裡,我這樣的幼年生活是讓他們羨慕的吧。在沒上學之前,我的確生活得很開心。可是上學之後我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我甚至覺得自己很笨,啥也不懂,學也學不會那種。
  • 李玫瑾教授: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從小就有這個習慣,父母速查
    我問是不是作業太多的原因,她說不是的,就是不認真,做5分鐘,玩10分鐘,不是玩橡皮擦,就是拆筆、抓頭髮、摸鼻子……再就是發呆,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真不知拿他怎麼辦才好!很多父母把問題歸結於孩子不努力,沒有上進心。但其實,李玫瑾教授早就說過,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注意力出了問題,並且跟父母相關。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的孩子有1個共同點,並不是靠遺傳
    看到樂樂成績的媽媽,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樂樂難道就這麼笨嗎?這麼簡單的試卷才考了這麼點分數,於是趕緊去學校找老師詢問情況。老師知道樂樂媽媽的來意後,主動說到:「其實樂樂挺聰明的,就是心思沒用在學習上,好幾次我都發現他拿著一個小的飛機模型在擺弄」。
  • 打孩子是為孩子好?才不是!是家長情緒管理不好,圖省事而已
    打孩子,是情緒管理不好賴佩霞在演講中說,很多的父母,都會對孩子說,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不要還嘴,孩子看著滿嘴說愛卻面目猙獰的媽媽,努力說服自己這就是愛。 當孩子慢慢長大,他也會用這種方式的愛去愛別人。但很明顯,打罵都不是愛,賴佩霞在演講中,讓大家跟著他深呼吸,說出的那句話才是打罵孩子的真正原因--我打你,是因為我情緒管理得不好。
  • 孩子成績好不好,取決於父母是坐在沙發上,還是坐在書桌旁
    1、好成績不止靠老師,更要靠家長近些年,家長群裡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每次老師布置一些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作業時,或者要求家長輔助孩子完成作業時,有些家長就怨氣非常大:「什麼都讓家長幹,還要老師幹嘛如此數年,才有今天熠熠生輝的武亦姝。任何一個優秀孩子成長,都離不開家長的莫大支持與努力,更離不開家長的榜樣和示範。你下班回家,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玩手機,還是坐在書桌旁陪孩子閱讀學習,這些都會體現在孩子的成長中。
  • 孩子打了別人,父母怎麼辦?
    還因為馬同學並不是無理取鬧,無緣無故就去打別的同學,做父親的卻不問是非,竟然憑學習成績好壞來定性。無異於在告訴孩子:「你學習不好,活該被同學打。」這樣的教育太殘忍了。是不是可以想像一下,當父親晚年連走路都成問題時,孩子踹了他一腳:「你這麼弱,活該被我打。」現實中父母們都會擔心孩子打別人、或是孩子被人打,因為面對這樣的問題,超過一半的父母都不知道怎麼解決。如果孩子打了別人,不管是不是你的錯,你道歉。因為你先動的手。
  • 初中成績好的女生到了高中就不行了?你越這麼想,孩子成績越不好
    文/妮妮孩子的學習在父母眼裡向來都是一件大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好,以後能有大出息。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開始有了新的劃分標準。所以別再總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也別再輕易下這樣的結論,不然只可能會影響孩子,從而產生不好後果。那為什麼有很多女生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呢?1.
  • 父母,請給成績不好的孩子一條活路
    我說你又來了,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讀書,你們給他挑個學校,看他喜歡什麼專業……「不爭氣的東西不當公務員的人是不是全部都得死啊?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都很不開心了掛了電話。其實侄兒是一個優點非常突出的孩子。他首先是非常懂禮貌有愛心,逢年過節家族聚會十幾口人,侄兒年紀最小,但這麼多年都是他給大家端菜盛飯倒酒,飯後又主動收拾桌子,洗碗,拖地,倒垃圾……所以我覺得他做得很好。
  • 中國父母的四大幻覺,難怪教育不好孩子
    不知道父母們看完是不是有同樣的感覺,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是想著先去檢查孩子的作業,而是用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孩子的行為,怪不得父母總是誤會孩子,因為父母的感覺有時候都是「幻覺」啊。教育孩子,萬不能把幻覺當做真實發生的事情,比如下面這四大幻覺,就是父母一廂情願的感覺,快看你中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