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孩子成績不好,但未必知道作為父母做錯了什麼

2020-09-06 陳粥粥

1.做個「懂事」的家長

有一臨近中考的初三男生報警稱:自己的媽媽晚上總是玩手機看電視,打擾自己休息學習。由於房子空間小,手機聲音太吵。自己升學壓力也很大。

為了此事也曾多次和自己的媽媽爭吵,希望民警能到家裡來幫忙調解。

看到這一則新聞,真是讓人有點百思不得其解,古有孟母三遷,鑿壁偷光就為了孩子的學習。而這麼懂事的孩子面前,這位媽媽能不能為孩子考慮下,咱們走點心選擇戴上耳機,讓孩子專心的學習!

在民警出面進行調解後,這位「不懂事」的家長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保證以後再也不會了打擾孩子學習。

馬克思•恩格斯說過: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願你做個讓孩子「省心」的家長,作為父母,也該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不是一邊嫌棄自己的孩子,另一邊又給孩子學習上帶來困擾。

2. 想想自己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快樂成長

跟剛才那位不走心的媽媽比起來,下面這位媽媽卻恰恰相反。

在江蘇徐州,警方接到一起報警電話。一媽媽報警稱要抓自己的兒子。

而報警的理由竟然是12歲的孩子不好好做作業,媽媽在電話裡同警方說家裡的小孩不寫作業,讓警方帶走,自己不想要這個孩子,管不了。

隨後民警讓這位媽媽帶孩子到派出所進行調解。

看來,「作業」的罪名可真不小,氣得媽媽都報警稱自己的孩子不要了。但是小孩子成績不好,讓「作業」背這個鍋真的委屈它了。

電視劇《小歡喜》裡有一句臺詞:

爸媽,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

這句話,想必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對於父母來說,會把孩子的學習看得非常重要。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一有做錯的題就氣急敗壞的指責孩子的不是。

但是,原來懷胎十月生孩子的時候,你的初衷是不是只想讓孩子平安健康快樂的長大?

現在看著正讀書的孩子,自己的出發點是不是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了?

不僅僅要孩子健康長大,上學時還要求孩子成績要好,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和興趣班。生怕孩子落伍。

我們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是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可以養活自己,在社會上立足,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為了孩子自己操碎了心,苦口婆心的勸導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樣真的可以嗎?

還記得某一校長說過一段話: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那些話的大意是這樣子的:

那些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孩子,將來長大了可能會去美國去加拿大學習工作,遠走高飛。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呆在你身邊。他們會開著車,今天帶你去吃這個,明天帶你去吃那個。

他以後不一定要去做個科學家,去做一個學術淵博的學者或者專家,但是將來父母老了會陪在他們左右。

這不是報恩嗎?其實每個孩子的一生都有自己的定位。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而有的人也會一直不停的在跑。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節奏,不要著急,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固然重要,但也要想想自己的初衷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千萬不要適得其反,給孩子造成太大壓力。

3. 學習成績不是唯一標準,安全要放第一位

前幾天,江蘇徐州一母親嫌棄自己的孩子成績太差,放學接回家的路上把孩子拋下,自己怒氣衝衝的回家。

小男孩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在路上向民警問路。孩子舅舅在得知事情後馬上趕來接人。

小男孩的舅舅向民警解釋道: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被他媽媽批評,一氣之下就扔下孩子,自己一個人回家了。

最後,小男孩的舅舅把他接回家。

看到這裡,網友們也感到吃驚,就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把孩子扔在半路上,這得虧遇上的是民警,要是遇到壞人,那又是什麼樣的後果?

要是遇到人販子或者出了事故怎麼辦呢?這責任由誰來承擔?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的成績就能好起來嗎?

並不,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的內心想法或許是:成績好比人還重要嗎?就因為成績不好自己就被拋下了。

甚至在內心會造成陰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過:

孩子的學習成績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管孩子的成績是老師的事,家長要關心的是孩子的心理發展。

半路被拋棄,換做是大人,心裡都很不舒服不樂意了。更何況是個身心正在發展的小男孩。

父母不該用成績去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把孩子帶回家教育並不遲。不該採取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因為,安全第一。

學習是一個過程,在孩子的這一生當中,學習永遠都在路上。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陪伴他們一輩子,好好引導孩子,剩下的交給孩子自己選擇。不要在孩子眼裡,自己的父母只有成績,而不關心自己的安危和其他。不要本末倒置了。

珍妮•艾裡姆說過一句話: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一味的指責孩子成績差,卻沒有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方式是否妥當。那樣未必是合格的父母。在孩子眼裡,誰想要這樣的父母呢?

都說父母是子女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你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刻的在影響自己的孩子。願你,做好父母這個角色該做的!



*作者簡介:陳粥粥,暖胃又暖心。世界很大,我想用文字陪在你身邊。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愛玩手機,又不知道幹活該怎麼辦?
    曾經和一個家長聊天,聊著聊著她就開始數落起自己的孩子來。比如,孩子在這次期末考試物理只考了30多分;平時只知道待在房間裡玩手機就是不知道學習;家裡那麼忙他也不知道出來幹點活。從她的話語裡,都能感受到對孩子的不滿和無奈。
  • 作為父母,你知道孩子最恐懼的有哪些麼?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
  • 「知道你哪裡錯了嗎?」父母對孩子的反問,只會讓孩子摸不著頭腦
    有天下著小雨,小編在街上走著,看到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摔在了泥坑裡,他媽媽把他拉起來後,當街就開始訓起來:「你知道你錯在哪裡了嗎?你回憶看看,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是不是根本就不想出去玩了?你知道身上穿的衣服我花多少錢買的嗎?你這麼糟蹋對嗎?」而小男孩呢?面對媽媽一連串的質問,臉上寫著茫然,除了哭還是哭。
  • 孩子違反「約定」時,作為父母要知道怎麼跟孩子談判
    「那其實你也知道看電視太久對眼睛不好是不是。沒有人喜歡別人總是反對自己,我們作為大人也喜歡有人認可自己,更何況是孩子。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想偷著看電視,也不想做作業,其實應該是可以理解孩子的。當然父母作為過來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複自己以前不好的經歷,但人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就是這樣。站在過來人的角度說教,不見得有用。就跟我們常說的,吃一次苦就長記性了。
  •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就要接受懲罰
    從小就讓孩子明白事理,不做「熊孩子」。昨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讓豬大寶罰站了一個多小時。叫你過來!豬大寶不情願地走過來,說:「我沒聽見你叫我。」我立刻嚴肅地糾正她:「不!你聽見了,我叫你三次,你第一次還應了一聲,但你不過來,直到爸爸生氣了。」豬大寶不以為然,說:我這不過來了嗎?我說,你給我靠牆站著,中午飯不許吃了!直到你認識錯誤。整個中午飯吃得很沉悶,爺爺、奶奶一直勸說,叫二寶去把姐姐拉過來吃飯。
  • 小孩不好睡,我做錯了什麼?致家長:孩子發展需要完整,不是完美
    在和許多寶媽聊天時,我很常遇到這樣的母親:「孩子從一出生就不好睡,一定是我哪裡做錯了,我真的好累好崩潰,你幫我看看一整天的作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現代父母不好當,我們比上一輩的父母更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從哺餵母乳、副食品製作,一直到心理安全感等等⋯⋯我們明明懂得比較多,但說到作為父母的「自信」,其實是薄弱的。
  • 中高考成績揭曉,作為父母,你能否正視孩子的學習成績?
    在煎熬中,作為畢業班孩子的父母,在最近幾天,紛紛等來了自己孩子的成績。我家也不例外。姐姐的女兒高考,我的孩子,中考。作為一個學渣,她從來沒有被爸媽責怪過,她卻一直在責怪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學渣,她的畢業考試曾多門不及格,差點沒能拿到初中畢業證!侄女學習雖差,但比她強多了。作為一個學渣,其實她應該對孩子的成績感同身受,可作為父母,她還是沒辦法爽快接受現實。有時候,不是不努力,而是已經拼盡全力。
  • 如何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作為父母你知道嗎?
    就連我一個陌生人都覺得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何況是女孩的父母,據說女孩的學習成績很優異,這次因為帶手機的事情叫家長也是第一次,聽說女孩可能有點抑鬱症,但最終事實為何,也無法換回女孩的生命10-16歲正是孩子的青春期,在這個時期的孩子,敏感,脆弱,迷茫,焦慮。
  • 作為家長,如果你自己做錯了,會給孩子認錯嗎?
    作為家長,如果自己做錯了,面對孩子,你會主動認錯嗎?也許有人會說,既然是家長,那就得維護自己一家之長的權威,怎麼能輕易向孩子認錯呢?那以後還有何威信可言?可是我認為,像文文媽媽這樣,如果真是自己做錯了,面對孩子更要主動、誠懇地認錯!
  • 優秀孩子養成秘訣,父母關心學習成績不如關注這一點
    家長在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可謂是用心良苦,陪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有時比孩子還認真。但是過於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有可能傳染給孩子,讓他們對學習這件事充滿恐懼和擔憂,如果平時加上父母經常因為學習的事情去責怪他,反而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因為過於重視學習成績,一次考試成績沒有考好,就感覺孩子前途無望,天都塌了。即使在很關鍵的考試中孩子失利都未必代表他們將來就沒有好的出路了。
  • 當父母生氣在吼孩子的時候,你知道孩子內心在想什麼嗎?
    當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相信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當時太生氣了,沒忍住;也沒考慮孩子想什麼,只是希望他糾正錯誤,長記性!當孩子不小心把你剛買的化妝品摔碎了;你沒忍住;當孩子偶爾一次考試不理想;你沒忍住;當孩子挑食,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你還是沒忍住?
  • 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出於無知和天真,免不了會做錯一些事情。父母看見孩子做錯了事情,往往會採取下面兩種方式來對待:要麼視若無睹,認為孩子就是寶貝第一種方式不可取的地方在於,父母驕縱孩子,容易錯失教育孩子的好時機,孩子長大了會養成自以為是的性格;第二種方式不可取的地方在於,孩子由於害怕父母,暫時不敢做那些事情,但是,孩子內心是不服氣的,他不敢在父母面前做,可是他會想方設法在父母看不到的時候去做,甚至還會養成更加叛逆的性格,也可能會養成欺騙、偽善的性格。
  • 孩子上小學後成績差,又不願意努力咋辦?父母可以試著這樣做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快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面對孩子成績差,並且他們自己還不當回事的時候,未必就是孩子不懂事,相反,很可能是孩子還沒有意識到什麼是學習,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②這時候父母真正該關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轉變孩子的認識,幫助孩子快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去。父母們可以嘗試著教孩子接觸一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法,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讓孩子知道學習也可以和做遊戲一樣精彩好玩。而不是孩子不願意學習的時候父母就吵罵他們,若這樣,只會讓孩子內心對學習更牴觸。
  • 作為父母,你欠了孩子多少句對不起?
    之前有一個熱播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過。《小歡喜》這部劇講述的主要是幾個家庭和孩子的故事,其中有個家庭就是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十分僵硬,哪怕自己做錯了也不願意道歉,最後經歷了種種後,像孩子真誠的道歉了。 其實劇中這位父親的做法並不罕見,作為已成為父母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哪怕做錯了也不需要道歉。微博上也有人紛紛調侃,我爸媽從來不道歉,他們只會喊我吃飯啦!
  • 家長必讀:成績不好的孩子如何選擇出路?未必就非得讀大學!
    這種傳統思想是中國幾千年儒家思想傳下來的,我們當然得繼承和發揚,但一切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念大學可以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對一些天生就不愛學習的孩子就未必可行了。人對做一些事物能做好的前提是,你要對其感興趣,有些孩子天生就厭煩念書,你硬逼迫他們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只會浪費他們的年華。
  • 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問孩子這3個問題即可,父母自測
    ,這是真的每天都過得提心弔膽,生怕接到老師的電話,更害怕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被老師和學生欺負。並且你這樣說完以後孩子一般都會把今天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說一遍,為什麼老師沒有表揚自己,老師今天表揚誰了,老師今天講了什麼,今天對自己怎麼樣都會脫口而出。
  • 「寧可孩子成績爛,也別補課」,24年教齡老師忠告:父母要知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種校外培訓機構紛紛建立,因為市場有需求,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管是孩子學習好還是學習一般,都希望通過補習班來實現保持或者提高。>寧願讓孩子成績爛,也不要補課。2、養成依賴心理如果父母給孩子報補習班,那麼孩子就會覺得上課不好好聽沒有關係
  • 男孩成績不好,被爸爸扒光衣服趕出家門!這樣的家長,孩子成績能好就怪了!
    男孩父親在得知他成績很差後,先是對他打罵了一番,隨後又扒光男孩的衣服,將他趕出家門。大冬天裡,男孩赤裸著上身,只穿一條短褲在小區遊蕩。可因為成績不好被趕出來,男孩始終不敢回家。等到警察發現男孩時,男孩已經凍得不像樣子。經過詢問,警察得知了男孩的家庭住址,隨後立刻送孩子回家。
  • 想讓孩子成績考得好,就給他物質獎勵?殊不知,很多人都做錯了
    當孩子又要考試了,你希望他能考得好,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激勵他呢?給他買衣服?帶他去大餐一頓?還是他想要什麼就買什麼呢?估計使用物質獎勵的手段,多數家長都做過吧。殊不知,很多人都做錯了小麗今年已經上六年級了,成績一直不錯,可這段時間小麗精神總不在狀態,上課經常走神,作業有時還不交,老師打電話給她媽媽,問她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情,讓小麗不能安心學習。媽媽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是什麼影響了小麗,就跟老師說可能是這段時間學習太累了,還說一定會好好管教孩子的。
  • 作為父母,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快樂重要?這位媽媽對孩子很暖心
    都說孩子小時候最難帶,好不容易把娃送進學校了,作為父母的我們才知道 ,上學後的娃也省心不到哪去,最崩潰的莫過於給孩子輔導作業。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將來孩子學業有成,但是我們只能鼓勵、監督,學習的好壞主要還在孩子本身。孩子從倒數第一考到倒數第二,媽媽的反應很暖心四川成都的一位寶媽劉女士分享的視頻火了,視頻是她去學校接期末考試後的女兒,看到女兒興高採烈的向自己走來,劉女士並沒有著急問女兒的考試成績,而是等著女兒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