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準媽媽認為生完寶寶後自然就會有奶,其實不然,沒有正確的開奶方法,可能就會錯過給寶寶餵「黃金」第一口奶。
今天教大家學習正確的開奶姿勢哦!
1.嬰兒出生第一天就要餵
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機構都提倡在寶寶出生後,儘早地讓TA和媽媽親密接觸,儘早吮吸母親乳房,因為寶寶的吮吸可以刺激媽媽泌乳。
順產的媽媽在寶寶分娩出的30分鐘內,就可以讓TA趴在身上吃「奶奶」了,因為那時TA的吮吸反射最強;
剖腹產的媽媽,由於手術的關係,建議分娩6小時後開始餵奶。
2.疏通乳腺是關鍵
事實上,剛生完寶寶,很多媽媽都擠不出乳汁,於是有些媽媽就認為自己沒有奶,其實這可能是乳房中的乳腺沒有疏通導致的。可以在哺乳前,用熱毛巾熱敷乳房,促進血液循環疏通乳腺。
有的媽媽在生完寶寶後乳房就大量分泌乳汁,但是由於乳腺不通暢,乳汁淤積在乳房中,導致乳房腫脹成個「大石頭」。由於剛出生寶寶的食量還很小且吮吸力度小,此時無法完全依靠寶寶的吮吸來疏通乳腺,建議儘早和醫院護士反饋,找專業的通乳師幫忙,否則可能會引起乳腺炎。
3.含奶姿勢要正確
給寶寶餵奶的時候不要讓TA只含乳頭,那樣寶寶可能吸好久都吸不到乳汁,寶寶會用嗷嗷大哭來反抗的。媽媽餵奶時,要讓寶寶連著乳暈一起含住,這樣能讓寶寶更容易吮吸到奶水,TA也就不會那麼焦躁了。
4.哺乳頻率要夠
有些媽媽說:「我有給寶寶哺乳,但為什麼還是一直沒有奶水出來?」那可能是因為哺乳的頻率不夠,導致無法有效刺激乳房分泌乳汁。
原則上,出生前兩周的新生兒,一天應餵8-12次,就算乳汁不夠多,也要持續喂,這樣可以促使乳房「記住」寶寶奶量,按需分泌。
總之,開奶最關鍵的,還是靠寶寶吮吸對乳房造成刺激,所以不要因為寶寶暫時的哭鬧就急吼吼地給寶寶餵奶粉,這樣容易造成乳頭混淆,因為吮吸奶嘴比吮吸乳房容易得多,寶寶習慣了奶瓶,就會更加拒絕媽媽的乳房了。有的媽媽又要擔心寶寶餓著了,其實寶寶剛出生時胃容量很小,第一天只需要吃5-7ml的奶,到第4天後才會達到30ml,只要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7%就堅持母乳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