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琪妙麻麻 琪妙麻麻IBCLC
對嬰兒來說,母乳是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的免疫物質可以幫助寶寶免受疾病的侵擾,比如說感染、腹瀉、中耳炎等,也可以預防過敏性疾病,如哮喘、溼疹,還可以預防成年後代謝性疾病的發生。母乳還能促進腦細胞和智力的發育,嬰兒的吸吮運動還可以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母嬰之間相互情感交流,為嬰兒的情商培養也是奠定了基礎。
對寶媽來說也是好處很多,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加速子宮的恢復。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寶媽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哺乳使寶媽每天消耗500卡路裡,幫助寶媽儘快地恢復體型,母乳餵養的寶媽更自信,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為了方便記憶和學習,我們常常會把母乳按照產後不同時間劃分為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
母乳中含有寶寶健康成長所需的脂肪、蛋白質、乳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等,是非常智能的,而且是匹配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的。
初乳因為含有β-胡蘿蔔素而顏色呈黃色,很多媽媽在孕晚期就會乳房中分泌出來。初乳的量很少,而且很粘稠,但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免疫物質,是寶寶最好最初的安全衛士,因此,初乳也被科學家們稱為「軟黃金」。
初乳跟成熟乳成分差異較大,初乳的成分更接近羊水,研究發現初乳中含有超過13種生長因子、68種細胞因子、415種蛋白質、超過200種寡聚糖。所以說初乳除了營養功能之外,還具有促進發育和免疫的功能,有時我們也說說「吃初乳其實吃的就是免疫」。
那初乳是如何在新生兒體內發揮重要作用的呢?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的一個圖片,人體的營養吸收都是靠小腸來從腸道中吸收所攝取的營養成分。腸道上皮細胞的排列組合就類似常見的磚水泥牆的結構,腸道上皮細胞與腸道上皮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以及基底膜等構成腸道機械屏障是阻擋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腸上皮淋巴細胞、淋巴結等腸相關淋巴組織分泌的sIgA及黏液等覆蓋在腸上皮細胞面,是防止細菌入侵的重要免疫防線.
新生兒的腸道還沒有發育成熟,腸道上皮細胞之間的連接較成人鬆散,非常容易受到細菌和毒素的侵襲。
而初乳就是大自然優勝劣汰法則下應運而生的,母親為寶寶提供的第一道防線。
黏黏稠稠的初乳覆蓋在小腸上皮,就像牆面刷了一道漆一樣,為寶寶築起一道天然屏障。初乳中富含的sIgA可以直接與微生物或者抗原接合,阻止其黏附和定在在腸道上皮上。初乳中的其他成分也有抗感染作用,而且是全方位作用。比如,初乳中的溶菌酶可以破壞病原體細菌的細菌壁,過氧化氫酶也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母乳中的乳鐵蛋白可通過結合鐵抑制細菌生長,還可以阻止細菌利用鐵。
不僅是被動防禦,還有更神奇的是主動防禦。母乳中的表皮生長因子可以促進腸道生長,刺激核酸合成,提高應激性胃潰瘍的修復能力。母乳中還包含轉化生長因子,不僅修復腸道,還能刺激sIgA的生成。還有母乳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生長激素都可以刺激胃腸道的生長,促進蛋白質胞吞併誘導消化酶的分泌。
所以初乳是活的,上述的初乳的作用是任何配方奶所不具備的!
天啦,還沒有聽懂就覺得很棒對不對!
初乳吃的就是免疫力是不是就非常清楚啦!
所以奶奶外婆們執著於讓寶寶吃飽,是否就真的對寶寶好呢?
一旦不選擇母乳餵養而是配方奶餵養的話,寶寶患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風險都要高達2倍及以上,全身各個系統都要受到嚴重的影響!看了下面這張圖,你忍心讓一個寶貴的生命為你的無知買單嗎?
乳汁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在寶寶的自身免疫系統尚未完善的時候,它能夠為寶寶提供抗體來對抗自然界中的病菌,抗體會隨著寶寶身體的變化一直發生變化,並且隨著月齡的增加也不會明顯。
比如下面這張圖,就是科學家做的研究,關於胎兒/新生兒免疫功能隨著月齡而發生變化。
第一根紫色的線是新生兒IgG抗體濃度圖示,可以看出隨著胎寶寶月齡增大,新生兒體內IgG抗體濃度不斷增加,在分娩時達到高峰,離開母體之後臍帶連接斷裂,IgG不斷提供被動免疫,因為不能再從母體中得到,所以濃度不斷下降。
第二根藍色的線表示的是母乳中IgA抗體濃度曲線圖,分娩後的媽媽母乳中富含IgA抗體,而且隨著寶寶月齡增大不斷升高,隨著離乳的過程不斷下降。可以看到,1歲內離乳和4歲離乳對IgA抗體濃度影響不大。
第三根黃色的線是寶寶自身抗體,也就是寶寶主動免疫力曲線,如圖所示,剛剛出生的前幾年,寶寶的抵抗力是非常差的,抗體濃度緩慢上?k歲左右免疫系統才能逐步發育成熟。
從這張圖可以看明白,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兒童基金會聯名倡導,促進,保護母乳餵養,倡導所有新生兒出生後立即進行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添加輔食後持續餵養到2歲以上。因為母乳餵養對於寶寶來說不僅僅是飽腹之需,更是促進健康的萬金油!除了剛剛圖示的抗體,還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及各種活性因子,她們能夠在寶寶免疫力不夠成熟的時候為寶寶構建一套完美的防火牆,保護寶寶健康成長!
黃金第一口奶除了最重要的免疫機能,還在生命早期發揮著其他重要作用,比如常見的寶寶黃疸問題。舉個例子:初乳中乳清蛋白:酪蛋白比例是80:20,而隨著寶寶月齡增長,這個比例是慢慢倒置過來,大自然之所以要這樣設置是因為乳清蛋白有輕洩作用,寶寶初乳吃的越好,大便次數越多,胎便排出的越乾淨,越早。
那寶寶患黃疸的風險就會降低,媽媽們就不用擔心寶寶轉科去新生兒病房,所以所有的新生兒醫生都會每天早上查房的時候,跟寶媽說你要勤餵母乳,就是因為母乳餵養好的寶寶黃疸機會比較少。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狠心把寶寶推向配方奶嗎?
原標題:《為什麼寶寶的第一口奶是母乳至關重要?》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