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改向「新」處去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之後,後疫情時代的學校課改要向哪裡去?

構建課堂教學新樣態。堅持立德樹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德育主渠道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抗疫精神等教育內容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逐步從重視「課堂技術」向重視「育人本真」轉化。聚焦核心素養,從目標設置、導學設計、教學流程、環境優化、教學效果等方面入手,落實核心素養要求。轉變學習方式,貫徹「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使「自主、合作、探究」等課改理念落地生根,積極營造以「主動性、生成性、生動性」為主要特徵的新型課堂。實現技術革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推進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智慧課堂」和「智慧校園」建設。

探尋教師成長新路徑。提升教研實效,按照「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解決即成果」的思路,堅持問題導向,豐富教研內涵,通過課題研究、課例研究、專題研究等載體,積極開展觀摩研討、示範引領、崗位練兵、教學論壇、網上研修等活動,解決真問題,實現真突破,引領課堂教學改革健康發展。轉變教師培訓模式,校正教師成長方向,堅持以生命覺悟素養提升為核心,以學科專業素養和兒童研究素養提升為基點,採取「菜單式」「特色化」的培訓內容與形式,既重視教師能力提升,又重視教師精神成長,為課堂教學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人才支撐。

完善課程建設新體系。完善基於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堅持「以生為本、以校為本」的原則,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合理安排地方課程,加快開發校本課程,建構與學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讓豐富的課程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實現育人目標的有效載體。積極探索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逐步打破以班級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能力培養模式,積極開展課程選修、「走班教學」、跨學科教學、長短課等,為學生成長提供個性化課程,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

深化課改文化新內涵。營造課改氛圍,充分利用樓道、走廊、教室、櫥窗等空間,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課改氛圍。制定課改制度,根據區域、學校課改實際,及時建立、完善相關管理、教學、考核制度,規範師生行為,引領課改發展。強化理念引領,通過思想發動、宣傳教育,把課改理念融入學校辦學理念和「三風」建設之中,讓課堂教學改革成為每個師生的價值取向和行動自覺。形成課改合力,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優勢,積極開展多種教育活動,不斷拓寬育人載體,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教學走向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

加快評價改革新步伐。結合高考、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以「考改」倒逼「課改」,由「育分」走向「育人」,促進育人模式轉變,加快評價改革步伐。遵循教、學、評一致性原則,既關注學生學業成績,也關注學生品德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實踐能力等方面發展情況,落實評價標準育人、評價過程育人、評價結果育人。積極改革評價辦法,探索書面測評、綜合性測評、活動實踐測評、基於大數據的智能測評相結合的評價辦法,充分發揮評價導向作用,推動課改工作順利推進。

只有不斷創新,課堂才能永葆生機;只有不斷突破,改革才能順利推進。願後疫情時代學校課改在不斷突破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系陝西省千陽縣教研室)

《中國教師報》2020年04月29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
    ……20年來不斷湧現的眾多新課改典型區域和學校,形成了具有示範效應的豐富的課改經驗,構築起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坐標。2014年,上海又進入第三輪課程改革,通過實施學區化集團化辦學、郊區義務教育學校委託管理、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等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舉措,目的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終身發展。幾十年的課改之路,上海始終走在最前列,先行先試,示範引領,發揮榜樣作用,為更進一步、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推進課程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 嘉禾石橋中學銳意課改邁向「明星學校」
    紅網嘉禾站5月21日訊(分站記者 李茅升 通訊員 李芳)「學案導學課改後,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活躍,效果大不一樣」,5月21日,從嘉禾縣石橋中學獲悉,該校2012年下期期未統考、2013年上期八、九年級學科知識競賽在全縣25所中學綜合評比中處於先進行列,課改使這個默默無聞的鄉村學校迅速成為全縣鄉鎮中學的「閃亮明星」。
  • 課改簡訊|蘇派課改中心專家對高淳外國語學校開展階段性驗收
    2020年9月10日,江蘇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執行主任、專家組組長、蘇派教育集團學校總校長王成兵主任一行六人來到南京高淳外國語學校對課改前期推進情況開展階段性驗收,並對學校下一步課改推進工作進行部署與安排。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對號入座」!
    此後,建平中學雖有過人事變動,但教育改革並沒有因為校長的更替而偏移方向或者放慢步伐,而是根據時代需求不斷注入新的內涵。在「合格+特長」基礎上,學校依然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尊重差異,注重過程,關注體驗,創建「課改、教研、師訓」三位一體、「項目導向,分層研修,聚焦課堂」的教師研修與發展模式,提出「3+1+N」智慧校園建設模式,用全新的「智慧課堂」發展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素養。
  • 蘇派課改聯盟枝繁葉茂,江蘇、福建、廣東3校正式啟動蘇派課改
    八月,蘇派課改的事業如似火的驕陽蒸蒸日上,如火如荼。新學期,新起點,新徵程,蘇派課改攜手聯盟學校書寫教育改革事業的新篇章。近日,不斷壯大的蘇派課改聯盟,喜迎一批新成員的加入。為了切實解決現實教育難題,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大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附屬中學、寧德市實驗學校、佛山市北滘鎮朝亮小學正式啟動蘇派課改!
  • 湖南日報小記者校園示範基地雙峰縣三立學校:喜看課改花正豔
    這一年,懷揣著教育初心和情懷的三立學校董事長胡文江在三立的發展史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掀起一堂「課堂革命」,全力推進課堂改革。變字當頭下,胡文江可謂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實早在2013年,在教育界摸爬滾打、走南闖北數十年的他,就已經在醞釀課改。「課改是國家的基本教育方針,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為何改?改什麼?怎麼改?
  • 拒絕填鴨式教學 一位課改教師的復職信感動網友
    【編者按】一個多月前,河北涿鹿課改局長郝金倫的辭職講話引爆網絡,一時間,關於課改的悲情故事被無限演繹,那種「談改色變」的情緒也開始被渲染。如今,來自陝西的課改教師張麗(化名)的一封復職信,被網友譽為「最具情懷的復職信」,又一次引發關注。
  • 家校合作共建的五大方法,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討
    學校課改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學生家長更是責無旁貸。在推進課改的過程中,學校若能和家庭進行有效的合作並能邀請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和活動,就可以增加他們提供資源的意願。當學校和家庭這兩種教育力量互相配合,互相作用,形成合力時,對學生的教育才是全面和成功的。因此,學校要指導好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參與課改。
  • 羅定邦中學:課改後,學校高考成績亮眼
    這所學校為何能打翻身仗?絕招在哪?昨日(6月29日),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了這兩所學校,為你探秘解讀。  從2010年,大良羅定邦中學推行課改開始,學校的高考成績就節節攀升。2014年重點上線人數49個,本科上線率為81.36%;2015重點上線人數升至99個,本科上線率84.67%。而2016年,大良羅定邦中學重點上線人數達到129個,本科上線率達到90%。
  • 課改詩篇寫在遼闊草原
    5年披荊斬棘,5年砥礪奮進,事實證明,滿意的學校就在草原家門口,課改實現了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教育正成為烏蘭察布的又一張新名片。    攻堅,從課堂出發2012年,對於烏蘭察布教育人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一場以市委、市政府名義開啟的教育「三項改革」拉開大幕。
  • 2019課改三原色:科學 理性 多元
    2018年,基礎教育課改聚焦、關注課改深化與核心素養教學轉化、構建課堂新生態等內容,亮點頗多,成效顯著。在我看來,2019年課改將呈現三原色:科學、理性、多元。科學的內涵是:從傳統教學視角,走向藉助大數據、神經教育學、腦科學共同支撐的科學系統改革。
  • 立學課堂:南通課改的創新實踐
    在今年11月21日-22日召開的江蘇省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區域推進現場會暨「立學課堂」專題研討會上,如皋市安定小學、南通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啟東市折桂中學、如東縣景安初中、白蒲高級中學、馬塘高級中學等6所學校分別通過專題匯報和常態課觀摩活動,向人們直觀展示了「立學課堂」的樣態:時間還給學生了,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思維品質得到提升;教師講得少了,只在關鍵處進行點撥
  • 課改典型存在的意義
    山東聊城是誕生過課改典型杜郎口中學的地方。如今,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又發現了東昌完全中學這所課改樣本學校,梳理這所學校的課改經驗,有以下幾點啟示:一是從單向改革走向了系統改革、整體改革。
  • 「犇」向新徵程,江南區各學校思政教育引領開學第一課
    全城區各學校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圍繞「永遠跟黨走」「『三牛』精神」、衛國戍邊英雄事跡、「勞動礪心智·實踐促成長」等主題,堅持思政教育為引領,組織開展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愛國主義教育等形式多樣的「開學第一課」活動,激發廣大未成年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讓「開學第一課」別開生面,有影響有營養。三津小學以「三津娃 頌黨恩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
  • 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中心學校「多舉措」推進農村小學課改工作
    為不斷推進課改工作,促進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我校作為自貢市大安區6所高效課堂改革實驗學校之一,嚴格按照區教體局的統一部署開展教改實驗,積極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推動高效課堂改革紮實有效實施。
  • 十年方識課改路
    從1998年畢業參加工作,我在教學一線的20載也是課改推進的20年。剛畢業時的美好憧憬與期望,曾因課堂教學周而復始產生職業倦怠,也曾因學生取得好成績而沾沾自喜。直到2010年,我來到一所倡導讀書、熱衷於課改的學校,遇到了好學的同事——比我優秀的人都那麼努力,我怎能止步?
  • 課改簡訊|佛山市和順二中舉行課改啟動儀式
    2020年9月14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和順第二初級中學舉行蘇派課改啟動儀式。裏水鎮教育局周友喬局長、和順二中校長田文元、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執行主任王成兵出席活動並講話。他強調,課改落地實際上是回歸教育的本質,目的是構建一個平等的課堂,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課改不管怎麼改,怎麼動,關鍵是在老師,只有老師自覺地投身到課堂教學改革,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要的學生、建設適應未來發展的學校。
  • 課改簡訊|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專家調研南京江北新區浦廠中學
    2020年9月8日,江蘇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執行主任、專家組組長、蘇派教育集團學校總校長王成兵主任一行四人來到南京市江北新區浦廠中學,對浦廠中學正式引進蘇派教育課改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項目進行前期調研。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陳世錦書記陪同調研。
  • 聚焦「雙新」課改 百餘位教師共同探索教育新航向
    今日,在長沙市第十一中學,長沙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推進會舉行,湖南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顏慧林、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等百餘位專家學者相聚,共同聚焦「雙新」改革。同時,各普通高中學校要發掘辦學優勢和特色,分階段梳理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對課程發展方向與特色進行前瞻性、戰略性思考,構建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結構合理、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
  • 課改簡訊|重慶市大江中學校舉行蘇派教育課改啟動儀式
    2020年9月10日,重慶市大江中學校正式舉行蘇派教育課改啟動儀式。活動上,學校全體課改教師宣讀課改誓詞,共同籤訂課改軍令狀,標誌著學校課改推進工作全面啟動。他希望蘇派課改中心和大江中學校能夠精誠協作,相互助力,先進課改技術加上科學的學校管理,一定能夠結出圓滿的成果。他對大江中學的校領導、老師們的信任和認同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