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嘉禾站5月21日訊(分站記者 李茅升 通訊員 李芳)「學案導學課改後,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活躍,效果大不一樣」,5月21日,從嘉禾縣石橋中學獲悉,該校2012年下期期未統考、2013年上期八、九年級學科知識競賽在全縣25所中學綜合評比中處於先進行列,課改使這個默默無聞的鄉村學校迅速成為全縣鄉鎮中學的「閃亮明星」。
新理念:尊生重導 「樂」貫其中
「義務教育的關鍵是初中,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上高中或上大學,但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校長李雄表示:「引進現代先進辦學理念,以系統、清晰、精準的教改思路推進教學持續發展,向45分鐘要質量和效果,辦社會滿意的學校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學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戚來看待,懂得每個學生都有個性需要和發展潛能,承認「差異性」,並把這種差異當成資源去開發,把每個學生看得同等重要,不歧視、不拋棄差生。同時,讓老師用高尚品德、業務精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用發展的眼光、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實施「快樂教學」,每個班級內開設6-8人一組的互幫互促學習小組,創設互動、合作、和諧的學習和實踐氛圍,使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做學生求知的夥伴,讓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和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新模式:自主學習、多元評價
「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把信任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把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轉化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在訪談的過程中,該校教務總務主任雷石法感慨地道出現了課改後的明顯變化。該校自2012年10月推行「學案導學」課改以來,教師不再按傳統模式的一支粉筆一黑板、照本宣科滿堂灌,而是老師每節課內容精心設置場景、點評課題當導演,學生思考交流唱主角,多元激發學生自我學習興趣,使「要我學」變「我要學」,並對重點和疑難點細緻講解、不留死角,做到教學內容「堂堂清」、「周周清」,教學情況實時控,真正打造高效課堂。
學校還樹立新型學生評價觀,注重多元評價,不單純以成績論英雄、定成敗。該校尊重個體差異,加強對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方法、情感態度等情況教育培訓,充分展現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促進每個學生最大可能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加強培養學生樹立自信,讓學生自主參與評價,幫助學生主動發展、健康成長、感恩教育。
在學校教學課堂現場,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奇特陣容」,學生們三五成群圍成一個個很隨意的「小茶座」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座位和老師的講臺緊緊並聯一排,這種「出格」,在傳統教學中簡直是難以想像。該校課改教學中,學生聽講、自學、提問、討論,甚至自主練習等較為寬鬆、自由。同時,該校創建以學習興趣為主體的互幫互促學習小組,把「自我約束」組織建立在最小組織上,從學習、生活和紀律等進行全面幫促,充分激發了學生團隊精神和個體活力。
新機制:立體互促 整體推進
該校積極發揮老師「龍頭」作用,制定了導學案實施制度、新理論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課評課制度等考核激勵制度,以制度規範和保障優化師資,推進教改質量的有效提升。該校邀請市教科院教授袁劍鋒開展《導學案與高效課堂》專題講座,對怎樣編寫導學案、怎樣使用導學案,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進行講解,還組織骨幹老師到課改成功學校考察、觀摩和跟班學習,並結合送教下鄉,邀請縣內優秀教師上示範課,推動課改各個環節的全面改進。
學校採取了目標任務與考核激勵相結合的辦法,全體教師對照方案書寫學習心得、經驗體會,定期撰寫課改反思,探索改進方法、新舉措、新發展。同時,學校開闢了教師論壇,每兩周舉行一次交流探討,內容涉及課堂教學改革理念的感悟、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共性發展、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中的困惑與思索、導學方式的實踐經驗等,注重對理念的前瞻性、操作的規範性、實施的延續性、過程的情感性、實例的典型性、個案的探究性、方式的創新性、經驗的推廣性進行研討評議。學校視教師提交議題內容質量,給予不同層次的精神表彰或物質獎勵。
學校加強硬體建設,撥出專款購置學印寶一體機,每間教室配置四面小黑板,足額保障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的必需經費。現該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備,有達省級標準計算機房、生化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室、多媒體室、25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校園環境優美,處處鳥語花香,為保障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與全面推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新效果:教得輕鬆 學得活躍
「以前,老師講課相對簡單——照本宣科,老師講什麼、學生學什麼,老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而引進學案導學教學全新改革後,實現了教學目標問題化、教學內容自主化和幫促形式小組化,老師講課重心在啟發引導、互動交流和要點點撥上,因此講課較為輕鬆,但功夫在課外,備課要精心擬設場景,激活學生探索知識的趣味和興奮點,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互動交流和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內在學習活力和參與度」,談及教學改革變化,該校校長李雄深有感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有效避免了老師講課一頭熱、教學常繞優生轉、差生上課打瞌睡的弊端」。「該校七年級141班曾瑩(女),以前很膽小,上課從不回答問題,成績差,時常與班上同學鬧矛盾,實行學案導學課改後,在班上學習小組的幫助和『逼』她回答提問下,學習進步很快,在班會等場合敢於展示自己風採,並越來越強自信了」。
通過積極推進學案導學改革,促使了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和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了教得輕鬆 學得活躍的雙贏。該校先後被評為湖南省義務教育合格學校、郴州市校園文化建設樣板學校、郴州市示範家長學校、郴州市標準化實驗室建設示範學校、嘉禾縣課堂改革教學先進單位等榮譽。
課改教學課堂
師生互動
學生主動學習
學習小組互幫互促
學生自主學習
課改教學活動宣傳欄
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優美的校園一角
部分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