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石橋中學銳意課改邁向「明星學校」

2020-12-16 湖南頻道

  紅網嘉禾站5月21日訊(分站記者 李茅升 通訊員 李芳)「學案導學課改後,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活躍,效果大不一樣」,5月21日,從嘉禾縣石橋中學獲悉,該校2012年下期期未統考、2013年上期八、九年級學科知識競賽在全縣25所中學綜合評比中處於先進行列,課改使這個默默無聞的鄉村學校迅速成為全縣鄉鎮中學的「閃亮明星」。

  新理念:尊生重導 「樂」貫其中

  「義務教育的關鍵是初中,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上高中或上大學,但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校長李雄表示:「引進現代先進辦學理念,以系統、清晰、精準的教改思路推進教學持續發展,向45分鐘要質量和效果,辦社會滿意的學校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學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戚來看待,懂得每個學生都有個性需要和發展潛能,承認「差異性」,並把這種差異當成資源去開發,把每個學生看得同等重要,不歧視、不拋棄差生。同時,讓老師用高尚品德、業務精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用發展的眼光、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實施「快樂教學」,每個班級內開設6-8人一組的互幫互促學習小組,創設互動、合作、和諧的學習和實踐氛圍,使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做學生求知的夥伴,讓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和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新模式:自主學習、多元評價

  「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把信任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把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轉化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在訪談的過程中,該校教務總務主任雷石法感慨地道出現了課改後的明顯變化。該校自2012年10月推行「學案導學」課改以來,教師不再按傳統模式的一支粉筆一黑板、照本宣科滿堂灌,而是老師每節課內容精心設置場景、點評課題當導演,學生思考交流唱主角,多元激發學生自我學習興趣,使「要我學」變「我要學」,並對重點和疑難點細緻講解、不留死角,做到教學內容「堂堂清」、「周周清」,教學情況實時控,真正打造高效課堂。

  學校還樹立新型學生評價觀,注重多元評價,不單純以成績論英雄、定成敗。該校尊重個體差異,加強對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方法、情感態度等情況教育培訓,充分展現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促進每個學生最大可能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加強培養學生樹立自信,讓學生自主參與評價,幫助學生主動發展、健康成長、感恩教育。

  在學校教學課堂現場,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奇特陣容」,學生們三五成群圍成一個個很隨意的「小茶座」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座位和老師的講臺緊緊並聯一排,這種「出格」,在傳統教學中簡直是難以想像。該校課改教學中,學生聽講、自學、提問、討論,甚至自主練習等較為寬鬆、自由。同時,該校創建以學習興趣為主體的互幫互促學習小組,把「自我約束」組織建立在最小組織上,從學習、生活和紀律等進行全面幫促,充分激發了學生團隊精神和個體活力。

  新機制:立體互促 整體推進

  該校積極發揮老師「龍頭」作用,制定了導學案實施制度、新理論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課評課制度等考核激勵制度,以制度規範和保障優化師資,推進教改質量的有效提升。該校邀請市教科院教授袁劍鋒開展《導學案與高效課堂》專題講座,對怎樣編寫導學案、怎樣使用導學案,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進行講解,還組織骨幹老師到課改成功學校考察、觀摩和跟班學習,並結合送教下鄉,邀請縣內優秀教師上示範課,推動課改各個環節的全面改進。

  學校採取了目標任務與考核激勵相結合的辦法,全體教師對照方案書寫學習心得、經驗體會,定期撰寫課改反思,探索改進方法、新舉措、新發展。同時,學校開闢了教師論壇,每兩周舉行一次交流探討,內容涉及課堂教學改革理念的感悟、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共性發展、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中的困惑與思索、導學方式的實踐經驗等,注重對理念的前瞻性、操作的規範性、實施的延續性、過程的情感性、實例的典型性、個案的探究性、方式的創新性、經驗的推廣性進行研討評議。學校視教師提交議題內容質量,給予不同層次的精神表彰或物質獎勵。

  學校加強硬體建設,撥出專款購置學印寶一體機,每間教室配置四面小黑板,足額保障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的必需經費。現該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備,有達省級標準計算機房、生化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室、多媒體室、25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校園環境優美,處處鳥語花香,為保障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與全面推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新效果:教得輕鬆 學得活躍

  「以前,老師講課相對簡單——照本宣科,老師講什麼、學生學什麼,老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而引進學案導學教學全新改革後,實現了教學目標問題化、教學內容自主化和幫促形式小組化,老師講課重心在啟發引導、互動交流和要點點撥上,因此講課較為輕鬆,但功夫在課外,備課要精心擬設場景,激活學生探索知識的趣味和興奮點,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互動交流和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內在學習活力和參與度」,談及教學改革變化,該校校長李雄深有感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有效避免了老師講課一頭熱、教學常繞優生轉、差生上課打瞌睡的弊端」。「該校七年級141班曾瑩(女),以前很膽小,上課從不回答問題,成績差,時常與班上同學鬧矛盾,實行學案導學課改後,在班上學習小組的幫助和『逼』她回答提問下,學習進步很快,在班會等場合敢於展示自己風採,並越來越強自信了」。

  通過積極推進學案導學改革,促使了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和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了教得輕鬆 學得活躍的雙贏。該校先後被評為湖南省義務教育合格學校、郴州市校園文化建設樣板學校、郴州市示範家長學校、郴州市標準化實驗室建設示範學校、嘉禾縣課堂改革教學先進單位等榮譽。

課改教學課堂

師生互動

學生主動學習

學習小組互幫互促

學生自主學習

課改教學活動宣傳欄

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優美的校園一角

部分榮譽證書

相關焦點

  • 羅定邦中學:課改後,學校高考成績亮眼
    近年來,大良羅定邦中學在高考中屢獲佳績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鍾柳梅) 2016年羅定邦中學833人參加高考,重點總上線為這所學校為何能打翻身仗?絕招在哪?昨日(6月29日),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了這兩所學校,為你探秘解讀。  從2010年,大良羅定邦中學推行課改開始,學校的高考成績就節節攀升。2014年重點上線人數49個,本科上線率為81.36%;2015重點上線人數升至99個,本科上線率84.67%。而2016年,大良羅定邦中學重點上線人數達到129個,本科上線率達到90%。
  • 「嘉禾•活力課堂」 現城中,名師送教展風採 ——2020年「嘉禾·活力課堂」暨攜手送教英語教學專場活動在城關中學順利舉行
    12月3日,由嘉興教育學院主辦的2020年「嘉禾•活力課堂」 暨攜手送教英語教學專場活動在平湖市城關中學舉行。嘉興教育學院師訓處(嘉興市名師項目管理辦公室)、嘉興市「英語名師工作室」名師和學員、平湖市初中英語教師代表共計7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上午8時30分,平湖市城關中學姜其中校長致歡迎詞,拉開活動帷幕。首先由兩位青年骨幹教師帶來優質高效的展示課。
  • 教育電影《未來學校》在課改名校涼水井中學開機
    2020年8月24日,伴隨著課改名校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涼水井中學新生訓練營開營,教育電影《未來學校》在此開機。極樂影業創始人徐立、涼水井中學吳舸校長、侯開華副校長,滬江首席教育官、互加計劃負責人吳虹校長,愛卡的米CEO張良老師,宜賓宋家中心校汪巨茂校長,宜賓蕨溪小學周仕明校長等出席了此次開機儀式。
  • 培英實驗學校邁向發展新階段
    10月10日,「培桃育李 實幹興校」廣州市白雲區培英實驗學校揭牌儀式在培英實驗學校初中部舉辦,這標誌著培英實驗小學和培英實驗中學正式合併、更名為九年一貫制的培英實驗學校。開幕式上,領導嘉賓共同揭開「廣州市白雲區培英實驗學校」校牌,宣告培英實驗學校正式更名。這也標誌著培英實驗小學和培英實驗中學正式合併,自此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 台州市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調研會在石橋頭小學舉行
    12月4日上午,台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赴石橋頭小學對台州市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進行集體調研,溫嶺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方向東和教研員、以及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的校級領導參加。溫嶺市9所台州市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就學校STEM教育課程設置、項目內容、資源建設等進行匯報。
  • 課改簡訊|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專家調研南京江北新區浦廠中學
    2020年9月8日,江蘇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執行主任、專家組組長、蘇派教育集團學校總校長王成兵主任一行四人來到南京市江北新區浦廠中學,對浦廠中學正式引進蘇派教育課改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項目進行前期調研。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陳世錦書記陪同調研。
  • 2020年秋季達川石橋中學積極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9月1日19:50,達川區石橋中學全校學生整齊地坐在了教室裡等待著中央電視臺播放《開學第一課》節目。8點整,節目準時開播,同學們在班主任老師的全程陪同下認真觀看了節目。
  • 常德寄宿中學_郴州市明星學校
    常德寄宿中學,郴州市明星學校,2002年,郴州遭受特大洪災,正在郴州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對災區孤兒邱斐、邱志豪給予了深切的關懷,我校接收姐弟倆來校全免就讀,直至完成大學學業;僅2008年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一項便高達55萬元。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
    ……20年來不斷湧現的眾多新課改典型區域和學校,形成了具有示範效應的豐富的課改經驗,構築起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坐標。學校篇上海市建平中學:「跨世紀」工程走出智慧路地處上海浦東、創建於1944年的上海市建平中學,是課改的著名坐標學校。早在20世紀80年代,校長馮恩洪在教育界率先提出「規範+選擇」「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打破了傳統教育中每個學生均衡發展和門門功課必須達到85分以上才能評「三好」的觀念。
  • 安吉振民中學課改效果「四滿意」
    但浙江安吉一中學把原來一節課45分鐘改為60分鐘,其中30分鐘老師講授,另30分鐘給學生完成作業,老師當堂批改作業並進行點評,學生課後則無作業。這一創新自本學期實行以來,課堂吸引力大增,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強,班級的整體成績也大幅提升,取得了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四滿意的效果。
  • 課改典型存在的意義
    山東聊城是誕生過課改典型杜郎口中學的地方。如今,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又發現了東昌完全中學這所課改樣本學校,梳理這所學校的課改經驗,有以下幾點啟示:一是從單向改革走向了系統改革、整體改革。
  • 西平縣金剛中學紮實推行「三疑三探」課改教學模式
    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馮佔華 通訊員 康奎)12月5日至6日,西平縣教研室調研組一行在教研室副主任魏慎典、範雲灝的帶領下來到金剛初級中學,針對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開展情況進行指導調研。
  • 初級中學的課改之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於是,2017年,學校課改的大旗又一次高高豎起,有了前車之鑑,新課改不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要因地制宜、適應形勢。付永國校長帶領學校領導多方查閱,運籌帷幄,制訂了課改的模式——自學先導,互助探究;提出了課改的口號——先學後學,先學後教,即教師先學,學生後學,學生先學,教師後教;確定了教學的過程——課前預習、課中探究、課後鞏固;規範了教師的行為——三不講,三不留,即預習導學——不看不講,合作探究——不議不講,導學測評——不練不講。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對號入座」!
    地處上海浦東、創建於1944年的上海市建平中學,是課改的著名坐標學校。早在20世紀80年代,校長馮恩洪在教育界率先提出「規範+選擇」「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打破了傳統教育中每個學生均衡發展和門門功課必須達到85分以上才能評「三好」的觀念。由此,學生的個性發展開始為學校教育所重視。
  • 北京101教育到成都市棕北中學西區實驗學校舉行教育信息化課改合作...
    人民網成都12月21日電 在「技術」+「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學校教育理念、教育生態、教育流程的結構性變革和再造得以更好地實現,也將不斷深刻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的科學、持續和全面發展。近日,北京101教育到成都市棕北中學西區實驗學校中學部舉行了教育信息化課改合作捐贈儀式。
  • 蘇派課改中心專家對任巖松中學開展班組文化暨樣板課過關活動
    12月22日,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導流體系專家組組長李中偉,蘇派教育課改中心副主任、文化體系專家組組長劉陽,蘇派教育課改中心評價體系專家組組長王卓明,蘇派教育課改中心指導部主任吳曉巧一行四人來到溫州市甌海區任巖松中學,對任巖松中學班組文化建設和樣板課進行階段性驗收與指導。
  • 坪上鎮中學圓滿完成課改開放周活動
    為了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學校辦學質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坪上中學優秀教師的示範和引領作用,12月8日,在新邵縣坪上鎮教育督管辦的組織領導下,坪上鎮中學舉辦了課改開放周活動。
  • 嘉禾中學要搬到這裡
    來源:蒼南縣城新區為切實做好惠達路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嘉禾中學項目落地, 8月13日上午,縣城新區組織工作人員對惠達路項目內湯家垟村32間舊房進行拆除,拆除面積約6360平方米。(房屋拆前拆後對比圖)此次房屋拆除涉及嘉禾中學、惠達路等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建設,新區成立攻堅組,嚴格按照「五個一」工作方法,發揚「5+2」「白+黑」的工作精神,用紮實細緻的服務贏得了百姓認可,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已完成項目內房屋徵遷任務。
  • 成都樹德協進中學學術年會:探索研教融合,卓越課改基礎
    成都樹德協進中學學術年會:探索研教融合,卓越課改基礎 時間:2017-12-01 16:11:43
  • 意銳二維碼「閃開發票」解決餐飲業開票煩惱!
    最近,一款頗為流行的意銳「小白盒」受到商家普遍歡迎,它通過微信或支付寶的二維碼,可以一鍵搞定發票,解決了餐飲企業開發票難的痛點。在這個掃碼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需要意銳「小白盒」的支持。不管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消費者只需把手機放在上面,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完成支付和出票。張先生是一家快餐連鎖店的老闆,他說,「快餐廳的核心就是要快,不僅後廚速度快,收銀速度快,還要有支持主流支付的工具,小白盒即插即用操作簡單,卻大大提高了餐飲效率和顧客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