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沿線省份木偶戲首聚福建泉州 攜手奉獻藝術盛宴

2020-12-24 中國僑網

「海絲」沿線省份木偶戲首聚福建泉州 攜手奉獻藝術盛宴

  【解說】連日來,來自俄羅斯、匈牙利、韓國、印度尼西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木偶表演團隊、共400餘人齊聚福建泉州,參加於泉州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

  【解說】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首次舉辦於1986年,是中國首個國際木偶節。自201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國際木偶節,成為海內外木偶表演藝術家們的大聚會。

  【同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 副主席 凱倫·史密斯

  他們(外國劇團)能學習到專業的操控技巧,這是中國所擅長的,還有精美的藝術設計。同樣,我確信中國也能從其他國家的展示中學習到不同的技術,講述故事的不同方式。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分享途徑,相互學習,體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視覺、不同的審美,我認為這很棒。

  【同期】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劇團 團長 洪世鍵

  這個國際木偶交流,這個大平臺我們泉州,第一我們可以讓大家來看看我們各國、世界一些木偶藝術的一些情況,了解一些情況。第二我們也提高了一下我們國內的一些木偶藝術的技藝,那共同來共享、合作共享,共同來發展,然後這個平臺我想也必將提升國際木偶藝術的傳承跟發展。

  【解說】記者了解到,在本屆木偶節中,首次舉辦的「海絲」沿線省份木偶戲非遺代表性項目區域性會演,吸引了廣東、江蘇、浙江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省份近10個優秀木偶劇團參與,涵蓋了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皮影戲等20餘個木偶項目。

  【解說】11月24日晚,記者驅車來到泉州惠安縣文化中心,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帶來的木偶劇《神奇之旅》在此上演。該劇結合了舞臺劇、掌中木偶以及杖頭木偶的表演,帶現場觀眾進行了一次奇妙而又充滿溫情的穿越之旅。

  【現場同期】

  【同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 副主席 凱倫·史密斯

  當我看到中國傳統木偶戲以及現代木偶戲相結合,我對木偶的操控技術、美感,女演員與木偶共舞的編舞方式,木偶的多樣性都感到印象深刻。你們國家的木偶戲非常豐富,你們應該非常自豪。

  【解說】據了解,本屆木偶節將持續至11月26日。期間,48個演出場地、75場精彩的木偶展演在泉州各區縣輪番上演。海內外木偶表演團隊還將深入泉州的農村、社區、學校和廣場,與廣大群眾共享這個木偶藝術的盛會。

  記者 柯寧 福建泉州報導

相關焦點

  • 「海絲泉州」 亮相文博會贏得喝彩
    刺桐古船、「一帶一路」商貿品、「海絲」主題文創產品……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泉州「文旅軍團」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主題,通過創意十足的布展,成功將主題館打造成一艘乘風破浪前行的刺桐古船,打響「海絲泉州」品牌,亮點紛呈,贏得喝彩。 「雲端」搭臺,文化築橋。
  • 泉州海絲藝術公園:海絲新景觀 文化新地標
    這也是一個充滿情懷的平臺,是亞藝節和海絲藝術節繽紛活動的場地,更寄託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以文化和藝術對話世界的夢想。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畔,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於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期間開園迎賓。
  • 泉州提線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報告
    泉州提線木偶戲》(黃少龍、王景賢著)、《泉州傀儡戲》(王景賢著)、《泉州目連傀儡相關情況調查研究會論文集》等十多部學術專著,並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大量文章。泉州市木偶劇團作為「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實施單位,在國家、省、市文化主管部門和各級非遺保護領導部門的指導下,將本計劃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看待和實施,並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 97家企業攜手亮相籤訂超140億元項目 海峽兩岸文博會泉州收穫滿滿
    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文博會」)在廈門舉行,泉州參展團在本屆文博會上備受矚目,亮點紛呈,收穫滿滿。本屆文博會泉州主打「海絲泉州」品牌,全市97家企業攜手亮相,通過146個展位,展示泉州文化產業和文旅融合新成果,成為最具人氣的展區之一。本屆文博會期間,泉州共籤約22個項目,總金額達140.3億元。
  • 泉州再獲2019福建旅遊生活展最佳組織獎!
    本屆展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展商範圍拓展到「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動各方合作和交流,攜手構建起成果共享、互利共贏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吸引了海內外近千家「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參展商積極參展,促進「海絲」沿線各國旅遊互聯互通,挖掘絲路文化資源,構建「網際網路+旅遊合作」新格局,推動「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旅遊合作向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邁進,打響「
  • 多彩海絲:國際語言講述泉州文明故事
    在過去近一周時間裡,57個國家和地區的賓朋齊聚泉州,共赴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盛會的大幕徐徐落下,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留給人們的,是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一個個高光時刻,是自信講述泉州故事、海絲情緣的一段段美好回憶,是全民共建共享、全域互動聯歡的一幕幕絢爛景象。
  • 環閩微視|非遺文化提線木偶——泉州的流風餘韻
    福建,是一座每來一次都會有不同感觸的城市;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嘛?福建的山川河海、小鎮古厝都有著特別的魅力。你是否也對福建這個省份充滿了好奇,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它。從2020年2月28日開始,小旅推出「環閩微視」系列視頻,為你全方位展示宣傳福建的非遺文化、美景美食,讓我們來看看第二期內容:泉州提線木偶環閩微視 | 非遺文化提線木偶——泉州的流風餘韻 被讚譽為讓木偶活起來的 泉州提線木偶戲
  • 福建21世紀海絲核心區泉州如何定位 泉州港復興看今朝
    今日泉州網11月17日訊 今日福建日報頭版刊發報導,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出爐!省發改委、省外辦、省商務廳今日聯合發布《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全文。
  • 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攜手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通過146個展位攜手展示泉州市文旅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延續「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的辦展主題。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博會結束後,將跟蹤推進項目落地建設,繼續通過文博會等渠道廣搭平臺,著力在加強服務指導、項目推動、要素支撐等方面支持文旅企業創新,促進文旅融合,推動泉州文創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進一步打響海絲文化旅遊品牌,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推出海絲旅遊線路,吸引更多遊客來泉體驗古港海絲文化。
  • 情牽萬縷,尋仙攜手泰順木偶戲亮相TGC
    2019TGC騰訊數字文創節海南站2019年12月20-25日在海口日月廣場舉辦,活動由「明日博物館」、「藝術共創館」、「電競潮流場」、「數字文化趣味市集」四大主題版塊組成,提倡「以數字之美探索文化」。尋仙攜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順木偶戲,以展出經典劇目《陳十四娘娘傳》木偶的形式,閃亮登場。
  • 11個國家和地區28個木偶藝術團隊深入泉州各地展演
    小小木偶戲 牽線中外文化交流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鐵枝木偶、皮影戲、手影戲……作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核心項目之一,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吸引了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木偶藝術團隊齊聚泉州。
  • 古藝有新姿,眾生萬象一線牽——泉州提線木偶戲亮相2020年戲曲百戲...
    「泉州提線木偶戲歷史悠久,表演藝術精湛,經過上千年的傳承發展形成獨特的表演藝術。演員們通過精湛的技術操縱木偶,木偶就有了生命;表演中,木偶的各種動作和相互『交流』,讓它們有了個性;通過一根根線,演員、木偶之間有了情感的交流。這場演出既能讓觀眾感受到厚重的歷史,也有新時代木偶藝術的精品。」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陳迎憲評價說。
  • 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泉州開園 航拍美照搶先看
    明日下午,海絲公園將正式開園迎賓,開啟海絲起點城市泉州以文化和藝術與世界對話的新曆程。  為方便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臺商區公交公司將於11月9日至15日期間開通公交臨時專線,在亞藝節期間免費接送八方來客到公園參觀,遊客及市民可免費乘坐。  據悉,該臨時公交專線從泉州汽車站出發,途經泉秀街—東海大街—豐海路—後渚大橋—百崎湖大橋,終點站海絲藝術公園,全程28公裡。
  • 文都泉州:百姓「文化意識」越來越濃
    這些天,泉州各地的劇團、藝術團、表演隊在這裡輪番登場,高甲戲《三姓奇緣》、梨園戲《紅絲錯》和《南音專場》等節目讓觀眾大飽眼福。除了專業院團,當地各縣市區的民間劇團也紛紛粉墨登場,為市民獻上一道道精彩的文化盛宴。
  • 原來臺灣的布袋戲早就超越大陸木偶戲這麼多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 2018泉州國際當代藝術展在海絲兩岸青年三創基地開幕
    閩南網3月10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黃麗君)3月10日上午,由泉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常群工作部、華僑大學 美術學院、韓國美術協會、魯迅美術學院大型藝術工作室聯合主辦,淺水灣集團承辦的「守望海絲·歷史與態度——2018泉州國際當代藝術展」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海絲兩岸青年三創基地開幕。
  • 情牽萬縷 尋仙攜手泰順木偶戲亮相TGC_遊俠網 Ali213.net
    2019TGC騰訊數字文創節海南站2019年12月20-25日在海口日月廣場舉辦,活動由「明日博物館」、「藝術共創館」、「電競潮流場」、「數字文化趣味市集」四大主題版塊組成,提倡「以數字之美探索文化」。尋仙攜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順木偶戲,以展出經典劇目《陳十四娘娘傳》木偶的形式,閃亮登場。
  • 世界上難度最高的木偶藝術,在9米高空精確操控30多根提線
    至宋代,木偶戲在泉州已相當興盛,當時的泉州木偶頭,全部由民間雕刻神像的專業作坊兼營製作,帶有很強的佛教藝術痕跡。「提線木偶戲又叫『懸絲傀儡戲』,在泉州民間也叫『嘉禮戲』。」 泉州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說,過去的木偶被視為人與神之間溝通的媒介,所謂「嘉禮」,意味著人對神的奉獻。泉州舊時有「泉南佛國」之稱,一度輝煌的海港城市,也曾被馬可•波羅拿來跟埃及亞歷山大港相提並論。
  • 泉州真是個豐富的文化寶庫!
    泉州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 閩南民間歌舞、南少林武術等10多個項目 輪番上演 可謂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 中國木偶戲分類
    中國木偶戲一共分為四類:皮影、提線、布袋、杖頭。「杖頭木偶」遍布中國大地的南北東西。各地木偶的高差距很大,從27釐米至人高不等。 「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杆(與頭相連)和兩根手杆(與手相連)進行表演,有的為3根杆或「託偶」,依手杆位置有內、外操縱之分。「內操縱」者多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便於表演戲曲程式,動作靈活,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