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泉州 又雙叒 上央視
今晚
泉州閃耀亮相2019央視戲曲春晚
向全中國戲迷
拜大年
今晚7時30分,央視《2019春節戲曲晚會》在CCTV-11首播,泉州作為三個分會場之一,泉州南音、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拍胸舞、南少林武術等10多個項目集體亮相,向海內外展示泉州文化獨特的魅力和最新發展成就。
本次《2019春節戲曲晚會》設置三個分會場
分別是
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十三朝古都陝西西安
南方「絲綢之路」起點的「天府之國」四川成都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閩南文化的代表性地區
福建泉州
▲
泉州分會場演出精彩回放
作為本次戲曲春晚的三個分會場之一
千年泉州府文廟前
以福船為背景的大型露天舞臺上
泉州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
閩南民間歌舞、南少林武術等10多個項目
輪番上演
可謂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這是繼2016央視除夕春晚在泉州設分會場之後,再次將春晚的分會場設在泉州。「2019央視戲曲春晚分會場主要設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成功入選分會場之一,這裡是遠近聞名的戲曲之鄉,擁有一大批戲曲項目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備受全國矚目。同時,泉州作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文化藝術取得豐富的成果,在這特殊的年份裡將分會場設在泉州具有特別的意義。」2019央視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相關負責人說。
泉州分會場節目單
參加演出的名家新秀齊上陣,有中國曲藝「二度牡丹獎」獲得者、福建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莊麗芬和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娟娟、王君安,以及國家一級演員王大浩、王瓊芬、陳江鋒等一大批我市戲曲名家名角悉數登場,全面展示我省戲曲藝術發展的水平和實力。
開場舞《泉州大過年》
「過年啦,過年啦 ……」隨著60位身穿蟳埔女服飾、手提傳統燈籠的小女生衝上舞臺,隨後提線木偶戲、閩南民間歌舞、少林武術、水中拍胸舞等項目紛紛上陣,展出泉州人民歡聲笑語過大年的喜慶場面。該節目陣容強大,參加人員多達300多人,由13個演出單位攜手獻演,有專業院團、有高校,也有民間演出團體,原汁原味地展示泉州戲曲文化的獨特韻味。
舞姿婀娜的惠安女
手挎紅漆籃的採蓮女
一唱一和的扛酒小夥兒
詩意還原800多年習俗「嗦囉嗹」
(陳英傑 攝影)
一根根細絲下的木偶
仿若靈活的「演員」載歌載舞
(陳英傑 攝影)
數十名武僧吶喊武出少林拳術
現場拳風呼嘯
(林勁峰 攝影)
武林絕技泉州少林寺一指禪
(陳英傑 攝影)
水上拍胸舞
(林勁峰攝影)
南音《千家羅綺管弦鳴》
臺灣「80後」南音愛好者魏伯年跨海來交流,與中國曲藝「二度牡丹獎」獲得者、福建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莊麗芬同臺演唱南音《千家羅綺管弦鳴》。
魏伯年熱愛南音如自己的生命,過去十年頻頻前來拜師學南音,近年來還臺灣開館授徒,為兩岸文化交流獻上了一份力量。
高甲戲《高甲獻藝》
歡快詼諧的高甲音樂,引出泉州高甲「群醜鬧春」。「傀儡醜」「公子醜」「家丁丑」「家婆醜」競相獻技,妙趣橫生。
越劇《媽祖》
《古意新聲中國夢》
濃濃年俗味撲面
非遺技藝精絕引驚呼
泉州花燈、泉州李堯寶刻紙 、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火鼎公婆、民間傳統小吃等穿插在節目中,讓全國觀眾感受到泉州喜慶的年味。
在主舞臺的背面,「泉州年俗」展區內,各色古早味泉州小吃香氣四溢,傳統手工藝匠人紛紛攜絕活亮相。
央視《2019春節戲曲晚會》今晚成功首演
用五個節目全面展示了
泉州「戲窩子」的獨特魅力
央視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林勁峰攝)
去年12月21日晚上,泉州分會場節目在市區府文廟成功錄製,今晚節目在央視播出後,不僅讓海內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泉州戲曲文化,更讓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熱愛自己的戲曲藝術。
泉州人有多愛戲曲文化?
「戲曲姐妹花」領銜出演泉州分會場
「這是我和一次登上央視戲曲春晚的舞臺展示南音,期待有更多的觀眾了解泉州文化,喜歡南音。」中國曲藝「二度牡丹」獲得者莊麗芬領銜出演南音《千家羅綺管弦鳴》節目中,這個節目將傳統南音與現代交響樂融合呈現。她說,此次參演的南音曲目為創新作品,創排十年來曾榮獲過文化部群星獎等重要獎項,此次演出不僅創新地與交響樂結合,還在繼承傳統南音的基礎上,加入了多聲部的演唱和演奏,更具觀賞性和表現力。期待今後泉州南音可以登上更多重要舞臺,展示泉州文化的魅力。
傳統的泉州南音與現代的交響樂「碰撞」出綺麗色彩。(陳英傑攝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莊麗芬的姐姐莊麗娥也在此次演出備受矚目。莊麗娥為泉州市木偶劇團青年演員,在此次演出中獻演提線木偶書法,在戲歌節目中隆重獻演。「與此前提線木偶書法表演,此次難度加大,要在50秒內寫完『愛拼敢贏』四個字,對表演節奏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次表演改楷書為行書,提高書寫速度。」莊麗娥說。
她們兩姐妹在泉州南音和提線木偶藝術不斷探索,大膽創新,頻頻亮相在海內外舞臺上,為泉州文化「走出去」作出不懈的努力。
泉州戲曲超30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此次演出節目內容豐富多彩,按照一臺70分鐘左右晚會進行準備,再進行精雕細琢壓縮,濃縮了泉州戲曲主要元素。」2019央視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泉州節目總導演、泉州市舞蹈家協會主席蔡湘江說,此次演出場面大,特別是開場節目參演單位多達13個,不僅將泉州戲曲藝術全面展示,還將閩南民間歌舞和南少林武術融合演繹,給人帶來很強的衝擊力,一隊隊惠安女、蟳埔女、採蓮女、趕海漢子、拍胸舞隊、擲鐃鈸民間舞隊同臺演出,南少林武術表演也虎虎生威,一指禪絕技更是將演出推向高潮。緊接著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等項目輪番上演,通過分會場演出向全國展示10多個泉州活態文化項目。
此前,蔡湘江還擔任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泉州分會場和2012年央視首屆世界華僑春節晚會的導演。他說,泉州戲曲是央視春晚和戲曲春晚的常客,此前泉州高甲戲、南音、木偶戲、梨園戲等共計超過30次走進央視春晚舞臺,其中高甲戲最多,累計達20餘次。
泉州提線木偶表演的出現,立即吸引了臺上所有蟳埔女小觀眾的眼光,臺上臺下形成了最美的風景線。(陳英傑攝影)
著名戲劇導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呂忠文此次執導多個節目,他說,劇種千差萬別,但戲劇的總體特殊是一致的,此次演出力爭原汁原味展示戲劇的魅力,採取戲劇歌舞等形式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拓寬戲劇的表現力。呂忠文在我國戲劇界享有盛宴,曾擔任央視春晚戲劇總導演,曾將高甲戲等戲曲帶到央視春晚和戲曲春晚舞臺上演出。
呂忠文回憶說,他早在1996年,創作戲曲表演《老鼠嫁女》,將安溪高甲戲帶到央視戲曲春晚上,此後10多次將安溪高甲戲帶到戲曲春晚。
不僅安溪高甲戲頻頻亮相,晉江高甲戲也備受央視戲曲春晚舞蹈的矚目,此前已經七次登臺上演。
七旬市民遙看錄製若返光明之城
「看清了,好精彩:高超的提線木偶戲、詼諧的高甲醜表演、傳統南音與現代交響的完美演繹……」今年已75歲高齡的黃國炎是位攝影愛好者,此前央視導演組到泉州府文廟錄製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節目時,他得到消息後十分興奮地趕到府文廟,但沒有證票無法現場觀看演出,幸好一同學家就在府文廟廣場對面,一連兩次到其家裡觀看了彩排和現場錄製,還通過相機拍了一組遠景照片,收穫也不小。
(陳英傑 攝影)
往年大年初一,黃國炎經常在走新訪友中度過,今年哪兒也不去就守在家裡看戲曲春晚。帶著這份期待,覺得今年戲曲春晚看點特別多,尤其是泉州分會場的節目,儘管不少是平時司空見慣的,但這些熟悉的戲曲節目卻展現出不一樣的韻味。「此次演出的舞美和燈光特別出彩,背景舞臺以大帆船為創意,遙看仿若令人重返光明之城,」黃國炎說,央視,將泉州文化的節目,帶到央視,向海內外觀看展示給全國觀眾面前,十分有意義。
「泉州戲曲能再次整體亮相央視,是每一位泉州人民的驕傲,也是宣傳泉州的大好機會。」泉州市實驗小學音樂教師黃佳慧看了演出十分興奮地說,她還兼任該校紅領巾舞臺隊指導老師,此次泉州分會場開場舞《春潮湧動》就是由該校60名學生參加演出,是唯一參加演出的小學生方陣。
「過年啦,過年啦 ……」隨著60位身穿(蟲+尋)埔女服飾、手提傳統燈籠的小女生衝上舞臺,拉開了泉州分會場第一個節目《泉州過大年》的序幕,
(陳英傑 攝影)
「上春晚是每個孩子的夢想,他們有幸得到此次機會,每個學生都十分投入,儘管時間不到兩個星期,但大家都克服一切困難,每天排練到晚上10點鐘,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黃佳慧說說,泉州市實驗小學此前獲評全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傳統校,此次能上央視戲曲春晚,不僅學生們很開心,而且也讓學生家長們對泉州戲曲文化也增強自信,讓地方戲曲在校園傳承擁有更好的環境。
今晚大戲沒看夠?
「戲窩子」泉州不可能讓你失望!
春節和元宵期間
泉州市各大文藝院團精心準備了
20多個雅俗共賞、形式活潑的
演出活動
木偶、梨園、高甲、南音……
@所有人
敬請收藏節目單
END
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泉州晚報社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泉州晚報社新媒體中心製作
來源:泉州通客戶端、攝影大視界
記者:陳智勇
編輯:莊悅
審核:黃凌燕
泉州晚報社新媒體矩陣
▼
晚會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