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厲害!今晚,阮家鄉再上央視!泉州真是個豐富的文化寶庫!

2020-12-20 騰訊網

剛剛

泉州 又雙叒 上央視

今晚

泉州閃耀亮相2019央視戲曲春晚

向全中國戲迷

拜大年

今晚7時30分,央視《2019春節戲曲晚會》在CCTV-11首播,泉州作為三個分會場之一,泉州南音、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拍胸舞、南少林武術等10多個項目集體亮相,向海內外展示泉州文化獨特的魅力和最新發展成就。

本次《2019春節戲曲晚會》設置三個分會場

分別是

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十三朝古都陝西西安

南方「絲綢之路」起點的「天府之國」四川成都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閩南文化的代表性地區

福建泉州

泉州分會場演出精彩回放

作為本次戲曲春晚的三個分會場之一

千年泉州府文廟前

以福船為背景的大型露天舞臺上

泉州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

閩南民間歌舞、南少林武術等10多個項目

輪番上演

可謂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這是繼2016央視除夕春晚在泉州設分會場之後,再次將春晚的分會場設在泉州。「2019央視戲曲春晚分會場主要設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成功入選分會場之一,這裡是遠近聞名的戲曲之鄉,擁有一大批戲曲項目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備受全國矚目。同時,泉州作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文化藝術取得豐富的成果,在這特殊的年份裡將分會場設在泉州具有特別的意義。」2019央視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相關負責人說。

泉州分會場節目單

參加演出的名家新秀齊上陣,有中國曲藝「二度牡丹獎」獲得者、福建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莊麗芬和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娟娟、王君安,以及國家一級演員王大浩、王瓊芬、陳江鋒等一大批我市戲曲名家名角悉數登場,全面展示我省戲曲藝術發展的水平和實力。

開場舞《泉州大過年》

「過年啦,過年啦 ……」隨著60位身穿蟳埔女服飾、手提傳統燈籠的小女生衝上舞臺,隨後提線木偶戲、閩南民間歌舞、少林武術、水中拍胸舞等項目紛紛上陣,展出泉州人民歡聲笑語過大年的喜慶場面。該節目陣容強大,參加人員多達300多人,由13個演出單位攜手獻演,有專業院團、有高校,也有民間演出團體,原汁原味地展示泉州戲曲文化的獨特韻味。

舞姿婀娜的惠安女

手挎紅漆籃的採蓮女

一唱一和的扛酒小夥兒

詩意還原800多年習俗「嗦囉嗹」

(陳英傑 攝影)

一根根細絲下的木偶

仿若靈活的「演員」載歌載舞

(陳英傑 攝影)

數十名武僧吶喊武出少林拳術

現場拳風呼嘯

(林勁峰 攝影)

武林絕技泉州少林寺一指禪

(陳英傑 攝影)

水上拍胸舞

(林勁峰攝影)

南音《千家羅綺管弦鳴》

臺灣「80後」南音愛好者魏伯年跨海來交流,與中國曲藝「二度牡丹獎」獲得者、福建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莊麗芬同臺演唱南音《千家羅綺管弦鳴》。

魏伯年熱愛南音如自己的生命,過去十年頻頻前來拜師學南音,近年來還臺灣開館授徒,為兩岸文化交流獻上了一份力量。

高甲戲《高甲獻藝》

歡快詼諧的高甲音樂,引出泉州高甲「群醜鬧春」。「傀儡醜」「公子醜」「家丁丑」「家婆醜」競相獻技,妙趣橫生。

越劇《媽祖》

《古意新聲中國夢》

濃濃年俗味撲面

非遺技藝精絕引驚呼

泉州花燈、泉州李堯寶刻紙 、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火鼎公婆、民間傳統小吃等穿插在節目中,讓全國觀眾感受到泉州喜慶的年味。

在主舞臺的背面,「泉州年俗」展區內,各色古早味泉州小吃香氣四溢,傳統手工藝匠人紛紛攜絕活亮相。

央視《2019春節戲曲晚會》今晚成功首演

用五個節目全面展示了

泉州「戲窩子」的獨特魅力

央視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林勁峰攝)

去年12月21日晚上,泉州分會場節目在市區府文廟成功錄製,今晚節目在央視播出後,不僅讓海內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泉州戲曲文化,更讓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熱愛自己的戲曲藝術。

泉州人有多愛戲曲文化?

「戲曲姐妹花」領銜出演泉州分會場

「這是我和一次登上央視戲曲春晚的舞臺展示南音,期待有更多的觀眾了解泉州文化,喜歡南音。」中國曲藝「二度牡丹」獲得者莊麗芬領銜出演南音《千家羅綺管弦鳴》節目中,這個節目將傳統南音與現代交響樂融合呈現。她說,此次參演的南音曲目為創新作品,創排十年來曾榮獲過文化部群星獎等重要獎項,此次演出不僅創新地與交響樂結合,還在繼承傳統南音的基礎上,加入了多聲部的演唱和演奏,更具觀賞性和表現力。期待今後泉州南音可以登上更多重要舞臺,展示泉州文化的魅力。

傳統的泉州南音與現代的交響樂「碰撞」出綺麗色彩。(陳英傑攝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莊麗芬的姐姐莊麗娥也在此次演出備受矚目。莊麗娥為泉州市木偶劇團青年演員,在此次演出中獻演提線木偶書法,在戲歌節目中隆重獻演。「與此前提線木偶書法表演,此次難度加大,要在50秒內寫完『愛拼敢贏』四個字,對表演節奏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次表演改楷書為行書,提高書寫速度。」莊麗娥說。

她們兩姐妹在泉州南音和提線木偶藝術不斷探索,大膽創新,頻頻亮相在海內外舞臺上,為泉州文化「走出去」作出不懈的努力。

泉州戲曲超30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此次演出節目內容豐富多彩,按照一臺70分鐘左右晚會進行準備,再進行精雕細琢壓縮,濃縮了泉州戲曲主要元素。」2019央視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泉州節目總導演、泉州市舞蹈家協會主席蔡湘江說,此次演出場面大,特別是開場節目參演單位多達13個,不僅將泉州戲曲藝術全面展示,還將閩南民間歌舞和南少林武術融合演繹,給人帶來很強的衝擊力,一隊隊惠安女、蟳埔女、採蓮女、趕海漢子、拍胸舞隊、擲鐃鈸民間舞隊同臺演出,南少林武術表演也虎虎生威,一指禪絕技更是將演出推向高潮。緊接著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等項目輪番上演,通過分會場演出向全國展示10多個泉州活態文化項目。

此前,蔡湘江還擔任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泉州分會場和2012年央視首屆世界華僑春節晚會的導演。他說,泉州戲曲是央視春晚和戲曲春晚的常客,此前泉州高甲戲、南音、木偶戲、梨園戲等共計超過30次走進央視春晚舞臺,其中高甲戲最多,累計達20餘次。

泉州提線木偶表演的出現,立即吸引了臺上所有蟳埔女小觀眾的眼光,臺上臺下形成了最美的風景線。(陳英傑攝影)

著名戲劇導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呂忠文此次執導多個節目,他說,劇種千差萬別,但戲劇的總體特殊是一致的,此次演出力爭原汁原味展示戲劇的魅力,採取戲劇歌舞等形式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拓寬戲劇的表現力。呂忠文在我國戲劇界享有盛宴,曾擔任央視春晚戲劇總導演,曾將高甲戲等戲曲帶到央視春晚和戲曲春晚舞臺上演出。

呂忠文回憶說,他早在1996年,創作戲曲表演《老鼠嫁女》,將安溪高甲戲帶到央視戲曲春晚上,此後10多次將安溪高甲戲帶到戲曲春晚。

不僅安溪高甲戲頻頻亮相,晉江高甲戲也備受央視戲曲春晚舞蹈的矚目,此前已經七次登臺上演。

七旬市民遙看錄製若返光明之城

「看清了,好精彩:高超的提線木偶戲、詼諧的高甲醜表演、傳統南音與現代交響的完美演繹……」今年已75歲高齡的黃國炎是位攝影愛好者,此前央視導演組到泉州府文廟錄製戲曲春晚泉州分會場節目時,他得到消息後十分興奮地趕到府文廟,但沒有證票無法現場觀看演出,幸好一同學家就在府文廟廣場對面,一連兩次到其家裡觀看了彩排和現場錄製,還通過相機拍了一組遠景照片,收穫也不小。

(陳英傑 攝影)

往年大年初一,黃國炎經常在走新訪友中度過,今年哪兒也不去就守在家裡看戲曲春晚。帶著這份期待,覺得今年戲曲春晚看點特別多,尤其是泉州分會場的節目,儘管不少是平時司空見慣的,但這些熟悉的戲曲節目卻展現出不一樣的韻味。「此次演出的舞美和燈光特別出彩,背景舞臺以大帆船為創意,遙看仿若令人重返光明之城,」黃國炎說,央視,將泉州文化的節目,帶到央視,向海內外觀看展示給全國觀眾面前,十分有意義。

「泉州戲曲能再次整體亮相央視,是每一位泉州人民的驕傲,也是宣傳泉州的大好機會。」泉州市實驗小學音樂教師黃佳慧看了演出十分興奮地說,她還兼任該校紅領巾舞臺隊指導老師,此次泉州分會場開場舞《春潮湧動》就是由該校60名學生參加演出,是唯一參加演出的小學生方陣。

「過年啦,過年啦 ……」隨著60位身穿(蟲+尋)埔女服飾、手提傳統燈籠的小女生衝上舞臺,拉開了泉州分會場第一個節目《泉州過大年》的序幕,

(陳英傑 攝影)

「上春晚是每個孩子的夢想,他們有幸得到此次機會,每個學生都十分投入,儘管時間不到兩個星期,但大家都克服一切困難,每天排練到晚上10點鐘,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黃佳慧說說,泉州市實驗小學此前獲評全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傳統校,此次能上央視戲曲春晚,不僅學生們很開心,而且也讓學生家長們對泉州戲曲文化也增強自信,讓地方戲曲在校園傳承擁有更好的環境。

今晚大戲沒看夠?

「戲窩子」泉州不可能讓你失望!

春節和元宵期間

泉州市各大文藝院團精心準備了

20多個雅俗共賞、形式活潑的

演出活動

木偶、梨園、高甲、南音……

@所有人

敬請收藏節目單

END

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泉州晚報社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泉州晚報社新媒體中心製作

來源:泉州通客戶端、攝影大視界

記者:陳智勇

編輯:莊悅

審核:黃凌燕

泉州晚報社新媒體矩陣

晚會真「好看」↓↓↓

相關焦點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泉州的吃貨們注意!《舌尖上的中國3》在春節暖心回歸!咱們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陸央視!下午放學後吃上一碗再回家,覺得一天都很幸福。現在賣石花膏的店鋪多了,我反而更懷念小時候在推車上買到的味道。」來自武漢的朱小姐帶著父母到泉州過年。她說,自己對泉州豐富的宗教文化著迷,更喜歡泉州便宜又美味的小吃。每年烈日當空的時候,躲在閩南老厝的石頭屋簷下,品嘗一碗既不稀有也不昂貴,只有冰爽沁涼的石花膏,這就是最實在的泉州生活。
  • 關注丨莆田再上央視!今晚帶你看興化古城~
    關注丨莆田再上央視!今晚帶你看興化古城~ 2021-01-04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 《家鄉至味》央視熱播——揚州夏季的水中風味你最愛哪道?
    今晚,《探索·發現》家鄉至味第14集播出,記錄出產自高郵和寶應的六月黃、老鵝、花鰱魚、慈姑、長魚、蓮藕等水產,在大廚們的手中變身動人風味。   從高郵到寶應,再到市區的淮揚菜博物館,記者看到,在央視的鏡頭中,面拖六月黃、鹽水鵝、鹽商魚頭王、桂花糯米藕、長魚面、慈姑雪花燜牛肉等揚州傳統和創新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 今晚8時,央視聚焦江門僑批!珍貴資料見證僑鄉歷史,講述家...
    今晚8時,央視聚焦江門僑批!珍貴資料見證僑鄉歷史,講述家國故事!並採訪了眾多專家學者、收藏家,重溫華僑先賢艱辛創業、心繫國家、回饋家鄉的時代記憶。廣東江門,被譽為「中國第一僑鄉」,有著400多萬五邑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qz.fjsen.com 2013-04-10 07:48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核心提示為展現閩南文化的內涵與底蘊,今年3月26日起本報推出「泉州名小吃」專欄,已介紹了面線糊、安海土筍凍、湖頭米粉、潤餅菜等多種名小吃,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引發市民對家鄉小吃的熱議。
  • 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開幕
    中國網海峽頻道11月23日訊(周曉磊 劉媛)23日,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的「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幕。現場來自11個國家的17個非遺項目和大師,國內27個省近60個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會聚一堂,共同展示、交流。
  • 泉州美麗鄉村遊 過年回家拍家鄉仙境
    市民劉小姐還發郵件推薦她的老家——安溪縣祥華鄉珍山村,她說每當下雨過後,老家就像仙境般美麗,這個年她要回家拍個夠。  與此同時,網友還推薦大家到泉港塗嶺樟腳村去拍油菜花。沒錯,只要在泉州境內拍攝於今年2月1日至2月24日、反映泉州美麗鄉村景觀和人文,或是家鄉的年味年俗的照片,就有機會贏得千元大獎。
  • 泉州,一座好吃的城市
    今晚10:00記得關注湖南衛視 實實在在地給姐姐們上了一小課 泉州的味道,是古早的味道 泉州的味道,是市井的味道 泉州的味道包容萬象
  • 直播丨今晚7點半,與央視一起打卡「夜內江」
    直播丨今晚7點半,與央視一起打卡「夜內江」 2020-12-15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方言詞語趣談:海
    海 海,只有一個讀音[hai ],跟普通話很接近,雖然同是上聲,泉州話的陰上讀高平調,這跟普通話的上聲讀法是有區別的。海在泉州的意義是非常特別,泉州的海岸線很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國際海洋文化城市。在泉州話包含許多方言文化。
  • 再上央視!今晚7點,CCTV2看雲陽紅橙,心想是橙
    再上央視!CCTV2看雲陽紅橙,心想是橙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2021年01月13日 16:34 雲陽網訊(記者 劉太興)12月8日至13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欄目來我縣對雲陽紅橙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度採訪。採訪報導將於今天晚上7點在央視財經頻道(CCTV2)《生財有道》播出,節目時長約30分鐘。
  • 《新疆亞克西》今晚央視見
    《新疆亞克西》今晚央視見 2020-09-25 2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7家企業攜手亮相籤訂超140億元項目 海峽兩岸文博會泉州收穫滿滿
    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文博會」)在廈門舉行,泉州參展團在本屆文博會上備受矚目,亮點紛呈,收穫滿滿。本屆文博會泉州主打「海絲泉州」品牌,全市97家企業攜手亮相,通過146個展位,展示泉州文化產業和文旅融合新成果,成為最具人氣的展區之一。本屆文博會期間,泉州共籤約22個項目,總金額達140.3億元。
  • 泉州文廟也是半個泉州文化歷史博物館!
    雖然文廟是紀念孔子的地方,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個城市的學風、文風。因此,你們會發現,但凡有文廟的城市,大多都是具有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城市,如南京,北京,蘇州等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市中心老城中山路邊上的泉州文廟,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建築群。
  • 泉州小吃潤餅蘿蔔飯昨登上舌尖上的中國2首集
    市民:蘿蔔飯上央視很驚喜  「隔著屏幕仿佛能聞到蘿蔔飯的清香,咱厝美食肯定引得全國觀眾都流口水。」泉州吃貨小戴看完《腳步》後激動地說,家裡常做蘿蔔飯,沒想到這麼地道的泉州美食也上了央視,上了「舌尖2」,讓全國觀眾都欣賞到了泉州的美食,驚喜感太強了。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而這一點,在泉州古早味小吃中,可見一斑。  泉州風味小吃劉泉生「五穀豐登餃子」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在不少人眼裡,吃餃子一般是北方人的習慣。為什麼餃子會成為泉州的古早味小吃呢?事實上,這與閩南文化形成的根源有關。眾所周知,歷史上,閩南文化是在中原人民不斷移民閩南過程中形成的移民文化。
  • 注入新元素泉州伴手禮變身「高大上」
    尤其是這一兩年來,泉州旅遊部門進一步整合資源,大力開發旅遊伴手禮市場,通過開展伴手禮評選活動將泉州頗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呈現給了所有鍾愛小吃的遊客和懷念家鄉味道的泉籍僑胞。  如今,受到旅遊氛圍的影響,送泉州味伴手禮已然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特色。它傳遞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是一種可以傳播泉州旅遊形象的紀念品。
  • 央視國慶晚會今晚亮相,陣容強大!假期宅家看……
    長假即將開啟終於可以放鬆休息啦央視國慶晚會今晚亮相陣容強大「中國夢·祖國頌」《2020 國慶特別節目》時間:9月30日晚八點播出地址:CCTV1、CCTV3、音樂之聲、文藝之聲、央視頻、央視網同步播出李幼斌、韓紅、孫楠、馬龍 、胡歌、朱一龍、陳偉霆、迪麗熱巴、angelababy 、李易峰 、唐嫣 、任嘉倫、王鷗、張天愛、王俊凱 、王源、易烊千璽、楊紫、關曉彤 、吳磊、歐陽娜娜、許魏洲、李沁、張碧晨 、劉燁 、海清、韓雪、萬茜、杜江、劉敏濤、蔣欣、李光潔、童瑤、郭曉東 、楊玏、任達華、惠英紅、容祖兒、張韶涵、鍾鎮濤、夏利奧、阿雲嘎、麥嘉欣、吳剛、吳京安、侯勇 、張英席、雲朵、金婷婷等央視中秋晚會
  • 文都泉州:百姓「文化意識」越來越濃
    「泉州是我國的『戲曲之鄉』『木偶之城』『南音之都』,擁有近千個專業和民間劇團。」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慶宗說,這支文化隊伍再加上成千上萬的業餘愛好者,構成了當地文化大舞臺的主力軍,在他們的促進和帶動下,泉州的文化活動參與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