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快遞行業較大影響輿情事件匯總分析

2020-12-17 識微看輿情

「2月10日開始,杭州市所有快遞企業全面復工」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大家經歷了一段沒有快遞日子後,快遞的重要性尤為凸顯。春節假期期間,除順豐、郵政、京東物流、蘇寧物流一直正常運營外,其餘快遞處於停運狀態。由於正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不僅各地口罩等醫療物資需求旺盛,且宅家已久的居民們希望通過各大電商購物平臺購物及時補充生活用品和食品,大家對快遞行業全面復工渴望已久。

疫情的發生,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一次艱難考驗,快遞行業也不例外。這次疫情,對於正常運營的四大快遞來說,工作強度比平常來得多,且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物流速度、物件完好性等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而對這些仍在運營中的快遞行業來說,公司的執行力、員工的工作強度及健康安全,都是考驗。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我們一起看看快遞行業發生了哪些影響較大的輿情事件。

一、謠言製造下的兩起輿情事件

順豐快遞員攔截包裹賣口罩

1月29日,網上流傳出一段某順豐快遞員截獲N95口罩自己售賣的視頻,視頻畫面中一男子將各地方來的快遞拆開後轉售,物品均為N95口罩。

舉國上下正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口罩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醫療用品。這一時期,關於疫情相關的的消息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與疫情相關的動態消息,其關注度和熱度均居於當日熱點時事的前列。

「順豐快遞員攔截包裹賣口罩」的話題在網絡發酵後,迅速引燃民眾的憤怒情緒。民眾將對口罩的急切需求及目前市場上購買無門的衝突通通注入順豐快遞員攔截包裹一事上,且有視頻為證,化身正義使者的網民迅速根據已獲得的信息對順豐及順豐快遞員作出評判。

這一階段,批判、譴責順豐的聲音處於主流,處於群體情緒感染下的個人,感性代替理性居於優勢一方,失去了對視頻本身的質疑能力和批判精神。

面對快速發酵的這起謠言事件,@順豐集團 於29日當天迅速做出回應,「絕對不存在攔截他人快件行為,涉事者為口罩微商,目前已報警。」

1月30日,雲南省昆明盤龍公安分局發布關於此事的通報。此後,關於此事的熱度逐漸回落。

順豐停運

2月2日,一張印有順豐logo寫著「各高速公路、村道道路大部分無法通行,公司決定2月3日起停止攬收全國各地的快件,後期根據疫情情況恢復攬件時間另行通知」的圖片在微信群、朋友圈盛傳,「順豐停運」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臺發酵。

2月3日,@順豐集團 發布闢謠信息。廣大網民自覺擔任起淨化網絡謠言的功能,紛紛對這一消息進行轉發傳遞。

小結

疫情發生的時間正值春節假期期間,多數快遞停運,物流運輸的重任就落在順豐、郵政等仍在營業的快遞身上。口罩、物流信息等是普通民眾在這一時期極為關注的事物,而別有用心之人在這二者事物之間添加了一些無中生有的新元素,製造矛盾衝突,令它成為一則新消息,快速發酵。

快遞行業這兩起傳播範圍較廣的謠言事件主體均為順豐快遞。在這兩起謠言產生後,順豐集團都做到了快速回應,主動澄清。提供事件真實信息是消除謠言最有力的武器,在順豐闢謠後,媒體迅速將後續事件發展傳遞出去,網民自覺承擔起淨化網絡環境的責任。

二、快遞公司全面復工

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德邦快遞等企業表示2月10日起其快遞服務網絡陸續恢復正常,「快遞公司全面復工」也於2月10日成為各大社交資訊平臺的熱點話題。

快遞行業的全面復工,對於居家辦公的人群來說,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半個月前在線上購買的商品,終於要更新物流消息了」、「有快遞收的日子真是幸福」、「有外賣、有快遞,我就有動力繼續宅在家了」,獲知快遞全面復工的消息後,不少網民紛紛發表對於快遞全面復工的欣喜和歡迎。

廣東、湖北、江蘇三省對於快遞復工一事的討論熱度居於全國前三。廣東、江蘇兩省經濟局全國前列,居民對熱點時事較為敏感和關注,且兩省都是線上商家的聚集地。湖北省在目前公布的疫情地圖中,確診人數居全國首位,快遞復工的消息在網上傳播後引湖北網民關注:武漢能送嗎?

在人們欣喜即將恢復有快遞收的日常時,關於「快遞是否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疑問也隨之產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健康中國 就該問題作出回答: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裹在運輸過程中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可能性小。並提醒民眾採取以下預防措施:快遞員在工作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和口套;取件人要佩戴好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包裹要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請快遞員將物品存放在快遞櫃;快遞外包裝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及時妥善處理。

之後各地方認證博主和媒體就「快遞是否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回答和「安全取快遞」的提醒進行擴散傳播,提醒人們在收穫快遞包裹時也要不忘做好預防措施。

輿論數據傳播監測分析工具:識微商情

相關焦點

  • 對《方方日記》事件的輿情分析
    對《方方日記》事件的輿情分析摘要:本文以《方方日記》確認在國外出版為界,將《方方日記》事件的輿情分為兩個階段,分別進行輿情分析。在第一階段,核心議題為《方方日記》內容是否真實客觀,內容是否過於消極、缺乏正能量。在此階段,大眾對《方方日記》的評價褒貶不一,各方觀點均未呈現明顯優勢。在第二階段,核心議題為《方方日記》是否應當在國外出版。
  • 「樂思輿情」福建泉州指定隔離酒店倒塌事件分析
    該事件引起各媒體及網友的廣泛關注,據樂思輿情觀察發現,該輿情在微博聲量最高,截止3月10日晚,引發微博多個相關話題,其中#泉州坍塌酒店為密切接觸者隔離酒店#引發3.9億人次閱讀,6.3萬人次討論;話題#福建泉州一酒店坍塌#引發3.1億人次閱讀,5.7萬人次討論。本報告圍繞泉州酒店倒塌輿情跟蹤監測了3月7日至3月10日這一時間段的輿情動態,並作簡要分析,僅為輿情研判提供參考。
  • 輿情的「質變」 突發事件演化中變換階段的意見領袖推演分析
    相應地,不同輿情階段內「意見領袖」的構成、特徵和對輿情發展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因此,許多學者往往分階段地識別並探究「意見領袖」對輿情演化的影響(姜珊珊等,2010;王國華 等,2011;王平 等,2012;晏敬東 等,2017;吳江 等,2019)。
  •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及各省市旅遊行業扶持政策匯總分析 行業復甦...
    1、防控疫情,各地加快出臺旅遊業管控政策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始於湖北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然席捲全國,全民開始「居家隔離」、交通停運、「封城、封村」等,使得以旅遊、餐飲等為首的服務業受到了重創。2月初各領域專家對疫情重創旅遊的預判是:2020年全國國內旅遊業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旅遊人次下降20%以上,旅遊收入下降15%以上。
  • 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
    回顧2020年上半年發生的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發現其中在網上引發輿論熱議的事件可不少,如廣州方圓小學哮喘女孩反轉事件、高考輿情熱點事件、教師崗位頂替等。這裡蟻坊軟體有挑選了2020年上半年熱議度高的教育輿情熱點和新聞輿情熱點事件,並匯總成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案例分析報告合集,供各位參考。
  • 中消協發布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節日症候群」成頑疾
    從趨勢圖看,9月29日在線票務負面信息最多,為720條,該日高峰產生受「貓眼單方面退票」事件的影響。(見圖8)此外,在線票務也存在客服電話打不通、訂單無故被取消、訂單退改難等問題。從日趨勢圖看,交通出行信息在10月6日出現輿情高峰,信息量為92942條,佔比11.35%,高峰產生與「1180位等待打車」事件相關;在10月8日出現另一輿情小高峰,與「國慶期間在桂林陽朔旅遊遇黑車司機」事件相關,信息量為78270條,佔比9.56%。
  • 輿情事件如何應對?關鍵在這裡!
    原標題:輿情事件如何應對?關鍵在這裡! 編者按: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上一系列「波濤洶湧」的輿情引起廣大網民的關注,其中不乏被網民吐槽甚至「聲討」的,但也有線上與線下聯動處置得當反響良好的,還有一些省市把網民呼聲轉化為更實的防控舉措等。那麼,輿情回應到底應該怎麼做?
  • 用漫遊輿情大數據解析小龍坎火鍋深陷地溝油事件的來龍去脈
    下面就讓我用漫遊輿情大數據為您解析。我們先將小龍坎設置成「主詞」,漫遊輿情就會圍繞著主詞在全網進行抓取數據,進行匯總,但若想要更全面的監測輿情信息,你還可以設置六個副詞。副詞的設置是為了對主詞進行更深度的挖掘。通過對小龍坎周邊的熱詞進行分析、提煉,我們將「火鍋、地溝油、海底撈、門店、味道、市場」設置成副詞。
  • ...上海補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行業員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3月19日發布通知,為確保重點企業用工、支持受疫情影響企業穩定就業,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通知,對春節期間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給予就業補貼。
  • 福建泉州市酒店樓體坍塌事件輿情聚焦與應對分析
    該事件引起各媒體及網友的廣泛關注,據統計,該輿情在微博聲量最高,截止3月16日,話題#泉州坍塌酒店為密切接觸者隔離酒店#引發4.1億人次閱讀,6.5萬人次討論。這類生產安全事故輿情是怎樣發展的?今天,我們對此事件做一下輿情分析。一、輿情概述輿情數據統計:2020 年 3 月7日20:29 微信公眾號@閩南網發布:突發!泉州南環路一酒店,整棟倒塌!
  • 2020年教育熱點新聞輿情話題事件分析報告(合集版)
    那麼到底2020年下半年都有哪些教育輿情網絡熱點話題及事件呢?蟻坊軟體在這裡為各位匯總了一份22020年教育熱點新聞輿情話題事件分析報告,供參考。熱點輿情分析簡要:通過藉助蟻坊軟體的大數據輿情監測分析系統,對該事件的網絡傳播聲量進行統計發現,相關話題#清華學姐#到目前為止閱讀量達到13.3億次,討論量達到23.2萬次,有關對於此事件的回應#清華美院老師回應鹹豬手事件#到目前為止閱讀量達到4.2億次,討論量達到3.1萬次。
  • 重磅報告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輿情形勢分析與展望》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今天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輿情形勢分析與展望》(下稱報告),報告從數據維度分析了今年以來的熱點輿情,並指出,今年的輿情形勢呈現出與疫情交織的特點,各方多措並舉克服疫情影響,推動各領域回到正軌並謀求創新發展。
  • 網購不怕沒法發貨 快遞100疫情期間快遞可用性查詢上線
    作為一名剁手達人,小劉在疫情爆發初期就火速在各個電商平臺搜羅醫用防護物資。但也由於疫情影響,擁有10年網購經歷的她,頭一次遭遇如此漫長而焦心的等待。2月10日,中國郵政、中通、圓通、京東物流等10餘家快遞企業已經全面恢復運營。但小劉發現,她春節和疫情期間下的訂單,依然毫無動靜。國家郵政局預估,2月中旬快遞業或僅恢復到正常的4成左右。
  •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一、輿情概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10月29日首次報導後,12月11日再次引發網友關注,形成二次輿情峰值。 三、研判分析 經過2013年至2017年的高速發展,湖南醫療美容行業已進入調整洗牌階段,人才供給與行業發展需求不匹配、中下遊機構拓客競爭加劇、準入門檻低等因素,催生超限執業、渠道分銷模式、套路貸款等亂象,導致負面報導頻現,行業飽受詬病。
  • 2020年8月5大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分析報告簡報匯總
    2020年8月,發生了不少重大輿情熱點事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優訊全媒體輿情監測平臺通過結合輿情事件媒體報導量、網名關注討論量、事情傳播廣度和深度等不同維度,對2020年8月重大輿情熱點事件盤點如下:1、「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概述8月4日,26年前「張玉環殺童案」再審宣判無罪
  •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若干行業的影響分析...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網報導 2月7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院長、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帶頭,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發布了囊括19個行業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若干行業的影響分析》。該觀點集展現了此次疫情對各行業的影響和一些應對策略,希望對疫後經濟發展有所幫助。
  • 山西「女教師吐口水辱罵學生」事件輿情分析
    事件概述7月17日,一段女老師辱罵學生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憤慨。視頻顯示,老師責罵學生長達10分鐘,期間還多次爆粗口,向學生吐口水。涉事學校趙校長回應,因學生家長給班主任送花,未給該數學老師送。
  • 「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出爐,「直播帶貨」、快遞櫃收費等...
    中消協表示,回顧2020年,消費維權輿情呈現出涉疫情消費維權問題凸顯,聯網消費熱度高漲,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網路遊戲等「雲上」消費維權突出,新業務、新模式帶來新消費問題,網際網路經濟「強監管」呼聲走高等特點。
  • 小鯨產業鏈輿情|中國合成橡膠行業上中下遊分析
    中國合成橡膠行業上遊分析中國合成橡膠行業產業鏈上遊為化工原材料和單體中間物供應商,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等化工原材料和丁二烯、乙烯等烯烴單體中間物。據頭豹研究院,丁二烯是合成橡膠生產主要原料,其價格變動對合成橡膠成本影響較大,從而影響到合成橡膠產品價格。此外,由於石油化工領域中可得到苯乙烯、丙烯腈等多種合成橡膠的單體中間物,因此石油是合成橡膠上遊單體原材料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石油生產商以中石化、中石油為代表,這兩家企業具備原油開採煉製和化工產品生產的完備生產線,在順丁橡膠產量方面總共佔據了60.0%左右的市場份額。
  • 全國快遞復工,快遞100推出疫情期間快遞可用性查詢功能
    「快遞公司全面復工」昨日登上微博熱搜,中國郵政、中通、圓通、德邦、京東物流等10餘家快遞企業已經全面恢復運營,但國家郵政局預估,2月中旬快遞業或僅恢復到正常的4成左右。不少快遞員也表示,復工不等於全面恢復,受制於各地疫情影響,小區隔離、交通管制、很多企業延期開工,攬件時效和配送速度仍將受到較大影響。在快遞可用地圖上,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全國快遞可使用情況,綠色地區受影響相對較少,紅色地區受影響非常大,建議謹慎郵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