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和界定社區問題?

2020-12-13 邂逅社工

出品|邂逅社工

作者|小金

關鍵詞|服務群體的甄別、問題界定

編者按

眾所皆知,社會工作是一門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的專業,所針對的問題包括社區層面的問題(例如少寶街道共享單車亂擺亂停問題)和個人層面遇到的問題(例如少寶街的父母在管教子女遇到的困難)。作為社會工作者,幾乎每開展一次活動每開一個個案都要寫一份計劃書,而計劃書中需要思考的第一部分是如何界定問題與需求分析,特別是在家綜評估的時候,每次評估專家都會問,你少寶街裡的家庭有什麼需求?如何界定這些問題?目標和成效是什麼等問題。

那麼,作為社區社會工作者,如何進行問題界定與需求分析?

筆者先從自己最擅長的寫計劃書的方法講起。

1、 從有關理論指出問題可導致的長遠性後果

雖然我們社會社會工作者喜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來界定社區的問題,但是一些學者也認為社區問卷調查的形式不足以研究一些較為複雜的問題(例如個人的態度和取向的問題),但是畢竟作為一個評估工具,一般人都認為問卷調查的形式可靠和客觀,其結果也深受評估專家的喜愛。但是如果通過搜集問卷得出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例如少寶街的家庭親子關係疏遠問題,一般人未必覺得疏遠是個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借用一些理論,分析不處理這些問題,日後可能會導致長遠性的後果,那麼對我們界定和分析問題就更會有說服力了。

例如我舉個例子,根據埃裡克森人生八大階理論,嬰兒期兒童有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基本衝突,而在0到2歲的嬰兒哭鬧時父母沒及時出現,日後孩子可能會出現不自信問題,對孩子有不良的發展。(如圖)

運用理論結合實際社區觀察,界定出主要的問題所在。當然,純理論的界定問題是不可取的,因為太虛了。因此,以理論結合資料分析(資料可以是社區派發問卷、焦點小組、社工觀察、現有資料分析比較等),是比較理想的界定問題的做法吧。

當然,不同的理論會產出不同的介入點,通過相關文獻和書籍可以得出,心理學的理論主要對人的思想、行為、情緒、生命歷程等有較多的分析,而社會學主要重點是分析社會結構、文化規範對個人的影響。例如貧窮是結構制度在歷史演變中製造的,是結構行問題,這就是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待問題。因此,在問題界定的時候社會工作者要結合個人和社會問題進行分析,進而能夠做出更好的解釋。

2、 界定需求對象群體的甄別

在社區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後,我們要考慮多少人遇到該問題,問題的嚴重情況怎樣?哪類別的人有較大的問題。以少寶街長者大配餐為例,我們以什麼標準決定多少人需要這服務,我們可以說轄區內所有人需要服務?還是較少獨居的老人需要?或是患有身心疾病的老人需要?對於社區中問題界定的群體,在有限的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可以嘗試甄別不同類別中最後能接受服務的居民重點服務。

3、問題界定中的資料收集

資料收集可以是填問卷(線上線下結合)、面談和等,問卷的設計可以是開放性或結構式的問卷,或者兩者結合,怎麼根據問題設計問卷,筆者不做詳細描述,可加微信與筆者討論;

資料的收集也可以由社區領袖、重要負責人提供資料,例如了解學生問題,找德育主任等;

焦點小組和文獻回顧對於社區問題的界定也有不少的幫助。焦點小組可以在平常的服務中積累組員;文獻回顧可以在知網上搜尋相關資料等。

在論述社會工作方法時,程序邏輯框架模式非常重要,問題界定與需求分析只是程序邏輯模式的開端,有機會與各位一同分享如何運用程序邏輯設計和執行項目。

相關焦點

  • 如何像諮詢顧問那樣快速地界定問題
    註:《最小阻力之路,系統問題分析與解決八步法》在線視頻課程第十集的語音整理稿。前面我們學習了如何通過大量的資料查閱和利益相關者的訪談來準確地界定問題。上一集講的界定系統問題的方法是依據所獲得的信息特別是問題利益相關者的認知地圖通過演繹和歸納的推理過程,而這裡所講的方法則是不斷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的過程。要想提高假設的命中率,則需要有該問題領域的滿足不重複不遺漏原則也就是MECE原則的結構化思維框架。
  • 如何界定一個問題?
    然後用結構化的方法,把它的原因或者目的拆解成幾個獨立的部分,直到儘可能地覆蓋所有相關因素,再在這個因素下面繼續拆解,儘可能地拆解到合適的模塊;最終找出最為重要和關鍵性的模塊,對它進行界定,這個就是我要定義的問題;這可能是一套還漏洞百出的方法,我還在迭代它;我之前有講過問題的產生是在目標和預期不一致的時候
  • 金字塔原理之解決問題的邏輯,如何使用框架分析
    如果在你的工作和學習中有寫研究報告的任務時,需要先界定和分析問題,再將解決方案寫出來與人交流,你會發現本篇值得一讀。本篇介紹了如何在解決問題過程的不同階段,使用多種框架組織分析過程,使你的思路實際上進行了預先組織,從而可以更方便地應用金字塔原理。這類文章通常需要回答以下3個最常見問題之一。
  • 想簡單,學會準確界定問題
    學會如何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個關鍵的事項上是很重要的。關注最重要的事情,把複雜問題變簡單,從準確界定問題開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數百萬美元研發出一種能在失重、倒置、水下、包括玻璃在內的大多數物體表面上,在零度到300攝氏度的溫度區間,甚至顛倒過來都能使用的原子筆。俄國人則選擇使用鉛筆。
  • 教師考編官方回復:如何界定應屆畢業生和高校畢業生?
    教師考編官方回覆:如何界定應屆畢業生和高校畢業生?教師考編報名的第二天,很多同學已經被應屆畢業生和高校畢業生這兩個概念整懵了,小編仔細研究了一下官方提示,終於豁然開朗,現在給大家分析一下!考生應在是否屬於高校畢業生界定範圍選擇對應項,屬於高校畢業生的方可報考高校畢業生專項計劃崗位!
  • 從一側案例分析盜竊罪和詐騙罪的界定
    5月28日,班某約羅某在某銀行辦理存摺和銀行卡,事先等候的被告人劉某乘機偷看了羅某的開卡密碼。後班某帶羅某見到冒充工程項目老闆的被告人韋某,韋某要求羅某須在自己辦理的存摺內存入8萬元啟動資金。並在查看羅某銀行卡的過程中,將銀行卡進行了調包。在羅某將8萬元現金存入其剛開戶的存摺內後,劉某利用偷看來的密碼和調包來的銀行卡將帳戶內的8萬元現金取走。
  • 界定一個好的分析問題
    #提出了一個好的問題這個問題相當於解決了一半,這一點在數據分析中尤其適用。數據分析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三類WHAT 發生了什麼?WHY 為什麼會發生?HOW 我們能做什麼?WHAT 發生了什麼?
  • 如何界定和處罰「新聞剽竊」:西方業界和學界的一個爭議性話題
    如何界定和處罰「新聞剽竊」來源:清華全球傳播 作者:史安斌、楊瑛史安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瑛(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刊於《青年記者》2015年1月(上)2014年11月17日,以培養了包括現任總統奧朗德在內的眾多領袖和精英而享譽世界的巴黎政治大學
  • 報紙發行量如何界定?
    報紙發行量應如何界定?昨晚,中國報業協會報業經濟研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長宋建武教授接受了都市快報記者的專訪,就此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他的發言。  對發行量的界定  中國報業協會在1999年的時候,曾經就關於報紙的發行量如何統計,是有過一個業內共識的,講的是,按照平均在一段時間內(一般情況下是一年),平均每期的發行量。
  • 「檢答網集萃—29」敲詐勒索罪中老年被害人年齡如何界定
    同時,根據《指導意見》第38條規定,受委託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根據委託機關的要求,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係、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檢察機關自行調查評估時,也可參考這些方面的工作。
  • 公文結尾常見問題分析
    公文結尾常見問題不少,必須要引起注意,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寫作結尾的能力。請「關注」公文寫作之道,我們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結尾確實是公文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內容上而言,它是對全篇內容的總結和概括;從形式上講,它是行文的收束。
  • 關於「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界定問題
    關於「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界定問題         「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年8月31日,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各類企業、非公有制單位、農村及城市社區工作累計
  •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王麗萍:社區與公共服務的語境分析框架
    其中,公共服務似乎不僅已經取代了曾經主導公共管理的組織相關研究(組織有效性研究)而成為公共管理的主導問題,也成為公共政策議程中居於突出地位的重要政策議題。與此相關,什麼是更好的公共服務,以及如何改進公共服務供給,就成為學術研究和相關政策實踐的重要問題,而社區則常常被作為改進公共服務的重要主體,被寄託了改進公共服務的角色期待。
  • 圓桌討論四:汽車金融領域殘值和殘值險如何界定 | 2017安亭國際...
    此外,車輛殘值的數據不僅僅是能夠界定二手車的價格,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夠幫助融資租賃公司和金融公司(廠商)界定車做融資租賃的話在未來還剩下多少價值,這也給殘值分析提供了重要幫助。中國人保PICC車輛保險部兼汽車金融保險部金融合作與發展處徐斌表示,殘值保險主要包括三類,GAP(差距)、PPI這兩類都已經有了,而且推廣的效果不錯,第三類就是GFV產品,這是一種很新的產品。
  • 淺論公共利益的概念及法律界定
    然而,目前法學界對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研究多傾向於敘事宏大的價值分析和邏輯判斷,法律實務中的界定角度也往往側重於定性分析和規範界定,忽視了對公共利益的定量分析和實證界定,這使得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制度設計與運行既缺乏一定合理性,又難以提供一個具有操作性的立法和司法標淮。
  • 虛開發票如何界定善意與惡意?
    本次孟老師給大家分享的課題是虛開發票如何界定「善意」與「惡意」的問題對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已經被列入中國刑法第205條,又叫「虛開專用發票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惡意」虛開發票。那「善意」和「惡意」到底如何界定呢?「善意」這個詞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在我們學經濟法時,會經常強調,「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而我們通常把這句話理解成不知道。那是不是說,當稅局稽查時確定我們的發票為虛開發票時,我們只要回答不知道就可以把該發票定義成「善意」取得呢?
  • 鄉村教師、城鎮教師和城市教師如何界定?涉及職稱和工資
    很少有官方對鄉村教師、城鎮教師和城市教師進行界定,但是近年來,關於鄉村教師的利好消息越來越多,很多老師因為界定不明確得不到相應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甚至還有不少老師會因此失去鄉村教師職稱傾斜評審的機會。因此鄉村教師、城鎮教師和城市教師的界定就顯得非常必要。
  • 事業單位考試,應屆生身份如何界定?
    這就讓很多小夥伴很迷惑,到底如何才屬於應屆生呢?陝西中公教育小編對於應屆生身份定義做了整理,大家可以一起來了解下。事業單位崗位應屆生崗位公告中這麼說:《崗位表》中「是否限應屆高校畢業生和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高校畢業生報考」一列標註為「限」的,是指該崗位面向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和2018年、2019年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報考。
  • 如何全面和深入分析一個問題?
    你會分析問題嗎?問題是行動的指南,問題意識的出現,才會產生目標,進而產生行動。但是有問題意識,沒有全面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那麼,制定的目標很可能不切合實際,為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真的得不償失。
  • 刑事和解中民間糾紛界定問題探析
    但是由於法律及司法解釋缺少對構成刑事和解前置條件的民間糾紛的具體界定,導致司法實踐中對民間糾紛存在不同理解。文章從相關案例出發,在闡述對民間糾紛進行界定必要性的基礎上,探討了民間糾紛如何界定問題,並提出了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