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看過《阿甘正傳》,那你知道這部比「阿甘」更讓人感動的勵志片嗎?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超勵志的影片《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
)。
這部影片2008年在美國上映,簡介上介紹這部影片是勵志傳記輕喜劇,改編自布萊德·科恩與麗莎·維索基合著的同名書籍。
在短短的95分鐘的時間裡,給我們呈現了一場笑中帶淚的感動,讓我知道,真正優秀的老師,不一定是那些有著完美外在條件的人。
布萊德從6歲開始患有妥瑞氏症,這種嚴重的痙攣疾病,導致他無法控制地扭動脖子和發出奇怪的聲音。而這種怪異的行為,更是讓他從小不被周圍的人理解。
在學校裡他不受控制的叫聲會影響課堂紀律,老師把他叫到講臺上,要他跟全班同學道歉,並保證以後絕不在課堂上發出任何聲響,但布萊德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又一次大叫,老師直接把他送到了校長辦公室並叫來了他媽媽。
布萊德的媽媽向校長解釋,說布萊德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可校長卻認為是母親在為兒子找藉口。
布萊德的母親對布萊德的成功起到關鍵作用,在和父親離婚後,母親獨自一人照顧布萊德兄弟二人,經常忙於帶布萊德四處尋醫,卻仍得不到有用的答案。
但母親並沒有放棄,她帶著布萊德去圖書館,走到門口的時候,布萊德拉住了母親的手,說他不能進去,會被趕出來的。
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讓我眼底溼潤,公眾場合不能大喊大叫,布萊德的行為會影響別人,他甚至不能去電影院看電影,年幼的他承受了太多不公平。
母親終於在圖書館裡借來的書中找到了答案,布萊德的症狀就如同書裡所說,他患有妥瑞症,陪伴自己多年的病症終於有了名字,但卻無藥可醫。
布萊德回到家第一時間給父親打電話,告訴他,自己真的病了,不是父親認為的調皮搗蛋。
布萊德知道自己的多動和叫聲磨光了父親的耐心,儘管自己一直再解釋控制不住自己,又有誰真的相信了呢。
父親拿著電話,聽著布萊德得病的消息,眼底泛起淚光,原來自己一直在錯怪兒子。
這一天,母親帶著布萊德來到妥瑞症互助會,這是布萊德第一次看到和自己有相通經歷的人們,這也是他第一次想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樣子,是否就像自己看到他們一樣。
一個病人家長和母親聊天問道布萊德是否在家自學,母親回答道,布萊德和其他孩子一樣在學校學校,這個家長勸母親,儘早退學。
這句話讓母親很生氣,難道有病就要一輩子躲在家裡嗎?她相信布萊德會好起來的。
12歲的布萊德說他不會像其他患者一樣妥協,要正面對手。
上了初中的布萊德到了新學校,本以為是新的開始,但同學還是會嘲笑他的行為,布萊德依舊會因為擾亂課堂被叫到校長室。
但這次他沒有被叫家長,光頭校長說:「要用知識打敗無知。」
並帶布萊德去看了校園演奏會,布萊德第一反應是拒絕,擔心自己的叫聲會影響演出,但光頭校長很堅持。
這場演奏會在樂隊演奏聲和布萊德叫聲的共同進行下結束了,光頭校長問大家有沒有聽到奇怪的聲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布萊德身上,隨後光頭校長把布萊德叫上舞臺,讓布萊德給大家解釋,自己為什麼會發出叫聲。
這是布萊德第一次在大家的面前說自己患有妥瑞症,並說自己不喜歡發出這種聲音,大家也不喜歡,所以壓力很大,叫聲也會很頻繁,如果大家能接受他,他就會放鬆,叫聲也會減少。
光頭校長又問道:「大家怎麼能幫到你呢?」
布萊德說:「希望大家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
大家起立並用掌聲回應布萊德,光頭校長沒有像其他的老師校長那樣,叫母親把布萊德帶回家,而是真正的應了他所說的那句話:「要用知識打敗無知。」
此刻讓布萊德有了成為一名教師的堅定夢想,即使自己的病可能會在尋夢的道路上遭到眾人懷疑,頻遭受挫,但他依舊堅持。
大學畢業後,布萊德在面試時,校方總因為他的妥瑞症而對他抱有懷疑,甚至有位校長要求他上課時不能發出聲音才會錄取他。
頻頻遭拒讓布萊德感到挫折,回到車上,控制不住猛砸方向盤的自己,眼淚也委屈的流出來了,幸好母親一直支持他鼓勵他,讓他勇敢的面對生活,克服困難。
布萊德不棄夢想,不棄信念,默默努力著。在地圖上標記這座城市所有的學校,開始投簡歷,但依然沒得到好消息。
直到面試第25所學校,他和校方暢談了近兩個小時,他說這是他最開心的一次面試。
正是布萊德對夢想的堅持,使他贏得了校長的認可,得到了教師的職位,成為這所學校二年級的一名教師。
布萊德是不幸的,因為他的殘疾;布萊德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夢想,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他所熱愛的,所以他能夠堅持,並克服困難,戰勝殘疾。
還沒有找到自己夢想的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同事們熱情的幫布萊德布置教室,布萊德拿著自己學生的名單,翹起的嘴角一時半會是不能放下來了。
開學第一天,精心打扮的布萊德熱情的歡迎著每一位同學,第一課就是讓大家了解自己的「不一樣」,充滿童心且天真的同學們,才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布萊德。
但第二天就有一位同學被家長強制轉班了,家長認為布萊德會耽誤學生,這位轉班的同學,經常會站在布萊德的教室門口看著他們,看著多少有些心疼。
布萊德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獲得了最佳教師的稱號,全班的孩子和家人們都為他打 call,他的獲獎感言很打動人:「我要感謝我這輩子最難搞也是最執著的老師——妥瑞症,妥瑞症讓我知道,千萬不要讓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夢想,阻止你去工作或玩耍或戀愛。」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也有自己的弱點和不足。我們要做的,是努力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以缺陷為師,正因為我們的缺陷,所以「我」才是「我」。接受自己,挑戰自己,全力付出自己的愛,感激所有愛你念你恨你傷你的人。
這部影片和《阿甘正傳》有一定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阿甘的經歷太傳奇,很美國很英雄。這部影片卻很平實很生活化,讓人覺得他就在你身邊,而他所做的所有事情,也是我們都能去做的,所以他能讓我感動,讓我一次次為他鼓掌。
但劇情還是有比較重的初級成功學的痕跡,片面的宣揚只要努力和挑戰,沒有不成功的。但對於小成本的製作,也可以算得上比較成功的電影了,讓我們能得到那份感動,那份愛,那份智慧。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後來布萊德獲得了碩士學位,實現了畢生的願望——扮成「荷馬(亞特蘭大勇士隊的吉祥物),在2006年和女友結婚。
在美國妥瑞症患者超過10萬例,大部分都在家庭的庇護下養老,因為家長認為這比在公眾場合吵鬧影響別人要好,但我相信社會的包容性很強,就像布萊德,遇到困難時樂觀面對總是一件好事。
文:片場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