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窄帶物聯網)商用在即,是時候關注終端的生態了

2020-12-17 RFID世界網

  當前,關於NB-IoT標準和商用聲音越來越多,不過,大多數聲音仍然圍繞著窄帶物聯網的概念和未來願景,探討落地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並不多。當然,筆者深信不疑的是,國內外推動NB-IoT產業發展的各廠商肯定也在不遺餘力地發現和解決各個落地可能的問題,作為一個產業觀察者,筆者希望能就這些方面展開討論。在上周推送的《NB-IoT商用元年,我們來聊聊其商用中的幾個現實問題》一文中,筆者探討了窄帶物聯網商用中的運營模式,本周筆者希望從窄帶物聯網的產業生態入手,探討未來接入窄帶物聯網中的終端相關話題。

  1、終端和用戶豐富多樣——更為複雜的生態系統

  NB-IoT作為一張廣域網,考察其生態系統,傳統蜂窩網絡具有一定參考意義。傳統電信產業發展過程中,產業鏈共同成熟非常重要,尤其是3G/4G網絡商用時,運營商主導地位的下滑,生態系統思維更是凸顯。傳統蜂窩網絡一般產業生態如下:

  

  上圖是傳統蜂窩網絡時代,運營商處於主導地位的生態系統,當然也離不開產業鏈其他環節的成熟。而在物聯網時代,尤其是電信運營商擁有一張全覆蓋的窄帶物聯網時,這張網絡是專用於物與物通信,在筆者看來,與傳統蜂窩產業生態相比,產業鏈上變化最大的是「終端」和「用戶」兩個環節,為什麼呢?

  在以往的通信市場中,「終端」基本上指代的就是手機,雖然品牌和性能有所差異,但其功能基本一致,軟硬體大都是標準化的,因而可以認為是相對同質化的終端;再看看「用戶」,基本上是個人,雖然運營商有大量的政企用戶,但其產品大部分由集團客戶付費,個人來使用,產品並未體現出企業或行業的特點來。

  而反觀窄帶物聯網產業生態中的「終端」和「用戶」兩個要素,接入窄帶物聯網的終端是豐富多彩的,可能是各類計量表計、煙感、滅火器、垃圾桶、跟蹤器、可穿戴設備等各類終端,它們無不體現出各行業的特點;窄帶物聯網的用戶除了個人用戶外,行業用戶比傳統通信業更為豐富,有別於傳統通信市場中打電話、發信息、上網的用戶需求,窄帶物聯網的用戶需求和其所在行業應用開始了深度的融合,即時是個人用戶,不同類型的消費終端的需求差異也很大。

  因而,多樣化豐富的終端和多樣化的用戶需求形成了NB-IoT網絡生態系統不同於傳統蜂窩網絡生態系統的最大特點,大量各異的終端和用戶讓這張窄帶網絡運營商面對更為複雜的生態系統,要面對多樣化、碎片化的需求,從而需要考慮網絡運營中的思路變化。

  2、規模化終端——運營商級窄帶物聯網運營初期的關鍵

  毋庸置疑,當全覆蓋的運營商級NB-IoT網絡部署之後,將為物聯網領域帶來顛覆性模式,大量僅需傳輸小批量數據的終端只需符合NB-IoT規範,均可像手機一樣,開機即可直接接入網絡,無需任何手動配置。然而,這裡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終端必須和網絡部署同步成熟,否則在網絡建成會大量處於空閒狀態,浪費網絡資源。

  產業鏈的成熟對網絡商用至關重要,尤其是終端的成熟度。回想當年3G牌照發放後,中國移動推動TD-SCDMA網絡的運營歷程,相對於聯通、電信開售蘋果、諾基亞、摩託羅拉、三星等的成熟終端,中國移動一開始只有少量的低端機支持其網絡,造成了3G發展的尷尬,中國移動不得不每年拿出數百億元補貼終端,用於推動TD-SCDMA終端產業鏈的成熟。

  

  正如上文分析,多樣化的終端和用戶給這張網絡吸引批量終端接入帶來難度。而每天在新聞媒體中大量曝光的NB-IoT產業推動者中,除了華為、沃達豐、中國移動、愛立信、高通等全球知名的晶片、通信設備、運營商外,終端和應用廠商鮮有露面,在各大展會上亮相的NB-IoT應用也僅限於抄表、停車等少數幾個應用場景。因此,在各巨頭不斷展望今年或明年全面商用NB-IoT的同時,希望有更多的規模化終端問世。

  窄帶物聯網終端,尤其是行業終端並非短時間內一蹴而就,試想一下,一張容量十倍於蜂窩網絡的低功耗廣域網絡部署起來後,因缺少相應的終端而處於閒置狀態會是什麼場景?此時,尋找規模化終端就是NB-IoT網絡運營初期的最大任務。

  3、培育終端生態——終端成熟與網絡部署同步

  因此,在筆者看來,當下窄帶物聯網商用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培育終端生態。一般來說,對於物與物的通信,可以從尋找規模化的應用場景和同質化的應用終端兩個角度入手。

  

  對於同質化的應用終端來說,可穿戴設備可能成為NB-IoT網絡批量接入的消費類終端。一方面,可穿戴設備對於功耗要求極高,而大量功耗是因為遠程通信而消耗,因此需要低功耗通信方式,而藍牙等低功耗的通信方式僅限於與手機之間通信,無法直接傳輸至雲端,低功耗廣域網通信方式是最好的替代方式;另一方面,可穿戴設備目前已形成批量的出貨量,2015年僅兒童定位設備就達到1000萬以上的出貨量。在全國低功耗廣域網絡產業聯盟會員單位歐孚通信公司的CEO俞文杰看來,未來智能穿戴產品需要NB-IoT通信技術。當可穿戴設備開始大範圍支持NB-IoT技術時,就為NB-IoT網絡的商用培育出一個批量化的終端群體。

  對於規模化應用場景,更多是一些ToB的行業應用,對其生態的培育需要對該行業的深入理解,如環保行業的多個工作流程中需要窄帶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和交換,所以NB-IoT網絡運營初期,可以考慮與此類具有規模化應用場景的行業或企業共同推動示範應用。

  總之,從產業生態角度出發,NB-IoT商用部署時,終端生態的成熟非常重要,網絡商用在即,規模化成熟終端是時候走向臺前了。

1

相關焦點

  • 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構架圖
    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農業、工業、政府和生活當中,那麼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的架構圖是什麼?一、NB-IoT技術構架圖典型的窄帶物聯網架構為三層,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
  •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NB-IOT實現定位功能?NB-IOT優勢有哪些?
    在無線通信領域,nb-iot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企業和個人使用nb-iot技術和nb-iot設備的可靠性和快速連接性來逐步改變技術系統,並通過與網際網路的連結實現智能世界。 nb-iot即窄帶物聯網。在nb-iot模塊中,許多設備通過傳感器相互連接。
  • #微解讀之NB-IoT# NB-IoT全稱為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微解讀之NB-IoT# NB-IoT全稱為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技術,是構建物聯網的重要分支。萬物互聯時代,wifi、藍牙、zigbee顯然無法應對億萬終端的海量接入,NB-IoT憑著強連接、高覆蓋、低功耗、低成本四大優勢將取而代之[鼓掌]。一起來看看生活中NB-IoT的典型應用場景吧[來][圍觀]...全文: http://m.weibo.cn/1902909102/4066785042926050 ​
  • 窄帶物聯網標準正式凍結,看NB-IoT數據傳輸測試
    窄帶物聯網標準正式凍結,國內運營商重點布局以及設備製造商的強力推動……自此,物聯網規模化商用邁入了快車道。 然而,與傳統的智慧型手機類似,基於NB-IoT技術的物聯網設備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同樣會遇到諸多挑戰,有些是類似的,而有些卻不同。
  • nb-iot技術標準_nb-iot關鍵技術有哪些(是什麼)
    一、NB-IoT技術的背景   1、物聯網通信技術分類   物聯網通信技術有很多種,從傳輸距離上區分,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短距離通信技術,代表技術有Zigbee、Wi-Fi、Bluetooth、Z-wave等,典型的應用場景如智能家居
  • 窄帶物聯網NB-IoT協議必須要了解的幾個問題
    [導讀]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 NB-IoT(窄帶物聯網)是什麼?NB-IoT主要有哪些應用?
    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為萬物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NB-IoT構建於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 nb-iot遠傳水錶功能技術參數介紹
    nb-iot遠傳水錶採用我司直讀水錶為計量基礎,通過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進行物聯,實現對水錶使用水量的自動遠程抄表。它能有效地避免了管理部門上門抄表,具備閥門控制功能。方便管理部門對水錶的用水情況進行控制,使得遠程抄表及控制變得更便捷、可靠。
  • LoRa和NB-IoT有什麼區別?LoRa的優勢在哪些方面?
    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3年之後LoRa晶片每年將有過億片的銷量,同時3年之後的LoRa應用市場也將備受關注。那麼在這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今年3月,阿里雲宣布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從雲到雲、管、邊、端全生態布局。
  • 廣東移動:NB-IoT商用啟動2018年將投2.54億補貼終端
    7月6日,廣東移動宣布新一代物聯網(NB-IoT)在全省21個地市全面商用,目前已建成NB-IoT基站2.4萬個,到年底將增至4萬個。同時,廣東移動還與華為、愛立信、高通等12家合作夥伴及客戶共同成立了廣東移動物聯網聯盟。
  • 「專利解密」匯頂科技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
    集微網消息,窄帶物聯網 (NB-IoT)是最近批准的用於基站和用戶設備之間的無線電接口的3GPP標準。對於UE側,NB-IoT的優點是增加的覆蓋範圍、超低功耗以及降低的設備成本,同時保持高安全標準以及蜂窩通信的全球漫遊能力。
  • NB-IoT是什麼,需不需要使用物聯網卡?
    早在2015年的時候,一些諮詢公司對物聯網卡這個行業未來做了一個預估,表示到2020年全球的設備連接數能夠到500億,中國將佔據20%的份額,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然而在2017年,僅僅是國內的物聯網市場規模就已經超了1萬億元,所以說物聯網發展壯大的速度是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在物聯網行業,有一個名詞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那就是NB-IoT。
  • NB-IoT和Cat1/1bis可有效承接2G物聯網業務,全面開展技術業務驗證
    通知指出要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窄帶物聯網)、4G(含LTE-Cat1)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中國移動積極響應工信部號召,制定了2G物聯網業務向NB-IoT和LTE Cat1/1bis遷轉的技術策略。
  • iot的意義 nb - CSDN
    其中,Category 1作為最低版參數配置的用戶終端等級,讓業界能夠低成本地設計「低配版」的4G終端,一般簡稱Cat 1。因此,發展Cat 1網絡及相關產業,對於補齊物聯網主要場景需求很有意義。不過,目前NB-IoT產業生態已準備就緒,若Cat 1目前能夠發力,則確實是一個較好的機會來推動蜂窩物聯網代際遷移。
  • NB-IoT這一年:未來已來 通信巨頭搶佔制高點
    隨著NB-IoT標準的凍結,將促使NB-IoT迅速規模化商用,也將會促進更多的產業鏈企業加入NB-IoT陣營,一個全球最大的蜂窩物聯網生態系統正在成型。  全球運營商紛紛布局 NB-IOT規模化商用加速  隨著NB-IOT規模化商用加速,全球的運營商都在加快窄帶物聯網的部署。
  • NB-IOT基站到底是什麼?一文解讀NB-IOT物聯網平臺如何工作
    IOT連接管理平臺的功能:提供對各種傳感器、SIM卡的數據採集、管理功能,同時可以把數據開放給第三方應用系統,讓各種應用能快速構建自己的物聯網業務。app  UDP協議:MCU(NB設備)—NB模塊(UE)--eNode—核心網—UDP 伺服器—手機終端  數據如何傳輸  數據上報是物聯網業務中最基礎的一項,這裡先把幾個術語解釋下。
  • iot建設 nb - CSDN
    物聯網給城市帶來智慧和內涵探訪國內NB-IoT建設樣板城市——江西鷹潭有著「中華道都」「中華銅都」之稱的江西鷹潭市現在又多了一張新名片——智慧新城,而實現智慧新城的重要依託是窄帶物聯網。
  • iot物聯網智能鎖 nb - CSDN
    ofo於今年7月份率先開始把全新智能鎖投放市場,更關鍵的是ofo的智能鎖是NB-IoT新一代物聯網智能鎖,是全球首家完成研發並投放市場的共享單車企業。誰在競爭中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好的性價比給用戶最好的體驗,誰將贏得世界。
  • NB-IoT技術是未來發展趨勢,物聯網創業者有什麼機會?
    作為智能界喜歡刷自媒體的我,一直也是關注NB-iot相關動態,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現在很火的NB-iot技術有哪些優勢。NB-IoT,英文全稱是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帶物聯網。
  • NB-IoT讓ofo小黃車成為移動物聯網智慧終端 智慧生活解鎖可及
    根據Gartner預測,2020年M2M連接數量將達到210億個,AT&T預測人均接入終端6.8個,「萬物互聯」的大連接時代正在來臨。不過儘管物聯網的概念提出已近20年,全球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布局物聯網行業並取得了各項技術領域的技術儲備,但令業內意想不到的是,推動物聯網從技術到規模化場景應用卻由一個成立僅兩年多的年輕公司完成,這就是遍布各大城市街頭的ofo小黃車。今年7月份,ofo宣布與中國電信、華為三家聯合研發的全球首款NB-IoT(窄寬帶物聯網)物聯網智能鎖正式投入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