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為萬物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
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為萬物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與使用標準LTE的全部10MHz或20MHz帶寬不同,NB-IoT構建於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這種更加簡化的標準可以為聯網設備提供很低的功耗。此外,它可以作為一種軟體疊加被部署進任何LTE網絡。窄帶物聯網的資源塊能夠很好地適配進標準LTE信道或保護帶。當運營商重新劃分它們較早的2G頻譜時,它也能適配進標準的GSM信道。調製採用OFDMA下行鏈路和SC-FDMA上行鏈路。
1.國內運營商擁有的可使用的NB-IoT頻段?
2.NB-IoT適合的垂直應用場景有哪些?
3.NB-IoT垂直應用領域的部署成本是什麼?
中興在《Pre5G Building the Bridge to 5G》中提到,NB-IoT模組的成本是$5-10,晶片組成本約$1-2。NB-IoTd模組成本市場期望值應該是<$5。具體廠家的銷售價格會是多少呢?尚不得而知。不過,光有了NB-IoT模組還不夠,因為NB-IoT是授權頻段,要接入運營商的網絡,還需要SIM卡,或者eSIM(Embedded SIM、嵌入式SIM)。每個NB-IoT模塊還會有流量或服務的費用。
運營商資費:一種是按流量計費,一種是按消息計費,趨勢將低於GPRS費用
晶片價格:低於2G主晶片,合理期望價$1
模塊價格:低於GPRS模塊價格,合理期望價$2
終端價格:依據實際功能定價
維護成本:遠低於現有網絡維護成本
補貼政策:前期運營商將提供較大的運營補貼
4.NB-IoT的產品需要哪些認證?
需要各個國家規定的入網許可證。SIM卡與IMEI號碼需要綁定。
5.NB-IoT和其它低功耗廣域網的技術對比?
6.NB-IoT的部署方式有哪些?
NB-IoT支持3種不同部署方式,分別是獨立部署、保護帶部署、帶內部署。
獨立部署:可以利用單獨的頻帶,適合用於GSM頻段的重耕。
保護帶部署:可以利用LTE系統中邊緣無用頻帶。
帶內部署:可以利用LTE載波中間的任何資源塊。
7.NB-IoT基站的覆蓋範圍是多少?
NB-IoT比LTE和GPRS基站提升了20dB的增益,期望能覆蓋到地下車庫、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號難以到達的地方。根據仿真測試數據,在獨立部署模式下,NB-IoT覆蓋能力可達164dB,帶內部署和保護帶部署還有待仿真測試。
8.NB-IoT上下行傳輸速率是多少?
NB-IoT射頻帶寬為200kHz。
下行速率:大於160kbps,小於250kbps。上行速率:大於160kbps,小於250kbps(Multi-tone)/200kbps(Single-tone)。
9.NB-IoT休眠喚醒模式是否影響電池壽命?
目前NB-IoT給出的工作時間是基於仿真數據提供,未考慮電池本身因素和環境因素,比如電池的自放電和老化問題、高低溫環境影響等。實際使用時需根據現實情況綜合評估電池供電時間。NB-IoT採用休眠喚醒的省電方案,電池在睡眠期間被喚醒時會收到瞬時的強電流,這將極大影響電池壽命。抄表類的應用通常採用鋰亞硫醯氯(Li/SOCl2)電池配合超級電容。消費類電子和其他應用通常採用聚合物鋰電池來供電。
10.NB-IoT的網絡時延是多少?
NB-IoT允許時延約為10s,但在最大耦合耗損環境中可以支持更低的時延,如6s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