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半,這兩天快報記者身邊不少老母親開始給娃布置新任務——預習新課。一位新初一的家長說:「兒子在看新書,看過最好有痕跡,記點筆記加深印象。」
記者火速收集到七八本新初一、初二各科的學霸筆記,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筆記怎麼記更好更有效?
先來看一組圖。
周瑜璇初一筆記
程胡穎筆記
劉藝初二筆記
鄭佳宜初二筆記
不同顏色代表知識的重要程度這些筆記全部來自於杭州第十四中學附屬學校的學霸們。
上學期結束後,學校組織了一場筆記義賣活動,有同學的一本筆記賣出去20多份。活動結束後,還有人追到網上繼續下單。
翻看這些筆記,每一本都很贊。字跡工整、色彩鮮明、思路清晰是這些筆記的共性,有些同學的筆記還很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新初二周瑜璇同學的《歷史與社會》筆記,就讓人看著賞心悅目。
她的筆記隨便翻開一頁,幾乎都有三種顏色的筆跡:黑色、藍色和紅色。黑色字跡佔了大部分,紅色和藍色少一些。不同顏色搭配,看起來醒目。有時還有表格和圖表,對知識點做了梳理、總結和標記。
下午,記者聯繫上周同學,正在做預習。她的成績在全年級名列前茅,說自己筆記上每個顏色都有不同的意義。
「淺藍色的筆是每個課時的小標題。黑色字跡是記錄一些不太重要的文字,紅色是記錄比較重要的知識,最亮的鮮紅色記得都是重點。可以說,顏色亮度決定了知識的重要程度。」
顏色這麼多,會不會有些亂?
「也有同學這麼問我,但是等我告訴他們每一種顏色字跡代表的意思,他們就覺得很好理解了。」周同學說,這本筆記是她初一兩個學期匯總的,有上課記的內容,也有課後自己做的整理,其中還有些手繪內容。社會是開卷考,每個知識點記清楚,找起來就比較方便。
這些內容最值得記周同學從小學中高段開始記筆記,當時記在書上,老師講,自己記,複習時看書就可以了。但是進入初中後,老師上課的方式變了,記筆記的方式也跟著變。
「小學時知識點少,記在書上可以搞定。到了初中,一節課的內容增加,老師講得快,書上是記不下的,所以用筆記本來記。」周同學說,最要記的是老師拎出的知識點、梳理總結的圖,這些課本上都沒有。
除了這些內容,周同學遇到沒聽懂的內容,課後問明白,會著重記下來。有時寫作業遇到沒見過的知識點,也會整理到筆記本上。「總之,所以內容我都匯總到筆記上,複習時不需要找很多資料,一本就搞定了。」
不過,她也不是一開始就會記筆記的。
「小學四年級時我們開始寫讀書筆記,爸爸找來很多筆記格式給我看,告訴我康奈爾筆記法。說的是把筆記本分兩欄,一欄記上課內容,第二欄記課下總結,兩欄下面是重要總結等。後來考慮到我的本子比較小,記筆記時我就多空出一些行,這樣有些內容補進來比較方便。」
筆記記得好,對學習有直接的幫助。
周同學舉了個例子,說有次考試考到一個知識點,很多同學不會,但她做對了。大家都說書上翻不到,但她的筆記記下了,是老師上課一句帶過提到的。
所以,周同學的筆記在班裡是很受歡迎的。「常有同學借我的筆記去看,有時考完試,還有同學專門來謝謝我。」
成績好的同學,筆記都做得不錯因為記下了思考的過程再來看看其他幾位同學的筆記。
新初三鄭佳宜同學的歷史筆記,側面從上到下貼有十幾條便籤,每條便籤上都寫著知識點,比如「皇權強化、啟蒙運動、美國的誕生」等。想找到某個知識點,只要從這些小標籤處翻開即可,一目了然。
程胡穎同學的英語筆記,在學完一周的內容後,會進行一個周總結,把重要句式等內容梳理好。
劉藝同學的筆記本厚厚一沓,不同學科都放在一起。她擅長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某個知識點的內容,跨越章節,進行對比來總結。這樣梳理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梳理思路的過程。
記筆記到底有多重要?
十四中附校的資深班主任吳麗燕老師每學期結束,都會在班裡做個筆記評比。同學們把自己覺得好的筆記交上來,一起比一比。「一般來說,成績比較好的同學,筆記都做得很清晰。」
吳老師說: 「小學生記筆記是老師講什麼,孩子記什麼,有時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重點是什麼。但是到了初中,記筆記先是感知課堂內容,對新知識的鞏固,接著可以引發思考,對各科學習有個全局性的理解。一般來說,到了初二後,同學們的筆記會記得精彩起來。因為孩子們自我意識的覺醒,會有不少自己的思考,這些思考都會通過筆記展現出來。」
每個孩子記筆記的方式不同,有些有自己的標記,有些看上去簡單。但不管是仔細,還是簡單,只要認真做,都是記住了思考的過程,這很寶貴。
記者 張娜
編輯 申佩琦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