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麗娃河畔,教育盛會;學術強音,奔競激蕩。實證論壇,共築卓越;群賢畢至,全球矚目。由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論壇於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成功舉行。
全國教育實證研究論壇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五屆,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國內教育學界共同期待的學術盛會。本屆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教授的致辭中隆重拉開序幕,共同見證了第四屆教育實證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之後,大會聚焦教育實證研究的各類方法及其應用,設置平行分論壇、實證研究方法工作坊、與學術期刊主編面對面等議程展開,既有學術的理論支撐,又富含教育實證研究。
此次盛會由17家高水平教育學教學科研單位分別主持分論壇,通過組織專家評閱610餘篇會議投稿論文、定向邀請等方式,吸引了數千名高等教育專家、基礎教育研究部門學者參與現場論壇。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論壇採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通過全球直播擴大論壇受益面,共計約十萬人次教育工作者參加了線上討論。
杭州錢塘新區教師教育學院《錢塘教育》執行主編孫琍老師負責主持的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空中讀寫教室:疫情背景下經典讀寫智能融合探索》有幸受到大會邀請,在分論壇三「教育研究中的案例分析方法」做專題報告。孫琍老師與課題組核心成員陳王玫老師共赴華東師範大學,將空中讀寫教室的研究成果在麗娃河畔奏響了學術強音,與諸位教育界學者進行了高水平的研究分享。
課題組核心成員陳王玫老師代表課題組做了精彩的論壇報告,從構建背景、研究目標、內涵特質、實踐探索、成效反思、未來展望等六個方面分享了該課題依託孫琍名師工作坊自2020年3月立項以來的研究情況,回顧了杭州錢塘新區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浙江省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陳鋒的課題指導,浙江師範大學王國均教授的理論引領,杭州錢塘新區名校長陶惠芬和新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田暢永的研究支持,以及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課堂轉型指導中心研究基地——杭州錢塘新區月雅河小學語文組骨幹教師共同研發的「空中讀寫教室」網絡平臺與新灣小學許敏老師的古詩文學唱畫作傳承經典系列教學課例的閃亮研究歷程。
當得知「空中讀寫教室」平臺作為疫情期間的特殊產物,藉助人工智慧的力量,打破教育原有的時空壁壘,不但發布了系列研究成果,還收穫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後,東北師範大學李剛教授對課題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秦玉友教授親筆題詞對課題研究寄予厚望,祝願「空中讀寫教室」項目取得更豐富的科研成果。兩位教授與課題組老師親切合影,並鼓勵課題組要繼續以寬闊的教育視野,積極的教育態度,紮實的教育實踐執著未來的課題深化研究。
作為浙江省教科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戰疫背景下空中讀寫教室的構建與研究」課題已於2020年8月圓滿結題,研究成果亮相於第六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論壇是對本課題研究的極大肯定,對全體課題組成員來說更是莫大鼓舞。
「空中讀寫教室」是非常超前的讀寫理念和模式,一方面它需要融合人工智慧與「讀寫教室」的基本要素和特點,這對課題研究者的現代信息素養提出了極大挑戰。對學生而言,空中讀寫教室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提供了一個無形又無限的讀寫內容和空間,是空中讀寫與兒童生命相遇是跨越時空的童心雅遇。對教師而言,空中讀寫教室給了老師們無限的教學空間,在此可以和孩子們暢讀文學、暢談經典、暢想未來。
未來,「空中讀寫教室」的課題組成員們將滿懷教育熱情,繼續深化研究,為孩子們構建充滿詩意、飄滿想像、迸發智慧、見證成長的時光之境,真正把教育科研做在祖國大地上,讓科研之花真正盛開於教學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