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前與頸後的肩上推舉,到底有什麼區別?要練肩可得了解

2020-12-15 健身者教練

很多人在鍛鍊肩部肌肉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用推舉這個動作。而槓鈴肩上推舉是幾乎所有人都會練的動作。

這個動作的好處是,它可以提高我們的肩帶部分的肌肉的協調性,可以增強肩部的肌肉力量,讓我們的肩膀變得寬大好看,練出氣質去來。

一般來說,做肩上推舉的時候,都是將槓鈴推起到雙臂伸直,但是手臂不鎖死。槓鈴向下的時候,將槓鈴放在頸部高度。

推起的時候,主要發力的肌肉是三角肌的中束。而三角肌的前束這個時候發力比較少,相當於輔助發力的作用。這個時候主要鍛鍊的就是三角肌的寬度。

但是現在卻有很多人,覺得用頸後的肩上推舉練三角肌中束,更加有效果。這實際上是大錯特錯了。

相對頸前的推舉,頸後的推舉更多的其實是三角肌前束在發力,而這個時候中束髮力少之又少。所以想用這個動作去增加肩部的寬度,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的三角肌前束髮達,可以讓我們的肌肉從體前看起來更加飽滿,讓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連結,整個體前看起來就非常漂亮了。

中束髮達,可以讓我們的肩部寬度更好,肩寬的人會更有氣質,並且只有肩部寬了,才能擁有好看的肩腰比例,讓腰部顯得更細。

做頸前推舉的時候,雙手寬握距,讓槓鈴向下的時候,小臂可以垂直於地面,並且這個時候,我們的手臂儘量在身體兩側運動,充分發揮我們三角肌中束的力量,達到刺激的目的。

這樣一來,可以保護我們的手肘,避免肘關節遭受過大的壓力,並且可以充分的鍛鍊肌肉的力量和圍度。

但是,當我們做頸後的推舉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讓我們的大臂向後旋轉一定角度,這樣一來,我們的三角肌前束會在頸前的基礎上,再收縮一些。

進行推舉的時候,三角肌前束就會變成肩部三個部分最緊張的一個部分,收縮發力也是最充分的一個部分。所以達到的鍛鍊效果也是最充分的一個部分。

用這個動作鍛鍊肩部肌肉,這個部分最容易疲勞的,它疲勞之後,這一組動作也就結束了。更不要提還沒有充分鍛鍊的中束肌肉了。

所以用頸後推舉這個動作,不是不能做,而是說,這個動作鍛鍊的部位不要搞錯了,以免達不到鍛鍊想要的效果。如果搞不清楚自己在練什麼,那麼就不要練了。

相關焦點

  • 打造寬肩——槓鈴推舉,頸前推舉VS頸後推舉,詳解這兩個動作!
    大部分訓練者使用啞鈴推舉的頻率應該是比較多的,畢竟啞鈴相對來說比較方便些,槓鈴推舉或許很少人關注,但是它也是相當好的一個練肩動作,槓鈴推舉有兩個分支分別是槓鈴頸前推舉和槓鈴頸後推舉。一.頸前與頸後推舉的側重部位肩部的三角肌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前束,中束,後束。槓鈴頸前推舉側重點偏前束較多,前束練好從正面看會和我們胸肌分離開來,這樣會讓你胸肌顯得特別飽滿,而且肩部也會顯的飽滿。
  • 槓鈴推舉和啞鈴推舉,哪個練肩效果更好?了解三個特點你就選不錯
    槓鈴推舉和啞鈴推舉,哪個練肩效果更好?個人更推薦槓鈴推舉,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動作模式上,槓鈴推舉不容易犯錯。從動作效果來看,我們做推舉是為了最大化擠壓三角肌的。所以「推」非常重要,然後才是「舉」。
  • 把肩上推舉倒過來做是什麼體驗?在家徒手練肩,這動作難度五顆星
    而且生活中「舉」的場景要比「推」多得多:舉起大力神杯、舉起女朋友、舉起手來……所以,不管是從肩部訓練、身材美觀度來講,還是從功能性來說,推舉都是不能忽視的動作。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個徒手練肩動作,難度並不小,但對於無器械訓練者來說,是個很容易取得進步的動作。
  • 三角肌前中束較弱?可以試著練2個推舉動作,強化前中束充血感強
    01為什麼推舉類的動作能夠強化三角肌前中束1、了解三角肌的生理構造3、肩推運動中參與的肌肉有哪些首先是我們三角肌的前束、中束肌肉,因為肩推的時候,肩關節要做肩屈和外展的活動,而輔助這個活動成功的則是我們前束肌肉,當肩關節向外伸展的過程中,三角肌中束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 坐姿槓鈴推舉怎麼做及要領
    坐姿槓鈴推舉是與站姿槓鈴推舉相對的,但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那麼如何做好坐姿槓鈴推舉呢?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一起看看!槓鈴的健身方式有很多,而且很多槓鈴健身方式都非常受到歡迎的,仰臥起坐身體仰臥於地墊上,膝部屈曲成90度左右,放鬆背肌和脊柱,兩腿併攏並伸直,腳部平放在地上。
  • 7個徒手練肩的黃金動作
    但對於徒手練肩的動作似乎沒什麼印象,那究竟有什麼好的練肩的自重訓練動作呢?這裡我們就為大家介紹7個徒手練肩的黃金動作最近和一些朋友們聊天發現很多人其實都沒有時間去健身房鍛鍊,更多的是在家裡進行鍛鍊,那家裡的訓練無外乎啞鈴之類的簡單器械再加上一些自重訓練。
  • 一個練肩的複合動作,幫你強化肩部肌肉,感受肩部收縮發力
    01為什麼複合動作對練肩有那麼多好處1、用複合動作練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02如何用複合動作,進行肩部肌肉的刺激這個動作是在阿諾德推舉基礎上變形而來的複合動作,提到阿諾德推舉相信練肩的小夥伴一點也不陌生,沒錯,他就是著名健美運動員、國際影星和前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阿諾德推舉最大的優點是在傳統肩推的基礎上多加了一個肩部外旋的動作,這樣就讓肘關節的運動軌跡發生了變化,手掌心由內向外然後繼續傳統肩上推舉,這個微小的改變,卻讓前束和中束的刺激程度增強很多倍。
  • 怎麼樣用啞鈴練肩 這3招輕鬆練肩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 如何做推舉才能防止手臂發酸,學會合適的技巧,讓肩部更有力量
    01作為讓我們肩部更有力量的動作,啞鈴推舉到底是什麼?1、什麼是啞鈴推舉運用啞鈴推舉肩膀的運動被健身常客稱為推舉啞鈴,它有兩種經典的運動模式。一個是站姿啞鈴推薦,另一個是坐姿啞鈴推薦。其中坐姿啞鈴最容易控制身體的穩定,因此受到了健身朋友們的喜愛。
  • 槓鈴頸前深蹲做不好?試試啞鈴前蹲舉!
    槓鈴頸前深蹲做不好?試試啞鈴前蹲舉!頸前深蹲是一個非常棒的深蹲變化式!如果你想學習舉重(高翻挺舉),頸前深蹲是你的基礎!從鍛鍊效益上來講:相比頸後深蹲,頸前深蹲軀幹會更為直立,這有助於你減輕下背壓力!如果你很前傾或有彎腰駝背的話槓鈴就會掉下去,所以你沒有選擇,如果你在頸後深蹲總感覺下背壓力過大(排除動作問題)頸前深蹲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式!頸前深蹲更多大腿前側主導:因為槓的位置,所以軀幹需要較為直立,而且膝蓋往前的角度會更多,減少了大腿後側的參與,這會讓你的臀部和大腿前側參與更多!
  • 練肩訓練時,這3個動作要避開,否則容易受傷!
    大家在訓練肩膀的時候,如果你真的要做這些動作,就要先要明確一樣東西——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了這些動作,否則就容易受傷,得不償失。 如果你對這些訓練練肩動作還不是那麼的了解,那麼就先避開這些動作。 第一個動作:直立雙槓臂屈伸
  • 怎麼給胎兒做頸後透明帶掃描?
    什麼是頸後透明帶?當準媽媽懷孕11~13+6周期間,在寶寶後頸部皮膚下面有積聚的液體,能用超聲波來測量厚度。所有的寶寶都有一些液體,不過,多數有唐氏症候群寶寶的頸後透明帶(NT)更厚。如果頸後透明帶較厚,並不意味著寶寶一定有問題。一些正常寶寶的液體也較多。圖2中的寶寶頸後透明帶為2.9毫米,這個數值在正常範圍的上限。
  • 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與唐氏
    有很多人都知道唐氏症候群和唐篩,但是對於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這個概念就一竅不通了:不用說了解,根本連聽都沒有聽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展開學習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的旅程,準備好了嗎?      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是什麼意思?
  • 聰明人是怎樣練肩的?教你4個方法,讓你的肩部肌肉又寬又飽滿
    所以前期還是要把胸肌、背部的訓練負荷加上去,肩部肌肉就不會很差。那麼接下來來說一下練肩的4個方法。這四個方法可以讓你練肩更有效率,肩部肌肉又寬又飽滿。訓練要講究純粹性與純粹性相反的要求,就是全面性,那麼很多人練肩追求全面性,而忽略了純粹性。比如一些人練肩,前束、中束、後束都要練。整個練肩搞下來七八個動作,其實沒必要,你練中束就夠了。
  • 臥推,推舉肘部三頭肌疼痛,一再忽視你所遭受的痛苦是你應得的!
    前言:如果你肘部到之前為止並有受過傷,希望你看了這篇文章後能夠懸崖勒馬好好珍惜你的肘部,不要被一時的虛榮心徹底毀滅肘關節。趁現在肘部以及三頭肌訓練時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就提2點建議:1.不管是練胸,練肩還是練背,再做所有推舉動作時都希望你都能夠做好肘關節的潤滑以及三頭肌的充分熱身2.保證臥推,推肩時動作的穩定性,控制好動作的準確性以及正常的運動軌跡,不要貪圖重量逞英雄,得一時歡苦一輩子。記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健身練肩有多重要?一組虐肩動作,讓球形肩膀撐爆T恤!
    男人練肩有多重要,你知道嗎?我們來看看,練出球形肩膀的男人有多帥?男人的球形肩搭配一雙麒麟臂,可以給人有足夠的安全。而女生加強肩部肌群的訓練,可以幫你改善溜肩,讓你整個人的氣質飆升。為什麼健身的時候,不能忽略練肩?
  • 不能忽視的NT(頸後透明層)檢查,查什麼?
    先天性智障者家庭佔總家庭數的1/10,NT厚度與畸形你了解多少?NT檢查異常的胎兒,由下圖詮釋:NT檢查又稱頸後透明帶掃描,是通過B超手段測量胎兒頸項部皮下無回聲透明層最厚的部位,用於評估胎兒是否有可能患有唐氏症候群的一種方法,透明帶越厚,胎兒異常的概率越大。
  • 頸前推舉不容錯過,但鍛鍊細節需要掌握
    首先讓背部肌群處於繃緊狀態,因為背部肌群變得穩定,會直接提高肩關節和肱骨的穩定性,二者的穩定決定著頸前推舉的鍛鍊效果,因為頸前推舉的鍛鍊過程中,如果沒有背部肌群的收緊,就會讓肩關節失去牢固的基石,肩關節就會變得非常的自由活躍,這樣就會造成它受傷的風險,同時也讓運動表現力大大打了折扣,所以在做頸前推舉的時候,要始終保持背闊肌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