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投降75周年,這段歷史、這個人,不能忘更不敢忘…

2021-03-05 中國新聞網

「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梅汝璈在東京審判時寫下的名句,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與銘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億萬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特殊的日子。

今天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紀念日,我們更不應該忘了一個人,他叫——梅汝璈,著名律師、法學家,生前是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委員。1973年4月23日,梅汝璈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資料圖:江西南昌市青雲譜區梅村梅汝璈故居內,梅汝璈的石像引人注目。中新社發 姜濤 攝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等11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

梅汝璈任該法庭中國代表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大審判。面對千百萬冤死的同胞,梅汝璈立誓:「我既受國人之託,決心勉力依法行事,斷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

來源:中新視頻 截圖

法庭組建伊始,澳大利亞籍庭長韋伯宣布把中國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國之後。梅汝璈認為中國是受日本侵略最烈、抗戰最久、犧牲最大的國家,他氣憤地脫下法袍,提出抗議,拒絕參加法庭預演。最終全體法官表決,同意梅汝璈關於法官座次按各受降籤字國順序排定。

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正式開庭,開啟了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審判活動」。

梅汝璈(圖片前排右二)與其他10國法官參加「東京審判」時合影照片。來源:中新視頻 截圖

1948年4月,法庭工作進入起草判決書階段。在梅汝璈的爭取下,由中國法官負責起草判決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梅汝璈在助手的幫助下,在300餘頁的初稿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主張判決書中單設一章對南京大屠殺予以說明,獲得了法庭的同意。

量刑階段,法官們對是否判處戰犯死刑產生了很大分歧。梅汝璈日夜與各國法官磋商,經歷了多次爭論,最後法庭投票表決:6∶5!以一票之微弱多數,判處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7名首惡以絞刑。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至1948年11月12日結束,在歷時兩年半開庭的漫長過程中,梅汝璈始終堅持法律原則,有禮有節,在「法官席位之爭」「起草判決書」和「堅決死刑處罰」等關鍵時刻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贏得了世界的讚賞和尊重。圖為梅汝璈的堂弟、現年81歲的梅汝璜老人,向記者展示梅汝璈參加「東京審判」期間的照片。中新社發 劉佔昆 攝事後梅汝璈回憶說:「那些日子,我們就像鑽進成千上萬件證據和國際法典的蟲子,每天在裡面爬來爬去,生怕遺漏了重要的東西。」

時過境遷,如今走進梅汝璈的故居,他的雕像樹立正中,館中陳列著的東京審判時他的日記、生活用品等物件,以及南京大屠殺部分史料圖。

8月14日,遊客在梅汝璈故居參觀遊覽。劉力鑫 攝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的帳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句梅汝璈在東京審判時寫下的名句更被鐫刻在顯眼位置。

視頻來源:中新視頻

今日之中國

已在風雨洗禮中脫胎換骨

苦難的歲月

將永遠停留在記憶之中

但和平歲月來之不易

國難莫忘

吾輩自強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綜合中新視頻、央視新聞、光明日報、解放日報、人民網等

編輯:楊碩

責編:宋方燦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投降後一周年,裕仁天皇說出投降的真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戰敗投降。這一天,日本舉國哀鳴,無論軍隊還是老百姓,無不如喪考妣,大難臨頭。剖腹自殺者,頑抗到底者,大有人在。總而言之,日本人的投降,是不情不願的,是降不甘心的。
  • 今年,倖存者牆上的燈熄滅了20次……這段記憶,怎敢忘!
    今年,倖存者牆上的燈熄滅了20次……這段記憶,怎敢忘!,這段歷史鐵證如山!不敢忘!不可忘!不能忘!>讓人看完喘不上氣不知這個當時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子是以怎樣心情寫下的成書後她遭遇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讓她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
  •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不敢忘,不能忘
    83年後,人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這段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我們卻不敢忘、不能忘。銘記,不僅牢記和平來之不易,還需汲取落後挨打的教訓;紀念,不為激起仇恨,只為立下誓言:吾輩當自強。日本兵看見我姑母就拖著她走,我姑母就跟日本兵周旋。這個日本兵不耐煩了,就拔出刺刀,對著我姑母的大腿深戳一刀,我姑母疼得蹲下來了。日本兵就又在她身上戳了5刀,總共6刀,戳完後轉身就往外走。我姑母疼得難受,跟我奶奶說:「媽,你給我端一碗糖水來吃,我疼死了。」等我奶奶端糖水過來時,姑母已經斷氣了。兩個重要的親人就這樣沒了,家裡亂了。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投降後一周年,裕仁天皇竟說出真正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戰敗投降。這一天,日本舉國哀鳴,無論軍隊還是老百姓,無不如喪考妣,大難臨頭。剖腹自殺者,頑抗到底者,大有人在。總而言之,日本人的投降,是不情不願的,是降不甘心的。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
  • 祭· 念 | 不能忘,不敢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祭 · 念 | 不能忘,不敢忘!渾厚的鐘聲迴蕩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上空也迴響在現場每個人的心底警醒著世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不能忘,不敢忘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臺灣光復紀念歌》猶在,但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臺灣當局無聲無息;「不能忘,常思量……」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民間組織25日接力舉辦紀念會、圖文展、大遊行,唱響《臺灣光復紀念歌》。
  • 日本侵華「北町慘案」:忘不了的歷史
    如何理性對待日本侵華是他們面臨的一道難題。 當北町慘案的製造者——上坂勝的名字和受審畫面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上時,今年61歲的王利明正在吃飯,他屏住呼吸,想儘可能聽清楚每一個字。之前,他曾無數次從長輩那裡獲悉上坂勝的惡行,將其視為「北町村人民最應該痛恨的日本人」,但村裡的年輕人並未按照他的方式複製這段記憶,北町慘案正在淡出年輕一輩的記憶。
  • 遊山西·讀歷史|組圖:平型關戰役的烽火時刻 這段歷史不能忘
    9月25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活動長城線記者,走進平型關大捷紀念館。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浴血奮戰,在平型關取得了抗戰以來的第一場大勝利。如今,80多年過去了,這裡硝煙散去,環境幽美,氣候宜人,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 75年了,這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各地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今天全國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人們銘記歷史,砥礪奮進。重溫先輩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崢嶸歷史,今天,位於湖南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前,600多羽和平鴿飛向天空;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來自河北各界的幹部群眾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表達哀思;在浙江寧波,大家走進浙東抗戰老兵紀念園緬懷先烈,致敬抗戰精神。 浙江寧波市五鄉中學學生:我們也更應該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 日本戰敗75周年,前首相村山富市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1995年8月15日,我作為時任日本首相發表「村山談話」,這是戰後日本官方就歷史問題發表的正式談話。「村山談話」發表後,得到中國、韓國以及美歐各國的高度評價,我倍感榮幸。「村山談話」正式發表的10年前,即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正式參拜靖國神社,他是二戰後第一個進行官方參拜的日本首相。
  • 國家公祭日|請給孩子講述這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我們該如何為孩子講述這段苦難?有哪些事情我們不能忘、不敢忘?公祭日的由來,不能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歷史的真相,不能忘!通過幾個數字一起重回1937年冬天的南京……這些數字,不能忘!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專家:提升硬實力和軟實力是根本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黃子娟、莫仕偉)75年前,中華大地硝煙滾滾。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向日本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兒女經過14年浴血奮戰,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全世界都在慶祝,唯獨韓國人傷痛欲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所有反法西斯國家都歡欣鼓舞,戰爭終於結束了。在聽到天皇的投降聲明後,許多日本公民深感悲痛,有些人甚至選擇了切腹自殺。但有一個國家和日本一樣悲痛欲絕,比自己國家戰敗還要難受,它就是我們的鄰國韓國。別看現在韓國上下對日本仇視,抵制日貨。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75年後的今天,民進黨當局卻在島內塑造「去中」「反中」的文化氛圍,刻意淡化,試圖抹去臺灣光復的歷史,以致於許多臺灣年輕人甚至遺忘了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為此,島內多個統派團體在昨天以各種形式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
  • 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朝陽區各中小學把「這一課」上得很紮實!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朝陽區各中小學號召師生、家長收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放的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六年四班盧奕霏同學說:"前輩留給我們一筆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繼承並發揚光大是我們每個人光榮而艱巨的使命!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築夢中華是為了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讓我們的祖國因我們而自豪"!
  • 這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
    日寇製造的這場持續六周的南京大屠殺,這場慘絕人寰的屠殺讓我們的內心永遠無法平靜,但幸運的是,一小部分受害人堅強地活過來了,他們每個人都在講述著自己所受到的傷害,還有那些親眼目睹日軍對於其他人所進行的殘暴,日軍利用極其慘無人道的手段殺害著眾多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們。他們的所遭遇的痛苦人們永遠記得,實在是令人憤恨,這場毫無人道的殺戮,不僅是國恥,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汙點。
  • 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朝陽區各中小學把「這一課」上得很紮實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朝陽區各中小學號召師生、家長收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放的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引領少年兒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學習和傳承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三年K班李宜蔚同學在觀看儀式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她認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生活在中國安寧、幸福,我愛我的祖國,我們要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告慰前輩和英烈,建設偉大的祖國!」歷史激蕩人心,照亮未來。
  • 假如甲午戰爭中,中國堅持不投降不賠款,日本還敢侵略我國嗎?
    也是在這場戰爭當中,讓我們真正看到了清朝與日本之間的差距。在很多人看來,當時的清朝雖然受到外敵入侵,但仍然有著大國的形象,而日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但最後還是戰敗,這足以證明當時清政府的無能。最終,清政府還是被迫籤訂了不平等條約,賠償了日本大批銀兩。很多人也都在想,假如甲午戰爭中,中國堅持不投降不賠款,日本還敢侵略我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