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深處》 該怎樣翻譯王爾德

2020-12-14 鳳凰網讀書

【譯事隨筆】

□書評人 雷淑容

朱純深譯《自深深處》和孫宜學譯《獄中記》。

一百多年來歐風東漸,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學名著總是跟某個翻譯家聯繫在一起,遠一點的,如翻《尤利西斯》的蕭乾,譯《堂吉訶德》的楊絳,翻莎士比亞的梁實秋,近的,如翻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王道乾,譯博爾赫斯的王永年……但有的作家和作品就沒這麼幸運,雖然譯者多如過江之鯽,但稱得上經典的卻少之又少。比如米蘭·昆德拉和卡爾維諾的小說,學者譯過,小說家譯過,可難服眾口;再比如王爾德,百多年來不知驚動多少才子大家,譯禿多少生花妙筆,到頭來翻譯界卻一派寥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除了唯美主義風光不再,恐怕還是筆力不逮。王爾德曾經說:「我知道得很清楚,除非是由一位詩人執筆,否則沒有哪個譯文可以說能充分地傳達出我作品的色彩與節奏。」

可詩人也未必有這種自信。華語世界「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的余光中先生,文筆何其旖旎酣暢,當年譯《不可兒戲》卻誠惶誠恐,說途中「五步一關,十步一寨」,「身為譯者,只有自求多福,才能絕處逢生。」因此,他也只染指了王爾德的兩齣喜劇:《理想丈夫》與《不可兒戲》。另一個曾經翻譯王爾德作品的詩人兼劇作家田漢,他翻的《莎樂美》,雖曾名噪一時,但也很快被時代淘汰。

王爾德的這句話出自他在監獄中寫給同性戀人波西的一封長信。波西也是詩人,他曾經試圖把法文原版的《莎樂美》翻譯成英文,卻被王爾德指出犯了不少小學生般的錯誤,結果兩人大吵了一架。王爾德在信中提及這件傷心事,是為了向波西說明自己的用心良苦。這封信寫於1897年,被視為王爾德在戲劇、詩歌、小說之外的唯一一部寫實的散文作品,但它被整體地翻譯成中文,卻比其他作品晚了七八十年———其中原因,只為他那「在本世紀不敢說出名字的愛」———幾乎在這封信誕生一百年後,也就是王爾德逝世百年之際,才由內地學者孫宜學先生譯成了《獄中記》。我讀到的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版本,十年間,這個版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幾乎就在同時,另一個譯者朱純深也在著手翻譯此信,他將標題擬作《自深深處》。

孫宜學版的《獄中記》,雖也可稱為全本,但書名並非譯自原文《De Profundis》,而且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擅自將全文分成了17個小節,又給每節增加了一個小標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樣隨意的肢解,整體的節奏和風貌便不得不走了樣。王爾德的文風,一向是節奏分明的,五步一亭,十步一閣,處處灑落著修辭的珍珠。余光中說,王爾德構思遣詞的目的主要在表達意念,而不在情感和感性。而這封長信卻恰恰相反。翻開英文版的原信,王爾德式的華美文風撲面而來,依然是錦心繡口,依然是才思閃電,妙想奔泉,但這次,他一方面哀怨沉痛,一方面深情纏綿,一方面心如止水,一方面又心旌搖蕩,一方面雞零狗碎,一方面則高屋建瓴,一方面苦口婆心,一方面又顧盼自得,王爾德可謂披肝瀝膽,盡情盡興。換句話來說,王爾德的情感表達決定了文章的私密性和親暱性,而王爾德驅遣文字的能力又決定了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如何用中文之美還原英文的文字節奏和情感色彩,種種曼妙幽微,須如余光中所說———縱使才高八鬥,也要精益求精,才能修成正果。

孫宜學與朱純深都不是詩人,而是學者,一個是同濟大學教授,一個為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將兩個版本與原文對照起來看,很有意思。朱純深的講究和謹慎隨處可見,比如他在序言中談到對標題的翻譯,如何從拉丁文,從《聖經》,從歐陽修《蝶戀花》,從當代流行歌詞,以及從音律和情感等因素考量,最終把書名定為「自深深處」;再比如原文開頭,對於單詞「myself」的翻譯,最終放棄「我親自」而譯作「我自己」,最細微的語素變化,精確地表達了王爾德的小心翼翼,使情人之間的語調更加妥貼,真實可信。

綜觀全信,說的都是戀人間雞毛蒜皮的小事,表達的又多是怨氣,王爾德的措辭非常口語化,所用詞語信手拈來,既簡潔又講究,既悽愴又深情,詞與詞之間有小幅度的跳蕩頓挫,韻律十足。這種語感,孫宜學和朱純深譯來卻大不相同。

比如:As I sit here in this dark cell in convict clothes,a disgraced and ruined man, I blame myself.

孫譯:當我這個恥辱的被摧毀的人,穿著囚服坐在黑暗的牢房裡,我譴責我自己。

朱譯:坐在這黑牢裡,囚衣蔽體,身敗名裂,我怪我自己。

又如:when suddenly, unbidden, unwelcome, and under circumstances fatal to my happiness you returned.

孫譯:但就在這對我的幸福來說至關重要的情況下你又回來了,突然地,事先一點招呼也沒打,就不受歡迎地回來了。

朱譯:而這時,突然之間,不召自來,不請自到,在我的幸福生死攸關的情形下,你回來了。

相比之下,孫譯偏重口語化,但有些繞口;朱譯則追求語詞的文學性和語感的跳躍性,同時簡明、緊湊、勁道。凡此差別,貫穿全書。王爾德式語言的特點,最顯著的是以簡馭繁的功力、化腐為奇的智力以及片言斷案的魄力,處處機鋒犀利,警句逼人。每每會心處,讓人稱奇。

記得七八年前看《獄中記》,既吃驚於王爾德的蝕骨深情,又感動於他的無情剖白,孫宜學先生的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自己常常迷醉於他那種火一般的激情,和對自己痛苦靈魂的赤裸袒露,並會時時慚愧自己的譯筆無法完美地表達出王爾德真實的內心……」他還說,「原信就像是優美絕倫的散文,若讀不出這點味道,那是因為譯者才力不逮。」而今讀到《自深深處》,再次震驚和感動之餘,覺得朱純深先生的那句話說得特別好:翻譯永遠讓人處在心智的發展中———這就是翻譯的迷人之處。

相關焦點

  • 書評:王爾德的《自深深處》
    老實說,連博爾赫斯都認為他無法對王爾德作出技術性的評價,那麼,本文試圖談談王爾德的《自深深處》,是很淺薄的事情。——王爾德《自深深處》歐洲文藝史從來不缺離經叛道之人。1871年,法國詩人魏爾倫瘋狂愛上17歲的天才詩人蘭波,同居兩年後,魏爾倫在與蘭波的一次爭執之中,絕望地向他開槍,子彈穿過了蘭波的手心,魏爾倫進了監獄。這場愛情分崩離析之後,蘭波於同年寫下赫赫有名的《地獄一季》,年僅19封筆,直至37歲離世,再無作品。奧斯卡·王爾德則讓這份「不倫之戀」的悲劇繼續。
  • 王爾德的獄中情箋——《自深深處》
    阿瓦爾·海德(Awar Haider)仔細研讀了王爾德在獄中創作的這封獨具一格的情書。但就是在這裡,王爾德在被釋前幾個月寫下了世人眼裡最為動人的獄中情箋,堪稱英文中的千古絕唱。那便是他寫給情人(亦是負心人)「波西」艾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Lord Alfred 『Bosie』Douglas)的一封長信,名為《自深深處》(De Profundis)。其實,這個監獄早已另作他用(在2013年正式關閉前,它曾是一個少管所)。
  • 《自深深處》:王爾德的獄中情箋
    但就是在這裡,王爾德在被釋前幾個月寫下了世人眼裡最為動人的獄中情箋,堪稱英文中的千古絕唱。那便是他寫給情人(亦是負心人)「波西」艾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Lord Alfred 『Bosie』Douglas)的一封長信,名為《自深深處》(De Profundis)。其實,這個監獄早已另作他用(在2013年正式關閉前,它曾是一個少管所)。
  • 王爾德《自深深處》寄自監獄的22句話寫盡人生曠達,沮喪時讀一遍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自深深處》是一封感動全歐洲的世界情書,也是王爾德從調侃世間百態的不羈,到牢底心底中對悲愴的體認。讀《自深深處》,有人聽到的是「天才從天上到人間的隕落」;有人聽到的是「人間到天上的升華」;有人聽到的是「鉛華褪盡、苦情嘗遍之後的曠達與救贖」; 也有人聽到的是「像小孩一樣單純」的「和靈魂的交談」。1、假如你為自己找了一個虛假的藉口,過不久便會找到一百個,那也就同過去的你毫無二致了。
  • 王爾德《自深深處》:愛是讓自己快樂幸福的源泉,苦難自有其意義
    1895年,王爾德的同性情人道格拉斯.波西的父親昆斯貝理侯爵,起訴王爾德與其兒子的不倫交往。王爾德在道格拉斯.波西的慫恿下,進行反訴,最終以訴訟失敗入獄,隨即破產。「曾幾何時,我的心靈花園始終春光浪漫,我的性情快樂無限,我將快樂塞滿生活如同將紅酒斟至杯沿。」
  • 余光中翻譯《王爾德喜劇:對話·懸念·節奏》出版上市
    近日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北京念真文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九志天達文化傳媒有限聯合出版,余光中翻譯的《王爾德喜劇:對話•懸念•節奏》出版上市。據悉,余光中翻譯王爾德四部喜劇作品,前後時間跨度達20餘年,在臺灣地區多次出版修訂,臻於完美。王爾德,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唯美主義代表人物,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著述豐富,有童話、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國內讀者較為熟知的例如有《夜鶯與玫瑰》《快樂王子》《自深深處》等作品。
  • 《自深深處》: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勸你趁早遠離,否則追悔莫及
    近日拜讀王爾德《自深深處》著作時,令我感到非常的詫異,也替王爾德感到悲哀和氣憤。也致使我明白「這樣的朋友,要趁早遠離,否則會落的悲慘的下場」。王爾德在書中則把自己比喻成「大公」。初次拆封《自深深處》本以為是一本哲學書籍,然而讓我始料不及的是,這本書竟然是一封信,一封王爾德寫給好友波西的信。最重要的一點「這封信是王爾德在監獄中寫的」而王爾德的慘狀都是波西一手締造。
  • 自深深處:「你的揮霍無度,憑什麼要我買單」這樣的友誼不要也罷
    ——奧斯卡·王爾德』 這段話出自王爾德《自深深處》著作,這段話主要是王爾德對好友波西所說,這部作品於雷丁監獄問世,並非什麼哲學作品;只是簡單的一封揭露和批判波西人格的信。了解過王爾德的讀者應該都知道,雷丁監獄是囚禁王爾德的牢籠。
  • 王爾德 | 夜鶯與玫瑰
    ——奧斯卡·王爾德 《道林·格雷的畫像》 夜鶯與玫瑰 菩提之惡花 若論那些反雞湯似的金句,悖論之餘遠離大眾思維,王爾德可算是英倫早期最偉大的段子手了《自深深處》這本書,是王爾德寫給他的同性戀夥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長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愛恨交加的「致前任」。「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復」,就像魏爾倫愛上蘭波,離經叛道從來不是詩人的專美,兩人同性之愛,也天崩地裂,海誓山盟,同居兩年後一次爭執,愛情分崩離析,魏爾倫誤傷了蘭波,19歲的蘭波於寫下赫赫有名的54頁詩作《地獄一季》後封筆,直至37歲離世,再無作品。
  • 定義一樣東西,就意味著限制了它——王爾德語錄
    ——王爾德人生有兩個悲劇,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王爾德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王爾德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 《王爾德的情人》: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爾德在波西這樣的反應下,終於卸下心頭的重擔,也笑了笑,脫帽施禮。這本該是苦盡甘來、新的開始。電影至此戛然而止。何況王爾德從高臺墜入平地,波西眼看著他破產落魄,兩個人的生活趨於貧困。王爾德再也沒能見到他心愛的波西,並在無盡的遺憾中很快病重去世。波西也在王爾德去世之後結婚生子,陷入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一生痛苦無為地活著。
  • 《王爾德的情人》:我們都在陰溝,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除了王爾德從高臺掉到地上,波西看著他破產,他們的生活趨於貧困。在電影未完成的結局中,貧窮和平庸的王爾德和仍然傲慢和虛榮的波西在短途旅行後離開。王爾德再也沒見過他心愛的波西,不久就因病去世,後悔莫及。王爾德死後,他結婚生子,他陷入了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一生都生活在痛苦和無為中。
  • 讀塔莎奶奶的繪本,聊聊王爾德和他的藝術觀
    愛彌爾媽媽:近期決定精讀並翻譯一部分自己特別喜愛的英文繪本之後,翻開了Tasha Tudor (塔莎奶奶)的這本《The Springs of Joy》,看到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了 &34;這四個字。這是一本塔莎奶奶繪製的格言集錦書,她為自己喜愛的文字畫上了插畫,畫面清新淡雅,讓我通過她的畫感受到了兒童的純真和春天萬物復甦的生機靈動。
  • 毒舌與唯美主義詩人王爾德
    1895年,王爾德因「有傷風化罪」鋃鐺入獄,在寫給男友(你沒有看錯,就是男友,王爾德是同性戀者)的一篇名為《自深深處》(堪稱千古絕唱的獄中情箋,詳細記錄了王爾德的情殤之路)的長信中,不止一次說道「我是這個時代藝術與文化的象徵」,他在去世前還喃喃自語道「美,唯有美才是這樣」。
  • 安妮寶貝&王爾德:痛苦和快樂都是生活,都值得我們用心擁抱
    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是如此,但安妮寶貝和王爾德便是如此。安妮寶貝和王爾德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他們的書。把安妮寶貝(現更名為慶山)和王爾德這兩個時代不同、國籍不同、作品風格不同,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放在一起,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所以,這篇文章既不是對比人生、作品,也不是扯噱頭。而是,從兩人作品所反映的世界觀來揭示生活的秘密。
  • 王爾德傳奇:聲名狼藉的死胖子何以傾倒眾生
    傳奇中的王爾德       細較起來,王爾德能夠在文學史上佔個二流位置,靠的是幾部戲(《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不可兒戲》、《莎樂美》)、一部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幾篇童話(《快樂王子》、《自私的巨人》、《夜鶯與玫瑰》),還有發自內心的書信《自深深處》。
  • 人物誌|"段子手"鼻祖王爾德:在陰溝裡也要仰望星空
    英國演員,以扮演王爾德的劇作成名的羅伯特∙艾蕪萊特(Rupert Everett)讓大家不要忘記王爾德曾經因為和一個男人接吻而被判處兩年監禁,他認為親吻王爾德的墓碑實際上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愛慕心情的動作,而是與危險,甚至死亡連在一起。他說:「王爾德在生前一直都十分注重外表,總是穿戴得十分得體,所以我想他一定不會願意呆在一個受到損壞的墳墓,即便是被口紅唇印損壞的。」
  • 睡不著|燈光熄滅前的王爾德
    魯伯特·艾弗雷特飾演王爾德1897年出獄後,王爾德以三年的時間迅速完成朝死亡深淵的縱身一躍。這三年是王爾德一生的黑洞,關於他的影視作品拍到這裡總是習慣性地別過頭去。史蒂芬·弗雷主演的《王爾德》(1997)結束在王爾德與阿爾弗雷德在那不勒斯的相擁重逢之時;彼得·芬奇主演的《審判奧斯卡·王爾德》(1960)出於「好意」,讓王爾德在火車站駛向未知時,拒絕與阿爾弗雷德講話。獄中兩年加出獄後放逐在歐洲的三年內,王爾德沒有寫出任何劇作和小說。他的《自深深處》和《雷丁監獄之歌》死後才出版。
  • 王爾德《自深深處》|十五句愛恨交織,撞擊你的靈魂
    十四、我所觸及的,當然是自己靈魂最深處的本質。我曾多方與它為敵,沒想到它卻像朋友一樣等著我。十五、偉大的激情是留給偉大的靈魂的,偉大的事件只有與之水平相當的人才能理解。
  • 王爾德:可是愛比生命更重要|青年會客現場回顧
    李文燕:對,《自深深處》這本書裡邊他有寫到他生病的時候,他是有說到他倆生病的時候彼此對彼此的對待,那個給人的感覺就是王爾德完全就是愛到低到塵埃了。其實是波西先生病,波西生病的時候王爾德就悉心照料他,各種就是很暖很暖的行為,包括波西不喜歡那個旅館的葡萄,然後王爾德就願意花錢從倫敦買來,就是他非常中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