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爾·海德(Awar Haider)仔細研讀了王爾德在獄中創作的這封獨具一格的情書。
踏入廢棄的雷丁監獄,不安感瞬間襲遍全身。裡面空氣的味道都不一樣,氣氛也變得沉重起來。狹窄的通道旁,標了記號的牢房朝四個方向延伸開去。就是在這裡,C區一個沉悶的小牢房中,愛爾蘭劇作家、散文家、詩人、「毒舌智者」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因「嚴重猥褻罪」度過了兩年(1895-1897)的監禁生涯。
他在上流社會取得的成就頗多,創作了不少文學和戲劇佳作,以《道林·格雷的畫像》(1890)、《不可兒戲》(1895)為代表。再放眼這裡,四周銅牆鐵壁,堪稱活生生的煉獄,可謂對比鮮明。但就是在這裡,王爾德在被釋前幾個月寫下了世人眼裡最為動人的獄中情箋,堪稱英文中的千古絕唱。那便是他寫給情人(亦是負心人)「波西」艾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Lord Alfred 『Bosie』Douglas)的一封長信,名為《自深深處》(De Profundis)。
其實,這個監獄早已另作他用(在2013年正式關閉前,它曾是一個少管所)。2016年10月16日,王爾德誕辰162周年之際,愛爾蘭小說家科爾姆·託賓(Colm Tóibín)重返王爾德曾待過的那個小牢房,大聲朗讀了《自深深處》。不祥的氣息久久瀰漫,王爾德的語句也經久不衰:「硬邦邦的木板床,令人作嘔的食物,我把粗繩撕成一片片麻絮,手指痛得失去知覺……寂靜,孤獨,羞恥,如影隨形,而我不得不將這視作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旅行。」
託賓向BBC文化版塊講述了這間牢房留給他的第一印象:「它清楚地詮釋了痛苦之深,壓抑之重。」託賓在他自己的小說和學術著作中回顧了王爾德的作品和生平。他提到,初次拜讀《自深深處》 ,是在讀完那部著名的戲劇、散文《雷丁監獄之歌》(1898) 之後——這是王爾德留給世人的最後一部作品,洋溢著無盡的悲傷。
「我很晚才讀《自深深處》,後知後覺地明白了王爾德是在怎樣的境況中創作了它,領會到了它的風格與筆調是多麼的美妙。」託賓如是說,「私以為,該書的出版史曲折無比,形式複雜多樣,所以不如王爾德的其他作品有名。而我喜歡它,正因為它的別具一格。信間多用反覆的修辭,且構句方式新穎獨特。在我看來,這封長信乃由心而發,真情流露,盤寫了一段禁忌的同性戀情,精彩絕倫,才華橫溢,可謂王爾德在散文領域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