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深處》:王爾德的獄中情箋

2020-12-14 騰訊網

[摘要]王爾德與波西後來,王爾德終於重獲自由,卻早已心碎。他把信交給了朋友、亦是舊情人的記者羅伯特·羅斯(Robert Ross)。 波西後來稱,自己撕掉了信的複本,一眼未看。

阿瓦爾·海德(Awar Haider)仔細研讀了王爾德在獄中創作的這封獨具一格的情書。

踏入廢棄的雷丁監獄,不安感瞬間襲遍全身。裡面空氣的味道都不一樣,氣氛也變得沉重起來。狹窄的通道旁,標了記號的牢房朝四個方向延伸開去。就是在這裡,C區一個沉悶的小牢房中,愛爾蘭劇作家、散文家、詩人、「毒舌智者」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因「嚴重猥褻罪」度過了兩年(1895-1897)的監禁生涯。

他在上流社會取得的成就頗多,創作了不少文學和戲劇佳作,以《道林·格雷的畫像》(1890)、《不可兒戲》(1895)為代表。再放眼這裡,四周銅牆鐵壁,堪稱活生生的煉獄,可謂對比鮮明。但就是在這裡,王爾德在被釋前幾個月寫下了世人眼裡最為動人的獄中情箋,堪稱英文中的千古絕唱。那便是他寫給情人(亦是負心人)「波西」艾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Lord Alfred 『Bosie』Douglas)的一封長信,名為《自深深處》(De Profundis)。

其實,這個監獄早已另作他用(在2013年正式關閉前,它曾是一個少管所)。2016年10月16日,王爾德誕辰162周年之際,愛爾蘭小說家科爾姆·託賓(Colm Tóibín)重返王爾德曾待過的那個小牢房,大聲朗讀了《自深深處》。不祥的氣息久久瀰漫,王爾德的語句也經久不衰:

硬邦邦的木板床,令人作嘔的食物,我把粗繩撕成一片片麻絮,手指痛得失去知覺……寂靜,孤獨,羞恥,如影隨形,而我不得不將這視作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旅行。

託賓向BBC文化版塊講述了這間牢房留給他的第一印象:「它清楚地詮釋了痛苦之深,壓抑之重。」託賓在他自己的小說和學術著作中回顧了王爾德的作品和生平。他提到,初次拜讀《自深深處》 ,是在讀完那部著名的戲劇、散文《雷丁監獄之歌》(1898) 之後——這是王爾德留給世人的最後一部作品,洋溢著無盡的悲傷。

「我很晚才讀《自深深處》,後知後覺地明白了王爾德是在怎樣的境況中創作了它,領會到了它的風格與筆調是多麼的美妙。」託賓如是說,「私以為,該書的出版史曲折無比,形式複雜多樣,所以不如王爾德的其他作品有名。而我喜歡它,正因為它的別具一格。信間多用反覆的修辭,且構句方式新穎獨特。在我看來,這封長信乃由心而發,真情流露,盤寫了一段禁忌的同性戀情,精彩絕倫,才華橫溢,可謂王爾德在散文領域的巔峰之作。」

「波西」艾爾弗萊德·道格拉斯這封信的創作環境無疑是不同尋常的,嚴酷的條件和極端的孤獨給他帶來了雙重折磨。王爾德深受牢獄之苦(當時犯人之間嚴禁互相聯繫,甚至在教堂服務時也不例外),好在後來新的獄管梅傑·尼爾森(Major Nelson)富有同情心,允許他用紙筆寫信,作「醫學用途」。

在《衛報》的一篇文章裡,託賓寫道,犯人禁止寫戲劇、小說、散文——但可以寫信。「王爾德曾寫信給律師、內政部,以及他的一些朋友,但信件內容都經過了嚴密的審查,一經完成立馬就被拿走。」託爾賓說,「不過,這項規定並未具體指明信能寫多長,如果信沒寫完的話,犯人刑滿釋放時允許帶上信一同出獄。」

1897年初的那三個多月裡,王爾德狂熱地投入到這封信的創作中。他時而哀怨憤怒,苦澀地指責貪圖享樂的情人(「我深知自己應該忘了你」),時而話鋒一轉,高亢激昂,時而又娓娓敘情。嚴格來說,這封信一直沒有寫完,所以第二天又會被交還到他手上。最終當他出獄時,信已有洋洋灑灑20頁,達55000字之多。

王爾德與波西後來,王爾德終於重獲自由,卻早已心碎。他把信交給了朋友、亦是舊情人的記者羅伯特·羅斯(Robert Ross)。 波西後來稱,自己撕掉了信的複本,一眼未看。 羅斯則親自監督了出版的全過程。這封長信首次面世是在1905年(即年僅46歲的王爾德去世五年後),命名《自深深處》,取自《舊約·詩篇130》(「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首次出版時,信的許多內容都遭到刪減,有關波西和他家庭的部分都被剔除了;而在後來的版本裡(比如王爾德的兒子維維安·霍蘭德(Vyvyan Holland)1949年提供的信件完整版),內容才逐漸完整充實起來。羅斯將信的手寫原件託付給了大英圖書館。而《自深深處》未經刪節的版本在1962年才得以出版——那時波西本人也已經離世二十年了。

幾十年來,人們對這封信的看法一直多種多樣。有人說它是別出心裁的情書,有人則稱其為布道式的自傳。實際上,簡單地將其歸為哪一類都不合適,這正是它至今仍能吸引眾多讀者目光、掀起人們內心波瀾的原因所在。 Artangel公司的策展人麥可·莫裡斯(Michael Morris)說,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他本人對這封信的看法也發生了巨大轉變。「初讀這封信是在二十年前,讀完第一部分時我就被逗樂了,因為裡面滿是王爾德對波西的憤怒指責。」他繼續說,「而現在,我卻更多地為信的後半部分所折服。那時的王爾德領悟了悲傷為何物,並從苦難中窺見了美麗。」

波西對於南·戈丁(Nan Goldin)這樣的當代藝術家而言,王爾德的監獄生涯不免有損其形象。「從某種程度上說,那個對我產生巨大影響的王爾德,不是監獄裡的王爾德。」她告訴《衛報》,「那個快樂活潑、風趣詼諧的奧斯卡·王爾德不在這裡——這封信中絲毫看不出他的這一面。」

不可思議的是,《自深深處》中的許多句子看起來都十分現代。一句「憤世嫉俗的人閒下來就開始多愁善感,無病呻吟」至今仍讓人驚訝不已。而託賓認為,王爾德最語出驚人的還是那句「惡大莫過於膚淺」。「他最擅長以輕鬆的語氣道出深刻的事實。」託賓解釋道,「這封信的筆調就十分有趣——他採用了一種嚴肅的語調,又努力讓信讀起來不至於太過沉重。」

如今,這封王爾德未曾寄出的信仍在繼續發光發熱,澤被世人。(文/Arwa Haider)

原文選自:BBC 譯者:王璐瑤

相關焦點

  • 王爾德的獄中情箋——《自深深處》
    阿瓦爾·海德(Awar Haider)仔細研讀了王爾德在獄中創作的這封獨具一格的情書。但就是在這裡,王爾德在被釋前幾個月寫下了世人眼裡最為動人的獄中情箋,堪稱英文中的千古絕唱。那便是他寫給情人(亦是負心人)「波西」艾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Lord Alfred 『Bosie』Douglas)的一封長信,名為《自深深處》(De Profundis)。其實,這個監獄早已另作他用(在2013年正式關閉前,它曾是一個少管所)。
  • 書評:王爾德的《自深深處》
    老實說,連博爾赫斯都認為他無法對王爾德作出技術性的評價,那麼,本文試圖談談王爾德的《自深深處》,是很淺薄的事情。——王爾德《自深深處》歐洲文藝史從來不缺離經叛道之人。1871年,法國詩人魏爾倫瘋狂愛上17歲的天才詩人蘭波,同居兩年後,魏爾倫在與蘭波的一次爭執之中,絕望地向他開槍,子彈穿過了蘭波的手心,魏爾倫進了監獄。這場愛情分崩離析之後,蘭波於同年寫下赫赫有名的《地獄一季》,年僅19封筆,直至37歲離世,再無作品。奧斯卡·王爾德則讓這份「不倫之戀」的悲劇繼續。
  • 《自深深處》 該怎樣翻譯王爾德
    朱純深譯《自深深處》和孫宜學譯《獄中記》。王爾德在信中提及這件傷心事,是為了向波西說明自己的用心良苦。這封信寫於1897年,被視為王爾德在戲劇、詩歌、小說之外的唯一一部寫實的散文作品,但它被整體地翻譯成中文,卻比其他作品晚了七八十年———其中原因,只為他那「在本世紀不敢說出名字的愛」———幾乎在這封信誕生一百年後,也就是王爾德逝世百年之際,才由內地學者孫宜學先生譯成了《獄中記》。
  • 王爾德《自深深處》:愛是讓自己快樂幸福的源泉,苦難自有其意義
    1895年,王爾德的同性情人道格拉斯.波西的父親昆斯貝理侯爵,起訴王爾德與其兒子的不倫交往。王爾德在道格拉斯.波西的慫恿下,進行反訴,最終以訴訟失敗入獄,隨即破產。「曾幾何時,我的心靈花園始終春光浪漫,我的性情快樂無限,我將快樂塞滿生活如同將紅酒斟至杯沿。」
  • 王爾德《自深深處》寄自監獄的22句話寫盡人生曠達,沮喪時讀一遍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自深深處》是一封感動全歐洲的世界情書,也是王爾德從調侃世間百態的不羈,到牢底心底中對悲愴的體認。讀《自深深處》,有人聽到的是「天才從天上到人間的隕落」;有人聽到的是「人間到天上的升華」;有人聽到的是「鉛華褪盡、苦情嘗遍之後的曠達與救贖」; 也有人聽到的是「像小孩一樣單純」的「和靈魂的交談」。1、假如你為自己找了一個虛假的藉口,過不久便會找到一百個,那也就同過去的你毫無二致了。
  • 自深深處:「你的揮霍無度,憑什麼要我買單」這樣的友誼不要也罷
    ——奧斯卡·王爾德』 這段話出自王爾德《自深深處》著作,這段話主要是王爾德對好友波西所說,這部作品於雷丁監獄問世,並非什麼哲學作品;只是簡單的一封揭露和批判波西人格的信。了解過王爾德的讀者應該都知道,雷丁監獄是囚禁王爾德的牢籠。
  • 毒舌與唯美主義詩人王爾德
    1895年,王爾德因「有傷風化罪」鋃鐺入獄,在寫給男友(你沒有看錯,就是男友,王爾德是同性戀者)的一篇名為《自深深處》(堪稱千古絕唱的獄中情箋,詳細記錄了王爾德的情殤之路)的長信中,不止一次說道「我是這個時代藝術與文化的象徵」,他在去世前還喃喃自語道「美,唯有美才是這樣」。
  • 《自深深處》: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勸你趁早遠離,否則追悔莫及
    近日拜讀王爾德《自深深處》著作時,令我感到非常的詫異,也替王爾德感到悲哀和氣憤。也致使我明白「這樣的朋友,要趁早遠離,否則會落的悲慘的下場」。王爾德在書中則把自己比喻成「大公」。初次拆封《自深深處》本以為是一本哲學書籍,然而讓我始料不及的是,這本書竟然是一封信,一封王爾德寫給好友波西的信。最重要的一點「這封信是王爾德在監獄中寫的」而王爾德的慘狀都是波西一手締造。
  • 王爾德 | 夜鶯與玫瑰
    ——奧斯卡·王爾德 《道林·格雷的畫像》 夜鶯與玫瑰 菩提之惡花 若論那些反雞湯似的金句,悖論之餘遠離大眾思維,王爾德可算是英倫早期最偉大的段子手了《自深深處》這本書,是王爾德寫給他的同性戀夥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長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愛恨交加的「致前任」。「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復」,就像魏爾倫愛上蘭波,離經叛道從來不是詩人的專美,兩人同性之愛,也天崩地裂,海誓山盟,同居兩年後一次爭執,愛情分崩離析,魏爾倫誤傷了蘭波,19歲的蘭波於寫下赫赫有名的54頁詩作《地獄一季》後封筆,直至37歲離世,再無作品。
  • 定義一樣東西,就意味著限制了它——王爾德語錄
    ——王爾德人生有兩個悲劇,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王爾德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王爾德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 睡不著|燈光熄滅前的王爾德
    魯伯特·艾弗雷特飾演王爾德1897年出獄後,王爾德以三年的時間迅速完成朝死亡深淵的縱身一躍。這三年是王爾德一生的黑洞,關於他的影視作品拍到這裡總是習慣性地別過頭去。史蒂芬·弗雷主演的《王爾德》(1997)結束在王爾德與阿爾弗雷德在那不勒斯的相擁重逢之時;彼得·芬奇主演的《審判奧斯卡·王爾德》(1960)出於「好意」,讓王爾德在火車站駛向未知時,拒絕與阿爾弗雷德講話。獄中兩年加出獄後放逐在歐洲的三年內,王爾德沒有寫出任何劇作和小說。他的《自深深處》和《雷丁監獄之歌》死後才出版。
  • 人物誌|"段子手"鼻祖王爾德:在陰溝裡也要仰望星空
    1895年,昆斯貝理侯爵因兒子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與王爾德交往而公然斥責王爾德是一個「雞姦者」。對此,憤怒的阿爾弗萊德叫王爾德立刻上訴,告侯爵敗壞他的名譽。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 。根據當時的法律,王爾德被判有罪後,在監獄服了兩年苦役。
  • 王爾德傳奇:聲名狼藉的死胖子何以傾倒眾生
    傳奇中的王爾德       細較起來,王爾德能夠在文學史上佔個二流位置,靠的是幾部戲(《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不可兒戲》、《莎樂美》)、一部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幾篇童話(《快樂王子》、《自私的巨人》、《夜鶯與玫瑰》),還有發自內心的書信《自深深處》。
  • 余光中翻譯《王爾德喜劇:對話·懸念·節奏》出版上市
    據悉,余光中翻譯王爾德四部喜劇作品,前後時間跨度達20餘年,在臺灣地區多次出版修訂,臻於完美。王爾德,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唯美主義代表人物,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著述豐富,有童話、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國內讀者較為熟知的例如有《夜鶯與玫瑰》《快樂王子》《自深深處》等作品。
  • 《王爾德的情人》:我們都在陰溝,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除了王爾德從高臺掉到地上,波西看著他破產,他們的生活趨於貧困。在電影未完成的結局中,貧窮和平庸的王爾德和仍然傲慢和虛榮的波西在短途旅行後離開。王爾德再也沒見過他心愛的波西,不久就因病去世,後悔莫及。王爾德死後,他結婚生子,他陷入了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一生都生活在痛苦和無為中。
  • 《王爾德的情人》: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何況王爾德從高臺墜入平地,波西眼看著他破產落魄,兩個人的生活趨於貧困。王爾德再也沒能見到他心愛的波西,並在無盡的遺憾中很快病重去世。波西也在王爾德去世之後結婚生子,陷入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一生痛苦無為地活著。
  • 安妮寶貝&王爾德:痛苦和快樂都是生活,都值得我們用心擁抱
    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是如此,但安妮寶貝和王爾德便是如此。安妮寶貝和王爾德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他們的書。把安妮寶貝(現更名為慶山)和王爾德這兩個時代不同、國籍不同、作品風格不同,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放在一起,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所以,這篇文章既不是對比人生、作品,也不是扯噱頭。而是,從兩人作品所反映的世界觀來揭示生活的秘密。
  • 讀塔莎奶奶的繪本,聊聊王爾德和他的藝術觀
    更讓我欣喜的是塔莎奶奶選取的這些句子,多數來源於我非常喜愛的作者,比如奧斯卡王爾德、詩人艾米麗狄金森、蒙田、梭羅、莎士比亞、詩人華茲華斯、惠特曼、英國雨果等等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句話,我又重讀了王爾德的《自深深處》、《謊言的衰落》、《王爾德童話》這三本書。不得不說,王爾德的語言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字字句句如珍珠落入玉盤,給人極其美好的閱讀享受。在讀完原句所在的章節後,結合語境我部分理解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 淡酒黃花難舉筆,薄箋紅葉怎成文;傷情秋深處,又嘆無緣再見君
    淡酒黃花難舉筆,薄箋紅葉怎成文。寂寂傷情秋深處,又嘆無緣再見君。思緒漸行漸冷,紅塵越走越遠。鏗鏘的光陰,敵不過蒼茫裡的清歡。季節蕭瑟凋殘、歲月星移鬥轉。時間與心情,終不會等誰在原點。對於熱情與冷漠的轉換,與世間一切名利的得失、及人心炎涼的疏離與向遠,你我必須要學會去習慣。——皛玊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