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家長要做4件事

2020-12-27 騰訊網

「你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罵你幾句又怎麼啦,信不信我揍你?」

「你敢揍我,我就敢還手,要不要試試看?」

這一幕幕刀鋒對劍芒的親子對話,也許在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裡時有發生,並且普遍都存在。有些家長管理情緒能力差,真的會先動粗起來,接下去發生什麼事情就可想而知了,青春期孩子絲毫不甘示弱,挽起袖子跳起來對著幹,這樣的結局肯定是兩敗俱傷,親子關係惡劣;有些家長情商高,懂得退一步讓讓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待雙方心平氣和後再做有效溝通。

為什麼青春期前的孩子都大體上很聽話,會順從父母的管束,一到了青春期後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從心理上來講,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已經接近成年人,他們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更期望得到成人一樣的尊重和重視,即使有時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錯誤的,但為了自以為是的自尊而固執己見地堅持下去。這就是父母的道理講了大筐大籮,而青春期孩子還是毅然不撞南牆誓不回頭的原因了。

從身體上來講,青春期孩子年均身高增長6到11公分,並且出現了明顯的性別特徵,也一切都說明他們已經在向成人邁進。如果家長還是像以前一樣跟孩子對話:你不能做這,你只能做那,你要穿秋褲等,得到的回應基本上是這樣的:我的事不要你管!我偏要這樣,你管得著?嘁,都啥年代了,還穿秋褲?

還有,身高變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變化,那就是孩子和家長一般高甚至更高,以前對家長仰視變成如今平視或俯視,身高決定視線,視線影響心理 。在仰視階段,家長的威嚴對孩子有震懾作用,讓孩子在心理上有不得不服從的弱勢感;可到了平視或俯視階段,孩子心裡的弱勢感漸漸減弱,慢慢變得強勢起來,對平等的意願越來越強烈,在他們看來:我都已經我你一般「大」或者比你們還「大」了,憑什麼要聽你的,我自己的事情偏要自己做主,別想控制我!這就是青春期孩子敢與家長對打的真正原因。

那麼,面臨中考、高考壓力的中學生們,如何順利度過讓自己歡喜讓家長憂的青春期呢?很多家長都想改變孩子,其實要改變的家長自己,做好以下4件事,保管孩子的青春期不會出現大問題。

1.改變教育模式

我們做父母的,與年幼的孩子交流,往往帶有命令的語氣:放學回來都一個多小時了,還不快點寫作業去!都快遲到了,怎麼還磨磨唧唧的?專家有說,一流的父母是導師,二流的父母是教練,三流的父母是保姆。孩子還小,父母做做保姆倒也無妨,可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還做保姆,絕對是出力不討好,孩子不但不感恩,反而會嫌父母管得太多,沒有放權沒給自由。父母要改變教育模式,那就是要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管好自己。

2.與孩子做朋友

這裡說的與孩子做朋友,尊重放第一位,就是要跟同事、朋友一樣與孩子相互尊重。有很多家長說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很民主、開放,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可事實上,一些家長發現青春期孩子有早戀苗頭時,卻偷看孩子的日記,或者翻看孩子的書包。如果同事或朋友有秘密不告訴你的時候,你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嗎?或者不擇手段求真相?

孩子已進入青春期,需要一個獨立的心理空間,家長不能因為關心而不尊重孩子,更不要打探孩子的隱私。

3.信任孩子

家長嘮叨的根本原因就是不信任孩子,生怕孩子走彎路或犯錯誤。其實隨著孩子長大,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希望自己的事情有自主權,並不希望父母過於幹涉。我們不難發現,有時候偏不想孩子犯錯,孩子卻偏偏做錯,有時候明知道會錯還要與父母對著幹,其實孩子就是要爭自主權。

所以,孩子青春期時,家長一定少說,響鼓不用重錘敲,點到為止就好。過於嘮叨不但於事無補,還很有可能會使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4.反思、總結

有家長說,青春期孩子情緒易激動、常常發脾氣,有事不跟家長說,愛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確實青春期的荷爾蒙分泌過多,會引起孩子情緒不穩,但發脾氣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家長要善於從孩子的態度中發現自己教育方式的問題。當孩子對你不尊重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壓制孩子,或者打罵孩子,而是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要知道無風不起浪,你一定有不自重的地方。找到問題點後要總結,避免以後再發現類似的事,然後要讓孩子明白有事要挑明說,學會就事論事。

孩子處於青春期,或多或少都會有變化,尤其在與父母的日常相處中,親子矛盾、衝突在所難免,父母不需要過於焦慮。從某個角度來說,應該感到慶幸,因為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的衝突與碰撞中,更容易暴露成長中存在的問題,父母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和教育。

相關焦點

  • 決定中學生是否順利度過青春期,不是他自己!而是家長要做4件事
    從身體上來講,青春期孩子年均身高增長6到11公分,並且出現了明顯的性別特徵,也一切都說明他們已經在向成人邁進。如果家長還是像以前一樣跟孩子對話:你不能做這,你只能做那,你要穿秋褲等,得到的回應基本上是這樣的:我的事不要你管!我偏要這樣,你管得著?嘁,都啥年代了,還穿秋褲?
  • 這6類家長,很難讓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度過青春期的4個辦法!
    父母想要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請不要做這6類家長:一、不擅溝通的父母電影《葉問4》中一個場景:葉問的兒子葉正,因母親早逝,缺失了母親的關心而如今,我們也為人父母,如果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成長中,獲得那麼一點點有限的經驗,不把自己的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彼此的關係就會好許多。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他們不應該成為父母的附屬品。很多父母都望子成龍,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們很少問孩子是否真的快樂。從另一個維度來說,活得快樂,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呢?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5件事家長定要做(別讓自己後悔)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還不改變以前的習性和慣性去控制孩子,沒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話,孩子的青春期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李玫瑾曾在文章中寫道: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5件事。首先,父母要改變你的教導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
  • 這些有益的書籍報刊資料,幫助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穩住成績
    帶班初中學生,避免不了面對青少年的青春期問題,除了學習輔助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每在開家長會時,提起孩子的青春期階段,一些家長就總誤認為是愛情教育,防範早戀就解決青春期問題了。這實在是一種狹隘的認識,其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是指中學生具有的所有心理現象、心理特徵和心理狀態,包括對心理衛生的保健、心理品質的培養、人際關係指導等等,範疇很廣泛,最終是要幫助學生順利地度過青春期。眾所周知,學習是初中學生最重要的事情,為了應對中考,很多人都把關注點放在了功課和成績上,而忽視了孩子本身發育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 家長要做的8件事
    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 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那時候在央視《今日說法》節目,我和這位媽媽有一個連線,媽媽問我怎麼辦。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的女孩子也是這樣。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
  • 男孩進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都發生極大變化,這5件事家長要早做好
    那麼想要讓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那麼這5件事家長就要早知道。所以家長在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時,即使他在你眼裡還是一個小孩子,但是家長也要開始轉變一下自己的視角了,用更平等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反而是家長非要探索孩子隱私的這一行為,讓孩子始終卡在青春期中,邁不出去。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
  • 中學生青春期的思想教育
    (二)其次,在青春期時期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問題就是叛逆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其實最根本原因是依賴性與獨立性的矛盾。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最突出的變化是出現獨立感和成人感,他們想要依靠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由於在兒童時期,孩子們大多是聽從父母、老師的安排,依靠他們去辨別是與非。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2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的女孩子也是這樣。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
  • 李玫瑾: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父母做好8件事,平穩度過青春期
    ,不是改變孩子,而是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和做法,選擇「鬥智」,李玫瑾認為,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做到這8點:1、學會尊重孩子父母習慣將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當孩子青春期時,家長就要讓孩子開始自己管理自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家長退一步,只要在孩子走偏的時候,及時引導;需要幫忙的時候,幫一下即可。同時家長和孩子的說話方式也要注意,不要再使用「命令式」,否則只會引發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而是應該用和緩的語氣和孩子溝通。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的女孩子也是這樣。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
  • 青春期,家長該怎麼陪神獸度過?
    這類孩子其實是一個潛伏的爆發期,是積攢情緒導致,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具有階段性,所以如果在前面階段孩子的情感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在這個階段暴露出來,這個時候這類孩子的家長就要注意了,要及時改變家庭的教養環境和教養方式,爭取最後一次影響孩子的方式,如果有需要要諮詢專業人士。
  • 孩子青春期出問題就糟了!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家長要做到 8 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我們誇孩子不能只是以學習多好作為評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時候他怎麼照顧我,孩子在班裡是不是做了一件對別人有幫助的事。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
    2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
  • 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太重要,家長一定要注意4件事
    12歲開始逃學了,15歲是高峰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青春期。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也是最令家長頭痛的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但是當我們作為家長,去面臨孩子的青春期時,還是會手忙腳亂,擔心做錯事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
    -02-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父母一定要知道
    02、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那時候在央視《今日說法》節目,我和這位媽媽有一個連線,媽媽問我怎麼辦。
  • 孩子青春期出問題就糟了!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小心追悔莫及)
    ,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的女孩子也是這樣。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
  • 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
    導讀: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