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影響未來,想讓孩子變得自信,家長首先要學會接納

2021-01-09 騰訊網

孩子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家長學會接納,孩子才會越來越自信。小高比較愛嘮叨,每次看到孩子犯一點小錯誤,就嘮叨半天,並且指責孩子「真笨」。

小高教給孩子學數數,孩子每次都數不對,小高就說「你這小腦袋怎麼這麼笨呢?」慢慢地小高發現,孩子越來越害怕數數,甚至連最簡單的數字都經常讀錯。

而且,孩子經常在學東西或者嘗試新鮮事物的時候,都會畏首畏尾不敢去嘗試,總是說「我很笨,我不會,我不敢」。並且,孩子越來越膽小,聽到媽媽大聲說話,都會嚇的哆嗦,覺得肯定是自己犯錯讓媽媽生氣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但是,很多的父母都只看到了孩子的缺點,而忽略了孩子的優點。並且,大多數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的缺點後,都會採取打擊,批評和訓斥的方式來予以糾正,然而這樣的方式卻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

一、不自信對孩子的未來有哪些影響

1、錯失提升機會

從小沒有自信的孩子,將來可能會錯失很多的提升自己的機會。面對公司提拔新人,很多人都會表現的很積極,很踴躍,並且主動請纓。而一個不自信的人,則會遠遠地躲在角落裡,看著別人去爭取,看著別人擁有提升的機會。因此,一個不自信的人,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錯失這樣的提升機會,一輩子只能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

2、才華得不到展示

很多的孩子縱有一身的才華,卻敗在了不自信的性格上。小男孩悅悅不僅是象棋高手,還特別擅長鋼琴,繪畫。而每次在學校和班級舉辦文藝表演的時候,悅悅總是不敢報名,不敢上臺演出,不敢在人多的場合去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樣不自信的悅悅,就會把一身的才華都隱藏起來,不敢展示,慢慢就會失去展示自己的機會,而變得更加不自信。

3、膽小怕事,缺乏責任感

沒有自信的孩子,不僅很膽小,不敢嘗試任何具有挑戰性的事情,還很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後被他人嘲笑。因此,從小沒有自信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更加膽小怕事。並且,沒有自信的孩子,由於比較膽小怕事,還會變得缺乏責任感,沒有擔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要退縮,而不敢面對困難和挑戰困難。

自信可以讓人的內心變得無比強大,並且,敢於挑戰,敢於嘗試,敢於展示自己,敢於面對困難。因此,自信是一個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一個精神力量的支撐。同時,自信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僅極為重要,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二、想要讓孩子更加自信,家長要學接納孩子的缺點

1、不批評,不指責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並且,孩子們對於父母的表情和情緒觀察的更為細微,更為敏感。當父母批評和指責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緊張不安,甚至會因為害怕而放聲大哭。當父母長時間指責,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並且,認同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因此,想要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第一步,就要停止對孩子的批評和指責。

2、不強力改正孩子的缺點

面對孩子的缺點時,父母不要採取強硬的手段去改正孩子的缺點,或者強迫孩子改掉自己的缺點。因為,缺點不是一日形成的,並且,缺點想要改掉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同時,父母要認識到,採取強硬的手段去改正孩子的缺點,是很傷孩子的自尊心的一種做法。因此,不建議父母採取直接和強硬的手段去改正孩子的缺點,避免起到反作用。

3、發現孩子優點,並充分鼓勵

身為父母的我們想要孩子變得優秀,不應當只想著去改正孩子的缺點。而是應當去不斷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給予孩子充分的鼓勵和支持。這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揚長避短的效果,並且,慢慢的孩子也就會把自己的缺點遺忘掉,慢慢的改掉。

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完全相同的事物,更沒有完全一樣的人。因此,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不同,包容和接納孩子的缺點。同時,我們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並誇獎孩子的優點,孩子就會變得自信起來。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的孩子敢在人多的場合展示自己的才藝嗎?你是如何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一個孩子從自卑走向自信,需要家長做好這些事情,別偷懶
    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卑的加深,自卑的情緒就會把孩子困住,讓孩子舉步維艱,感覺生活很辛苦,可能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最好在孩子還小,家長可以參與孩子生活的時候,就努力幫孩子走向自信。①創造機會,讓孩子變得有存在感武志紅老師就曾經提到過,遠離自卑,要遠離「消耗型」的關係。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勇敢的表現自己,還會害怕去和別人交往,慢慢地變得自我封閉,明明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也會放棄,他們對未來也會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父母平時要注意生活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將孩子的缺點暴露在外人面前,那樣會讓孩子很沒面子,從而讓孩子限在自卑的情緒當中。對於孩子的外在缺點,父母應該包容和接納,並且鼓勵孩子自我接納,讓孩子學會多欣賞自己優點。
  • 家中有個自卑的孩子,該如何使他擺脫自卑,真正實現自我接納?
    培養孩子的自我接納能力要從細微的點滴做起,也就是說:家長既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也要給孩子設定界限。在關愛和界限的雙重作用下,孩子既能夠感受到自己受到足夠的關注,又能夠對是非判斷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從而放下對自我的關注,開始關注他人。
  • 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一個孩子長大後是自卑還是自信,關係著他們的未來。相信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卑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自卑的心理,他就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很難與人相處,甚至會越來越消極,遇到一點挫折就不能承受。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自卑心理
    兒子從小就表現得非常畏縮,不自信,依賴心很強,和別人說話也不敢看別人的眼神,我也一直覺得孩子是一個非常自卑的孩子。通過學習才知道孩子自卑的由來,最主要還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兒子從小一直是我眼中的問題孩子,我看到的只有各種問題和各種錯誤,對兒子更多的是雞蛋裡挑骨頭,很少正向的鼓勵。兒子就是這樣不斷地被打擊批評,不斷被指責和否定,對自己沒有自信,骨子裡有特別沒有安全感,表現出自卑。我和很多父母都有一樣的想法,認為只要指出孩子的錯誤,就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 孩子出現自卑的心態,家長及時做到這3點,孩子才會變得更自信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體會過這種無奈,其實孩子如果出現了這種心理,就已經證明他進入了自卑狀態。自卑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1. 害怕和別人交往孩子產生了自卑心理,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人做事,太敏感當孩子做錯事情後,對於父母的批評,他們的情緒會變得非常的低落,內心會非常的難過,甚至有時候還會對父母發脾氣。這種類型的孩子就是敏感型的。尤其是在當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以後,家長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小心翼翼,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無意的哪句話就會點燃孩子的怒火。
  • 孩子經常自暴自棄咋辦?教孩子學會「自我認同」,才能變得更自信
    缺乏自我認同的孩子自卑、容易放棄努力,這會影響到日後的學習與工作,因此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極其重要。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就會充滿自信,而不會自卑。2、明確自己的目標建立「自我認同」的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很明確的認識,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是什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他們不會渾渾噩噩過日子,很容易找準自己的個人定位和職業方向,會少走很多彎路,比別人更快達成目標。
  • 會玩的孩子更自信,孩子青春期變得自卑敏感,家長需要注意這3點
    有時候老師的一句批評,同學的一句玩笑,都有可能戳中孩子的心事和敏感點,覺得別人在嘲笑和看不起他,由此引發的厭學逃學的情況非常多。那麼當孩子變得自卑敏感時,家長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孩子在青春期的特徵。敏感是這青春期孩子正常的表現,說明孩子很重視自己的自尊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也是孩子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驅動力。
  • 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要做好這3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鼓勵孩子所帶來的正面積極的效果,經常被父母認同和鼓勵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很強,外在的表現就會很自信勇敢,相反,如果經常被父母訓斥和打擊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就比較弱,現在表現出來就會顯得自卑、敏感、多疑。
  • 非洲女童嫌棄自己太醜 I 父母如何讓孩子戰勝自卑,點亮自信
    導言:每個人的心裡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比如覺得自己太醜、太胖、太笨等,如果父母不好好引導,可能這種自卑就會被放大,孩子走向社會變得更加不自信,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交往、人際關係。那麼,如何讓孩子戰勝自卑,走向自信呢?
  • 避免讓孩子變得自卑,家長要做好這4點,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態度
    有些父母認為是自己給了孩子生命,而且對孩子付出了這麼多,而孩子的表現卻總是差強人意,有些孩子總是難以達成父母的期許,一些脾氣暴躁的家長,動不動就會對孩子打罵斥責,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鬥志,但是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父母的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會在孩子的內心留下深深的傷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遠見的父母,這樣的行為一定要避免。
  • 孩子總是自卑?家長做好這幾件小事有助於提升孩子自信
    以上就是孩子產生自卑的原因,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重視起來。當發現孩子有自卑心理時,家長應該儘早的幫助孩子克服和糾正。如果這種自卑心理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就會形成孩子的心理障礙,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2、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學會鼓勵和讚揚孩子想要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給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當孩子能夠很好地完成某件事時,家長也要及時的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即使做得不是很好也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這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的關鍵。
  • 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他在變得自卑,很多家長都不在意
    孩子自卑其實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是長期積累緩慢形成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影響他的人就是父母,一言一行都足以撼動他幼小的心靈。不要看孩子什麼也不說,但是他的內心卻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因此父母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避免他產生自卑等不利於成長的心理。
  • 孩子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信
    然今天有這麼一本書《學會自我接納》,推翻了之前我們不科學的方法,她說啊我們的做法其實是適得其反,越是這樣告訴孩子「你很棒」,他就越是堅定地認為「我真的很糟糕」。,引導孩子擺脫不健康的自我關注狀態,解決自卑的深層次根源問題,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接納水平,從而建立真正的自信。
  • 家庭教育父母課堂:那些讓孩子自卑的管教方式,家長應該儘早糾正
    如果孩子連想試一試的想法都沒有,只知道一個勁的退縮,這也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種體現。孩子是自卑還是自信,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道路。自卑的人往往在社會上很難立足,而且這樣的孩子也很難成功,不僅僅讓孩子的內心壓力很大,同時在精神上也是一種折磨,但歸根到底,孩子的自卑來自於家庭,更來自於父母的教育。所以,家長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關注,想一想平時你是如何對待孩子的。
  • 孩子誇誇更優秀?錯!讓孩子從自卑到自信,只需要滿足6個字
    臨床心理學家艾琳·甘迺迪·穆爾在《學會自我接納:幫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書中給出了聯結、能力和選擇的「六字」答案。艾琳·甘迺迪-穆爾博士是美國著名的兒童和家庭臨床心理學家,《父母》雜誌顧問、《今日心理學》雜誌的專欄作者。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壞事,而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才可能是壞事
    很多家長會如同案例中小男孩的父母一樣,想著辦法逼迫孩子變得外向,家長逼迫孩子變得外向,只會讓孩子變得自我否定,孩子會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並不好,他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自卑,因為父母的不接納而不認可自己。孩子性格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逼迫孩子變得外向,這不但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孤僻,孩子會覺得自己和他人性格不同,沒有勇氣交朋友。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孩子的性格內向,不代表孩子性格不好,將來難有大作為。面對內向的孩子,家長要懂得好好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未來發光發熱。
  • 如何提升自信:四個實用方法,破除你的自卑,讓你變得越來越自信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自信是講究方法的,如果我們能破除內在自卑的限制,亦或是懂得適當的舉措,我們就能徹底告別自卑,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遠離父母並不是說要完全與父母斷絕關係,而是保持自我的獨立空間,讓父母明白,你是你,他們是他們,你從這種關係中脫離出來,才會找到更好的自我。每個人首先要學會是愛自己,愛自己的前提是讓自己快樂,充滿愛的能力,如果你在父母的愛中感覺到處處是傷害,而不是愛,你首先需要愛的能力,你才會慢慢修復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 自信又開朗的孩子,家長會重點關注這三個方面,別讓自卑坑苦子女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自卑心理的根源,提高他們的自我接納能力呢,也許這一本《學會自我接納:幫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會為你提供一臂之力。她認為,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方法,並不是父母無處不在的讚美,因為諸如「你真棒」的空洞語言,會讓孩子產生對自我的不客觀評價,反而成為過度自戀的犧牲品。所以,這本《學會自我接納:幫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是專為6-12歲的兒童家長而寫,因為本階段是孩子學會自我接納、建立真正自信的關鍵時期。
  • 你的孩子恐懼社交嗎?家長要了解圈子效應,讓孩子變得自信且堅強
    1、 先天因素導致孩子的自卑不自信。有很多孩子從小就不願意社交,表現為不愛說話、總喜歡做自己的事情、不與團隊交流等等,家長會覺得應該是孩子膽子小,或者是不喜歡熱鬧。家長要如何開導孩子,幫助孩子塑造信心呢?培爾辛說過:&34;。一個人的信念有多強,做事的意願度就有多高。孩子如果變得自卑或者是恐懼社交了,那麼就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了,無法與人溝通,無法得到快樂,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