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次參加國外學術會議的人有哪些建議

2020-12-12 騰訊網

1. 選擇合適的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目的是為了交流,如果沒有給你地方展示學術成果的會議,去了也沒用,因此在學術會議選擇上要選擇有偏向成果展示的會議。

如果你沒有方向,可以尋求導師幫助,聽取意見。

初次參加學術會議,選擇能夠頻繁發言的小型學術會議,能提高社交能力,鍛鍊自我。

最好選擇與自己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的會議。

不要選擇那些陌生的學術會議。

不要只根據會議地點來去參加的會議。

不要因為那段時間自己空閒而隨意選擇可以參加的會議。

2.申請專為學術會議設立的獎學金支持

申請院系、學校獎學金。

成為專業學會的註冊成員。

申請會議主辦方設立的獎學金。

申請校外慈善組織設立的獎學金。

3.登記註冊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儘量在率先註冊結束前註冊(一般在會議開始前大約三個月左右),註冊費會相對便宜。

儘量提前寫好摘要以便能給導師和同事們閱讀、提出修改意見。

不要錯過提前截止期,一般提前截止期還和演說展示申請的截止時間一致,不要錯過申請演說展示的機會。

不要匆忙寫完摘要,匆忙提交,因為摘要是申請演說的關鍵。

不要忘記籤證,去海外參加國際會議一定一定要注意提前申請籤證。

4.參加學術會議前的準備

提前閱讀感興趣的研究相關文獻。

閱讀會議的摘要,以此為依據選擇感興趣的演講。

提前安排好自己日程安排表。

如果有非常感興趣的演講,先閱讀展示者的論文,並提前想好自己可以提出的問題。

準備好自己的演講,無論是演講還是海報都要準備。

不要把時間排得太滿。

不要過於關注自己的展示,充分準備是必要的,但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展示而忽略學習和社交。

5.參加學術會議時的注意事項

準備文具,一支筆、一本筆記本是必須的(因為很有可能現場不讓拍照錄音)。

帶著問題聽講座,找機會提問。

參加海報會議,因為一對一的交流對新人來說可能更加有益,與此同時還可以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以及未來想要加入的實驗室。

儘量不要海報會議參加到一半就跑出去,這樣是很不禮貌的。

在開會期間把手機調成靜音或者震動狀態。

6.社交問題

正裝出席,女士可適當淡妝。

積極向別人介紹自己,積極地與同儕交流。

7.其他

明確主題和議題。

了解清楚參加這次會議的主持人、發言嘉賓,他們在哪些領域有研究。

參會時間、地點、住宿、交通等。

相關焦點

  •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有什麼注意事項?
    參加國際的學術會議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開拓自己眼界的好機會,但是有很多人會覺得自身英語不好,交流不便等等問題。至於參加國外的學術會議需要注意哪些地方,以下是總結的四點注意事項: 了解會議 一般好的學術會議都不是首次舉辦的,往往都會形成自己的傳統,如隔一段時間開一次。所以,參會前可以先去了解前幾次的會議情況、規模、形式和檔次等等。
  • 15位馬雲鄉村校長夏威夷訪學,首次參加國外學術會議
    據了解,此次訪學行程由馬雲公益基金會聯合夏威夷航空、夏威夷獨立學校協會等機構特意為獲獎的鄉村校長「量身定做」,這也是校長們首次在國外參加學術會議。他們希望了解夏威夷鄉村教育的情況,並把國外值得借鑑、國外開展得比較好的教育、教學方式、國外中小學在學生德育方面的先進經驗等帶回自己的學校,學以致用。
  • 如何從參加學術會議獲得最大收穫?
    因此,為了幫助您制定成功的會議體驗策略,邀請處於不同職業階段的科學家分享他們參加學術會議的技巧和方法。為了簡潔和清晰起見,他們的答覆經過了一些編輯。採訪提綱你為什麼去參加學術會議?你如何決定去參加哪些會議?
  • 初次參加政黨協商會議的感想
    初次參加政黨協商會議的感想11月16日,中共重慶市永川區委2020年第3次政黨協商會議在區行政服務中心236會議室順利召開。筆者代表區新的社會階層專業人士聯合會作發言。11月上旬,周會長電話通知我,區新專聯將參加這次的政黨協商會議,發言材料由我來負責完成,此事重大,接到任務後,我不敢怠慢,按照協商安排的內容積極參加座談會、收集資料、開展調研(因與其他會議衝突,我未參加)。會議召開的前一周的傍晚,周會長又來電說:「他被抽到全國人大督察組赴某省開展督查,這次由我代表區新專聯參加這次政黨協商會並作發言」。這讓我誠惶誠恐……。
  • 國內學術會議被指漸成雞肋 部分會議變身旅遊
    本世紀初,我國學術交流活動逐漸跨入繁榮期,每年舉行的學術會議數以千計,與之相伴的則是一些學術會議泥沙俱下,偏離學術會議的本義。  天津大學一項專門針對經常參加學術會議的專家學者和學生的調查表明,只有38.89%被調查者對會議質量滿意,國內舉辦的國際會議質量相對較高,在很多人看來,國內的學術會議更是漸成「雞肋」。
  • 會議扎堆開,「泡沫」知多少!學術會議的井噴與亂象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什麼是真正的、最前沿的學術,是不是一定要有領導或學術頭銜的人來站臺,會議質量才有保障。」他補充說。儘管收到的參會郵件很多,江曉原一年參加的學術會議卻不過5次左右,除非是特別感興趣的會議,或是偶爾應朋友邀請才去。在他看來,如果一些學術會議「交際味」過濃,會議質量肯定會受影響。
  • 東北亞研究院代表團赴韓參加學術會議
    應韓國慶熙大學、東國大學的邀請,4月24日至28日,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代表團訪問了慶熙大學及東國大學,並參加了學術會議。在由韓國東國大學北韓研究所舉辦的「金正恩體制出臺與朝鮮的對外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上,與會代表就朝鮮半島局勢、南北關係、朝鮮與周邊國家關係、中國對朝鮮半島問題的作用等展開研討。
  • 周末,我打開《逆水寒》參加了一場AI學術會議
    據介紹,大會使用的沉浸式會議系統,由網易伏羲實驗室全球首創,使用了雲遊戲等六項專利技術。在遊戲中開會體驗到底好不好?虛擬世界中舉辦大型學術會議,運用了哪些技術?沉浸式會議又有怎樣的商業價值和未來前景?煙花綻放,孔明燈升起。圍觀了4天後,終於能好好聊聊,這場300多位全球AI專家參加的沉浸式學術會議,和它背後的商業價值。
  • 李文棟: 頂級學術會議之科研小白心裡話
    「因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初期的研究成果,也知道其中有一些不足,所以參加這個會議就是為了獲取國際學者們對我們研究的建議和看法,然後去修正。可以說參會就是準備好要被『懟』,被『針鋒相對』的,抱著這樣的心態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了。」
  • 如何高效地參加國際會議
    後來有一次跟一個在國內讀博的朋友閒聊,她說她第一次來美國開會,因為有時差的因素,再加上語言和文化上多維度shock,她自始至終在會場裡覺得自己像在夢遊,看一切都不真實,也完全不知道大家在說什麼幹什麼。 所以呢,如果你也在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時出現了類似情況,請記得我們曾經的狼狽體驗。大家都需要時間去學習和適應,而且這種適應的速度往往會超出你的想像。
  • 日本學術會議建議從大學入學考試刪除英語『寫作』和『口語』科目
    目前尚不清楚日本學術會議此次提出的建議是否會影響研討會的討論結果。擔心影響高中英語教育日本學術會議語言與文學委員會文化邂逅和語言分科會此次公布的建議中引人關注的是,對通過大學入學統一考試檢測「寫作」和「口語」能力提出強烈反對。建議中指出:「在統一考試的框架下利用民間考試可能會偏離『培養學生掌握均衡的英語能力』的初衷,使高中教育的英語教育變成『迎合民間考試』的教育內容」。
  • 攻克論文寫作困難系列之8:國際學術會議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些學者一年會參加四五次甚至更多)學者們除了可以藉機去各地travel一下,可以在CV上多上一兩筆的簡歷內容,還為了哪些原因要去參加學術會議呢?根據我近年粗淺的體會,去參加學術會議至少有這麼幾個用途:1. 促進自己的論文成型。 這個被我放在第一位,我感覺常常是資深學者們參加會議最常見的理由。
  • 教員風採 | 李文棟老師帶你走進頂級學術會議
    「因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初期的研究成果,也知道其中有一些不足,所以參加這個會議就是為了獲取國際學者們對我們研究的建議和看法,然後去修正。可以說參會就是準備好要被『懟』,被『針鋒相對』的,抱著這樣的心態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了。」
  • 日本學術會議建議從大學入學統一考試刪除英語'寫作'和'口語'科目
    日本學術會議語言與文學委員會 「文化邂逅和語言分科會」 於8月18日整理並公布了一份建議:「應從大學入學統一考試對象中刪除(「寫作」 和 「口語」 科目),改由各大學根據需要實施」。文部科學省雖然宣布將者兩項考試推遲到2024年度的大學入學統一考試實施,但並未改變導入這兩門考試的方針。
  • 設計學院建築技術團隊參加第一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
    本次大會由西南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以及英國赫爾大學聯合主辦,是第一次以中文為官方語言在國內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同時舉辦與會議同名的暑期學校,招收100名來自全國的優秀大三本科生。除此之外,創辦了國際期刊《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本次學術會議以建立全球華人合作和創新交流平臺為宗旨,主要分享清潔能源利用、人工環境能效提升及環境品質改善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參會代表1057人,來自全球205個單位,四位院士報告,海內外1083篇論文摘要投稿,30場專題研討會,10個口頭報告,6個海報展示,大會共413個報告。
  • 第一次滑雪有哪些注意事項?初次滑雪有哪些技巧?
    進行12月份,溫度驟降,不少的地方都下了雪,滑雪作為冬季娛樂活動,不少人把滑雪活動提升了日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還不會滑雪,那麼第一次滑雪有哪些注意事項?初次滑雪有哪些技巧?第一次滑雪有哪些注意事項?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滑雪場進行滑雪,那麼一定不要著急滑行。
  • 蘭州理工大學師生參加第五屆國際環境振動學術會議
    蘭州理工大學師生參加第五屆國際環境振動學術會議參會師生合影  日前,第五屆國際環境振動學術會議(ISEV2011)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召開。共有來自日本、德國、美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墨西哥、我國香港臺灣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70餘名代表出席本次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環境振動基礎理論與方法、交通引起的環境振動、建築結構振動、橋梁結構振動、列車與軌道及路基振動和環境振動減緩與控制等6個方面在大會和分組會上展開積極交流和熱烈討論。會議確定,第六屆國際環境振動學術會議將於2013年在上海同濟大學召開。
  • 鄭州麗人整形美容醫院黃普利醫生將攜專利參加鼻整形修復學術會議
    河南鄭州2018年8月30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度「星範集團鼻整形修復學術會議」將在湖北省宜昌隆重舉行,屆時來自上海、浙江、鄭州、黑龍江等全國各地的知名整形美容專業人士、醫美行業大咖和眾多國內知名媒體將參加本次會議,會議將圍繞「鼻整形修復」問題展開深入的學術探討和交流。
  • 臺灣學者到山東大學參加國際護理學術會議
    2006年國際護理學術會議暨第五屆全國高等護理教育研討會在濟南山東大廈隆重開幕。來自美國、英國、韓國、日本、瑞典、紐西蘭、泰國及香港、臺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護理學教育專家和護理學專家,以及全國百餘所護理院校和各大醫院的2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的宗旨是創建卓越的護理文化,會議為期三天。WHO合作中心護理與助產士發展的全球網絡總幹事Barbara A.
  • 漫談學術會議中的文獻(Proceeding)
    學術研究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閉門造車,所以學術研究離不開學術交流活動。學術會議不僅是重要的學術交流活動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會議類型。學術會議在推動該學科領域學科建設、科研發展、人才培養、世界科技進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正因為如此,從古至今,學術團體、學術機構、皇室、政府部門,甚至是名門巨賈,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均熱心投入學術會議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