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大王后臺老闆陳覺中,最愛花生湯,在菲律賓憑啥打敗麥當勞?

2020-12-18 一波說

在中國,可能你還沒聽說讓麥當勞甘拜下風的「菲律賓餐飲大王」快樂蜂,但一定知道「永和大王」。

祖籍福建晉江的快餐巨頭陳覺中,是菲律賓十大富豪之一;他的快樂蜂食品集團擁有菲律賓最大的快餐服務網絡,分店多達兩千多家。 2004年,陳覺中收購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成為這個著名中餐品牌的幕後老闆。

在菲律賓打敗麥當勞的餐飲大王

陳覺中(右2)一家人

快樂蜂集團(Jollibee Group),由菲律賓閩商陳覺中1975年創立,是菲律賓規模最大的上市餐飲連鎖集團,在本土家喻戶曉。截止於2018年一季度,快樂蜂在菲律賓經營2895家餐館,在海外經營著943家餐館。

當然,陳覺中剛為中國內地人所知曉,是因為他成了「永和大王」的新老闆。2004年,陳覺中收購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

今年66歲的陳覺中,外表溫文爾雅,說話聲調不大,可很多人不曉得,這位將快樂蜂品牌在菲律賓做到家喻戶曉、佔據著菲快餐市場65%份額的大富豪,竟然是出身貧寒的華人廚師之子,短短幾十年,他就將快樂蜂打造成為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家在美國本土外打敗麥當勞的快餐巨頭。

深滬旅菲僑領陳允中代表陳蘭印家族致辭

去年6月,陳蘭印家族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式暨深滬第二中心幼兒園開工儀式,在晉江深滬港阜社區舉行。

深滬旅菲僑領陳允中,代表陳蘭印家族致辭中說,母親(陳蘭印)在2016年回國的時候,聽聞港阜社區的幼兒園需要修復,當即決定捐資重建幼兒園;「為家鄉教育慈善出力是旅外華人的心願,如今深滬第二中心幼兒園開工建設,我們覺得很自豪很欣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華僑來關心家鄉的公益事業。」

陳蘭印,是快樂蜂集團創始人陳覺中的母親。陳覺中,生於1953年,祖籍福建晉江深滬港阜社區,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快樂蜂集團董事陳允中是陳覺中的胞弟。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2017年2月,旅菲深滬港阜同鄉會成立七十一周年暨第三十六屆理監事就職典禮,在菲律賓首都在馬尼拉隆重舉行;當年的慶典大會上還舉辦捐贈儀式,菲律賓快樂蜂集團董事長、旅菲深滬港阜同鄉會永遠榮譽理事長陳覺中向家鄉深滬港阜社區捐贈一座幼兒園。

菲律賓「快餐大王」陳覺中(圖中戴墨鏡者)

陳覺中的父親,是晉江深滬港阜社區人,13歲時前往菲律賓謀生。他先是在一家餐館打雜,曾在馬尼拉的中餐館當廚師;上世紀60年代,陳老先生自己到菲律賓南方開了一家中餐館。

當時,陳覺中的父親餐館硬體條件並不是很好,時常會漏雨,但由於他手藝很好,且為人和善,吸引了周邊不少客人。小時候,陳覺中放學時,經常和弟弟陳允中在餐館幫父親幹活。陳覺中說,父親常對他們兄弟姐妹說:「如果是做裁縫的,衣服要做得好看;如果是做餐飲的,味道一定要好。

後來,陳覺中回到馬尼拉,攻讀在聖託馬斯大學(UST)的化學工程課程,1975年,大學畢業後的陳覺中,22歲的陳覺中和同事去奎松市的一家冰淇淋廠參觀。晉江人,「愛拼會贏」,多帶有經商的基因,腦子靈活,善於發現機會。細心的陳覺中在一張海報發現,這家冰淇淋工廠提供特許經營權。

1975年5月,他帶著家裡的積蓄,用35萬比索獲得了特許經營權,開了兩家冰淇淋店,分別命名為Cubao冰淇淋屋和Quiapo冰淇淋屋。其中,第一家冰淇淋屋,是開在一家電影院的後面,和他的弟弟陳允中一起經營的。

後來,有客人建議,僅是賣冰淇淋,一個品種太單調,是不是可以多賣一些東西。為了響應顧客的要求,陳覺中開始在冰淇淋店的菜單上,添加了熱餐和三明治,令他想不到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熱餐和三明治比冰淇淋還更受歡迎。

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連鎖

今年4月下旬,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發布了2019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在菲律賓富豪榜上的前十大富豪,祖籍福建晉江的就佔了7席。其中,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陳覺中排名第5。

順帶一提,菲律賓首富、祖籍晉江的SM老闆施至成辭世後,他的子女也紛紛上榜,在十大富豪中分據3席:分別為施至成之子、SM集團總裁和掌舵人施漢生,排名第8;施至成之子施俊龍(HENRY T.SY JR)和他的大姐、施至成長女、SM金融銀行女掌門人施蒂絲(TERESITA T.SY),二人排名第9;施至成次女、負責SM集團運營酒店和會展業務的施美致(ELIZABETH T.SY),排名第10,也躋身菲律賓十大富豪之列。

1978年,當時已有六家冰淇淋店的陳覺中,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改變經營方向;他中斷了和冰淇淋廠特許經營權的續約,並將所有店面變成了快餐店,即日後成為菲律賓最大快餐連鎖餐廳的快樂蜂(Jollibee)餐飲公司。

菲律賓快樂蜂品牌

當年,陳覺中和家人考慮如何用新品牌和標誌來為他們的餐飲生意樹形象時,選來選去,最後選用一隻微笑的紅蜜蜂作為品牌代言人。自此,一隻微笑的紅蜜蜂,勤勞地飛遍了菲律賓的各個角落,還飛向海外。

1981年,正當陳覺中的生意蒸蒸日上,美國的麥當勞進入菲律賓。

陳覺中日後回憶說,當麥當勞那紅色拱門標誌在馬尼拉街頭出現,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包括快樂蜂在內的諸多本土品牌,均會在遭遇競爭目前岌岌可危。他說:「當時有很多人改行,放棄了快餐這塊陣地,考慮再三後,我和弟弟決定和麥當勞競爭,因為我們覺得我們亦有自己的優勢。

陳覺中認為,自己能與麥當勞相抗衡的,就是本土的味覺。

事實證明,陳覺中的判斷和努力是對的,他和快樂蜂讓麥當勞折服、低下高昂的頭。發展至今,快樂蜂已在菲律賓全國各地擁有3600多家分店,隨著時間的推移,快樂蜂不僅打敗了麥當勞,而且還在競爭中發展壯大起來。陳覺中和他的公司成功收購了超群,這是一家供應中國食品的餐廳;還成功收購了格林威治披薩餅店、Delifrance法式麵包店、Mang Inasal、菲律賓烤雞店、和菲律賓麵包店紅絲帶。

另外,永和大王、春水堂等,也是陳覺中家族麾下品牌。

快樂蜂憑什麼打敗麥當勞?

菲律賓快樂蜂

快樂蜂,在菲律賓快餐業,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在馬尼拉,你問大人還是小孩,快樂蜂幾乎是他們第一選擇。對於不少菲律賓普通家庭而言,假如想用簡單的美味來招待客人的話,快樂蜂或是最優選的答案。

普通菲律賓人每周至少光顧快樂蜂連鎖店兩次,就連菲前總統阿羅約,她也自稱是快樂蜂的鐵桿粉絲。那很多人問,快樂蜂憑啥打敗麥當勞,為什麼會是菲律賓最好的快餐廳呢?

(一)收購你的競爭對手。

商場上有句話,「如果你贏不了他們,就買了他們吧!」事實上,除快樂蜂外,陳覺中麾下的一些品牌,並不是他們家族始創的,且在菜譜、風味等各具特色。當快樂蜂成功後,他就用賺的錢,去收購競爭對手的股份。

這當中,永和大王是一個最典型的收購案例。1993年,快樂蜂在菲律賓上市,這也是菲律賓本土第一家上市的快餐食品公司。上市後,陳覺中通過收購、加盟等方式,先後將「格林威治」、「超群」、「大磨坊」等快餐品牌收歸麾下,不斷壯大自己的餐飲王國。

當然了,陳覺中也不是蒙眼「買買買」,而是有精確的消費人群定位的。比如他自己的快樂蜂,適合帶孩子的家庭,而「大磨坊」,更適合高端人群;「超群」更受工薪族的歡迎,青少年則更喜歡「格林威治」。

北京東四十條「永和大王」店

2004年2月,快樂蜂以225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對價,收購了上海「永和大王」85%股份,陳覺中也藉此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如今,出永和大王外,快樂蜂在上海等地也有400多家中國連鎖店。近年來,隨著開店規模不斷擴大,其在華投資的餐飲項目已實現盈利。

(一)、專注是成功的關鍵。

陳覺中說,「做好吃的東西很難,其中的環節太多了,根本忙不完」;數十年來,陳覺中一直專注在餐飲行業,並在這個領域上精心布局。

據他介紹,他們快樂蜂所有的成品或半成品,須先在「中央廚房」做好,然後配送到各分店,所有的員工都要進行相關的培訓,連各大門店的烤箱,都必須是同一牌子。陳覺中說:「不然你怎麼保證溫度一樣,效果一樣」。

「我們的食品,也無法保證100%一樣,口味上會有細微的差別,但客人感覺不到,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2018年,陳覺中((右2))、陳允中(左2)兄弟回晉江老家

(三),做餐飲要有「土」的味道。

2018年,陳覺中、陳允中兄弟二人回晉江老家,他說自己無論走到哪裡,最喜歡的美食就是花生湯,這是最家鄉味的。每次回來都要吃上幾碗。

當快樂蜂進入中國內地時,很多人說它缺少鮮明個性文化、且知名度不高,在激烈競爭的中國餐飲市場很難打開一片新天地。

但陳覺中卻不這麼看,他認為中國餐飲發達,菜系林立,各地口味不同,於是,「眾口難調」一直是各大快餐店老闆的心病。

在陳覺中看來,地域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差異,並不是中國快餐業無法做大的關鍵原因。他說:「餐飲業不像電腦行業,它的道理很簡單:中國不缺好的廚師,比如一碗牛肉麵,你自己做好很容易,但如果讓每家連鎖店每天都做好一碗牛肉麵,保證每天的品質都一樣,很難。連鎖店可以根據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以不同的產品作為主打,最重要的是標準化的執行、解決問題。現在的挑戰是怎樣把它一直做好。」

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快樂蜂在菲律賓,也帶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和味道,並不是僅僅盲從菲律賓人的「土味」。快樂蜂提供的菜餚,深受美國的影響,但為了與競爭對手(比如麥當勞)區分開來,他會用自己獨特的烹調方式使得食品符合菲律賓人的口味;這也是他能夠打敗麥當勞的一大秘笈。

報紙上有關快樂蜂與麥當勞競爭的漫畫

菲律賓對麥當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尷尬。」這是《經濟學人》用於評價麥當勞在菲律賓與快樂蜂「開戰」的一句話,非常精煉。

由於陳覺中能夠精準地抓住菲律賓人對美食的品味,使得快樂蜂在與麥當勞的競爭中,贏得了菲律賓市場。當然,對於肯德基、麥當勞,陳覺中並非一味排斥,而是以敵為師,在學習借鑑中讓自己迅速成長。

臺灣第一茶飲品牌「春水堂」,和「永和大王」一樣,都是臺灣人打造起來的品牌。2006年,陳覺中收購了這一品牌,很多人不曉得,你們平常喜歡的珍珠奶茶,就是「春水堂」發明的。

陳覺中,是海外優秀閩商的代表之一,從他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出在其身上展現出來的閩商優秀特點;比如具有「開放」、「拓展」的精神,又比如在傳統文化上注重「安土重遷」等。

另外,樂善好施,是閩商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其移民後有強烈的地緣、親緣、族緣觀念,他們「出洋」時得到同族同鄉人的幫助,發財後也積極返還給家鄉,回報故土。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永和大王新老闆:誓言成為國內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作為永和大王的新老闆,陳覺中剛為中國內地人知曉。其實,他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快餐王國。他的快樂蜂食品集團是菲律賓最成功的企業之一,同時也是亞洲的企業新星。普通菲律賓人每周至少光顧快樂蜂連鎖店兩次,就連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也自稱為快樂蜂的忠實擁戴者。
  • 菲律賓快餐巨頭看好中國 100%控股永和大王(圖)
    本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徐靜  永和大王原本的老人頭像標誌,已經陸續換成了一隻冒著香氣的黃色大碗。在收購永和大王之後,來自菲律賓的快樂蜂快餐連鎖公司還打算併購中國的其他快餐品牌。  在菲律賓的大街小巷,一隻只頑皮可愛、圓頭圓肚的紅黃色蜜蜂卡通形象隨處可見,這就是在菲律賓家喻戶曉、倍受青睞的「快樂蜂」快餐店的標識。在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公司打敗了麥當勞,佔據著本國快餐市場65%的份額。今年6月,快樂蜂以600萬美元收購了永和大王剩餘15%的股份,完成了該公司100%控股永和大王的計劃。
  • 永和大王、上好佳、生力啤酒騙了我們好多年,竟是菲律賓企業?
    上好佳可以說是90後的童年零食記憶,電視上有著出現頻率超高的廣告,貨架上有著佔有率超高的商品;經常在步行街見到的永和大王,完全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口感,是很多人的早餐之選;生力啤酒作為紅遍港臺,流行於大陸的啤酒品牌是很多人最佳的燒烤伴侶。
  • 永和大王推出地道臺灣秘制三杯雞飯
    繼10月的芽菜肉丁包和魚香肉絲飯之後,永和大王在本月又推出了全新風味三杯雞飯,暖意融融,香氣四溢。雖然三杯雞並非出自臺灣,但是臺灣風味的三杯雞在各地都非常流行,而永和大王對傳統三杯雞進行了繼承和改良,打造出獨特的冬日美味!   古法秘制,地道臺灣風   永和大王的三杯雞傾注了永和大王對於美食的一貫追求。
  • 永和大王加盟,發揚傳統美食新方式
    永和大王是九五年成立的一家快餐企業,主要售賣豆漿油條、以中式特色為主的小吃甜點等,自從企業成立直到如今,全國已經有超過幾百家的門店,覆蓋全國五十幾個城市,2004年時被菲律賓龍頭餐飲企業快樂蜂收購,引進了新型的創業思想和企業精神
  • 北京客凱易為永和大王提供餐飲解決方案
    備受關注的上海永和大王餐飲連鎖管理信息解決方案選型事宜,終於在本年度收官之前落下帷幕,北京客凱易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TransightTM 餐飲管理信息解決方案在眾多管理軟體中脫穎而出,成為上海永和大王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
  • 中國福建泉州人,霸屏2019菲律賓富豪榜,最富有的是施家子女
    、阿亞拉集團的老闆詹姆·佐貝爾(Jaime Zobel deAyala)淨資產分別為51億美元和37億美元。  排名第六的菲律賓大亨是菸草大王陳永栽,淨資產36億美元;餐飲業巨子、快餐連鎖店快樂蜂創始人陳覺中,位列第七,淨資產34億美元,生力集團的蔡啟文以28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名第八。
  • 永和大王成功的六脈神劍
    「永和大王」的成功無疑成為各大中式快餐店競相效仿的對象,而它也當之無愧地被業內人土稱為「賣油條的中國麥當勞」。    上海人不太愛吃包子,典型的上海人會搞不清包子和饅頭的區別,從這一點上便可見一斑。上海人的傳統早餐一般稱為「四大金剛」,分別是豆漿、油條、大餅、粢飯糰。而這些東西一般由個體攤販經營,在街邊販賣,其衛生程度可想而知。
  • 「手拌豆漿」事件牽出「李鬼」 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誰更無辜
    前宅食送CEO、餐飲老闆內參副總裁穆楊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大型連鎖品牌基本都是採取「直營+代理商+加盟」的模式。直營店管理費用、成本最高,而代理商模式則性價比最高。藍鯨產經記者在查詢資料過程中發現,在上述糾紛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與擁有「永和大王」商標的快樂蜂(中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之間的官司最受關注。永和大王相關負責人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永和大王」是最早進入大陸的永和系品牌之一。
  • 上海悠活城將引進麥當勞、家得利、永和大王等品牌
    麥當勞、肯德基、永和大王、星巴克、Costa Coffee、DQ、棒約翰、GOODBABY、湯姆熊、南翔1900、豐收日、一茶一坐、呷哺呷哺、屈臣氏等幾十個大眾耳熟能詳的品牌商家相繼到場,在經過與項目方的溝通交流之後,更有十多家品牌當即明確表示出希望進駐悠活城項目的意願。
  • 賣油條一年賺3個億,永和大王是怎麼成功的?
    永和大王的創始人林猷澳,直到2018年,永和大王開出近400家連鎖店,將普通的油條一年賣出3個億,成為一個深受白領青年喜愛的中式快餐店,各大中式快餐店競相效仿的對象,而它被業內人土稱為「中國的麥當勞」。
  • 永和大王:成為中式快餐品牌的典範
    2013年,永和大王連續第三年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中國品牌力指數「中式快餐第一品牌」!並且繼2012年後,再度榮獲由《第一財經》媒體與《藝康集團》專家評審發布的重量級獎項2013年度「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這是唯一一家中式快餐連鎖企業榮獲此獎項。對「永和大王」而言,這兩個大獎是消費者、專家和媒體對永和大王品牌實力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高度肯定和鼓勵。
  • 永和大王、麥當勞這麼做
    在幾方面定位中,位置定位最關鍵,也就是選址問題。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經營良好的24小時餐廳,它們的位置選擇具有共性特點。以北京為例,能夠持續維持24小時經營的餐廳,絕大部分店都位於三種類型的區域:酒吧夜店型區域、旅遊區型區域、社區型區域,以及這三種功能都具備的綜合區域。
  • 永和大王你一定吃過,但它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曾經他的一個偶然想法成就了如今的年收3億元的快餐店,打造中國麥當勞,這家名為永和大王的快餐店正在逐漸靠近這一目標。他叫林猷澳。1995年,投資五萬美元的永和大王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如今永和大王在全國擁有150家店,年營業額達到了恐怖的3億人民幣。賣油條年收入三億元最初的永和大王主要賣豆漿和油條,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如今擁有工作人員3000名,成為專門從事中式快餐的連鎖店。
  • 永和大王、麥當勞們這麼做
    在幾方面定位中,位置定位最關鍵,也就是選址問題。   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經營良好的24小時餐廳,它們的位置選擇具有共性特點。以北京為例,能夠持續維持24小時經營的餐廳,絕大部分店都位於三種類型的區域:酒吧夜店型區域、旅遊區型區域、社區型區域,以及這三種功能都具備的綜合區域。
  • 餐飲用油抽檢報告:麥當勞、小龍坎、永和大王等用油曾被抽檢不合格
    此外,不合格產品全部來自「煎炸過程用油」,涉及麥當勞、小龍坎、永和大王、聖保羅、等知名餐飲品牌旗下部分門店。可致癌極性組分超標近六成煎炸食物頗受歡迎,但其負面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是食用油煎炸過的食物含有的脂肪較多,容易因攝入過高熱量而造成肥胖;二是在高溫環境下,油脂會產生威脅人體健康的有害物質。
  • 加盟永和大王讓美味不錯過
    原標題:加盟永和大王讓美味不錯過自2018年新春時節永和大王加盟店推出其新款美食「紅運豬軟骨飯」之後,這份誠意滿滿的福氣美味的名氣就在吃貨界傳遍了。不僅國人愛它的鮮香,更有慕名前來品嘗的外國小哥哥,對其色、香、味進行了全面的點評,一時間引發網絡熱評無數。
  • 德克士老鄉雞永和加州牛肉麵大王,誰才是中國火車站快餐之王?
    但凡是稍具規模的國內火車站,你總能找到包括真功夫、永和大王、加州牛肉麵大王、德克士、老鄉雞等等,一系列的連鎖快餐品牌。以這些品牌為代表的本土連鎖餐廳,共同統治了旅客的味蕾。所以,我將其稱為火車站四大天王。嗯,誰說四大天王只能有四個的?中國烹飪協會發表了一份中國快餐70強榜單,大概相當於快餐領域的封神榜。
  • 八家「杭州永和豆漿」將改名「永和大王」
    「聽說永和豆漿要變成永和大王了,我原來的貴賓卡用不了怎麼辦?」昨天,薛小姐打進商報熱線85188518反映,她在「永和豆漿」辦理的一張貴賓卡,裡面還有幾百元餘額,如今卻找不到地方用了。  4月7日,薛小姐打算到吳山路口的「永和豆漿」去消費時,發現該店已經停止營業,只有幾個裝修工人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