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寫錯一個字丟了狀元,流落街頭撿到一把扇子,被封了大官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關鍵時刻寫錯一個字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尤其是考試的時候寫錯了一個字都會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經過唐朝的完善,到了宋朝開始比較成熟和公正,所以考官也比較嚴格,當時一位叫趙旭的考生就因一個錯別字名落孫山。
宋仁宗趙禎時期,趙旭不遠千裡徒步來到京師參加科舉考試,他對這次的考試滿懷信心,考完之後也得到了考官的讚賞,果然他的名字就被列入前三名,按照當時的規矩這三人的考試成績必要要呈現到皇上那裡親自過目的,以防作弊。要不然說宋朝的科舉最公正,宋仁宗看完試卷非常開心,對趙旭的文筆讚賞有加,考官也在一旁附和,看完把試卷放一邊嘆了一口氣說「只可惜寫錯一個字啊」,考官嚇一跳忙問哪個字出錯了,聽完之後又說這個字可以通用,並無大礙。
在外等候的三人焦急萬分,都想拿狀元,終於等到趙旭覲見,宋仁宗問「唯」字偏旁你為何寫成了「厶」的偏旁,其實如果趙旭回答的好還是有機會拿狀元的,因為宋仁宗節儉愛民還是比較愛惜人才的,可趙旭卻說這兩個字是通用的,宋仁宗聽完之後很生氣,為了讓他知錯寫下「私、和」「去、吉」,然後說偏旁可以通用嗎?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回去再多讀點書。
趙旭覺得落榜無顏回家見家鄉的江東父老,在京師的街頭靠寫字為生,飢一頓飽一頓艱難度日。一年後宋仁宗微服私訪考察民生,與一小太監在京師街頭吃飯,當時天熱宋仁宗帶了一把梨玉柄扇扇風,在一家飯店的二樓靠著窗看看街頭的百姓,一不小心將扇子掉了下去,等小太監下去找的時候不見了蹤影,又過了幾日宋仁宗在茶館喝茶的時候發現旁邊牆頭寫了兩句詩,於是問茶老闆何人題詩在此,茶老闆說是一位落榜的書生寫的,但是他才華橫溢,不知為何流落此地。
宋仁宗很驚訝讓人找來了這位書生,趙旭當時並沒有認出宋仁宗,畢竟當年只有一面之緣。宋仁宗聽完他的故事後知道了他就是當年的趙旭,而且對自己的過錯很是悔恨。宋仁宗看他落得如此田地有些愧疚。說著說著趙旭拿出一把梨玉柄扇打扇,旁邊的小太監忙說這是他家主子丟失的,趙旭二話不說禮貌歸還了,這讓宋仁宗刮目相看,因為這把扇子的價格不菲,經過一番交談得知他是四川成都人。然後騙趙旭說四川成都的制置使是他的親外甥,他願意寫一封推薦信讓趙旭前去投靠,趙旭第二天趕到約定的地方拿了推薦信,沒想到這個「貴人」還派了一個隨從一同前往,趙旭千恩萬謝的啟程回四川了。
快到成都的時候趙旭聽說制置使前幾日被調走了現在正等著新的制置使來上任,眼見投靠無望趙旭就打發隨從回去,可隨從卻說主子當時說了一定要陪你去成都的制置使那裡才行啊,趙旭死活不去,在隨從生拉硬拽下趙旭來到接待廳,接待的諸官把所謂的介紹信打開一看,居然是宋仁宗的親筆任命書,趙旭就是那位新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