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分析

2020-12-17 才兒坊

幼兒園「室外物質環境」是與「室內物質環境」相對的一個空間概念,也有的研究者將其稱為戶外空間環境,「從空間上說,幼兒園戶外空間是指在幼兒園中,在幼兒園建築以外,與建築物內部空間相對應的空間形態,它是由建築及構築物圍合而成的,還有可能包括建築物或構築物;從景觀上說,是指在幼兒園內,服務於步行、穿越、遊戲、休息、交往等功能的包括遊戲場地、水、沙地、道路、植物等各類軟質、硬質景觀設施場所;從食用角度上說,它是面向教師、幼兒使用的戶外開敞空間」。總之,幼兒園室外物質環境是指幼兒園室外可供兒童活動與休息的空間,主要包括園所建築、入口空間、活動場地、戶外綠化、種植園地與飼養角等。

(1)園所建築

幼兒園建築應與周圍的自然環境、道路、建築物等協調一致。因此,園址的選擇就要綜合考慮眾多因素,如交通、綠化、陽光等。《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對園址選擇作出了明確規定:第一,應遠離各種汙染源,並滿足有關衛生防護標準的要求。第二,方便家長接送,避免交通幹擾。第三,日照充足,場地乾燥,排水通暢,環境優美或接近城市綠化地帶。第四,能為建築功能分區、出入口、室外遊戲場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條件。

園所建築除了在選址方面有明確要求之外,也要求在建築物外觀設計,尤其是外觀色彩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園所建築的外觀設計中,色彩起著重要作用,並且往往是將其和周邊建築物區別開來的顯著與典型特徵。色彩擔負著傳遞信息、美化環境、吸引兒童等多重作用。優秀的幼兒園的外觀色彩設計應有其主導色彩,而該主導色彩的設定或迎合地區風俗習慣,或體現辦園理念、傳統,而絕非憑設計師一時「感覺」造就的千篇一律的「三原色花房子」。

(2)入口空間

幼兒園入口,包括大門路口、主要建築物入口等,是進入幼兒園和幼兒園主要房舍的人第一眼看見的東西,其設計與建造具有一定的標誌性。因此,幼兒園要根據自己的城域特色、辦園理念等設計與建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富有兒童情趣的入口空間。首先,入口位置的選擇與設計應遵循便捷性、安全性與明顯性三個基本要求。其次,入口造型的設計非常重要。入口空間主要包括大門、門柱、主要過道及兩側圍牆、告示欄等元素,應通過尺度、造型、色彩、序列、材質等明確這是一個專門供兒童使用的場所,並體現幼兒園的特色,利用兒童喜歡的元素吸引他們,可在大門或牆壁上繪製可愛的卡通圖案,或將大門做成城堡、動物等造型,尺度應小巧並且儘量通透,色彩鮮豔。根據《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的要求,託兒所、幼兒園的雜物供應對外出入口應單獨設置。

(3)戶外活動場地

按《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正常情況下,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於2小時,寄宿制幼兒園不少於3小時。戶外活動場地是保障兒童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的前提,因此,戶外活動產地是幼兒園室外物質環境創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戶外活動場地的面積應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幼兒園應該有與其規模相適應的戶外活動場地,配備必要的遊戲和體育活動設施。《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中規定:室外活動場地,包括分班活動場地和共用活動產地兩部分,分班活動場地每生2平方米,共用活動場地包括設置大型活動器械、嬉水池、沙坑以及30米長的直跑道等,每生2平方米。《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對幼兒園室外遊戲場地做了專門規定:

①必須設置各班專用的室外遊戲場地。每班的遊戲場地面積不應小於60㎡。各遊戲場地之間宜採取分隔措施。

②應有全園共用的室外遊戲場地,其面積不宜小於下面計算值:

室外共用遊戲場地面積㎡=180+20(N-1)

其中,180、20、1為常數,N為班數。

室外共用遊戲場地應考慮設置遊戲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貯水深度不超過0.3m的戲水池等。

其次,活動場地應根據用途進行適當分區,一般可以劃分成運動區域、玩沙戲水區域、種植區域、動物飼養區域等。

最後,在活動區域中配置適宜的運動器械,種類應豐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創造性與多功能性,能促進兒童跑、跳、鑽、爬、平衡等多方面發展,並且以鮮豔豐富的色彩吸引兒童。

(4)戶外綠化

《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明確指出:託兒所、幼兒園宜有集中綠化用地面積,並嚴禁種植有毒、帶刺的植物。幼兒園戶外綠化除了集中綠化之外,還包括零散綠化。在滿足活動場地的同時,儘可能擴大綠化面積。幼兒園通過科學合理的綠化,運用植物的種類、姿態、高度、葉色、花色等的變化,創造一個自然、舒適、優美的樂園,使幼兒獲得美的薰陶,有益於其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園綠化應以花草為主,喬灌木為輔。戶外綠化在強化其綠化功能的同時,還要注重挖掘與發揮其保教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寓教於樂。戶外綠化環境應能吸引、允許並鼓勵幼兒在其中遊戲與探索。有研究者就指出,「戶外環境綠地設計,首先應該符合兒童的活動特徵,努力創造出既可遊玩,又可培養和訓練兒童智力發展的場所」。

(5)種植園地與飼養角

種植園地與飼養角是幼兒園室外物質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主要是便於兒童開展種植與飼養活動,在此過程中體會、觀察與了解動植物的特性、生長過程及其與環境間的關係。

種植園地要求土壤肥沃,陽光充足,一般集中設置在幼兒園一角,也可分開設置,如果條件允許,可分給每個班一塊「責任田」。種植園地選擇種植的植物應多樣化,從當地氣候條件出發,選擇常見且生長較快的蔬菜、瓜果、糧食作物等。

飼養角一般空間較大,一般以飼養家禽、家畜等體型較大的動物為主,如羊、兔子、鴨、雞、鵝等。這些小動物需特定空間,如柵欄或小屋,應遠離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區域,有時還需考慮風向等因素,甚至需要根據季節變換位置。

相關焦點

  • 才兒坊: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策略
    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從地面、產地規劃和綠化三方面闡述。1、地面戶外環境是幼兒進行走、跑、跳、鑽、爬、平衡、攀登、投擲等大動作、有挑戰的活動的場所,因此,戶外環境的創設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適用。一般來說,地面以堅實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為宜,適當設置坡地、小土丘,以增添地形的多樣性。
  • 對孩子有益的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
    幼兒園室內外環境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種教育的,培養的以及身心放鬆的環境,把優秀的園所環境引入到孩子的教育活動中,可以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泥塑室孩子的成長進步是和周邊環境主動,積極的相互影響作用的結果,園所室外環境對孩子展示了豐富
  • 【生態教育】關於生態教育背景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研究
    (一)注重整體性、系統性與和諧性相統一 因為生態環境本身是整體、系統、和諧的,所以學校在創設幼兒園生態教育環境時,也應該注重保持創設環境在整體性、系統性、和諧性上的有機統一。首先,在辦學理念上,幼兒園要樹立生態教育理念,進而在相關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教育活動的安排、設計中貫徹相應的生態教育理念;其次,幼兒園的教學體系也應該在整體的生態教育的框架之下進行新的優化和革新;最後,幼兒園的整體環境、戶外活動場所、公共場所,以及班級空間等的環境設計和陳設布置等,也應該體現出相應的生態性,要與整體環境和諧統一,以確保幼兒園環境的和諧有序。
  • 幼兒園環境創設方案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同時,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是指教師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遵循的基要求。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現代幼兒園環境設計進行科學化,藝術化以及教育化的創設,是學前兒童所必需要的。因此要對幼兒園進行科學合理的環境創設,認真仔細了解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各種影響以及孩子對環境的喜好差別,讓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學習能力,審美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 【環境創設】幼兒園班級遊戲環境的創設
    在教育發展的長河中,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環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師,幼兒園的教育就是創造並設計基於教育內容的環境教育,讓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作用充分發揮自主性,展開生活,從而促進幼兒向期望的方向發展。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學習交流
    作為幼師一方面擔心幼兒經過這麼長時間放假,會不會忘了老師和幼兒園?又困擾如何在開園後給幼兒一種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幼兒是否能快速適應?市教委安排經驗豐富的主講師為幼師開展了非常有意義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線上課程。在開園後,這些環境設計理念給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講師有陳老師和楊老師。
  • 幼兒園環境創設和班級管理
    幼兒園環境創設和班級管理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8-20 15:39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幼兒園活動區環境創設
    【單選】幼兒園在創設環境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物多用、注重美觀。遵循了幼兒環境創設的( )。A.開放性原則 B.經濟美觀性原則 C.發展適宜性原則 D.多樣性原則1.【答案】B【解析】經濟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條件園所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簡。此外,根據本園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夠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般原則
    1.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要體現環境的教育性,即環境設計的目標要符合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幼兒園環境必須強調目標意識,要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創設幼兒園環境時,目標是依據,應把教育目標落實到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以及每一項具體的活動中。2.發展適宜性原則發展適宜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
  • 幼兒園如何創設雙語環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幼兒園要不要開設英語課已成為我國幼兒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據調查,當前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三大瓶頸為:師資問題、教育理念問題和雙語環境問題。在缺乏英語大環境的背景下,教育機構如何創設雙語教育環境,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是人們研究的重點。
  • 幼兒園環境布置圖片:環境創設
    這種環境的教育功能愈來愈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所重視,我園各班在環境創設中採用「序」、「續」、「意」、「趣」、「美」的結合,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序:主要指環境的整潔有序。年齡幼小的兒童,置身於一個光線明亮,空氣新鮮,溫度適宜,整潔有序的環境中,不僅會使他們身心愉快,精神飽滿,還可以讓他們從小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 幼兒園室外遊戲活動場地環境布置指導策略
    幼兒天生好動,創設良好的室外遊戲活動場地對於完善幼兒心理社會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的遊戲活動場地按照不同的活動功能可分為若干區域,包括遊樂設施區、體育活動區、戲水玩沙區和種植飼養區等。
  • 幼兒園教室環境創設要點總結
    教室在環境布置中要著重體現空間的特色,以特色來激發小朋友想像和創造的靈感。環境創設需要豐富的材料進行布局,如果按照一般的環境布置方法來設計,那麼教室環境在本質上是一樣的。相同的材料可以用多種形式來呈現。
  • 幼兒園環境創設基本指導要求
    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早期教育日益發展的今天,幼兒園生存質量得到普遍關注,而幼兒園環境創設是改善幼兒生存環境、提高幼兒生存質量,因此創造環境已經成為了如今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容。那麼幼兒園環境創設又該注意哪些原則呢?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是幼兒園創設教育環境的基本原則。
  • 幼兒園新學期環境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光是要求美美噠,還必須遵循原則。其內容應該富有:教育性、適合幼兒成長變化、參與原則、少花錢多辦事。幼兒園優美、溫馨、舒適的環境創設,可以讓幼兒在貼近生活中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圖文原創
  • 幼兒園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步驟
    主題活動與環境密不可分,環境為主題活動而創設,主題環境需要有環境的支持才能更深入地開展。創設高質量的主題活動環境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從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看,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環境的使用主體在創設幼兒園主題活動環境時,首先要考慮使用和參與到該環境中的主體的基本情況,如是小班幼兒還是大班幼兒、參與主題活動的人數等。對於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和不同的參與人數,環境創設中考慮的情形也是不同的。
  • 幼兒園開放性遊戲環境的創設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園開放性遊戲環境的創設   導讀:為了讓幼兒多層面地體驗人際關係、多層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形成自我意識、自我概念,學習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交往
  • 常州寶龍幼兒園開放展示「遊戲環境創設」
    中國江蘇網4月19日常州訊(記者 趙家瑋)為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積極推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提升幼兒的遊戲水平和能力,去年常州市舉辦了「幼兒園遊戲環境創設」評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