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業力的面紗,進入真正的修行

2022-01-01 揭露凡爾賽

文字內容整理 | 惜福

版式設計 | 花果山孫小聖

校對 | 凡爾賽義工

責任編輯 | 海霞、匿名

你們打坐禪修時,總覺得疼就不想坐了,非得要動一下,其實,這個時候你的修行已經失敗了。這時你再去修行其實是「虛假的修行」,就是它在欺騙你,你自我欺騙。這就是業力,你懂嗎?

業力以「修行」的形象出現。它知道修行能摧毀自己,所以它為了避免這個,創造出一個虛假的修行,讓你感覺你在修行。

你並不知道真實的修行是什麼。真實的修行是你必須超越你的生命軌跡和認知。

假如你把修行定義成打坐的話,你坐著,感覺痛了,然後你動一下,你修行就已經失敗了。但是修行的標準、定義並非如此。

真正的修行是超越自我,修行並不是打坐。假如你把修行定義成打坐的話,你動多少下,你都覺得自己在修行,這種「修行」會荒廢你一輩子的生命。你到死都在做這種虛假的修行,你卻認為自己經歷了真正的修行。最後你沒有成就,就會誹謗佛法,認為佛法沒有用。

這就是業力的最後一招,讓你對佛法徹底喪失信心,因為你會覺得佛法沒有用,業力給了你假的佛法。

所以為什麼說《突破修道上的唯物》這本書那麼寶貴呢?因為這本書專門講了業力的騙局。

這本書一般人都不喜歡看,因為業力最討厭的就是這本書,這本書專門拆穿虛假的修行、相似的修行、所有看起來像是修行的修行,專門把這些講透。

業力不會讓你有機會看懂這本書,它會製造各種違緣,包括你看的時候,有人給你杯咖啡,或有人來請你吃飯,或者是你突然間發生災難,或者各種問題讓你沒辦法靜下心來深入地理解這本書。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毒氣室"揭神秘面紗 原是文物燻蒸室
    臺北"故宮""毒氣室"揭神秘面紗
  • 真正的修行是什麼?其實修行一直就在紅塵之中!
    真正的修行是什麼?在山上?在廟裡?還是在社會當中?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修行的方法真的對嗎?-----文章/匿名「佛友投稿」首先,要肯定的是真正的修行並不一定非得在山上、在廟裡,而是在如今的社會之中,在我們真真實實是生活當中的。六祖慧能禪師曾有偈子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有些人似乎「修行」非常的精進,沒事就去廟裡,一有時間就打坐、念佛、誦經。
  • 多國國際法學者揭去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虛偽面紗
    原標題:來自亞洲、歐美及非洲的國際法學者在荷蘭舉行研討會  揭去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虛偽面紗  6月26日,由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和荷蘭萊頓大學格勞秀斯國際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南海仲裁案與國際法治研討會在荷蘭海牙舉行。
  • 真正的修行,是遇見自己.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
  • 什麼是修行?真正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提起修行,立馬就會被打上諸多標籤,讓人唯恐避之不及。在普通人的眼裡,修行、要麼是道要麼是佛,修行必然要跟仙佛扯上關係。在這裡我要說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只是人的認知與偏見。修行不是宗教的專用詞,只是這個概念被宗教專用而已。
  • 媒體揭蔡英文維持現狀面紗:重蹈陳水扁臺獨路線覆轍
    媒體揭蔡英文維持現狀面紗:重蹈陳水扁臺獨路線覆轍 2016-10-  「蔡英文揭開維持現狀神秘面紗」,香港中評社稱,蔡英文在2016年島內「大選」前,提出「維持現狀」四字,創造最大模糊空間的兩岸政策,成功爭取中間選民,登上「總統大位」。 蔡政府上臺後,始終未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影響所及,兩岸官方溝通管道已斷,陸客來臺人數也大減,衝擊臺灣的飯店、旅館、遊覽車等行業生計。綠營曾憂心,蔡英文迫於經濟壓力而向「一中原則」靠攏。
  • 「京西小故宮」明年煥新,慈禧梳妝樓首揭面紗
    未來,慈禧太后的梳妝樓也有望首次揭面紗,德玲公主筆下的「壽茶坊」「壽膳坊」也將擇期對外開放。同時,落戶萬壽寺的藝術博物館也將亮出更多館藏文物,一批瓷器、玉器和織繡文物將展出。 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形容,大修更像是一道「減法題」,古建原貌要一點一點找回來,同時院子裡的一些臨時建築都將「減」掉,電線也都將入地。
  • 真正的修行,是隨時隨地察覺到自己的內心!
    作者:阿姜查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禪修 的本質,他們認為行禪、坐禪與聞法即是修行 。那也沒有錯,不過這些都只是修行 的外在形式。真正的修行 ,發生在心遇到感官對象時,感官接觸的地方才是修行 的所在。當他人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時,嗔恨便生起;若說的是喜歡的事,我們便感到快樂。
  • 淨土法門:真正修行,心地清淨
    你自己真正修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的冤親債主不會找你麻煩,如果心地不清淨,還是自私自利,還搞名聞利養,搞假的,冤親債主瞧不起。他現在不來找你麻煩,為什麼?你壽命沒到。等你壽命快到了,全來了。知道自己這一生做錯了很多事情,得罪很多眾生,真正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學成之後,倒駕慈航來幫助他們。這就是大乘教裡常講的,佛不度無緣眾生,這些跟你都有緣,無論是善緣、惡緣,都一律平等看待。自己修成之後,一個不漏,不管他們在哪一道,他有苦難需要人幫忙,這個訊息你就能收到,你就能現身幫助他。到那個時候才真正知道,他跟我是一體。那個時候的感應,無論他有心還是無心,無心都有感應。
  • 修行:什麼是真正的解脫?如何解脫?(道出真相)
    由於神識屬於陰性物質,其運行速度是超光速的,加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之原理,因此,平時貪心較重的人,其神識卻早已進入了餓鬼道;平時瞋恚心較重的人,其神識卻早已進入了地獄道;平時愚痴心較重的人,其神識卻在畜生道;相反,大徹大悟者,其神識已在佛道。
  • 為什麼說修般若才是真正的修行?怎樣才是在修般若
    般若經典的出世,標誌著印度佛法進入了大乘佛法期。在原來小乘佛法時期,僧侶們的修學內容為五度波羅蜜,隨著般若經典的出世,大乘佛法僧侶們的修學內容,變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即加入了修學般若的內容,且修學般若為六度的核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般若經典呢?什麼是般若呢?為什麼說真正的修行是修般若呢?
  • 真正的修行,一定少不了這四個字!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殊不知,我們把修行變成了一種新的習氣,諸如: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遇到事還是著急上火,半點虧也不肯吃;本性畢露卻還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訓、數落別人…以為自己在「修行」,在「精進」,實質卻徒有其表,內在沒有任何改變。這種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 真正修行的人到底應該什麼樣?真的有修行這回事嗎?(二)
    對於打坐這件事上,張至順也頗有心得,他的一些經驗我們可以簡單看一下,張至順覺得真正的打坐並不是指的姿勢,而是意識,肉身呈打坐的姿勢,但是心神不寧,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不用刻意做打坐的姿勢,只要是心神穩定,躺著也都是可以的,另外他還解釋了一下閉關,他認為閉關並不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而且關閉眼、耳、口三關,讓自己不受外界的影響,大道至簡,道和修行一樣,都應該是簡單的事
  • 揭微信搶紅包面紗:一個晚上幹了支付寶8年的活
    揭微信搶紅包面紗:一個晚上幹了支付寶8年的活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每到過年,派發紅包是國人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然而,這種傳統的節日習俗,在網際網路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形式。今年春節,用微信發紅包、搶紅包已成為最具人氣的拜年新方式。
  • 天機-最利於修行處
    這就是修行人常說的生死關,每個修行圓滿的人都得過,誰都不得例外。宇宙的天道,可不像人間的法律,花點錢就可以買通關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道是極其嚴厲的,沒有任何通融餘地,所有生命,一視同仁。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有生命都無法逃脫。如果通不過考核,也讓你圓滿,進入神的世界了,那整個神的世界都會被你汙染,就像亙古世界一樣,會被你汙染,走向崩潰毀滅。
  • 瑜伽是一場修行,步入瑜伽的世界,就進入了一段健康喜悅的旅程!
    瑜伽修行|瑜伽是一場修行,讓處於愚笨狀態的身和心通過體式和呼吸的聯繫更加晶瑩剔透,讓身與心的連結更加親密無間。步入瑜伽的世界,就進入了一段健康、尊貴、喜悅的旅程。|圖一瑜伽修行|瑜伽是一場修行,讓處於愚笨狀態的身和心通過體式和呼吸的聯繫更加晶瑩剔透,讓身與心的連結更加親密無間。
  • 真正的修行道場不是寺院,不是深山,而是......
    日用養身真正的道場不是寺廟能以平心靜氣處理而心不妄動,就是真修行。那無濟於事,你的道場選錯了,你是在外道修行,真修行是哪裡有問題就在哪裡修,有智慧的修通那問題。,「看我修行的多好?」修行不能把你帶離實際,修行必須帶著你向實際處、在實際處著手,而能順利平常。
  • 學佛必知:如何做才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你能做到嗎?
    昌樂法師《大願如地藏》 第25課《地藏經》二十五講,修行的標準,如何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它的標準是過有規律的修行生活。簡單來講,就是齋戒,十齋日。經常有人問我,怎麼樣才算很好的修行?實際上,最應該修行的時候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怎樣能讓你恢復過來?可是往往心情不好的時候,很難有這個念力讓自己恢復過來。那怎麼辦呢?就要在十齋日修行。十齋日,即經文當中說,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修行,誦經念佛。也就是一個月中拿出十天來好好修行。齋是什麼?
  • 夢參老和尚:真正想要修行,就不要太貪睡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夢參老和尚 講解在世間修行的時候有三種:第一種是修定心,第二種是讀誦,第三種是營福這個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靜慮、寂靜。在修因的時候,就是修寂靜、修靜慮、修觀,而後成就的時候,達到三摩地。三摩地,前面講了很多;「等持」,翻「寂靜」。修定行的人應該做些資糧的工作,修的時候,你才容易證得。你們要注意的事項,也就是環境、外面的客觀的情形,你都應當注意。
  • 佛道修行,真正的傳道弘法人!
    真正傳道弘法之人,三空常淨,三界俱離!離欲界,色界,無色界,必然無私無畏!但凡售賣道法,還是佛法之人,凡是要求各種培訓費,傳法費,皆是外道者所為!絕非正法真道人士,切莫上當受騙!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