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臨陽光小區位於長虹大道南段,建成已有二十多年,小區設施老舊。去年,被市住建部門列入老舊小區改造範疇,今年11月正式啟動改造施工。施工內容包括樓梯間牆面翻新、外牆脫落瓷磚處理以及防水處理等,總造價300餘萬元,資金來源為中央財政補助。
近日,該小區住戶通過《陽光政務》微信公眾號發來信息反映:樓道翻新噴漆施工時,施工方不刮膩子,不修補坑窪地方,就直接噴漆;不做保護,連門上、消防管道、消防箱、配電箱等等都一起噴塗了。
記者實地採訪,據小區物業人員介紹,在改造之初,施工人員在沒有剷除基層的情況下,就直接開始刮膩子、補爛,確實不規範。不過,在業主向他們反映以後,他們立即上報給了石塘街道小浮橋社區,隨後召開了協調會,施工方也立即進行了整改。
而針對居民反映的,除了本應翻新的牆面,消防栓、配電箱,甚至住戶家的房門等無需噴塗的地方,也被噴塗了這一問題,記者採訪了負責改造施工的建設主體責任單位——綿陽欣誠建設有限公司。
公司工作人員回應,施工單位採取的是新工藝流程,先用噴槍噴塗一層膩子,而後還會人工刮塗一層膩子,目前呈現出的並非樓梯間翻新後的最終效果。
施工單位——四川中鴻建遠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表示,到了最後噴塗乳膠漆時,他們會對牆面以外的設施進行防護。施工完成後,還將對現場進行清理、保潔,小區居民不用擔心。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居住品質的民心工程,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民生工程。如何好事辦好,保障改造的質量呢?市住建部門表示,在實施改造過程中,一方面,各縣市區住建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監督職責。另一方面,也要發揮居民的積極性,參與到項目中來。
小區裡有哪些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改造治理,要「問需於民」;如何因地制宜施工,出現問題如何及時解決,要「問計於民」;而最後治理的效果,老百姓認不認可,要「問效於民」。
知識連結: 為改善我市老舊小區居民生活環境,從2015年起,我市就已開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工改造項目1267個,其中完工886個,受益群眾達28.25萬人。
綿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中心
記者:蘇幼立
責編:牟廷蓉